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37节

而这一切,显然又回归了最根本的问题……即……教育!

教育兴国,教育兴邦!

教育,定下国运,而这个国运,不仅仅是大恒,更是未来!

哪怕有朝一日,大恒亡了,有着完善的教育,也就能有着复兴的种子。

有着完善的教育体系,也绝对不至于如历史上,那一个悲惨的时代那般绝望耻辱!

天子重重思绪之时,有马蹄声骤然响起,很快,城门的黑暗之中,一队铁骑奔涌而出,至车队之前停下。

尚衣衫不整的礼部尚书黄锦,匆匆下马,行至天子身前,躬身一拜:“陛下!”

“这几天,就随朕在这顺天府看一下。”

天子指了指后方的一辆马车,黄锦立马躬身领命,随即,天子踏上车队的第一辆马车。

黄锦也是连忙上了马车,当车门关闭,天子令下,这支伪装成商队的车队,亦是沿着水泥官道,缓缓的朝暮色黑暗之中而去。

在这朝野上下因税案而动荡之时,天子却是开始了又一次的白龙鱼服,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这喧嚣之地……

……

第五百九十九章 教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月初的天地之间,俨然多了几分生机勃发之意。

田野之间,随处可见劳作之身影,在分田到户的政策之下,以及对旧有秩序的破碎,煎熬了多年的底层贫民百姓,在这大恒朝,俨然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希望。

自古至今,乃至未来那个繁花似锦的时代,田地,永远都是底层百姓们最后的希望。

曾经在荒野为难民煎熬,对这一点,天子显然领悟极为深刻。

如今改革大势虽是极力推动商业之发展,但究其根本,是在保护农业的前提下,再发展商业。

如此发展之策,显然不符合常理。

但显然,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好处。

毕竟,这个时代的大恒,哪怕不进行任何改变,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央天朝!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压制大恒,也没有哪个国家需要大恒去仰望。

如此,大恒也不需要为了快速发展,而去牺牲天下百姓的利益。

在保护天下百姓的同时,按部就班,哪怕是错误,这个时代的大恒,也有试错的资本。

田野乡间,天子策马而行,环视着田地里劳作的百姓,向来淡漠的心中却是涌出了一股难言的成就感。

这京城周边,在这么多年的征伐之中,绝大部分地方,他都踏足过。

这些地方,曾经是怎样的场景,现如今又是怎样的场景,俨然是有天与地的区别。

就如眼前这个山村,当年他为秦公,巡视武院后返京,恰巧经过,整个山村破败到极致,在那糜烂的世道,村里的百姓几乎都是皮包骨头的模样!

恐怖,惊悚!

而现如今……

天子之目光,在田地间劳作的百姓身旁流转。

他学过医术,医术甚至已经至这世间巅峰。

中医之重,在于望闻问切,

仅仅从这些百姓的气色来看,便可看出,这些百姓的生活,哪怕算不上富有,但……至少已经能够吃饱饭了。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心中的这一抹成就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天子很清楚,历朝历代,但凡英主当朝,百姓的生活,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历朝历代,朝廷对百姓的赋税,都不算重,就如前明对百姓的赋税,放眼历朝历代,都可以算得上是极少,哪怕如今大恒的农税,事实上,都比大明时期要重得多。

但人性之丑陋,下限,往往极低。

英主当政,严厉打击地方势力,严格监督官员,所谓吏治清明,朝廷之政策,便能顺利贯彻,百姓自然过得好。

一旦有所放松,那吏治腐败必然出现,哪怕朝廷赋税再低,底下也会出现各种苛捐杂税,落到百姓头上,来满足某些人的私欲。

要想百姓过得好,就得让官员过得难受,这才是真正的重心所在。

官员过得舒坦了,百姓,那就必然被压榨的活不下去。

当然,官员舒坦了,自然少不得歌功颂德,说不得也能吹嘘出一个千古盛世,吹嘘成一个千古一帝。

“这个村,有这么多户人家,应该有社学吧?”

天子转头,看向一旁的策马同行的黄锦,随口问道。

“此村名为大公村,隶属于房山县石塘集镇,有六十八户人家,设了一座社学。”

天子眉头一挑:“你来过此地?”

黄锦立马回道:“回禀……老爷,之前巡查各地学舍时恰巧在此逗留过。”

天子点了点头,也没多言,此次微服私访,本就是临时起意,黄锦更是直接从睡梦中就被拉了过来,提前做好准备,显然不可能。

“走,去学舍看看。”

天子挥动马鞭,战马吃痛之下加速,一旁御前营将士亦是立马紧随而上,黄锦也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随即连忙策马跟了上去。

骤然而来的马队,无疑立马吸引了村民们的注意,只不过,面对这明显达官显贵模样的马队,村民们自然是避之不及,一个个也只敢隔老远望着。

还隔老远,这座大公村社学,便清晰映入了众人视野,一条约莫丈许宽的小河旁,孤零零的一座院子伫立,隐隐约约的,更是有一阵阵稚嫩的呼喝声传来。

“这社学,为何不设村中,反远离了村庄?”

距离社学约莫数百米的山坡上,天子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后,随口一问。

黄锦回道:“回禀老爷,这条河过去,大概五六里路,就是七里村,七里村也有几十户人家……”

天子点头,目光却是已经看向了这座社学,策马在这山坡之上,借助地势,再加之距离不远,自然可以清晰看到社学之中的场景。

只见一个个年纪不一的小孩,正在学舍院中蹲着马步,有模有样的呼喝着。

如此场景,在场御前营将士,一个个自然是看得颇为欢喜,黄锦虽有所不喜,但看到天子嘴角噙着的笑容后,那一抹不喜,却是深深压在心底。

此等场景,着实是极好的镶嵌入了天子的心底,毕竟,天子对有宋以来的文人,向来不喜,甚至厌恶。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此风气,不说让文人这个身份直接变了性质,更是直接掘了天下各行各业的根,让整个天下变成近乎于麻木的一滩死水!

如此,对一国之统治,虽有天大的益处,但……也将华夏文明,彻底禁锢在一个死循环之中。

如百家争鸣没有被破灭,延续了下来,这个世界,绝对是另一番场景。

说不得,早在数千年之前,这个文明,就迈入了新的时代,何至于数千年的近乎原地踏步,乃至倒退的一次次循环!

这种传承了千年的风气,一时之间自然难以扭转,天子也就只能在这种风气里面,添着沙子。

如将本该为唯一的儒学,拆得七零八落,将各家各派的的典籍挑选出来,皆列为教材,将武学作为各学舍的必修之课,将新学的比重拉高。

建立出一个如后世一样的教育体系,然后再将科举的内容随着教育内容改变,建立出一个类似于后世国考的选材体系,并且加大对新学的投入,纳天下之才,培育文明之花。

当然,这一切,必然需要随着大恒的发展而变化。

“走吧,去看看。”

天子翻身下马,便率先朝那学舍而去。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乾清宫里那汇聚天下形势的一册册奏本,天子向来都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对这教育体系,亦是如此。

黄锦堪用,不代表着这个教育体系里的所有人都堪用。

更别说,黄锦,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私心。

……

第六百章 社学

“嘿……哈……”

阵阵稚嫩呼喝声不绝于耳,一个个半大小子有模有样的练着把式。

王庭坐在房中,却似恍若未闻,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这一本新学书籍。

直到最后一页阅完,王庭才放下了手中的这册新学书籍,看了一眼院里习武的学子,还有那县督学衙门派来的武学教官,王庭也不禁一叹。

这世道,变化得也太快了。

短短几年,都完全变了模样。

在几年前,抱着这秀才功名,虽谈不上富甲一方,但借着惯例,用功名免除粮役税收,也算是家境殷实,安心读着圣贤书,准备再进一步,争取考个举人功名,哪怕做不了官,有着举人的身份,在这县里,也算是一号人物。

但转眼之间,天子驾崩,武人当政,天下大乱!

但好在他也是顺天府之地,皇城脚下,乱也乱不到他这里,但考功名是没念想了,几年不见科举式!

反倒是出了武院民科这歪门邪道。

当初他自视清高,想着走堂皇大道,不愿这歪门邪道,可转眼间,改朝换代了!

曾经他所鄙视的那些走歪门邪道人,一个个穿着新朝的官袍,成了他得仰视的老爷了!

而他这个秀才功名带来的特权待遇,也随着新朝的建立,彻底烟消云散,没了特权,没了优待,哪怕是个秀才,谁还会依附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原本借着功名庇护的几十户人家,一个个皆是毫不犹豫的脱离了他家。

原本的殷实家境,也瞬间烟消云散,他原本所鄙视的歪门邪道,现在他想攀都攀不上了。

好在以前的同窗好友还有一点情义,给他透露了一点消息,借着这顺天府教育改革试点,参加县督学衙门的考核,当了这大公村社学老师,每月领着县督学衙门发的俸禄,也算是吃上皇粮了。

只不过,虽说吃这皇粮,但这社学老师,可连个品级都没有!

没有品级,就是一个死职位,干到死,也就只是个社学老师,虽说会根据任职年限不同,增加俸禄,在这附近乡村,也是个体面事。

但对比以前的秀才功名,这点待遇,无疑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前借着秀才功名,七品的县太爷他都可以说上两句话,现在,督学衙门从九品的小官,都能把他训得大气不敢出。

而他心心念念的科举,早在上一次科举完毕,礼部就告示了天下,下一次科举,将增加新学一项作为考核重点。

且对天下前明有功名者,可免试且免费入大恒工科院及顺天府各府府学研读新学,入学者,一律安排住宿,餐食。

若是以前,那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便去各学院研读新学了。

可现如今,已然四十有余,再读下去,纵使等到下次科举,纵使科举考中,也不过是从秀才,到了举人,举人虽也能做官,但……他能考中吗?

首节 上一节 437/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