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满四合院之傻柱跑路香江 第121节
现在的《华侨日报》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还好昨晚报社员工告诉自己,有人预约想收购《华侨日报》,自己可是激动了一晚上没睡着。
王季清站在报社的三层小楼前焦急的等待着,不会是放自己鸽子吧。随后看到何宇带着6名保镖向报社走来,王季清差点惊掉下巴,这是华人首富来收购报社了,这次事情妥了。
“何生,欢迎光临《华侨日报》,见到你真是荣幸,请进。”王季清激动的说道。
“王生你好,让您久等了。”
何宇随着王季清向会议室走去,报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前台妹子苏诗雅看到何宇更是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水杯弄撒,这是何生要来收购《华侨日报》,我们要成为东方集团的员工了吗。苏诗雅连忙拿出老板收藏的好茶,泡了几杯送进会议室,轻轻的关上房门走了出来。
“何生,我们《华侨日报》的基本情况估计你也了解了,现在公司员工一共有120人左右,在九龙塘那里有个50亩的印刷厂,还有就是这楼小楼了,位置,,,”
王季清简单的介绍了报社的详情,比较值钱的也就是工厂地皮、设备以及这栋三层独立办公楼。
“不知道王生心里的价位是多少?”何宇开门见山问道。
“报社的印刷厂地皮和建筑现在大概值300万左右,印刷设备和原料大概价值40万港币,这个小楼位置也不错占地1000平方大概在80万左右,报社的本身在30万左右,合计在450万港币左右。”王季清忐忑说道。
王季清450万的报价倒是和东方集团的大致的估值差不多,看来也没有宰自己的意思,应该是东方安保公司的震慑力比较强大吧。
“可以,这个价钱很公道,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办理交接。”何宇问道。
“我这边随时都可以过户,很简单的。”
两人交谈了半小时后,何宇直接开出了东方银行的一张450万的支票,下午王季清随同财务人员办理过户,在香江敢坑何宇的人不多肯定不包括王季清在内。
何宇和王季清走出会议室的时候,不少员工看向两人,何生要来收购《华侨日报》谁还有心思工作,大家也在忐忑地等待收购的结果。
王季清看着员工那种炙热的眼神很是郁闷,你们这是多着急进入东方集团旗下,随后召集了报社工作的所有员工。
王季清失落的简单地说了几句,感谢员工的辛勤付出对不起大家等等,之后便就宣布华侨报社卖给了何生,华侨日报进入东方集团旗下鼓励大家努力工作云云。笔趣阁789
东方集团虽然庙大,不少员工也很是担心,未来进入报社的优秀人才也会越来越多,自己的职位不一定能够保住。东方集团的福利在香江是排名第一,达不到东方集团的要求要是被开除那损失就大的去了,这几年行情不好在香江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
“大家都是做传媒工作的,不认识我的人应该不多吧。”
何宇说罢,报社大厅的员工也都笑了起来,气氛算是缓和了一些,要是在传媒领域混的人不认识何生那就该真的下岗了。
“我再简单的自我介绍下吧,我是何宇,英文名是莱纳斯·何,曾经用过的笔名是浮生,东方集团的董事长。
东方集团是一个国际性大公司,在日本、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尼度尼西亚等等国家都有产业,如今旗下的公司不断的向全球扩张,集团在全球的员工也超过了60万人,每天都在不断的增长着。
我说这些不是在炫耀什么,如今报社已经归属东方集团旗下,也意味着我们的报纸传媒也要走向世界,而不是局限在东南亚地区。
《华侨日报》的前身是香江首份中文日报《中外新报》,东方集团接过这个重担势必承担着历史的使命,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报纸,全球最大的报社之一。”
好久没有画大饼喂鸡汤了,至于全球最大的中文报纸就有点扯犊子了,再大能超过《人民日报》吗。
“至于大家担心的裁员问题,在东方集团是可能性不大的,只要没有重大过失,东方集团鼓励所有的员工继续学习和深造。员工跟不上公司的发展步伐,公司会继续培训不会放弃每位努力工作过的员工,当然也有调岗转到其他岗位,,,”
大厅的员工也都放心下来,只要不危害公司利益就可以继续学习或调岗,进入东方集团也基本没有失业的危险,真是太爽了。
“我们报社的名字也会更改为《东方日报》,《华侨日报》三天后停刊,至于员工的工资也会和东方集团接轨,肯定会远超同行这点大家放心。未来公司会引进更多的人才,大家共勉吧。”何宇打趣道。
报社大厅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何宇也跟着几个管理层向楼上走去。
第338章 报社改版
何宇和几个管理层走向楼上的办公室,所有员工也停止了鼓掌,老板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明显,跟不上公司的发展也只能退位让贤了。虽然可以调岗到其他公司,但是想想也知道其他公司同样也是竞争激烈,谁也不想在东方报社泯然众人。笔趣阁789
在苏诗雅的带领下何宇走上三层的大会议室,随后紧跟着进来了九位员工,苏诗雅为众人重新泡上茶水也关门出去。
“大家也都自我介绍下吧,我也好认识一下大家,就从左边开始吧。”何宇看着众人说道。
“老板,我叫商华栋,,,”
“老板,我叫方建伟,,,”
,,,
九个人简单的轮流自我介绍后,何宇也勉强记下这些人的职位和工作经历,都是老牌的高材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新闻部部长商华栋,39岁,在《华侨日报》工作了有十六年,新闻部负责采集新闻和征稿,部门员工主要是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现有员工26人。
编辑部部长方建伟,45岁,在《华侨日报》工作了二十多年,可谓经验丰富,编辑部负责文字编辑处理、图片编辑、美术编辑、评论编辑、校对、排版等工作,现有员工6人。
发行部部长邓智荣,36岁,主管报纸的发行工作、市场的拓展、收集信息反馈等工作,报纸派送的员工也在发行部门旗下,现有员工16人。
通联部部长卢云洲,37岁,负责传达、落实报社的宣传报道计划,外部记者、通讯员、记者的培训工作,以及和政府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工作,现有员工12人。
广告部部长孙宇森,38岁,负责接广告和制作广告,客户市场的开发、维护和管理,因为报纸销量不大,现有员工3人。
印制部部长卢梓文,41岁,从事印刷工作近20年,经验相当丰富,负责印刷和培训员工,现有员工20人。
后勤部部长郑毅伟,45岁,负责报社的车辆调度、办公用品采购和发放、办公场所的保洁等工作,现有员工4人。
行政部部长黎永刚,40岁,身兼数职工作经验丰富,负责公司的行政、人事、总资料室等等,现有员工6人。
财务部部长马雪竹,38岁,唯一女性高层,负责报社的各项财务工作以及员工的工资发放工作,现有员工3人。
《华侨日报》不愧是一家元老级报社,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报社的骨架保存的比较完整,各个部门都很齐全。
而且这九个人都在报社工作了最少15年,工作经验和人脉也都是相当不错的,顺便也可以把那些离开的员工也召集回来。目前《华侨日报》的员工还不够塞牙缝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招聘几百几千个记者对东方集团来说小意思,干就要干大的。
“不错,很高兴认识在座的各位,各位也都是在报纸领域从事十多年甚至20多年工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这点我很满意。既然现在《华侨日报》已经到了东方集团旗下,那么我说说我的一些看法。”何宇郑重地说道,目光在九人身上扫过,九人也都不由自主心虚的挺了挺胸膛,自己的气场还是比较大的。
“本来我是计划到80年代再进入报纸领域,报纸的利润对于东方集团来说是一个鸡肋,可惜这些报纸一直盯着东方集团不放,我也很是厌烦才不得已提前进入。
东方集团既然进入了报纸领域,那势必就会做大做强发展成全球性的报纸,出版各种语言的报纸。不用怀疑我说的这句话,我们未来有全球最强的销售渠道—homemart便利店,所以大家不想被甩下就要放开视野。
在买下《华侨日报》之前,我已经对报社有了简单的了解,报社的问题挺多更不是时代的发展,不然《华侨日报》也不会发展的日渐没落,从报纸三巨头变成现在这样不入流的小报纸。”
听到何宇的话,众人也算是了解了收购事情的始末和东方报业的愿景,《华侨日报》没落是不争的事实,老板的话虽然很刺耳,众人也是无法反驳。
“现在报纸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报社再次发扬光大!我说下大致要求,公司框架也会出现不小的变动,今年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港澳台。首先,成立人力资源部门,集团这块会给予援助,大量招聘优秀人才和以前流失的人才;其次,编辑部和印刷部进行技术升级引进计算机技术,这块东方印刷公司会暂时辅助,报纸排版会使用最新的CAD软件采用先进的印刷设备,两个部门的员工会进行长达半年的培训;然后成立主管部、策划部,,,”
众人听到何宇的话感觉一阵头大也都是战战兢兢,真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个二流报纸跻身成为世界大报,自己这些人恐怕只能在香江混了。
“老板,编辑部的一些员工年龄大了,重新学习计算机恐怕难度很大。”方建伟担心的说道。
“愿意学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转岗或跳槽,对于离职的员工补偿3个月的工资。《东方日报》会采用全新的横版印刷,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打字员也要全部重新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也不是很大的。”何宇说道。
何宇也是一致采用后世的先进管理和福利制度,至于N+1的补偿也就算了,那些人至少十年之内不会失业的。至于得罪报纸界的同行何宇不惧,印尼有造纸厂也不怕被卡脖子,当然港府和那些英资东方集团不敢得罪。
“老板,那现在印刷厂的设备也要全部处理掉了?”卢梓文问道。
“全部处理了吧,技术相关的全部先去东方印刷厂熟悉了解下新的设备,印刷部门全部调到东方印刷公司,你直接调到印刷公司负责报纸书籍之类的相关印刷。”何宇说道。
“没问题,计算机印刷我也很熟悉,只是没有那些设备而已。”卢梓文尴尬说道。
“可以,东方集团奉行的是能者上弱者下原则,也会把高层送到国外的大学继续进修。大家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是无可替代的。对了,公司就没有总经理、副总经理吗?”
“总经理是之前的王生兼任的,副总经理也是年前就离职了,一直都是空缺。”黎永刚说道。
何宇看着行政部部长黎永刚,这位可是身兼数职,负责公司的行政、人事、总资料室等等,这能力肯定没得说了。
“那你就暂时担任副总经理职位吧,总经理职位再挖人吧。”何宇笑着说道。
“没问题,这段时间我会管理好公司的。”黎永刚激动说道。
第339章《华侨日报》停刊
《华侨日报》当天过户完成,正式成为东方集团旗下的公司,东方集团也正式进入传媒领域。
6月10日,东方报业旗下的员工开始搬家进驻中环的东方大厦,东方印刷公司也正式入驻九龙塘的印刷厂,同时也从英国采购了两套印刷设备。乐思怡也接手东方报业的人事部,开始紧急招聘相关人才,总经理职位也开始委托猎头公司从欧洲招聘华人高层。
《华侨日报》被收购并没有引起什么关注,报纸依旧在发行。令何宇欣慰的是旗下没有员工离职,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也全部到东方印刷公司学习新的技术,对于五笔输入法大家也是有着极大的兴趣。
平静了三天之后,《华侨日报》也刊登了最后一份报纸,正式宣告《华侨日报》结束了历史的使命,何宇也亲自为《华侨日报》写了结束语。
6月13日,许多《华侨日报》忠实的用户第一时间便看到了报纸最中央的醒目的大标题,赫然是《110载风雨路,感恩一路有你相伴》。
“1858年清末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法学家伍廷芳在香江创刊《中外新报》,结束了香江一直没有中文报纸局面,成为历史上第一份真正的中文报刊,,,
1913年11月22日,香江华商总会宣告正式成立。为维护华夏商人的权益、参与社会福利、加强香江与内地的联系,香江华商总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即得到了港府的承认。经过45年的风雨路,《中外新报》停刊《香江华商总会报》面世,,,
1925年6月5日,岑维休先生收购《香江华商总会报》而创办了《华侨日报》。20年代中期,《华侨日报》异军突起,先后在香江、澳门、广州等地组成庞大的报业集团,《华侨日报》是贯彻商人办报立场,多为香江工商界向政府表达意见,甚为港英政府所重视并建立了良好关系,,,
二战后《华侨日报》、《工商日报》和《星岛日报》成为当时香江最主要的报纸,,,
今天是1969年6月13日,伴着最后一个晨曦,《华侨日报》抱歉的要向您说再见了。
自1858年《中外新报》创刊,随后经历了《香江华商总会报》,《华侨日报》也走过了45个春秋。
110载风雨路,我们走过了清末,走过了民国时期,然而命运总是几经波折,一次次的含泪和大家告别。
多少年来,多少个风晨雨夕,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总是在路上,在路上一肩风月,寻寻觅觅;我们总是在案头,在案头心潮起伏,奋笔疾书,我们早已和这张报纸连成了一体,他简直就成了我们身心的一部分,,,
虽然他的纸张比较粗糙,印刷不很清晰,文稿和图片也并无多少神采,但我们依然敝帚自珍般地宝贵着。他就像我们的孩子,虽然先天不足、营养不良,但我们还是竭尽所能喂养他、打扮他,相信总会有一天,他会再次绽放光芒,,,
感谢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读者,你们的信任、支持和鼓励,鞭策着我们一路走到了今天。
感谢所有的合作伙伴,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精诚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
感谢为我们报料、向我们供稿的通讯员们,我们曾经携手战斗,共同奋战在新闻这个战场上。
感谢所有曾经在华侨日报工作过的同仁,我们怀揣新闻梦想,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张承载情怀的报纸上,这份报纸承载了我们的青春与热血。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110载风雨路,感恩一路有你相伴。”
看完文章之后,许多人都是感慨万千,香江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再次就这样结束了他的使命。一些年长的人心情很是失落,《华侨日报》陪伴自己度过了45载春秋,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
《中外新报》、《香江华商总会报》、《华侨日报》一路110年走来,即使《华侨日报》现在没落了,但依旧剥夺不了它为香江工商界、报界做出过贡献。
众人随后看起了报纸的另半张,大大的标题刺瞎了众人的双眼,赫然是《东方日报欢迎你的加入》。
“《中外新报》、《香江华商总会报》、《华侨日报》先后为我们香江市民服务了110年,陪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春春秋秋,有快乐,有悲伤,,,
东方集团接过《华侨日报》的接力棒创办《东方日报》,我们接下这一伟大的使命继续为香江市民服务,为东南亚市民服务,为全球的华人服务,,,
《东方日报》将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大家提供全新的服务,与此同时,东方报业面向全球招聘优秀人才,东方报业期待你的加入。
东方报业招聘总经理职位,要求,,,
东方报业招聘文字记者,要求,,,
东方报业招聘摄影记者,要求,,,
东方报业招聘文学作家,要求,,,
东方报业招聘策划部经理,要求,,,
东方报业招聘人事部经理,要求,,,”
上一篇:灵气复苏:须佐套大佛全都别想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