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高科技军阀

高科技军阀 第332节


就在这一次在旅顺口的交手中,日军将领终于对桂军的战斗力有了正确的认识,已致于在日军官兵中,有“要分清支那军中那些是精锐部队,一要看装备,美式装备的肯定是精锐部队;二要看口音,一般来说,广西口音和江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是既有美式装备又有广西口音和江西口音,那绝对是支那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

阵地上的日本士兵看到中**队正在快速的逼近,正准备开始射击,头顶上硝烟弥漫的天空中,突然传来了阵阵的轰鸣声。

对这种声音,中岛今朝吾已经是相当熟悉了,他只来得及喊了一句“敌机来袭隐蔽……”,炸弹盘空而下的呼啸声便接着传来,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爆炸声,淹没了他后面的话。

就在一个多月以前,旅大城防司令部还组织了从国内开来参战的援军将领到前沿阵地“熟悉敌情”,他们刚一来到阵地之上,便赶上了中国飞机的轰炸,一时间阵地上弹片横飞,一片火海,带队的日军参谋只来得及大叫一声“隐蔽防空”,然后就不知去向。而中国飞机的飞行员欺负日本军队缺少防空武器,这些不知道从哪里起飞的大型双翼飞机几乎是贴着地皮肆无忌惮地低飞,投弹扫射,杀伤躲在战壕里束手无策的日军官兵。

之所以会束手无策,是因为日本陆军主要是师法德国陆军,接受的多是德国式的刻板训练,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战场上大规模陆地战争的洗礼(和派出几十万陆军参战的中国不同,日本陆军在欧洲参战的人数十分有限,基本没有打过什么大仗)日本陆军没有多少防空意识。而且按照日军的正规作战条例,没有步兵武器进行对空射击的教范。因而日军官兵当然也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加上日军配备的飞机数量实在太少,所以在旅大上空,基本就成了中国飞机低空肆虐的安全场所。

中岛今朝吾先是趴在了地上,他对中国飞机的过分猖獗感到十分恼火。可是中国飞机偏偏没完没了地扫射,这个小个子日本人终于忍受不了让人压着打的滋味,他去过法国,见识过法国人用重机枪向空中射击,因此他连滚带爬地跌进战壕里,抱起一挺轻机枪,一面破口大骂,一面朝着迎面飞来的中国飞机猛烈开火。一架中国飞机立刻被击中了,好象被野蜂蛰了一下受惊似地拉了起来,然后慌慌张张地爬高飞走了。

中岛今朝吾看见从那架飞机的翅膀底下冒出一股淡淡的青烟来,不由得十分高兴。

看到中岛今朝吾的“战果”,于是左右又有好几挺轻重机枪哒哒地咆哮起来,喷吐火光的枪口将一串串子弹射向天空,射向低空盘旋的日本飞机。猝不及防的中国飞机受到地面轻重火力的意外打击,居然被击中了一架,当那架倒霉的飞机拖着黑烟向下坠落,“轰隆”一声触地爆炸时,其余飞机纷纷抬起高度,再也不象刚才那样的盘旋低飞了。

这应该是日本军队首开在战场上用机枪射击击落敌机的纪录。

日军的阵地上开始欢呼起来,蜷缩在战壕里的一些日军官兵这才发现原来机枪也可以射击飞机,他们由此创立了步兵武器可以对空射击的先例。

但日本人这一回并没有高兴多久,很快,中国人的全面攻击便开始了。这是一种真正铺天盖地的立体进攻:飞机在天空中轮番轰炸,海面上,中国舰队的大口径舰炮好象犁地一样朝岸上倾斜着炮弹,地面上,中国坦克排出三角形战斗队形,炮口喷火,机枪哒哒,成群结队地在日军阵地上碾压。汹涌而来的中国步兵则好象凶狠咆哮的呲出牙齿的狼群,跟在坦克后面不声不响地冲锋。这种以炮火为核心的现代化进攻战大为奏效,崇尚武士道作风一贯顽强善于打冲锋肉搏战的日军官兵在中**队的钢铁攻势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他们有的被逼得无路可退,只好挥舞着日本刀向中国坦克扑去,然而他们不是被坦克消灭,被机枪打倒,就是被步枪击倒,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冲到中**队的阵列里,表演拼刀的悲壮场面。而拼刀的结果,也让日本人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日本战刀,面对中国人的大砍刀,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在飞机和舰炮的轰炸掩护下,中**队攻势如潮。

阵地上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和阵阵的爆炸声。中岛今朝吾看到一名浑身绑着炸药包头缠白布的日本士兵嚎叫着向一辆中国坦克冲去,头上的青筋立时暴了起来,手指的关节不由得捏得啪啪作响。

一声巨响,中国坦克腾起了黑烟,停了下来,几名日军步兵立刻举起手中的步枪开火,将几名中国步兵射倒,但很快中国人的子弹便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打来,数名日军士兵当场身亡,剩下的人忙不迭地缩回到了战壕当中。

看来中**队已经决心要把他们一同埋葬在这块不到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了。

中岛今朝吾举起了一枝步枪,向一名想要冲进战壕的中国士兵连开数枪,将对方射倒在地,而就在这时,又有几辆中国坦克出现在了眼前,而在它们的后面,是更多的中国步兵。

中岛今朝吾快步跑到了一门陆战炮前,他看到炮手几乎全都倒在了地上,只有一名年轻的炮手木愣愣地坐在那里,好象没有受伤。中岛今朝吾认出了这应该是一名从日本侨民当招来的年轻人,他用力的拉了拉对方,要对方帮忙装炮弹,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对方也没有反应。

中岛今朝吾注意到对方的耳朵里正淌着血,他知道对方的耳膜可能已经被震破了,听不到自己的说话,他用手使劲拍了拍对方的脸,对方回过神来,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中岛今朝吾指了指大炮旁边散放的炮弹,对方明白了过来,点了点头,机械地走了过去,捧起了一枚炮弹,中岛今朝吾手忙脚乱地操纵着大炮,将炮口对准了烟雾中出现的另一辆中国坦克。

此时这辆中国坦克走了一会儿便停了下来,炮塔开始缓缓转动,伴随着机枪喷吐的火舌,几名抱着炸药包想要靠近并炸毁它的勇敢的日本士兵全都被打得象兔子一样的跳了起来,然后摔倒。

看着这一幕,中岛今朝吾不由得目眦欲裂,不由得在心里狠狠的痛骂起国内的那些顽固保守的家伙来。

出身炮兵的中岛今朝吾在心里发下了誓言,只要自己还能活着回到日本,他一定要成为一名坦克部队的统帅。

年轻的炮手将炮弹装入炮膛,而这时,中国坦克似乎也发现了这里隐藏有一门日军火炮,中岛今朝吾看到中国坦克的炮塔转了过来,对准了自己所在的方向,他心中大叫不好,猛地一炮打了出去,而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坦克的炮口也喷出了一道火光。

中岛今朝吾只感觉一股大力将他的身子如同气球一样的抛到了天上,紧接着周围便一下子安静下来。

中岛今朝吾仿佛一下子掉进了永恒的黑暗之中,他知道,自己大概已经永远不可能再去实现那个当坦克部队指挥官的梦想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肉墙


同日,尔灵山,日军阵地。

时值下午,当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如同大潮般退去,日本陆军第13联队长步兵大佐矶谷廉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此时,掩蔽部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费了好大劲才挪开两根横梁钻出洞来,站立在硝烟滚滚凉风习习的山地上。

尔灵山即203高地,日语取其谐音,称之为尔灵山。尔灵山的原名其实叫猴石山,位于旅顺市区西向,因海拔203米,被称为203高地。203高地为西线制高点,距旅顺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与附近的望台山、东激冠山遥相呼应。由于203高地可以控制旅顺市区和军港要塞,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日俄战争时,就是交战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

对日本人来说,尔灵山有着特殊的意义。

1904年8月19日至24日,日军对旅顺口俄军要塞的第一次地面强攻失败。1904年9月19日中午,日军发起第二次总攻。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下令以机枪督战,命令士兵只准前进,不得后退,否则一律就地击毙。左右翼战场,经四天恶战,日军攻下水师营南堡垒几个小炮台,而主攻目标203高地却久攻不下。乃木希典心急如火,以致病倒在床。无奈于9月22日下令停止攻战。这次总攻,日军死伤7500人,俄军伤亡4450人。之后,从10月30日至11月2日,日军发动第三次总攻,主攻东线制高点望台山和东激冠山,也未成功。1904年11月26日,乃木希典下达第四次总攻击令。令所属的3个师分头攻打松树山堡垒和东激冠山炮台,久攻不下后,乃木把刚从国内增援来的第七师全编到第三军里,投入4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想尽快攻下东线制高点,仍不能取胜。后改变战术,从四个师抽调3000名精壮士兵,组成6个敢死队,向松树山西麓强攻。出发前,乃木希典亲自向敢死队员提出严厉要求:不期生还,决死战斗;临阵脱逃,斩杀不赦。傍晚,在炮兵掩护下,敢死队出动。晚上,日军敢死队借着月光,跨越战壕冲入俄松树山第四堡垒。俄军利用探照灯扫描,以机枪射击敢死队,双方激战,白刃格斗。争夺至次日凌晨2时,敢死队死伤过半,突击仍不能成功,余部撤回。

在辽阳总部的日军总参谋长儿欲源太郎见战局僵持不下,亲自来旅顺助战并直接参与指挥。乃木希典命督战队架机枪驱赶士兵争夺俄军堡垒,后退者一律击毙。当年为争夺这块长不足250米、宽仅30多米的山头,日军出动兵力6.4万人,使用大小火炮60余门,发射炮弹11000发,其中280毫米榴弹炮炮弹2254发,重达近500吨,死伤1.7万人,最后于1904年12月5日才攻占了203高地节激战结束后,日军在前沿阵地堆起的尸体居然高于俄军阵地,日军士兵是踏着同伴的零碎躯体杀进俄军战壕的,双方阵亡将士的尸体堆积起来,居然与203主峰等高一位参战者事后说:“这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是人与钢铁、燃烧着的石油、炸药和尸臭的斗争”

当时日军最大的280毫米重炮射程为7.8公里,而203高地距俄军战舰停靠的军港只有5公里,日军付出巨大代价攻下203高地后,立刻在山顶设立了一座重炮观测所,依据精确测算,引导280毫米重炮向港内的俄军战舰射击,俄舰多数被击沉,双方的对峙局面瞬间失衡,俄军自此一败涂地。1905年1月1日,俄军将领无心再战,主动向日军请降,旅顺遂落入日军之手。

为了吹嘘日军攻克203高地的“赫赫战功”,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以203高地的谐音将此山改名为“尔灵山”,并且修建了一座高形似日式步枪子弹的纪念碑,碑体是由战后在这里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在此战中失去了两个儿子的乃木希典还亲笔手书碑铭并赋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儿创业期可艰,铁血履山山形改,万众敬仰尔灵山。”

尔灵山在当年见证了日本陆军最为辉煌和荣耀的时刻,但是在今天,这些辉煌和荣耀,却即将不复存在。

一轮红日从浓重的烟雾中露出脸来,可能是在黑暗的洞里呆得太久了,张大的瞳孔如同蝙蝠一样不能立刻适应阳光的照耀,矶谷廉介只好眯起眼睛。但是等瞳孔重新适应白日的强光之后,他突然吃惊地发现,大地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幅何等生动壮丽的战争画卷。

眼前是一望无垠的海面,在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闪动着粼粼波光,显得说不出的静谧和美丽。但远处的山地,已经在一夜之间,被来自于日本人所一向瞧不起的中国人的战争机器碾得粉碎。

在这些天里,中国飞机不分白天黑夜从长空掠过,大炮在远处喷吐着火光,数以百计的包括战列舰在风的大型水面舰只在海口游弋,在这片注定要成为战场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燃烧的堡垒,阻塞的河流,扭动和呻吟着的生命,已经凝固和将要凝固的尸体,以及无数深深浅浅的弹坑和堑壕。

现在的尔灵山阵地,则出奇地宁静。

矶谷廉价的大脑此时完全是一片空白。

矶谷廉介是兵库县出身,旧筱山藩士矶谷次郎的三男。矶谷廉介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1915年陆军大学毕业。1916年任职于参谋本部,1917年被派遣到中国,曾驻在广州,支持孙中山的广东**政府,后升任大佐,来到旅顺,担任步兵第13联队大队长。

矶谷廉介被公认是日军中的“支那通”来自他一直专注于中国长江以南的政治、军事动向,尤其关注孙中山及其中华**党系统的动向。在日本陆军中,“支那通”一共分为“北支派”和“南支派”,其北支派主要重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支、满洲,而南支派是关注中华**党人,主要注意孙中山的动向。因此两者存在很大的不同,而且对日本陆军制定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在日本陆军领导层,也分为“欧洲大陆派”、“英美派”、“俄国派”、“支那派”四派,相互之间充满着矛盾和争斗。这也是导致日本对华政策一直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

矶谷廉介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止一次的说,“称为‘支那通’的军人也必须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作为军人,详细调查、分析中国的国政、国防、军事力量、民情,报告给上司参谋本部,以备战争,具有这样共同的任务。但对中国的关心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随着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也开始了对“亚洲大陆”的经营。其首要目标就是朝鲜和中国。为此,日本陆军部不断派遣陆军人员到中国,侦查中国的国情和搜集中国的情报,而矶谷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对中国感兴趣的,在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之际,他说:“我学校的成绩都可以,总之希望去支那,不想进陆大。”

在中华**党受日本支持在广东起事之后,孙中山即自称大元帅,而广东人民及中国南方各省军阀却称他为“孙大炮”,但矶谷廉介却不如此认为。他一直视孙中山为“老师”。1908年在得到了陆军部的命令之后,矶谷廉介首次在上海访问了孙中山。在这次和孙中山会见之后,对中国更加“关心”的矶谷廉介在1911年辛亥**爆发后,决定在孙中山手下工作。

对于日本军部支持中华**党在广东举事,矶谷廉介其实是非常不赞成的,那时的他,在通过对中国南方的情报侦察之后,已经发现了那个在江西悄悄崛起的年轻的“高科技军阀”。

矶谷廉介对杨朔铭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和一心将自己贡献给支那人民的孙逸仙不同,这个叫杨朔铭的年轻军阀是在为自身和妻家以及背后的海外华商的利益而接近英美,并且受美国财团控制,他们共同采取抗日排日的政策。这个人从心里并不信赖任何人,在中**阀的有力者中,与自己国民的将来相比,将自己、自已的一族或支持自己的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很多。但这个年轻的军人却能够完全的、充分的理解这样的风气并且身体力行。”

但对于这位年轻的军阀,他却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直到那场发生在广州的灾难性的大空袭。

在那次空袭中,矶谷廉介一直认为,是天照大神的佑护,使他躲过了这场灾难。

对于把中华**党领导层和军政府要员一锅端掉的杨朔铭,矶谷廉介可以说恨之入骨,他意识到了这个人将来会给日本带来多大的灾难,因此他开始对杨朔铭关注起来,但陆军部并没有对矶谷廉介的警告引起重视。而矶谷廉介不得不考虑自己来完成对敌人的“研究工作”。

而现在,被调到旅顺的矶谷廉介,已经不可能完成他给自己下达的任务了。
首节 上一节 332/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新覆雨翻云

下一篇:冒牌知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