首页 > 穿越架空 > 三国之大汉皇权

三国之大汉皇权 第643节

而在这时,远方忽然烟尘四起,隐隐约约有人喊马嘶。

“杀贼啊!”

“保卫真定城!”

凉州兵都尉远远地看见烟尘浩大,不由得眉头一皱道:“冀州军的援兵?”

“都尉,敌军好像人数不少?”

凉州军都尉眉头一皱:“哼,算了,今日将士们劳累已久,暂且不攻城了,鸣金收兵吧。”

“诺!”

……

洛阳城中,大将军府。

按道理说,商议事务自然应该在朝堂之上,但是如今凉州军中上上下下都知道,小皇帝不过是个傀儡,如今朝堂之上真正能够当家作主的,还要数大将军。

或许诸多将官之中并无不敬天子之念,不过多年以来征战沙场,谁都意识到大汉天下摇摇欲坠,还是大将军一柱擎天。

“文和,这几日公明对冀州的攻势怎么样了,可有扫平冀州全境?”刘烨对贾诩问道。

当日刘烨临走之前,给徐晃留下了两万战兵,并且允许徐晃在冀州征收杂役,除了以徐晃镇守冀州之外,还希望徐晃能够攻取冀州其他诸郡。

毕竟虽然邺城之战获胜,凉州军传檄而定了冀州南部数郡,但是北部接近幽州的几个郡,还有东部接近青州的一个郡都没能收入囊中。

“禀报主公。”贾诩出列,拱手道:“公明将军分兵攻取了真定以南数座县城,不过田丰率众坚守真定、常山诸城,而且幽州方向不时派出骑兵骚扰,截断我军粮道,因此公明将军并未取得太大战果。”

“至于东面,曹操在平原郡已经布置重兵,以平北将军夏侯渊为将,一鼓作气攻略一郡数城。”贾诩缓缓道:“公明将军处于曹军和袁军两面包围之下,守卫冀州的兵力已经颇有不足,因此暂且停止攻势,主要用于守卫冀州诸多郡县,同时招募屯垦,征募兵马。”

“嗯。”刘烨点了点头,蹙眉道:“曹操不是省油的灯,袁绍虽然退守幽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公明不急躁冒进,这是好的。”

袁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邺城之战虽然大败,可是麾下尚有两三万兵,而曹操虽然在兖州、淮南多地与凉州军接壤,不过兵力倒是较为充足,算起来徐晃的兵力甚至有些不足,不过进攻不一定够用,防守倒是还可以。

不过好在袁绍和曹操两人都有所顾虑,袁绍的背后尚有辽东公孙度,他枭雄心性,一心想要称霸幽州,如今袁绍元气大伤,难保公孙度不会有什么想法。

还有乌桓人,本来乌桓人和袁绍的关系处于蜜月期,袁绍为蹋顿、乌延等人求取了单于金印,乌桓人也答应为袁绍驱使,不过随着蹋顿率兵逃跑一事,双方关系迅速破裂。

而曹操同样不能够全力用兵,于禁已经在兖、徐二州边界陈兵万余,而且孙策在淮南之地同样对曹操虎视眈眈。

“命令公明和子扬在冀州安心操练兵马就好。”刘烨道。

第662章 屯田练兵

虽然曹操表现出了蠢蠢欲动的态势,并且一度在平原国、泰山郡两地增兵,一时之间颇有两面开战的架势,不过根据贾诩判断,曹操是不会出兵的。

“将军放心,曹孟德才智高绝,极富审时度势之能,此刻是不会出兵的。”

贾诩分析道:“一来,我军邺城之战大胜,以少胜多,兵威震动天下,曹操就算要与我军开战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而是会另择时机。”

“可是,文和先生。”一旁的赵云顾虑道:“曹操不是刚刚拥立少帝么?如今曹军也是士气鼎盛,天下百姓对于二帝并立可是颇有微词。”

赵云俊秀的面庞上有些深沉,本来投奔刘烨,报效朝廷很不错,不过二帝并立之事却让他一时之间颇为迷茫。

“呵呵,二帝并立之事对于天下士民之心或许会有些影响,但是对于将士们是没多大影响的。”贾诩解释道:“我凉州军将士皆为朝廷而战,大将军将旗所指,我大军兵锋所向,因此二帝并立之事是无损士气的。”

“嗯……”刘烨眉头一皱,看向荀攸,开口问道:“公达,我军消耗粮草几何,如今还有余力大战么?”

“禀报将军。”荀攸回道:“经历大战,我军消耗粮草十余万石,再加上我军损伤士卒万余人,需要抚恤,新招士卒,未来还将支出军粮八万石至十万石,多年以来累计消耗将超过二十万石。”

“况且将军之前还许诺了免除冀州士民三年粮草半数,这些也要算进去。”

荀攸被刘烨那日当头棒喝一番之后,忽然醒悟过来,因此只是默默为朝廷工作,继续坐镇尚书台。

“嗯,阵亡将士的抚恤一定要发下去,千万不能有所遗漏。”刘烨郑重道:“通令各级官吏绝对不得克扣阵亡将士抚恤金一丝一毫,否则本将定斩不饶!”

刘烨之所以能够威震天下,威震诸侯,根源上靠的便是战无不胜的凉州大军。而大军为了朝廷征战,除了刘烨时时许以忠义外,还有一点就是分下田地,将士们有了田地自然奋勇杀敌。

正如唐朝的府兵制一般,唐军威震四方,设立安北、安西等诸多都护府,与府兵制是分不开的,因为唐军多有田地,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自然奋勇作战。

而将士的抚恤也是激励士气很重要的一环,当兵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即便是百战百胜的军队也有伤亡。而抚恤如果丰厚,那么将士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自然愿意效死。

但是官吏中的腐败问题也很严重,有时候明明皇帝下令赈济百姓,结果层层剥削下来,州郡捞一把,县里抓一把,等到百姓手中根本就剩不下多少,自然是怨声载道,甚至是起义造反。

百姓起义造反了,皇帝坐在朝堂之上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都下令赈济了,百姓还是要造反呢?

马超、马岱、赵云等诸多将官听到此言之后,纷纷面色一肃。

“大将军所言极是!我等将士为国血战,自然应该重重抚恤。”

“是啊,将士们为国而死,如果连死人的钱都拿,这还是人么?”

荀攸见到如此,因此上前一步,躬身道:“大将军,为了命令上彻下达,属下建议恢复旧时亭里制度。”

古时十里为一亭,设置亭长进行管理,汉高祖刘邦便是亭长出身。亭里制度对于控制地方比较有效,可以有效的防治皇命不下乡。

皇帝的命令不能到达基层,是十分可怕的。比如明末时期,士绅集团代替基层官员管理民众,结果他们加大力度盘剥百姓,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结果自然是人亡政息。

“恢复亭里制度,一来可以加强地方秩序,防止百姓流动;二来可以强化上下通道,有效管理赋税。”荀攸侃侃而谈,他本来就博学多才,在尚书令的位置上历练多年,如今可谓是民政专家。

“嗯,便依照公达之言。”刘烨酝酿许久,缓缓道:“除此之外,本将还有一策欲与尔等分说。”

“请大将军直言。”荀攸与贾诩等人道。

“本将欲免除百姓徭役,而以钱粮代之,你们看如何?”

刘烨这一开口,荀攸、贾诩、石韬、孟威等人无不是相顾惊愕,这还真是一颗重磅炸弹。
首节 上一节 643/10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香江1981

下一篇: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