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 第254节

  本来姜言想的就是自己静悄悄的回来,哪成想,家里的门是被里面反锁,没有办法只能叫门,哪成想自己也就拍了一下大门,就听到了里面的问道:“是谁?”。

  听到这声音,姜言就是一愣,这是许大茂的声音。

  回过神来的姜言也回道:“大茂,是我,刚刚忙完工作,才下班回来。”

  这时里面回了一声:“老大,等一下,马上给你开门。”不多时就见大门缓缓开了一道缝,就见许大茂先是露头看了看,确认是姜言之后,才将大门打开。

  这时才看清许大茂的穿着,披着衣服,趿拉着鞋,还不时的打着哈欠,将姜言让进院子,又往巷子两头看了看,没有异常后又把门关上,插上门栓。

  他关上房门的时候还不忘记给自己的司机打了一个招呼。

  姜言路过倒座房的时候,看到一个屋子里亮着灯,稍微想一下,姜言就明白了,于是就开口问道:“你怎么睡在这里了。”

  姜言的院子虽然说是一个别院,不过也是传统四合院的布局,开了一个门之后,就相当于一个一进的四合院,小院里面这三间倒座房平常就是作为客房和储物间使用。不过他们几个人有时间不想回自己家的时候就在这里面休理,反正里面什么都有。

  不过今晚上看情况就是许大茂特意等姜言。

  “老大,任务完成了。顺利吗?”回自己屋子的路上许大茂开口问了一句。

  “完成了,还很顺利。”姜言回答了一句。

  下午的时候何雨柱他们两个人都在,不过到晚上开始测试的时候无关的人员就安排下班回家。

  “你去睡吧!我洗漱一下就去休息了。”姜言看着哈欠连天的许大茂说了一句。

  而许大茂答非所问的说了一句。“老大,饿了吧!厨房的蒸笼上柱子给伱留的有夜宵,我这就给你去拿。”他说完这一句话自己一个人打着哈欠就去了厨房。

  而姜言则是回到自己的卧室里面快速的换上了一套睡衣,在回到自己的客厅里面,客厅的八仙桌上面已经放了一荤一素两个菜以及馒头和粥,饭菜还散发着香味。

  闻到这一股香味,姜言的肚子就咕噜噜的开始响了,姜言也就没有客气,就坐在那里大口吃着饭菜。

  姜言吃饭的时候许大茂还是没有走,坐在那里一边抽烟一边看姜言吃饭。

  等姜言吃饱喝足之后,这个时候许大茂才开了口。

  “老大,好久没有去我们农场了,要不然这一阵子去农场看看。”

  姜言没有立马回答,而是自顾自的拿出来烟嘴,装上一根烟,抽了一口才开口道:“农场里面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听到姜言问,许大茂摆摆手。“没有出什么事情,农场又扩大了一下,这不你不是还没有去过,去看看提提意见。”

  听到许大茂这样说,姜言才放下心来,稍微思索了一下道:“刚好所长给我了三天休息的时间,这样明天下午,我去农场看一下。”

  听到姜言明天去,许大茂有点兴奋,连声的开口道:“行,就听你的,明天去,明天去。”

  等收拾好碗筷之后,姜言在空间里面洗了一个热水澡,就躺在床上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一天姜言几乎是一觉睡到自然醒,起床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出来之后才发现小院子里面异常的安静,所有人都去上班,只有老太太在看着已经一岁的何晓,等姜言走近才发现,何晓这小家伙在自己的摇摇床上已经睡着,怪不得这院子里面这么安静。

  和奶奶打了招呼之后,姜言就开始洗漱,在出来的时候已经看到许大茂正抱着已经醒来的何晓在那里玩,看不出来这小子还挺喜欢孩子。

  中午吃过饭,休息一下之后,迫不及待的许大茂就带着姜言直奔红星农场。到了农场之后姜言才发现,原本农场破破烂烂的大门已经换成了一个相当气派的大门,这门口还有保卫在那里站岗。

  走进农场的办公区域,一溜的两层小楼已经替代了原本的木头房子和瓦房,看着那是相当的气派。

  农场的小山上依旧还是郁郁葱葱,看着还是那样的心旷神怡,不过这山上的树苗还小,想要等他们结果,还要等几年。

  姜言发现,原本只有五十亩地的水泡似乎扩大了几倍,问过许大茂才知道,在专家的建议之下,原本水泡周围的滩涂以及湿地,如今都变成了水面积,这样下来足足有一百多亩地,现在也不能叫水泡了,他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幸福湖,湖的边缘也是经过整理,沿着湖边用石头还有砖头以及水泥修建了堤坝,而且还在堤坝上种了很多柳树,看着竟然有一种杨柳拂面的感觉。

  为了控制湖水他们还专门修了水渠,建了水闸,如果水位高了就开闸放水,如果水位低了,就关闸门。闸门旁边还专门留了漫水的地方,平时水位不高,水就直接从那里漫过去,这样可以保持水位基本不变。

  经过许大茂介绍才知道,现在整个农场已经扩建了差不多一倍,后来这些土地都是政府划归过来的半熟地,划归的时候就说过,以后农场出产的东西,研究所和政府四六分账,研究所六,政府四。

  “大茂,这些砖头你是从哪里来的。”姜言来到湖边的堤坝上,看着那着大的好似城墙大小的砖头忍不住问许大茂。

  “嗨!这不是前两年,拆除老四九城吗?之前教授他们给这里做过规划,这不刚好遇到四九城拆城墙,这不就弄来了这些转。”

  并且bj老城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现代城市规划产生阻力。

  其实四九城老城墙的出现,使得60年代原本的地铁线规划难以实施。自民国时代开始,城墙便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时常造成交通事故和人身伤亡事件。

  国家选择拆除城墙,最初是对于部分已经无法城墙下手。而后拆除城墙,主要是打开豁口连接交通要道。继而60年代需要修筑地铁线路,需要从城墙地下穿过,才会出现大量拆除的事件。

  城墙拆除是好是坏,后世人很难站到一个绝对公平客观的角度,给到一个完美的结论。对于时代而言,或许城墙拆除确实是无奈之下最合适的选择。

  不过听许大茂说,他弄来的这些城砖都是精挑细选,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城门口上的砖头,有一些砖头上面还有建造者的名字。

  后世新世纪的时候原本拆除的一些老四就城分城墙进行了修复工作,很多的城砖被找了回来,更多的却消失不见,许大茂这无意的举动,竟然完好的保存了不少已经消失的城砖。

第464章 水稻

  第464章 ,水稻

  姜言和许大茂一起沿着堤坝游着,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姜言突然问许大茂。

  “湖里面养鱼了没有。”

  “养了,我们今年往幸福湖投入了大概三万尾的鱼苗,按照丁教授的估计,每年大概可以捕捞一万斤左右的鱼。”

  姜言听到他说的鱼产量也是一惊,不是惊讶产量高,而是产量太低了。按说这一百五十亩左右的水面少说也要产个二三万斤才算一般,如果开始精细管理、喂养,那少说也可以产个五六万才正常啊,不过姜言没说出来自己的疑惑。而是继续向前走。

  “现在农场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了吧!”姜言抽着烟又问了一句。

  听到姜言这样问,许大茂那是相当的兴奋,直接就开口说道:“经过所内批复,我们购买了两台”东方红”拖拉机,十台手扶拖拉机,为了方便运输,还特别给我们批了五台三轮车,其他收割机之类的东西都买齐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略微有点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手扶拖拉机还有三轮车,还多亏了老大你的面子,你不知道现在这两样东西有多抢手,几乎每一台一下生产线就被买走,最后我不得不说咱们两个人的关系,要不然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听到许大茂这样说,姜言也就笑了笑没有发表任何言论。

  他打自己旗号的事情姜言自然知道,迄今为止姜言还在两个工厂里面担任顾问的角色,他们有技术上面的难题也会来找自己,许大茂打着自己旗号去买设备的事情,两位厂长第一时间就给自己打了电话,没有自己的首肯,他许大茂凭什么买的如此顺利。

  看着远处田地里面一半种植水稻,一半种植小麦,就感觉相当的好奇,一般来说水稻这种东西北方很少种植,四九城附近也就小站稻有名一点。

  小站稻,tj市jn区特产,因其稻米粒饱满,均匀一致,半透明,无异常色泽和气味,长宽比≤。米饭富有光泽,具有“香、黏、弹、筋、甜“的特点,冷饭不回生,在整个北方地区都是相当的有名。

  原本历史中1985年,农牧渔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优质稻米座谈会,再次把小站稻列为名特产品。

  “怎么今年想起来种植水稻了。”想到了这里姜言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是丁教授的意见,老大你不知道,区政府划归给我们的地一半是滩涂地和沼泽地,一半是盐碱地,为了如何使用这一些土地,我们可是伤透了脑子。”

  “后来丁教授经过对土壤的取样,发现,这里土地大部分都是经过河道冲刷出来的,因此土地的肥力非常的大,而且和小站稻生长的环境极其的相似,因此丁教授才提议种植水稻,不过现在看到,这生长的还挺好。”

  这话听的姜言面面相视,根据自己后世的记忆,这四九城可是没有种植水稻的地方啊!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整个四九城这里太缺水了,而种植水稻又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才没有种植水稻的基础。

  而姜言又哪里知道,之前老四九城民谣说:“京西稻米香,炊味人知晌,平餐勿需菜,可口又清香”。其中提及的优良稻种——京西稻历史悠久,原产于玉泉山、万寿山地区,分布在玉泉山水系流域,米粒圆润,晶莹明亮,富有油性。

  四九城地区的水稻发展一直随着漕运的兴衰而变化。明清两代,不仅招募南方人开垦京西水田,据传康熙还引进南方稻种,亲自试种,选育了新品种“御稻米”,乾隆也引进南方稻种,育成“紫金箍”,于是形成诸如京西稻、玉堂稻、清水稻等优质品种。

  京西稻因皇族培育而兴盛,19世纪时,英国的来访者拍下了颐和园佛香阁下的千顷稻田,这是古代我国水稻种植的巅峰期。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每次传膳都要128道菜肴,京西稻、南苑稻等则是她指定的白米饭。

  50年代,四九城地下水资源丰富,海淀还有不少自然喷泉,曾是“广可舟矣”的水乡。好的水土养育出的京西稻,蒸出的米饭香甜细腻、松软可口、稍带粘性;熬出的粥则汤汁黏滑、香气四溢,粥的颜色微微发绿。早年这边的主妇做饭时,会将一点精贵的京西稻混合在小米中一起蒸,喷香,叫作“二米子饭”,熬出的粥,则顷刻间上面就会结一层米皮。

  而70年代后,曾还有十万亩京西稻田,京西稻由四九城市粮食局统一上交粮库,以特供及团购方式,成为国家重要活动和bj各大宾馆饭店常用的大米。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京密引水渠不再供应农田用水,hd区种植结构大幅度调整,截至目前,仅存1200余亩京西稻。

  其实姜言拿着自己的特供证购买的大米就是京西大米,只不过四九城一直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方,大大米偶尔吃,但是不是最主要的主食,所以姜言才不知道,他一直认为他吃的这一些大米是从南方或者东北运送过来的。

  “稻田里面有没有养禾花鱼。”姜言突然想起来自己上一世看纪录片的时候,种植水稻的农户都会在稻田里面种植一些禾花鱼,由此才问。

  禾花鱼又叫做稻花鱼,是一种生长在水稻田里的鱼类统称,统称是鲫鱼、鲤鱼、草鱼,因为是吃水稻杂草、虫子、稻花等长大的,因此称为稻花鱼。这种鱼生长速度慢,但没有土腥味,其肉嫩骨酥,很是鲜美。

  “那个,这个。”许大茂这个时候有点支支吾吾。他是怎么也想不到,姜言竟然知道稻田里面能够养鱼的事情,之前种植水稻的时候,这丁教授就建议过许大茂在稻田里面养鱼,而许大茂也是这样做了,他向里面可是投了一万尾的各种各样的鱼苗。

  这农场里面幸福湖里面养的鱼,这研究所和区政府都盯着呢!拿一些可以,多拿了肯定会看的出来,这稻田里面的鱼,他们都不知道,甚至不清楚这稻田里面还能养鱼,他的本意就是这些养在稻田里面的鱼,暂时的就不先汇报上去,如果养好了,就打个折扣汇报上去,其余的就被当做这农场里面的福利,农场的小金库,至于贪污,现在许大茂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不能痛快一点说。”看到许大茂这个样子,姜言就忍不住踹了他一脚。

  听到自己老大又问,许大茂只好把自己的打算给姜言说了一下。

  听完,姜言似笑非笑的打量着许大茂,看的许大茂这头皮发麻,正当许大茂腿软的时候,姜言开口说话了。

  “行啊!伱许大茂胆子不小,竟然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做这么大的事情,你这要是暴露了,你有几个脑袋被砍。”听到姜言的呵斥,许大茂低下了脑袋。

  “这样,稻田里面养鱼的事情,让农场里面的人都给我闭嘴,这个事情我会单独向所长汇报,到时间给你们留下三成,其余的全部上交。”

  这势比人强,许大茂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姜言的提议。

  不过这件事情不可能闹的沸沸扬扬,毕竟这区政府在这里还有四层的收益,这要是被他们知道了会分走自己不少的东西,姜言现在可没有这傻,白白的便宜别人。

第465章 说鱼

  第465章 ,说鱼

  通过许大茂的介绍,现在整个红星农场这里大概有四五百亩土地用于耕种,农场人员有一百多人,不仅种了四五百亩地,还养了上百头猪,外加几十百头牛,羊也有百十只,鸡就更不用说了,那都不是论只了,别人论养鸡棚,每个棚里少说几百只,有五个养鸡棚,每天出的鸡蛋就有上千枚。

  再往前走就是牲畜养殖区,看到哪里在动工,还没等姜言问许大茂就直接开口道:“动工的是粪便处理池,现在养的东西多了,之前的那个化粪池太小,用化粪池还可以避免产生苍蝇,用了化粪池之后我们这里的苍蝇也是大幅度减少了,特别是猪牛羊的这些棚里走了凉水,牲畜最近都好养了不少,而且场地打扫干净后再冲洗,这里的气味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

  “现在由于吃了丁教授他们配出来的饲料,现在八个月就能出栏一批猪,每一头猪可以达到三百斤左右,口感和以前的一样。”

  说到这里许大茂有点羡慕的开口道:“这一群家禽里面,还是牛最享福,每天吃的精饲料,有时间他们吃的比人都吃得好,不过这样也有好处,第一批杂交出来的肉牛和奶牛现在已经成长起来,根据丁教授的推测,再有一个月,杂交出来的奶牛就可以产奶。”

  听到奶牛开始产牛奶了,姜言想了想,就对徐许大茂开口道:“这个,以后你能不能偷偷的弄一点牛奶给老太太他们喝,多少钱你给我说个数,我来付。”

  听到奶牛开始产牛奶了,姜言的眼咕噜眼咕噜转了转,就对徐许大茂开口道:“这个,以后你能不能偷偷的弄一点牛奶给老太太他们喝,多少钱伱给我说个数,我来付。”

  这个年月由于物质匮乏,牛奶和其他副食品一样极其短缺。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喝上牛奶,政府把奶业列入经济发展计划,努力增加牛奶供应,大力发展奶牛业。

  那个时代为了保证病人和婴幼儿能喝上奶,初生婴儿凭出生证户口簿、重病号凭医院证明进行登记订奶的办法。小病小灾的就别说了,连老人喝奶都难了。老bj人都是靠母奶来奶孩子,所以说那个时候喝牛奶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由于奶粉的品牌不多,这东西也是凭票购买,奶票一度在黑市成为尖货,就姜言的由于是特殊人才这一个月也不过有鲜奶三斤,以及一袋子一斤装的奶粉的供给。

  而姜言空间里面的牛奶以及奶类制品,这几年已经消耗的差不多,所以就打起来了这奶牛的主意。

  姜言空间里面原本也弄了一些牛奶还有奶制品,经过这几年的消耗已经差不多见底了。

  弄一些牛奶这事情对许大茂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现在这红星农场被许大茂经营的就像一个铁通一样,弄一点牛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老大,不就是一点牛奶,没事到时间我来弄,不需要你另外给钱。”许大茂相当自信的开口。

  坐在湖边的一个草亭下,许大茂端过来了茶水,看着湖面,吹着微风,这场面那是相当的惬意。

  “老大,这一圈逛下来,您给提提意见。”许大茂递过来一根烟之后,开了口,不过怎么看他这个样子就像一个邀功的孩子。

  不过咱们平心而论,在许大茂的带领下,再加上有农大的教授配合,这红星农场被许大茂经营的相当的不错,在如今这粮食以及副食品不富裕的年代,给研究所提供了大量的粮食以及肉蛋,由于又种植了很多蔬菜,有时候研究所里面甚至连蔬菜都不用买,这把很多工厂都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不过姜言依旧开了口,他第一个说的就是这幸福湖的事情,在姜言看来,这里出鱼很少,每年才上万斤,这基本上是两三千条鱼,幸福湖按照一百五十亩算,每亩产鱼才六十多斤。这也太少了,六十年后的前世,别人可是做出过每立方米养十几条鱼的壮举的,如果按那个比例,就不是几十万条鱼的事情了,那是几百万条的事情。

  姜言想了想就开口道:“投入的鱼苗太少,等几天丁教授来的时候,让他看看是不是再投入五万斤鱼苗。”

  “老大,这丁教授可是说了,这水太瘦了,养不了多少鱼,所以才没让放多少鱼苗。经过他们的观察这里面的鱼确实长得很慢,这一批鱼苗,这几个月还平均不到一斤。”

  姜言听到这里,接着说道:“那么我们想多养鱼就是解决水里面的营养就可以了,我想这里的鱼种,我想应该是鲤鱼、草鱼、鲢鱼三种为主吧!现在我们可以加大草鱼和鲢鱼的养殖数量。”

首节 上一节 254/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正阳门下的自在生活

下一篇:四合院:淮茹你也不想东旭坐牢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