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高科技军阀

高科技军阀 第385节

在莫斯科俄国革命剧院举行的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中,参加大会的代表中只有五人是从国外来的,其他的“国外”代表则是由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从那些逗留在莫斯科的外国追随者当中选出来的。他们当中许多人甚至就从未到过他们所代表的那个国家。而且,他们所代表的党派,有些根本就没有成立。但是,对于大多数欧洲左翼运动的代表来说,这些技术上的细节没有多大意义。对于许多左翼积极分子来说,莫斯科成了新的社惠主义的耶路撒冷,而共有国际的建立只是更加坚定了他们对光明未来的信念。

在共产国际第一次大会的工作结束后两周,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乔治?克雷孟梭说:“整个欧洲都充满了革命情绪……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秩序的各个方面都为欧洲各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所怀疑。”

实际上,早在共产国际开始输出革命之前,革命就已经开始迅猛展开了。在没有莫斯科帮助的情况下,仅在轰轰烈烈的几周内,匈牙利和巴伐利亚(相继成立了共和国。共有国际主席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曾预言说,一年内整个欧洲就会变成共产主义的欧洲。但布尔什维克遭受的打击是沉重的: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就被正规军和起义部队打败了,而罗马尼亚的入侵则结束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

而出人意料的是,德意志帝国却成了当时与布尔什维克政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的唯一大国。

苏德两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约》签订后就互派了大使。德国在战败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让位给了鲁普雷希特皇子,德意志帝国的国祚得以保存下来。为了打破孤立状态,德意志帝国同苏维埃俄国这两个本来在意识形态领域完全对立的国家竟然走到了一起。

由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所规定的诸如德国不能发展空军、海军,不能拥有坦克、大口径火炮和反坦克炮等重型装备,陆军被限制在10万人的规模等种种限制被德***方高层视为奇耻大辱,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傲慢在战败屈辱的不平等条约的煎熬下,必然形成强烈的反叛意识。而德***方和军火工业巨头们,正是这种反叛意志的直接体现。但是他们明白,目前英国和法国的实力占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明着对抗显然行不通,因而在暗地里,德国一刻也没有停止尝试“曲线救国”的办法。这时,苏维埃俄国就成了最好的伙伴。

由于战败的德国只有听从发落的份儿,而苏俄则更是不入流的异类,这两个国际社会的“孤儿”在倍感“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之下,秘密签订了《拉帕罗条约》,约定相互取消彼此的战争赔偿要求,全面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建立紧密的贸易同盟。德国就此成为苏俄最大的贸易伙伴。

出现这种情况,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很好理解。由于德国备受英法的压制,又面对波兰强烈的敌意,与苏俄交好不仅在贸易上可互蒙其利,而且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有削弱波兰、减轻英法对自身压力的重要作用。

在德军中威望很高的塞克特将军,就是坚持与苏联建立军事与工业合作的始作俑者。他一直坚定的认为:军队为统治权力的基础,军队的威力在于素质的优良,军队的作战潜能源自军官团的培养。塞克特在一战结束后,事实上成为了德***队的灵魂,尽管德军的总参谋部已经被英法强令废除,但塞克特以兵务局的名义,将总参谋部这一德军超强战斗力的精髓保留了下来。在国防军10万人数的限制下,他的应对之道是将每一名士兵都变成未来军队的种子,每一名军官都具备未来将军和元帅的能力,一旦开动战争机器,这10万人立刻就能培训和组建百万大军。塞克特曾这样判断苏德《拉帕罗条约》,“尽管(与苏俄的贸易)对德国很有好处,但它(条约)的经济价值并非主要方面,政治意义才是关键所在。苏德关系的进展,是和平迄今为止,德国所取得的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权力增长。这种关系的进展,在一般情况下从经济合作开始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苏德)合作的力量在于,这种经济互动将为未来的政治和军事的合作铺平道路。”

对于同德国秘密结盟,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的很多领导人一开始并不看好,捷尔任斯基也一度对此表示疑虑,但列宁坚持同德国结盟的主张,最终使结盟得以实现。而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列宁的这一主张无疑是相当英明的。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来说,简直可以说是外交领域的奇迹。

现在,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敌人,是来自于东方的中国和***。

捷尔任斯基的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在东方停留了下来。

能不能将同样的奇迹,也在东方复制呢?

捷尔任斯基紧紧的盯着地图上的那个细长的滨海岛国,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几下将剩余的食物全部吃光,然后取过笔,开始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灵光一现时产生的伟大构想。

“……我认为我们在坚持两次对华宣言政策,扶持中国党工作的同时,应该加强同***的联系,***帝国在东方的处境和德意志帝国在西方的处境很相象,很可能会成为继德意志帝国之后第二个对保持苏维埃政权的独立和存在有决定性作用的国家……”

哈萨克,怛罗斯河畔。

杨朔铭看着远处的古战场遗迹,骑着马缓缓向前走着,他的目光不时的扫过地面,象是在寻找着什么。

“你确定这里就是当年的古战场?”龙永华看了看给他们带路的亚尔迪,问道。

“就是这里。”亚尔迪点了点头,肯定地答道,“不过,是不是将军要找的地方,我可不能确定。”他看了杨朔铭一眼,说道。

杨朔铭没有说什么,忽然他象是发现了什么,从马上一跃而下,而陪伴在他身边的帕丽丝也跟着跳下马来。

杨朔铭俯***子,伸出手在地面上轻轻的拂开一层沙土,将下面掩埋的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枚已经锈蚀得非常严重的小铁条,几乎看不出本来的面目,但杨朔铭还是能够确定,这曾经是一枚锋利的箭镞。

“这是什么?”帕丽丝来到杨朔铭身边好奇的蹲下,看着他手里的东西问道。

“这是一种弩箭的箭头。”杨朔铭将手中的箭镞递给了她,根据“超级电脑眼”给出的分析提示,对她说道,“这种弩箭的射程,应该能达到300米吧。”

“你知道得可真多。”帕丽丝满眼爱慕之意的看着他,微笑着说道。

杨朔铭笑了笑,没有再说话,他直起身,步行向前走去,目光仍不时的注意着地面上的东西,帕丽丝跟在他的身边,不时的用一双穿着漂亮皮靴的秀足扫着地面,帮他寻找着可能出现的古人的遗物。

“这是我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在一处山洞里找到的。”亚尔迪来到杨朔铭的身边,摊开巨大的手掌,将一个亮晶晶的灰白色的东西送到了他的面前。

杨朔铭看到在亚尔迪的手掌上,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片状玉环,不由得一阵惊愕,他小心的将玉环拿了起来,在阳光下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个玉环的材质是和田青白玉,上面雕有一头矫健的带翼飞龙(应龙)这条龙造型威猛雄壮,雕刻手法及周围的卷云纹饰带有明显的唐代玉器特征。可能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和使用过的关系,玉环上有些纹饰已经磨损。

“这里果然便是怛罗斯故地。”龙永华叹息着说道,“想不到就是在这里发生的那场大战。”

怛罗斯战役是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之战是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其影响极为深远。而这一次杨朔铭循着先辈的足迹来到这里,心里的感触,非三言两语所能形容。

公元6到8世纪,是西欧人眼中的“黑暗时代”。然而西欧之外的世界此时并不“黑暗”,欧亚大陆上有三个大帝国正处于兴盛期。除去固守东南欧和近东的拜占庭,另外两个便是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751年时的中国,正是盛唐的天宝年间,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在李隆基统治的时期里,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点,是当时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强国。

汉民族先民——华夏族通过战争和文化融合,掌握了黄河流域(中原)和长江流域(江南)的土地。对汉民族而言,中原江南以外的蛮荒之地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因为这些土地不能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而汉族的“扩张”多是因为不堪周边民族为争夺过去属于自己的领土而进行的屠杀、劫掠和骚扰,出于稳定该国疆土、以绝后患的目的才大举兴兵。为了保卫长安必须占领河西,为了保卫河西必须控制青海,为了控制青海必须占领西域来分吐蕃帝国的兵力,使其不能并兵向东扩张而已,唐高宗年间,东、西突厥汗国先后被中国所灭,伊吾、鄯善、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或被迫投降唐朝、或被武力灭国。唐朝从此建立了以安西四镇——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安西都护府坐落在龟兹镇。尽管正统的西方世界史学家大都认为安西都护府辖境不能算唐帝国的正式领土,只是唐帝国的外围保护国而已,但直到开元、天宝年间,这一带始终处于中华文化圈之内,受中国文化影响。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东的阿拉伯人也在迅速崛起。自穆罕默德先知和四大正统哈里发以来,穆斯林已经控制了亚述人、波斯人和罗马人想都没敢想过的辽阔版图,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几个部落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揽入囊中,地中海成为了阿拉伯人的内湖。阿拉伯帝国成为中国、吐蕃之外影响西域的另一极强力量。

阿拉伯帝国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再加上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与吐蕃激战,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西域诸国原本大多信奉佛教、祆教等或自己的传统宗教,对伊斯兰文化的东进感到不安,更畏惧彪悍的穆斯林战士,于是不少国家向唐朝求援。由于唐朝要在中亚树立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的挑战,因而双方的决战不可避免。

公元750年,唐朝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派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高仙芝攻占了石国都城。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阿拉伯援军计划袭击唐朝西域四镇。高仙芝得讯后先发制人,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在七月份到达了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此城中已经有阿拉伯军数千人抢先驻守,唐军随后开始围攻怛罗斯城。阿拉伯人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火速集结大军赶往怛罗斯城,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双方在怛罗斯河岸展开了决战。

在大唐名将高仙芝的指挥之下,唐军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和陌刀利刃,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唐军骑兵也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唐军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部雇佣兵见势不妙,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唐军汉军步兵军团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唐军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陷入混乱的机会,出动大量骑兵突击中***队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约两万人的安西汉军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


第三百零四章 “新疆王”之虑


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进行的这场会战,最终以唐军惨败而告终。怛罗斯之役是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而其结果对中亚的文明走向也是影响深远。

“由此怛罗斯河之败,中国国势遂绝迹于西方。”陪同杨朔铭前来哈萨克巡视的伊犁镇守使杨飞霞叹息着说道,“若非此败,我中华文明发扬于西国,今日之世界,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由于杨朔铭是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前往西北地区调查巡视的,所到之地都有当地官员迎送,所以接触最多的都是当地的政府要员。在途经伊犁时,与他打过交道的官员便有镇守使杨飞霞、伊宁知事赵国梁、镇署参谋长牛时、警察处长常国英、军需官陈忠诚等。而杨飞霞是当时伊犁的最高长官,云南省蒙自县人,是当时的新疆都督杨增新的同乡。他原任都督署参谋长。1912年伊犁辛亥**爆发后,北京政府将伊犁将军改为镇边使。1914年杨增新又将镇边使改为镇守使,正式成立伊犁镇守使署,选派杨飞霞担任这一重要职务。杨飞霞在伊犁任职7年,最突出的政绩是巧妙地处置了遣返流窜伊犁的白俄溃军和20余万哈萨克难民事宜,果断地镇压了白俄匪军头目杜托夫、刘连科的叛乱。杨朔铭在到达伊犁的当天傍晚,杨飞霞即来拜见。杨朔铭对其印象很好,“其曾留学日本,学贯中西,谈吐多有新知识。”杨飞霞对杨朔铭也很是敬佩,在杨朔铭到伊犁的第二天,杨飞霞就责成各处“备文传知各该长官,沿途照料”,为杨朔铭以后的巡视之行预作安排,而在得到了杨增新的指示之后,为了保证杨朔铭一行人的安全,杨飞霞率军随同杨朔铭进入哈萨克草原。

“是的,这在突厥斯坦的历史上无疑也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次战役,因为它决定了是中华文明还是阿拉伯文明将在这一地区占主导地位的问题。”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历史学者贝恩斯教授说道。

“那倒也不一定。怛罗斯战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仍是不可低估。而后来封常清讨大勃律得胜一役,尤可见唐朝在西方之势力仍然存在,决不象西人所说,就此退出中亚。”杨朔铭摇了摇头,说道,“唐朝势力退出中亚决不是因为怛罗斯战役。它是由唐朝国内形势决定的,可以说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后果。”

听了杨朔铭的话,杨飞霞和贝恩斯都面露惊讶之色。

“杨将军能否说得具体一些?”贝恩斯说着,掏出了笔记本和钢笔。

“怛逻斯战役只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次遭遇战,因为战后阿拉伯并没有乘胜东进,唐朝安西都护府在西域也仍然保持相当的势力。”杨朔铭说道,“安西都护府虽然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753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还大获全胜,受降而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

“那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中亚地区中华文明的消失和整体伊斯兰化呢?”贝恩斯问道。
首节 上一节 385/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新覆雨翻云

下一篇:冒牌知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