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87节
而农税的粮食,每年还源源不断的从各地运至京城,虽说每年皆会在各项大策之下,消耗极大的一部分,但在如今的财税土地改革之下,进账也越来越多,大恒也勉强可以说是家有余财了。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只要不能将草原纳入统治体系,那草原,就一直会是威胁。
大恒武勋,对草原的态度,是削弱分化,等待决胜之机,再一战尽全功,就如历史上的各个昌盛时代一般,彻彻底底的犁庭扫穴,封狼居胥!
天子虽也赞同这一点,但天子更倾向的却是……
若有朝一日,一条轨道,能从大恒直通草原腹地,一辆蒸汽火车,能在短短几天内,从大恒,直入草原。
那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不会再是问题了。
天子心中最大的期待,也莫过于此。
故而,这些年,对西北也好,对草原也罢,皆是按大恒文武的决策而行,天子几乎未曾有过干预,只是徐徐图之,等待着所谓的决胜之机。
而这个决胜之机,若在战略形势上看,自然是草原与西北削弱到一定程度,便是武勋所畅想的出兵决胜之机。
但在天子心中,这个决胜之机,却是生产力的革新!
兵家之术的决胜之机,在于战争本身,只是治标之术,而生产力的革新带来的决胜之机,那便是降维打击,也就意味着,打残草原之后,可以尝试着自古未有的将草原彻底纳入统治,是完完全全的治本之术!
第六百六十六章 新学之发展
故而,在这草原动乱,大恒的战争机器转动起来之时。
天子却未曾太过关注于草原战事如何,反倒是再一次的亲临大恒工科院,关注起了工科院这些年的新学进展以及研究进展……
时至这昭武八年,从当年的武院工科建立之年算起,这工科院,在这天下,已然成立了十余年之久。
十余年时间,当初天子撒下的种子,如今已然发芽成长,新学的存在,也不再是如当年那般的笼统,其中的脉络支架,也随之丰满,以及成体系!
后世的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医学,地理,天文等等学科,在当今的大恒,也以大恒的形式存在着。
如数学,在大恒,便被称为算数,其应用方面,在如今的大恒,已然到了一个极其广泛的地步。
税务司,市舶司,户部统计司,户籍司,工部工程司等等相当一部分的朝廷职能机构,在天子专人办专事的用人之策之下,算数之才,亦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商业领域,这种重视,亦是更为突出,就如大恒钱庄,每一天需要统计的账册数目,都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每一个数目,都必须精准无缺。
这也注定了,不管是管事人员,还是账房人员,都必须对算数精通,才能完整的运行这个体系。
如此之普遍存在,再加之朝廷官方的重视,以及大恒工科院走在最前端的理论研究,算数的发展,在大恒不可谓不迅速。
如天文,便是以钦天监为体系而立,故又被称之为钦天之学,主历法,星象,气候等等,而如今的天灾绵延,更是将这门学科推至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之天象,往往是怪罪于人,如天子无德,亦或者臣子有罪等等,但当今天子显然不信这一套。
钦天监的职能,也随之被具体化,明朗化,如此,钦天之学,土壤根基亦成!
而生物医学,则主要是以中医体系而立。
这个时代的中医,生存土壤不可谓不广阔,尤其是这个时代,还存在武学,中医的存在,在武学的助益下,更是到了一个极其玄妙的地步。
而天子所做的,则是将中医体系规范化,如成立医学院,系统化培训医师人才。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当医学系统规范化后,一个个顶尖国手的智慧碰撞,中医,自然而然,便朝着更加昌盛的一个方向而去,
而化学,则主要是倚靠军械体系而立,值得一提的是,化学,因其主要研究试验之事,与自古以来的方士炼丹,颇为相似,因此还在大恒弄出了不少喧嚣。
当年天倾之局下,天子喜方士炼丹,求长生不老等等风向,便盛传天下,后还是天子御笔亲定名为“化学”,随着时间流逝,化学的神秘面纱慢慢被揭开,这份喧嚣才缓缓散去。
而物理,则是被称之为格物致知取格物致知之意,也是物理的根本目的所在。
成体系的新学,又被统称为自然之学,取名人法自然之意。
成体系的新学,以及天子的引导,带来的,便是这些年新学的蓬勃发展,以及各项研究的飞速进展。
如蒸汽机,早已投入了实用,尽管尚且华而不实,但仅仅投入了实用这一点,就可以说是迈开了最关键的一步,在京城及顺天府,各大矿场,以及水利设施处,皆可见轰鸣的蒸汽机。
又好比军械的换代更新,从古老的火绳枪,到燧发枪,又到定装燧发枪,如火炮,明末的红衣大炮,到现如今已然更新换代了数次……
当然,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军械体系规范系统化,在曾经,火器的制作也好,还是火药的调配也罢,皆没有一个可供评判的依据。
而现如今,军械研发,火药调配等等,皆是完完全全的系统化,按照数据对比,以科学依据评判,这一点,俨然是跨越式的进步。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天子意志引导的结果,而民间,尤其是在顺天府,北直隶这皇城脚下之地,受新学的思维影响最重,民间的生产革新思想,也随之萌芽。
就如纺织机,就曾有民间匠人研制出了飞梭纺织机,在工科院一年一度面相民间的大考之时拿出,一举夺得当年工科院大考之魁首,后在工科院又将飞梭纺织机,改为水力纺织机。
而水力纺织机的出现,可谓是轰动一时,将人力操作改为水力为动力,几乎彻底革新了纺织行业的生产方式。
而随着水力纺织机被各地纺织厂采用,带来的,便是棉纺价格的断崖式下降!
当一项关乎于天下民生的物品,物美价廉,其对整个天下的意义,显然母庸置疑。
要知道,这个时代,对绝大部分百姓而言,一衣难求,并不是什么罕见事,多少家庭,衣不裹身,也不是什么罕见事,多少人食不果腹,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自大恒成立之后,朝廷坚持最久的政策,莫过于调控之策,即调控市面上事关民生物资的价格,使其长期保持在亲民的价格区间。
但这,显然很难,就好比粮食,在前些年,改革未曾深入贯彻之时,整个天下的“产出”的粮食,远远不足以供应天下百姓。
如此,价格显然难以调控,直到现如今,改革深入贯彻了,土地的产出与无数,勉强达到平衡,甚至还有富余,朝廷对粮食的把控,才算是正式确定。
但这,还仅仅只是粮食,如煤炭,产出极其有限,但需求………
北方的冬天,刺骨之冷,每家每户都有需求存在。
生产成本高,产出有限,需求庞大,便注定了价格的高昂,为了调控煤炭价格,朝廷每年投入的补贴钱银,都是几十万两白银起步。
但向水力纺织机这般,生产方式革新了,对这个天下的方方面面,显然都是一件好事。
商贾得利了,百姓得利了,朝廷轻松了,财税增长了……
生产力革新,就目前而言,几乎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第六百六十七章 发展
若放眼天下,新学,或许还只是一棵小树苗,大环境依旧还在缓慢至极的改变着。
但若只看这皇城脚下的这一片土地,新学,已然极为昌盛。
甚至,后世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雏形,已然在这片土地上萌芽!
毕竟,在后世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便是在于蒸汽机与纺织机的应用!
而在京城脚下这数府之地,蒸汽机也好,纺织机也罢,在政策的扶持下,都已投入了大规模的应用。
虽说也有政策扶持的原因,但市场的选择,也占比极高。
若是用后世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完全可以说,现如今的大恒,已经半只脚迈入了工业革命。
之所以说是半只脚迈入工业革命,自然是因为市场的畸形化,即思想的大环境还有待改变,以及若是没有政策扶持,还能保持良好的市场生产力需求,这才算是完整的踏入了工业革命。
而如今的大恒,严格而言,这一切,大都靠天子近乎一意孤行的支撑着,显然极为不正常。
只有什么时候,不需要天子去刻意扶持,大环境便已接受了这一切,乃至迎接了这一切,那,天子对天下的改造,才算是真正成功了。
而这一点,纵使这么多年过去,进展,也依旧极其缓慢,依旧也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工科院巡视一圈,对新学的发展,以及工科院的研究进展有了亲眼目睹的详细了解后,天子才再次回到宫中。
草原的动荡,显然也非是一时之功,一时半会,也难有太多有用的信息传至京城中枢,当然,最重要的便是,大恒虽做了战争准备,但战略定策为坐收渔翁之利,不到万不得已,显然不会参战。
故而,无论是天子,还是文武重臣,虽说重视草原之变,但只要一日没有真正开战,大恒的重心,便还在于内政!
时至昭武八年,大恒的财税土地改革也已到了第七个年头,整体的秩序框架,早已铸就,深入细致的执行,早已贯彻到底,剩下的,也只有一如既往的坚持。
在这份坚持下,大恒的财税收入,在这些年头,几乎是年年跃迁增长,这份财税收入的增长,也正是大恒这些年这么多国家大策的根本支撑。
如已经开始了数年的迁徙之策,时至如今,已然迁徙了近五十万百姓至辽省,再加之这些年对朝廷对辽省制定的种种帮扶之策。
如迁徙之民,无论是官方组织迁徙的也好,还是民间迁徙而来的也罢,官府皆分发土地,农具,粮种,及前一年的物资补贴,且前三年免除农税徭役。
以及大恒天下独有的生育奖赏之策,只要是辽省之民,生得多,不分男女,每年皆会发放钱粮补贴,直至十四岁。
在这种种政策扶持之下,辽省之民,也从最开始不到三十万人,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暴增至现如今的近一百五十万人口。
而辽省,严格而言,才算是大恒真正的根基底蕴之地,当年平定后金,数十万大军在辽省屠戮近一年,将辽省所有的秩序尽皆破碎,便直接开始了财税土地改革的秩序。
底子铸得牢靠,也就意味着秩序稳定,放眼大恒天下,也可以说是改革秩序贯彻得最为彻底的一个省份。
辽省依山靠海,除了天气寒冷以外,只要开发得当,便可以算得上是不逊色于任何天下粮仓之地的肥沃,再加之依山靠海之特殊地势,在如今海运发达的情况下,商业也颇为繁荣。
如此之地,人口这个唯一的短板被慢慢补齐,带来的,便是农商全面发展,俨然有成为北方粮仓重地,以及财税大省的驱使。
这一点,对于大恒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毕竟,天下之富庶,早就转移到了南方,大恒的都城却在北方,而辽省……不管是陆运,还是海运,距离京城,都不算远!
辽省发展,对大恒而言,俨然关乎了国本所在!
而辽省富,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那便是可以更好的辐射朝鲜,增强朝廷对朝鲜的掌控,使朝鲜更好更快的纳入大恒的统治秩序之中。
自当年平定后金,顺带着将朝鲜从藩国纳入大恒统治体系,朝鲜之地的归化,可谓是路漫且阻!
哪怕当年的朝鲜,经历了后金及辽镇的轮番清洗摧残,但朝鲜受大明影响数百年,各方面全盘绽放大明,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小号的大明。
如此之深的影响,面对大恒这个篡明而立的宗主国,而且还是直接将朝鲜吞并!
各方面的反噬抗拒,完全可想而知。
当然,凡事有利也就有弊,文化的认同,带来的是抗拒,但也省去了同化的这一漫长过程。
只要肃清死硬分子,或者说以往朝鲜的既得利益者,那朝鲜安定,便是指日可待之事。
故而,在大恒平定朝鲜之后,周遇吉以大恒国公之尊,坐镇朝鲜,虽是被贬,但国公的权利威势,却也还在。
坐镇朝鲜数年,建立了大恒对朝鲜的统治体系,对朝鲜进行土地财税改革,同时亲自领军清剿朝鲜余孽。
可以说是给大恒统治朝鲜铸就了一个很是完美的根基,后任者,萧规曹随,同时等待辽省发展,以商业农业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侵蚀,自然而然,朝鲜,便成了稳固之地。
当然,预想再美好,实施起来,也必然有无数艰难险阻,朝鲜这些年,自然也闹出了不少动乱。
只不过,较之北方草原之大患,较之大恒内部之余孽,朝鲜之乱,实在是不值一提。
天子也没太多心思关注,满朝文武的重心,也不在朝鲜,严格而言,朝鲜,只是发展辽省,顺带的一个产物。
朝鲜的作用,在这个时代,存在感实在不足。
毕竟,朝鲜比邻的,是倭国,而倭国……现如今的倭国,显然没能力窥视朝鲜,乃至窥视神州天下。
而现如今的大恒,无论是南还是北,倭国如何,显然都被排在了最末的序列之中。
哪怕有一天,大恒对倭国也产生了想法,最大的可能,也是如取朝鲜一般,是国力扩张时顺带的产物……
……
第六百六十八章 盛世之雏形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