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于火红年代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1071节

按照孙祖杰的打算,齐凌云负责金融,那么李昊应该就是负责工贸交通这一块,这对组合久经考验,他也同样可以放心。说到底孙祖杰虽然越俎代庖,但他搞好了,出了功劳,都有自己一份,何必跟他过不去?

鲍总很想得开,既然赶不走孙祖杰,那捏着鼻子是合作,心情愉快也是合作,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事实上鲍总不清楚,这一点正好是陶总伤脑筋的地方。在陶总看来,常总相当能干,金融领域可能有些不足,但是常总在辽东和中原都做过,不管是管理工业还是农业都是一把好手,有必要把李昊调到中枢吗?

再说了,法兴同志即将进入中枢,他也需要做一些工作,可是按照孙祖杰的安排,法兴同志能做什么?这么安排法兴同志,未来他还怎么主政政务院?

在陶总看来,为了对孙祖杰有所平衡,最好是安排法兴同志接替鲁湖同志的工作,这样可以一步到位,当然这样做没有先例,阻力很大,不过未必不能争取。

孙祖杰现在的权力太大了,那么法兴同志也必须安排得更高一些,这才能起到平衡的作用。再说了,自己这是第二届了,在政务院安排一位自己认可的同志,也算合情合理。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游说老同志,所以想来想去,陶总认为还是不能让李昊进入政务院,至于李昊去哪里,陶总还没有想好,不过华国这么大,安排一个不错的位置,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当然深层次的原因还有一个,孙祖杰故意狙击商成亮,作为一号,他也必须做出回应,想来想去,陶总就挑中了李昊,谁让他属于软柿子呢。

陶总见鲍总不太欣赏王磐,皱了皱眉,不再讨论这个话题,而是提到了五位国务的安排,事实上陶总只在意警政部长和政务院秘书长的安排。

原因也很简单,负责外务和防务工作的两位国务,专业性很强,中枢早有安排,陶总也没有必要征求鲍总的意见。

政务院既然没有女副相,那就一定需要一位女国务作为代表,而这位女同志,事实上大家都有了共识,那就是董大姐。

董大姐出身于华东系统,长期在青委工作,又和孙祖杰关系不错,这个人百分百会是她,而她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会作为女同志的代表进入中央局。

所以陶总需要过问的是政务院秘书长和警政部长。对于后者,陶总知道,鲍总大概率没什么意见,事实上这一块工作跟他也确实关系不大,鲍文迪应该不会在意他推荐谁,但是政务院秘书长就不一样了。

鲍总与赵端安的合作还算过得去,后来欧展鸣代替赵端安的部分工作,鲍总就有些不高兴了,都病倒了还要派一个人过来卡住位置。

慢慢的陶总也意识到鲍总不太高兴,所以欧展鸣干了两年不到,陶总见到川西有了空位,就迫不及待得把欧展鸣调到了川西,这个特别设立的常务副秘书长也就一直空着,等着鲍总安排。

鲍总在夏都会议期间,与孙祖杰达成共识,所以此时此刻他就提出了普建辉接任这个常务副秘书长,换届之后宣卫同志接替政务院秘书长的安排,听完之后,鲍总想了想问道,“换届之后,对于范思煌同志的安排,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祖杰同志想让思煌同志担任发改委主任,不过我认为包长文同志更加合适,祖杰同志也已经接受了我的意见;祖杰同志大概率会安排思煌同志下地方,以思煌同志的职务和能力,一任省委书记是必然的。”

听完之后,陶总点点头,在政务院秘书长的安排上,孙祖杰与鲍文迪达成一致,那基本上就定了下来,他很难否决,毕竟他对经济工作的话语权不大。

但是范思煌下地方,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安排,政务院常务副秘书长下地方,最起码是大省省长,标配是中等省份的省委书记,有欧展鸣的先例在,孙祖杰绝不可能接受范思煌安排到比较差的地方。

所以陶总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孙祖杰一步步的扩展影响力,他摇摇头,不再考虑这个问题,而是主动提起了警政部长的安排。此时陶总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现任的政法委李秘书长,资历很老,已经做了十年的秘书长,轮也该轮到他了。

说起来很有意思,因为培养时间的关系,陶总暂时还找不到一个足以担任警政部长的人选,所以他的想法就是这个位置来安排中间势力,以争取他们的支持。等一届结束之后,自己培养的同志也成熟了,老同志也退休了,这时候就比较好安排了。

事实上陶总的思路和孙祖杰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两个人推荐了不同的人而已。对于陶总的人选,鲍总无可无不可,他愿意在这个问题上配合陶总,当然不是无条件的,陶总也需要支持他对成乾林的安排。

成乾林进入到孙祖杰的应对小组工作,协助齐总的工作,陶总点点头,既然孙祖杰都同意了,他当然不会反对,至于未来的安排,未来再说,过两年安排也好,这样就晚了一步。

两人接着就政务院的部长怎么安排,进行了一番沟通,陶总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点,在政务院问题上,鲍总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孙祖杰。

比如鲍总想推行大部制改革,削弱发改委的职能,让发改委从微观管理中抽身,将其项目审批权、经费审批权等具体权力剥离出来,下放到具体组成部门。

秉承鲍总意图的政务院改革研究中心提出的方案,孙祖杰都看了几个月了,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给出意见,所以这项工作一直拖着,也进展不下去。

所以陶总想了想说道,“文迪同志,关于政务院改革,你最好与祖杰同志研究一下,拿出一个方案,这样中枢也比较好进行人事安排!”

第1117章 机构改革 特殊人才使用

就在陶总和鲍总商议的时候,孙祖杰事实上也在考虑政务院的机构改革。关于政务院机构改革的事情,孙祖杰虽然没说,但是鲍总知道孙祖杰对FGW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FGW有着太多的计划经济属性,对项目审批的权力太大。

审批事项过多过滥,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审批行为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办事不透明。甚至把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以此谋取私利。

而且审批功能是综合性的,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包括内资外资,和各种各样的交易市场,在这种情况下,FGW和其他部委的审批,不仅有着数量的不一样,而且还有性质上的差别。

但是另一方面,FGW的存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作为经济社会综合的协调部门,FGW事实上就是一个参谋长,而一旦剥离了审批权,FGW就变成了一个参谋。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必须赋予FGW足够的审批权,要不然FGW就没办法指挥协调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而发展中的华国要是没有宏观调控,放手让各个部委和地方乱来,八十年代的种种乱象只会愈演愈烈。

华国不是美帝,没有那么多的社会财富可以去挥霍,同样的,一些投资巨大,意义深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的战略项目,也只有通过FGW的协调,国家才会去做。

要是完全放手让市场乱来,追赶中的华国就没办法弯道超车,就没办法快速进步。华国这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背后离不开FGW的巨大贡献。

另外从鲍总和孙祖杰的角度来说,是指挥一个FGW容易,还是只会十几个大型部委容易?毫无疑问,两人都只会选择FGW,抓住了FGW,也就抓住了政务院的经济管理部门。

就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从国家角度来说,也是值得的。但是有一得,必有一失,FGW的存在,也使得政务院推行的大部制改革出现了不少麻烦。道理也很简单,FGW相当于参谋长,下面的各个部委相当于一个个旅。

但是如果把这些旅合并起来,变成几个师,FGW这个参谋长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慢慢退化成参谋,所以大部制改革很难一步到位,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大部和FGW审批调控的平衡,非常考验执政者。

在金融危机即将到来的当下,孙祖杰的态度不是削弱FGW,而是要加强,要不然他怎么实现全国一盘棋,去抵抗这场三十年一遇的大危机。

所以现在进行大部制改革事实上不合时宜,但是大部制改革也是必须的。所谓大部门体制,或者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无疑会对政府的管理和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实行大部体制管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门,沟通难、协调难等方面的问题,改“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或者接近于“一龙治水”,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整合和调整,能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职能,减少机构的数量,减少过多的协调和沟通的环节,这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也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要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必然会朝着大部制管理方向迈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过多干预微观经济,反映在政府体制上就是必须走大部制管理的道路。

比如孙祖杰最头疼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典型的九龙治水,必须整合相关部门,否则要想着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那简直难比登天。

所以孙祖杰的想法,大部制改革首先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部门做起,他的想法是先不动或者少动经济管理部门,而是从社会管理开始,首先筹建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同时组建WJ委以应对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之所以组建这三个部门,原因就是这三个部门对老百姓的影响太大,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应急管理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建国以来,为了有效应对水旱、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疫情,各级政府组建了民政、水利、地震、劳动保护、WS等专职部门。

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这种部门化的应急管理体制以单灾种分类管理为基本特征。在横向上,相关职责分属多个职能部门, 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纵向上,各职能部门上下高度一致,单个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较强。

同时,为了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我国当时也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中央救灾委员会、中央防汛总指挥部等长期性协调机构以及针对唐州大地震等重特大灾害的临时性应急领导小组。

首节 上一节 1071/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