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第410节
这个人,便是中国陆军中央集团军上校陶治国。
但这一次作为天津大学的特聘讲师前来大学教课,却并不是集团军司令部的安排,而是来自于陆军部。
“1914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了这场大战正式开始:在西线,德军入侵比利时,随后德军与法军在法、比、卢边界展开边境j交战;后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马恩河会战,迫使德军停止了进攻,从9月16日至10月15日,双方展开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战;此后,又进行了佛兰德会战。双方经过3个多月大规模、互有胜负的激烈j交战,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峙起来,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东线,德军与俄军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加里西亚会战、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和罗兹战役。东线战局同样使德军速胜的指望落了空,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转入阵地战的迹象。”
“在西线形成阵地战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将大致相等的兵力均匀分布在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上只有一个炮兵中队(连)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带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组织决定性的会战。虽然双方都曾采取积极行动,试图突破对方各自的防御,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两军在对峙中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各自的防御,在前沿前设置铁丝网、障碍物,构筑地下j交通壕和混凝土工事,构筑多道阵地以形成完整的堑壕式的筑垒地域防御体系,以致当时的火炮和其它杀伤武器都难以摧毁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使防御变得比进攻为有利。于是,j交战双方都在寻找突破防御的武器和战法。”
“由于毒气具有空间流动性,可以进入堑壕、掩体、筑垒工事,驱赶和杀伤敌有生力量。所以,j交战双方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式武器上。1914年10月,德军在战场上试验性地使用了刺激性化学武器,从而揭开了这场世界大战中‘化学战’的序幕。”
“但在战争的初几个月内,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有效地使用毒剂的程度。随着战争的发展,刺激剂成了吸引战场指挥官和总参谋部人员的早的化学战剂。这些物质被认为能在某些战术条件下应用。它们能用来干扰阵地工事里的炮手和机枪色手的瞄准。法国人先使用的装有澳乙酸乙酯的弹yà筒,就可达到这一目的。它们也可用来把敌人从掩体里薰赶出来。”
“1914年冬,从前线回来的几个英**官亲自询问了用恶臭炸弹清除掩蔽部里的人员的可能性。伦敦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家们研究了这件事,并终于向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们提供了另一种刺激剂——碘乙酸乙酯。但因为怕敌人同样使用它而被放弃。直到6个月后的第二次伊普雷战役结束时,英国人重又考虑刺激剂的使用,而德国的化学家们比任何其它国家都重视使用刺激剂的各种可能性,因而,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到1914年秋季,已发展了两种使用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使用毒剂炮弹的。”
“为什么要设计成毒剂炮弹?这与当时化学战的发起人的观点有关,他们认为,化学战用现有的武器投掷系统即可进行。因此,简便、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普通的炮弹、迫击炮弹或手榴弹的炸yà部分换成了化学战剂。第一个用于战场的是德国的105毫米毒气榴霰弹,这种炮弹是德国一个叫纳恩斯特的教授研制的,它由轻型野战榴弹炮的高爆炸yà弹壳重设计而成,在弹体内的弹丸之间装进了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喷嚏的联二茴香胺盐酸盐粉末。”
“1914年10月27日,德军首次向夏佩勒法军第2军阵地发色了3000发这种榴弹。由于法军毫无防护准备,德军首次使用获得成功,乘机占领了夏佩勒。由于此种榴霰弹的毒剂装填量很小,刺激作用也不强,因而很被毒性大的刺激剂炮弹所取代。”
“德国的第二种化学炮弹是根据塔彭博士提出的液体催泪剂配方研制而成的。塔彭博士是德国陆军元帅冯?马肯森参谋部一位将军的兄弟。这种化学战剂的配方是一澳二甲苯、二溴二甲苯的混合物。将其装入铅制弹yà筒内,以取代105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弹内三分之二的高爆炸yà。剩余的高爆炸yà被用来炸开弹壳和弹yà筒。并把其中的装填物散布开来,战剂的挥发度将足以造成一个强烈刺激的蒸气浓度。德国人希望它能产生惊人的效果,但是1915年1月在东线的波莫里,当这种武器第一次用于对俄军的作战时,尽管发色炮弹达18000发之多,其结果并不理想,也许是由于天气太冷而限制了毒剂的蒸发所致。然而,这一武器并没有被放弃,经改良后终于使它在较好的天气下广泛地应用在欧洲两条主要战线上,这种设计还成为后来德国许多化学炮弹的基础。在西部战线第一次使用此种化学炮弹是在1915年3月。大约与此同时,法国人也使用了自己的第一种化学炮弹。这种炮弹是由75毫米野炮榴霰弹临时改制的。在这种炮弹内,装的是另一种刺激剂——溴代乙酸乙酯。但是,后来由于法国合成该战剂的重要原料供应短缺,这一战剂以后被氯丙酮和其它强的刺激剂取代。这时,德国人已意识到,在敌人阵地上散布几发刺激剂炮弹,只能起到扰乱的作用,刺激剂的价值随着使用规模的加大而提高。要破坏敌军的物资供应线或显著降低对方的战斗力,就必须在广大地区上,长时间使用。”
“由于阵地战的出现使j交战双方处于暂时性的战略相持,而这种相持对德国极为不利,德国很就几乎用完了战前储存的全部高爆炸yà,而且,海岸的封锁还剥夺了德国用以制造高爆炸弹所必需的原料,首先是来自智利的硝酸盐。此时,德国高统帅部变得特别重视听取工业化学家的意见。”
“毒气并不是炸yà的代替物,而是突破稳定战线的一种可能方法;据壕固守的敌人对炮弹的破片杀伤武器是比较安全的,但容易受到空气中毒气的攻击。因此德国人相应地做出了在战场上试用毒气攻击的决定。初的打算是象使用刺激性战剂那样,将毒剂装进炮弹里,但当时炮弹的产量很小,并且炮弹装载的毒剂量也很有限,德国高统帅部对毒剂炮弹能否获得大面积的效果表示怀疑。这种怀疑随后被化学战剂炮弹在波里莫的失败所证实。负责化学战发展工作的德国专家建议,毒气可以从安放在前沿战壕的钢瓶中直接施放出去,依靠风力把毒气云团吹向敌人,如果风向合适,这种方法产生的毒气剂量比现有的炮兵武器高得多,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军用炸yà。选用的化学战剂是肺刺激剂——氯气,因为氯气是生产简单的工业化学品之一,以当时德国的化工实力,完全可以大量生产,而协约国尽管也在生产,但生产规模特别是液态形式的生产规模相当小,因此没有能力进行同等报复。同时,氯气的物理特性很适合所选择的散布方法。它除了在低温下,一般呈气态,现有的德国化学工业很容易使其液化,而当它从钢瓶中释放出来,几乎立即气化成低悬于地面的蒸气。因此,这一建议被采纳了。到1915年1月,德国人成功地进行了野外试验,购置了必要的器材,并且调派了适当的部队进行训练。通过对主导风向的研究,高统帅部选择了适合进行试验的前线:西线的伊普雷弧形地区。当时德军上下对这个不起眼的钢瓶都心存疑虑,但伊普雷首次使用便大获成功,使他们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而且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在以后的战斗中。毒气钢瓶以其简单廉价便于大规模使用的特点,几乎达到每战必用的程度。直到1918年初以后,逐渐为其它化学武器所取代。”
讲到这里,陶治国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他拿起放在讲台上的青交瓷茶杯,喝了一口水,他的目光扫过下面黑压压的学生们,眼睛忽然碰到了那位同样穿着军服的女军官的目光。她正热切的看着他,眼中满是鼓励之意,陶治国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下意识地抬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镜,继续开始了讲课。
“下面我着重给大家讲一下伊普雷毒气战的经过。”
“伊普雷这个地方位于比利时西南部,靠近法国边境,距北海岸40千米。1914年10月至12月,德军与英法联军在伊普雷弧形地带经过多次j交战,在反复争夺后,双方掘战壕防守,对峙达数月之久。双方都感到缺乏重炮等压制火器以及摧毁敌方野战筑城工事的兵器。为了改变这种僵持态势,德军高统帅部根据著名化学家哈伯教授的建议,使用工厂中大量库存的液氯作为突破防御工事和夺取敌阵地的手段。经德军高统帅部批准,决定在西线用钢瓶吹放氯气,进行化学袭击,地点选在伊普雷附近的毕克斯休特与郎格马克之间的英法联军阵地。”
“德军从国内调来大钢瓶6000只,小钢瓶24000只,于1915年4月5日开始布设,每20只为一列,每公里阵地正面上有50列。在德军阵地前8千米宽的正面上,共使用了5730只钢瓶,装有180吨氯气。4月12日前攻击准备一切就绪,德军便开始等待着适宜的风向。”
“其实在这一时间里,英法联军已经得到德军即将使用毒剂的情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早在一个月前,法军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德军准备了毒气筒,这一情报在法国第10军闻简报也登载了,它还为空中侦察所证实。4月13日,一名德军叛逃者向朗格马克的法军第11旅提出了强烈警告:装有窒息性毒剂的管已经放在前沿阵地,每40米有20管,à作者都配发防毒口罩。这一情报也刊登在发至营级的第5集团军情报摘要上。此外,比利时陆军闻简报刊登了从德军战线后方回来的比利时情报人员的揭露:德军在根恃发出命令,要求准备20000具防毒面具。报导中还明确指出了德军进攻的地点。在这段时间里,德军埋好后的毒剂钢瓶也曾被法军的炮火炸毁一些,但协约**方高层却忽视了这些重要的情报,除向下级作一般性的传达外,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措施,结果使德军使用毒剂达到了突然效果。”
当陶治国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健壮的身突然抖动了起来,玻璃镜片后的眼睛也突然闪过一丝恐惧之意,他的眼神变得i离和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战场之上。
陶治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了一口气,很让自己恢复了平静,他看了一眼桌上的讲稿,继续开始了讲述。
“1915年4月22日午后,2至3米每秒风速的北风出现了,17时20分,德军高统帅部下达了攻击命令时间:‘18时——死亡的钟点。’而此时的英法联军仍然象平常一样坚守着阵地,并没有丝毫戒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灭顶之灾就要降临,还认为徐徐吹来的清风对他们来说是个好兆头。”
第三百二十九章 往事梦魇
“当时针指向攻击时间时,随着三支红色火箭划破长空,数千名德军几乎同时打开了氯气钢瓶。毒魔终于挣脱了束缚,刹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如幽灵般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顷刻间就将英军和法军的阵地吞噬了。毒魔无孔不入,就连掩体、掩蔽部和各种工事内的人员也难以幸免。在毒气攻击的同时,德军为了加强效果,还在阵地侧面,用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发色催泪弹。毫无防备的英法联军顿时乱作一团,他们开始疼痛、窒息、尖叫、昏i。”
“处于正对面阵地防守的是刚刚与法军第2军换班的法国义勇军17个连和第45师的两个阿尔及利亚营。这些部队毫无战斗经验,是惊惶失措。据当时一位目击者说:‘当第一阵浓烟笼罩整个地面的,人们闷得喘不过气来,拼命挣扎的时候,初的感觉是吃惊,随之便是恐惧,后军队中一片混乱。还能行动的人拔ti逃跑,试图跑在径直向他们迫来的氯气前面,但多数人是徒劳的。’”
“德军部队在毕克斯休特至郎格马克之间的6公里正面上戴着浸有yà剂的纱布口罩,怀着恐惧的心情跟随毒剂云团,几乎没有遇到抵抗。1小时内就占领了4公里的纵深阵地,攻破了联军曾坚守数月的防线。”
“这便是战争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化学攻击的著名的‘伊普雷毒气战’。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共有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2410人被俘。德军缴获火炮60门,重机关枪70挺。德军方面,由于本身防护差,占领阵地又较迅速,故也有数千人中毒。”
“这一次成功的化学武器攻击使德军统帅部兴高采烈。从此,化学武器这个恶魔便正式降临到人间。”
“继这次攻击之后,4月24日、25日,德军又对毗邻的加拿大军队进行了两次毒剂吹放攻击。4月26日及5月12日,德军在伊普雷方向再次发动进攻,使突破口向两翼略有扩大。但直到战役结束,也未能将弧形战线拉平和攻占伊普雷。从4月22日到5月24日,德军共施放20000只钢瓶约500吨氯气。”
“4月22日德军的氯气吹放攻击使协约国大为震惊,英法联军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遭袭后的第二三天,法国和英国分别派出化学专家到现场考察。他们根据中毒症状及获得德军的呼吸道防护器材得出结论,认为是氯气或溴中毒。25日,英军司令部通知部队:德军使用的是窒息性毒剂,判明为氯气或漠素与盐酸的混合物。使用浸有硫代硫酸钠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纱布或绷带布制成的简单口罩置于口鼻,即可有效防护。实际上,23日起,英国医疗队就把许多盛有碳酸氢钠的水桶安置在堑壕内,供部队浸泡手帕或布块用。当听到毒气警报时,士兵就用浸湿的手帕或布块蒙在口鼻上进行防护。没有碳酸氢钠时,可使用其它吸收剂,甚至使用浸有nà液的布包或装入瓶中的泥土。这些就是早的防护方法。”
“4月28日,英国动员数以千计的妇女仿制德国的防毒口罩。开始制作的‘黑纱口罩’,浸有硫代硫酸钠、碳酸钠和甘油的水溶液。6月间,又制出了250万个‘海波头盔’。它是一个浸有浸滞液的法兰绒袋,配有透明的醋酸纤维眼镜,使用时,将它戴在头上并塞进衣领内。在当时,这是一种适用而可靠的防毒面具。法军也于4月26日开始给部队配发防毒口罩,数日后增加了防毒眼镜,至8月底,法军制作了3种防毒口罩,共450万具。”
“数以千计的氯气中毒伤员给医疗部门带来沉重的负担。靠近海滨的城市布洛涅挤满了中毒伤员。设在勒图盖的著名游乐场、防波堤头的娱乐宫都改成了临时医院。那里挤满了那么多伤员,几乎使人无法在其间移动。所有的án铺都睡了伤员,地板上已无空隙。所有其它医院也一样拥挤不堪。”
“德军在伊普雷的毒剂吹放攻击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作为化学战的开端而载入战争史册。德军首次使用致死性毒剂进行化学攻击就显示了大规模杀伤的特点,尽管德军未能充分利用化学攻击的效果,但仍然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这次化学攻击刺激了j交战双方,此后,j交战双方都把化学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投入战场使用,并且越来越广泛,规模也越来越大。”
“化学武器在伊普雷地区首次使用即获得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化学武器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武器迅速异军突起,进入了它‘辉煌’的时代,各国纷纷加以研制、改进,随后j交战双方在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化学战全面展开了。”
“伊普雷毒气钢瓶攻击成功消息传来,使得东线的德军指挥官对于这种武器也跃跃y年5月31日2时,东线德军将装有264吨氯气的12000只毒气钢瓶同时打开。1915年4月19日至6月9日,德军在维斯瓦河至喀尔巴吁山之间发动了果尔利策战役,以求缓和奥匈军队的处境,消除俄军对匈牙利平原的威胁。德军还决定在战役辅助方向即战线左翼的第9集团军正面使用这种兵器。5月初,德军选择了华沙西南约45千米的斯凯尔尼维策附近的波里莫,在12千米正面上,布设了12000只毒气钢瓶,内装约264吨氯气。但是,由于持续不变的东风而无法使用,埋好的钢瓶等了三周之久。5月31日,风向转为有利,德军于2时至3时,按预定计划向俄军第2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进行毒气吹放袭击。随后,步兵发起攻击。德军起先以为毒云可以消除一切抵抗,后来当部分地区遭到俄军炮兵和步兵火力袭击后,便误认为毒气吹放效果失败,因而进攻速度放慢,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实际上俄军准备很差,尽管俄国的高司令部吸取了他们西线盟军韵教训,已下达了采取防护措施的指示。但他们所采取的防护,只是一种浸有硫代硫酸盐溶液的布质面罩,而且这种面罩的生产也并没有加速进行。同时,前线俄军对的化学武器及使用效果无知,虽已发现德军化学袭击情报和攻击的准备,却疏于戒备,故当德国人发动化学武器攻击时,俄国部队几乎处于完全没有防护的状态。在德军毒气袭击时,俄军已有9100人中毒,并有5000人死亡,西伯利亚第53、第54联队几乎伤亡殆尽。6月6日,德军在这一地区又进行了第二次毒气吹放攻击,由于风向突变,部分毒云折回,德军自己也遭到重大损失。”
“东线的德军系初次使用,由于经验不足,对部队利用毒气攻击效果教育不够,均未能充分发挥毒气威力,同时对气象规律没有很好掌握,反而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而,促使他们研究改进化学兵器——抛色器。”
“德军在伊普雷前线使用毒气使英军总司令约翰?费伦奇爵士勃然大怒,在遭毒气袭击的第二天就给伦敦拍电报,要求对德采取报复手段。英国国防大臣基钦纳勋爵决定把采取同样手段的问题提j交政府,以求取得政府的授权。”
“其实早在1899年,国际上就签署了《海牙宣言》,宣言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文明战争’以外的作战方法,当时包括英、法、德等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都在协约上签了字,并共同发誓‘不使用任何能够放出窒息性和有毒气体的投色物’。而如今德国却在伊普雷首先使用氯气及其它有毒气体,显然是违反了国际法。令人气恼的是,德国人却玩世不恭地宣称:他们并没有使用‘投色物’,而是放在钢瓶中的气体烟雾。不仅拒不承认违反海牙协定,而且还声称这是一种格外温和的战争方法。”
“德国人的狡辩激怒了英国,英国内开始紧急讨论对使用毒气的态度,但内部意见不一,一时间委决不下。继首次使用毒气后一个月,5月24日,德军发动了夏季后一次,也是猛烈的袭击。黎明时分,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德国兵沿着3千米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向防守的英军第1骑兵队、第4和第28师施放了氯气。面对滚滚而来黄绿色的毒气烟云,协约国士兵似乎不象前几次遭袭时害怕和束手无策。他们抓起刚配发下来的双层法兰绒防毒面具,然后用苏打水浸泡一下,再用带拴起来敷在嘴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军这次施放的毒气浓度高得惊人。在离阵地前沿2千米的地方就可以使人毙命,在离阵地前沿15千米的地方就能使人呕吐、刺痛人的眼睛。再往后5千米就是伊普雷城了。这时毒云已经吞没了这座历史名城,城中的建筑、树木及医院的病房都如同飘浮在云雾之中。可以想象,在前沿阵地将出现怎样一幕惨剧。开始时,士兵们都正确地使用了防毒面具。可是毒气浓度大高了,使士兵们窒息,于是他们摘下面具又一次将其浸滞在苏打水中。由于毒气不断涌来,士兵们焦躁不安,他们没等挤干苏打水,就急忙把防毒面具捂在嘴上。结果,他们无法通过饱和了的苏打水的防毒面具进行呼吸,却以为这是因受毒气而正在窒息,便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去浸泡面具。而在浸泡过程中,他们不是屏注呼吸而是艰难地喘息,因而下可避免的结果是,毒气使他们失去了知觉。”
讲到这些惨状的时候,陶治国的情绪似乎又有些不稳,他的眼角可能是渗出了泪交,他摘下了眼镜,擦拭了一下眼角,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大学生则起身为他的茶杯续上了热水。他重戴好眼镜,礼貌地冲这位女学生露出一个感谢的微笑,轻咳了一声,继续开始了讲述。
“这次袭击长达4个多小时,造成协约**队3500人中毒,而至少有一半人需要回国治疗,死亡数字不详。由于前线的英军屡遭德军毒气袭击,英国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对德军进行报复,以牙还牙。经过大量危险而复杂的研究,英国的科学家们仅用5个月时间就设计和生产出了化学武器,并招募、训练了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员及找出了好的使用方法。”
“由于当时英国薄弱的化学工业远远满足不了化学战的需要,而打一场毒气战需要大量毒剂,没有高效率的大规模生产显然是不行的。而英国当时的生产量只是自己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在欧战前期,英国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化学工业的生产能力都远远不能与德国的大型化学联合企业——法本工业托拉斯的生产能力相匹敌。据估计法本化学工业托拉斯当时有4亿美元的资本,完全能满足战争需要。用生产染料的一般机器和方法,就可以大批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大部分毒气。那时,德国实际上垄断着全世界染料的生产。生产能力的不平衡状况,使协约国的化学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到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化学能力还落后于德国。”
“尽管如此,就在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5个月之后,英军在卢斯对德军进行了报复性的毒气攻击。由于天气尚早看不清楚,德军误以为只是晨雾,结果毒云一直到达德军前面的战壕时,德军阵地上响起了报警的鼓声。但这时已经太晚了,在德军阵地上,又重现了4月份英军在伊普雷受到毒气袭击时的惨状。”
“德军官兵同样毫无准备,防毒面具丢的丢,失效的失效。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英国人也会使用毒气作战,而自己的毒气部队正在东线,以为西线不会有毒气战了,因而没有防毒准备。加上几天来协约国连续不断的炮击,德军配给4天的粮食已用完,暂时又供应不上,因此个个体质虚弱、疲惫不堪。一些士兵龟缩在战壕里,他们起初还能避开毒气,但毒气越来越浓,使他们喘不过气来,虽然德军有的部队佩戴了潜水员似的兜帽,又配有氧气瓶,拥有较好的装备,但他们的氧气只能坚持30分钟,而英国人足足施放了40分钟的毒气,后这些部队也坚持不住了。英军的施放毒气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德军阵地,并和秋天早晨的大雾搅在一起,弥漫了天空,即使在德军防线后6千米的地方,也只能看到6至7米远的地方。”
“防守的德军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就在第一轮毒气施放1小时后,英国步兵开始尾随滚滚向前的毒气烟雾,向德军阵地发起了第一次冲锋。正处于惊恐和痛苦之中的德军幸存者,从渐渐稀薄的烟云中突然发现密密麻麻的步兵横队和纵队出现在眼前,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他们脸上都带着防毒面具,看上去并不像士兵,倒像是从地狱中出来的鬼怪。英军几乎未遇任何抵抗就攻占了德军第一道防线。德军尸横遍野,个个身体扭曲,面色铁青;有的挤压在一起,战壕中到处堆满了德军尸体,有一米多高,都是被毒死的。其惨状使冲锋的英军看了也不免心寒。”
“英军继续前进,在向德军第二道防线冲击时,也只遇到了小股顽抗的德军,在机枪的吼叫声中,尽管有许多冲锋的英军士兵倒下。但英军很将其解决了。英军突入德军阵地2千米,有些地方达5千米。英军发动的这场卢斯战役使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饱尝到了毒气的苦头,并获得较大战果。在这次战役中,英军突破了德军阵地,缴获了18门大炮,俘虏3000名战俘。但是英军自己也有5000多人伤亡。如同伊普雷战役一样,毒气由于受天气的影响太大,这次战役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周之后,在没有毒气的情况下,英军刚攻占的敌人阵地又被德军夺了回去。”
“卢斯战役中的毒气袭击是英国人对德军的报复,也标志着此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从此全面展开,化学战逐渐成为战争指挥者们热衷的手段,它无所不在,成了战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百三十章 毒魔的纪念
陶治国讲到这里,掏出了白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讲述着那仿佛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毒气吹放钢瓶这种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化学武器,在战争初期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它的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于是,人们把目光又投向了化学炮弹。”
但这一次作为天津大学的特聘讲师前来大学教课,却并不是集团军司令部的安排,而是来自于陆军部。
“1914年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标志了这场大战正式开始:在西线,德军入侵比利时,随后德军与法军在法、比、卢边界展开边境j交战;后英法联军与德军进行马恩河会战,迫使德军停止了进攻,从9月16日至10月15日,双方展开了被称为‘奔向大海’的遭遇作战;此后,又进行了佛兰德会战。双方经过3个多月大规模、互有胜负的激烈j交战,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对峙起来,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在东线,德军与俄军进行了东普鲁士战役、加里西亚会战、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和罗兹战役。东线战局同样使德军速胜的指望落了空,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转入阵地战的迹象。”
“在西线形成阵地战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将大致相等的兵力均匀分布在7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平均兵力密度很小,每公里正面上只有一个炮兵中队(连)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可能在某一地带建立强大的突击集团,组织决定性的会战。虽然双方都曾采取积极行动,试图突破对方各自的防御,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两军在对峙中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各自的防御,在前沿前设置铁丝网、障碍物,构筑地下j交通壕和混凝土工事,构筑多道阵地以形成完整的堑壕式的筑垒地域防御体系,以致当时的火炮和其它杀伤武器都难以摧毁这样坚固的防御体系,使防御变得比进攻为有利。于是,j交战双方都在寻找突破防御的武器和战法。”
“由于毒气具有空间流动性,可以进入堑壕、掩体、筑垒工事,驱赶和杀伤敌有生力量。所以,j交战双方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种式武器上。1914年10月,德军在战场上试验性地使用了刺激性化学武器,从而揭开了这场世界大战中‘化学战’的序幕。”
“但在战争的初几个月内,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有效地使用毒剂的程度。随着战争的发展,刺激剂成了吸引战场指挥官和总参谋部人员的早的化学战剂。这些物质被认为能在某些战术条件下应用。它们能用来干扰阵地工事里的炮手和机枪色手的瞄准。法国人先使用的装有澳乙酸乙酯的弹yà筒,就可达到这一目的。它们也可用来把敌人从掩体里薰赶出来。”
“1914年冬,从前线回来的几个英**官亲自询问了用恶臭炸弹清除掩蔽部里的人员的可能性。伦敦英国皇家学院的化学家们研究了这件事,并终于向英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们提供了另一种刺激剂——碘乙酸乙酯。但因为怕敌人同样使用它而被放弃。直到6个月后的第二次伊普雷战役结束时,英国人重又考虑刺激剂的使用,而德国的化学家们比任何其它国家都重视使用刺激剂的各种可能性,因而,进行了为详尽的研究。到1914年秋季,已发展了两种使用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使用毒剂炮弹的。”
“为什么要设计成毒剂炮弹?这与当时化学战的发起人的观点有关,他们认为,化学战用现有的武器投掷系统即可进行。因此,简便、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普通的炮弹、迫击炮弹或手榴弹的炸yà部分换成了化学战剂。第一个用于战场的是德国的105毫米毒气榴霰弹,这种炮弹是德国一个叫纳恩斯特的教授研制的,它由轻型野战榴弹炮的高爆炸yà弹壳重设计而成,在弹体内的弹丸之间装进了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喷嚏的联二茴香胺盐酸盐粉末。”
“1914年10月27日,德军首次向夏佩勒法军第2军阵地发色了3000发这种榴弹。由于法军毫无防护准备,德军首次使用获得成功,乘机占领了夏佩勒。由于此种榴霰弹的毒剂装填量很小,刺激作用也不强,因而很被毒性大的刺激剂炮弹所取代。”
“德国的第二种化学炮弹是根据塔彭博士提出的液体催泪剂配方研制而成的。塔彭博士是德国陆军元帅冯?马肯森参谋部一位将军的兄弟。这种化学战剂的配方是一澳二甲苯、二溴二甲苯的混合物。将其装入铅制弹yà筒内,以取代105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弹内三分之二的高爆炸yà。剩余的高爆炸yà被用来炸开弹壳和弹yà筒。并把其中的装填物散布开来,战剂的挥发度将足以造成一个强烈刺激的蒸气浓度。德国人希望它能产生惊人的效果,但是1915年1月在东线的波莫里,当这种武器第一次用于对俄军的作战时,尽管发色炮弹达18000发之多,其结果并不理想,也许是由于天气太冷而限制了毒剂的蒸发所致。然而,这一武器并没有被放弃,经改良后终于使它在较好的天气下广泛地应用在欧洲两条主要战线上,这种设计还成为后来德国许多化学炮弹的基础。在西部战线第一次使用此种化学炮弹是在1915年3月。大约与此同时,法国人也使用了自己的第一种化学炮弹。这种炮弹是由75毫米野炮榴霰弹临时改制的。在这种炮弹内,装的是另一种刺激剂——溴代乙酸乙酯。但是,后来由于法国合成该战剂的重要原料供应短缺,这一战剂以后被氯丙酮和其它强的刺激剂取代。这时,德国人已意识到,在敌人阵地上散布几发刺激剂炮弹,只能起到扰乱的作用,刺激剂的价值随着使用规模的加大而提高。要破坏敌军的物资供应线或显著降低对方的战斗力,就必须在广大地区上,长时间使用。”
“由于阵地战的出现使j交战双方处于暂时性的战略相持,而这种相持对德国极为不利,德国很就几乎用完了战前储存的全部高爆炸yà,而且,海岸的封锁还剥夺了德国用以制造高爆炸弹所必需的原料,首先是来自智利的硝酸盐。此时,德国高统帅部变得特别重视听取工业化学家的意见。”
“毒气并不是炸yà的代替物,而是突破稳定战线的一种可能方法;据壕固守的敌人对炮弹的破片杀伤武器是比较安全的,但容易受到空气中毒气的攻击。因此德国人相应地做出了在战场上试用毒气攻击的决定。初的打算是象使用刺激性战剂那样,将毒剂装进炮弹里,但当时炮弹的产量很小,并且炮弹装载的毒剂量也很有限,德国高统帅部对毒剂炮弹能否获得大面积的效果表示怀疑。这种怀疑随后被化学战剂炮弹在波里莫的失败所证实。负责化学战发展工作的德国专家建议,毒气可以从安放在前沿战壕的钢瓶中直接施放出去,依靠风力把毒气云团吹向敌人,如果风向合适,这种方法产生的毒气剂量比现有的炮兵武器高得多,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军用炸yà。选用的化学战剂是肺刺激剂——氯气,因为氯气是生产简单的工业化学品之一,以当时德国的化工实力,完全可以大量生产,而协约国尽管也在生产,但生产规模特别是液态形式的生产规模相当小,因此没有能力进行同等报复。同时,氯气的物理特性很适合所选择的散布方法。它除了在低温下,一般呈气态,现有的德国化学工业很容易使其液化,而当它从钢瓶中释放出来,几乎立即气化成低悬于地面的蒸气。因此,这一建议被采纳了。到1915年1月,德国人成功地进行了野外试验,购置了必要的器材,并且调派了适当的部队进行训练。通过对主导风向的研究,高统帅部选择了适合进行试验的前线:西线的伊普雷弧形地区。当时德军上下对这个不起眼的钢瓶都心存疑虑,但伊普雷首次使用便大获成功,使他们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而且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在以后的战斗中。毒气钢瓶以其简单廉价便于大规模使用的特点,几乎达到每战必用的程度。直到1918年初以后,逐渐为其它化学武器所取代。”
讲到这里,陶治国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他拿起放在讲台上的青交瓷茶杯,喝了一口水,他的目光扫过下面黑压压的学生们,眼睛忽然碰到了那位同样穿着军服的女军官的目光。她正热切的看着他,眼中满是鼓励之意,陶治国的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了一丝微笑,他下意识地抬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镜,继续开始了讲课。
“下面我着重给大家讲一下伊普雷毒气战的经过。”
“伊普雷这个地方位于比利时西南部,靠近法国边境,距北海岸40千米。1914年10月至12月,德军与英法联军在伊普雷弧形地带经过多次j交战,在反复争夺后,双方掘战壕防守,对峙达数月之久。双方都感到缺乏重炮等压制火器以及摧毁敌方野战筑城工事的兵器。为了改变这种僵持态势,德军高统帅部根据著名化学家哈伯教授的建议,使用工厂中大量库存的液氯作为突破防御工事和夺取敌阵地的手段。经德军高统帅部批准,决定在西线用钢瓶吹放氯气,进行化学袭击,地点选在伊普雷附近的毕克斯休特与郎格马克之间的英法联军阵地。”
“德军从国内调来大钢瓶6000只,小钢瓶24000只,于1915年4月5日开始布设,每20只为一列,每公里阵地正面上有50列。在德军阵地前8千米宽的正面上,共使用了5730只钢瓶,装有180吨氯气。4月12日前攻击准备一切就绪,德军便开始等待着适宜的风向。”
“其实在这一时间里,英法联军已经得到德军即将使用毒剂的情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早在一个月前,法军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德军准备了毒气筒,这一情报在法国第10军闻简报也登载了,它还为空中侦察所证实。4月13日,一名德军叛逃者向朗格马克的法军第11旅提出了强烈警告:装有窒息性毒剂的管已经放在前沿阵地,每40米有20管,à作者都配发防毒口罩。这一情报也刊登在发至营级的第5集团军情报摘要上。此外,比利时陆军闻简报刊登了从德军战线后方回来的比利时情报人员的揭露:德军在根恃发出命令,要求准备20000具防毒面具。报导中还明确指出了德军进攻的地点。在这段时间里,德军埋好后的毒剂钢瓶也曾被法军的炮火炸毁一些,但协约**方高层却忽视了这些重要的情报,除向下级作一般性的传达外,没有采取任何积极措施,结果使德军使用毒剂达到了突然效果。”
当陶治国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健壮的身突然抖动了起来,玻璃镜片后的眼睛也突然闪过一丝恐惧之意,他的眼神变得i离和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战场之上。
陶治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深吸了一口气,很让自己恢复了平静,他看了一眼桌上的讲稿,继续开始了讲述。
“1915年4月22日午后,2至3米每秒风速的北风出现了,17时20分,德军高统帅部下达了攻击命令时间:‘18时——死亡的钟点。’而此时的英法联军仍然象平常一样坚守着阵地,并没有丝毫戒备,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场灭顶之灾就要降临,还认为徐徐吹来的清风对他们来说是个好兆头。”
第三百二十九章 往事梦魇
“当时针指向攻击时间时,随着三支红色火箭划破长空,数千名德军几乎同时打开了氯气钢瓶。毒魔终于挣脱了束缚,刹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如幽灵般铺天盖地滚滚而来,顷刻间就将英军和法军的阵地吞噬了。毒魔无孔不入,就连掩体、掩蔽部和各种工事内的人员也难以幸免。在毒气攻击的同时,德军为了加强效果,还在阵地侧面,用105毫米口径的火炮发色催泪弹。毫无防备的英法联军顿时乱作一团,他们开始疼痛、窒息、尖叫、昏i。”
“处于正对面阵地防守的是刚刚与法军第2军换班的法国义勇军17个连和第45师的两个阿尔及利亚营。这些部队毫无战斗经验,是惊惶失措。据当时一位目击者说:‘当第一阵浓烟笼罩整个地面的,人们闷得喘不过气来,拼命挣扎的时候,初的感觉是吃惊,随之便是恐惧,后军队中一片混乱。还能行动的人拔ti逃跑,试图跑在径直向他们迫来的氯气前面,但多数人是徒劳的。’”
“德军部队在毕克斯休特至郎格马克之间的6公里正面上戴着浸有yà剂的纱布口罩,怀着恐惧的心情跟随毒剂云团,几乎没有遇到抵抗。1小时内就占领了4公里的纵深阵地,攻破了联军曾坚守数月的防线。”
“这便是战争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化学攻击的著名的‘伊普雷毒气战’。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共有15000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2410人被俘。德军缴获火炮60门,重机关枪70挺。德军方面,由于本身防护差,占领阵地又较迅速,故也有数千人中毒。”
“这一次成功的化学武器攻击使德军统帅部兴高采烈。从此,化学武器这个恶魔便正式降临到人间。”
“继这次攻击之后,4月24日、25日,德军又对毗邻的加拿大军队进行了两次毒剂吹放攻击。4月26日及5月12日,德军在伊普雷方向再次发动进攻,使突破口向两翼略有扩大。但直到战役结束,也未能将弧形战线拉平和攻占伊普雷。从4月22日到5月24日,德军共施放20000只钢瓶约500吨氯气。”
“4月22日德军的氯气吹放攻击使协约国大为震惊,英法联军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遭袭后的第二三天,法国和英国分别派出化学专家到现场考察。他们根据中毒症状及获得德军的呼吸道防护器材得出结论,认为是氯气或溴中毒。25日,英军司令部通知部队:德军使用的是窒息性毒剂,判明为氯气或漠素与盐酸的混合物。使用浸有硫代硫酸钠与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纱布或绷带布制成的简单口罩置于口鼻,即可有效防护。实际上,23日起,英国医疗队就把许多盛有碳酸氢钠的水桶安置在堑壕内,供部队浸泡手帕或布块用。当听到毒气警报时,士兵就用浸湿的手帕或布块蒙在口鼻上进行防护。没有碳酸氢钠时,可使用其它吸收剂,甚至使用浸有nà液的布包或装入瓶中的泥土。这些就是早的防护方法。”
“4月28日,英国动员数以千计的妇女仿制德国的防毒口罩。开始制作的‘黑纱口罩’,浸有硫代硫酸钠、碳酸钠和甘油的水溶液。6月间,又制出了250万个‘海波头盔’。它是一个浸有浸滞液的法兰绒袋,配有透明的醋酸纤维眼镜,使用时,将它戴在头上并塞进衣领内。在当时,这是一种适用而可靠的防毒面具。法军也于4月26日开始给部队配发防毒口罩,数日后增加了防毒眼镜,至8月底,法军制作了3种防毒口罩,共450万具。”
“数以千计的氯气中毒伤员给医疗部门带来沉重的负担。靠近海滨的城市布洛涅挤满了中毒伤员。设在勒图盖的著名游乐场、防波堤头的娱乐宫都改成了临时医院。那里挤满了那么多伤员,几乎使人无法在其间移动。所有的án铺都睡了伤员,地板上已无空隙。所有其它医院也一样拥挤不堪。”
“德军在伊普雷的毒剂吹放攻击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作为化学战的开端而载入战争史册。德军首次使用致死性毒剂进行化学攻击就显示了大规模杀伤的特点,尽管德军未能充分利用化学攻击的效果,但仍然取得了战术上的成功。这次化学攻击刺激了j交战双方,此后,j交战双方都把化学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手段投入战场使用,并且越来越广泛,规模也越来越大。”
“化学武器在伊普雷地区首次使用即获得巨大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化学武器作为一种特殊有效的武器迅速异军突起,进入了它‘辉煌’的时代,各国纷纷加以研制、改进,随后j交战双方在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化学战全面展开了。”
“伊普雷毒气钢瓶攻击成功消息传来,使得东线的德军指挥官对于这种武器也跃跃y年5月31日2时,东线德军将装有264吨氯气的12000只毒气钢瓶同时打开。1915年4月19日至6月9日,德军在维斯瓦河至喀尔巴吁山之间发动了果尔利策战役,以求缓和奥匈军队的处境,消除俄军对匈牙利平原的威胁。德军还决定在战役辅助方向即战线左翼的第9集团军正面使用这种兵器。5月初,德军选择了华沙西南约45千米的斯凯尔尼维策附近的波里莫,在12千米正面上,布设了12000只毒气钢瓶,内装约264吨氯气。但是,由于持续不变的东风而无法使用,埋好的钢瓶等了三周之久。5月31日,风向转为有利,德军于2时至3时,按预定计划向俄军第2集团军的两个步兵师进行毒气吹放袭击。随后,步兵发起攻击。德军起先以为毒云可以消除一切抵抗,后来当部分地区遭到俄军炮兵和步兵火力袭击后,便误认为毒气吹放效果失败,因而进攻速度放慢,没有取得很大的战果。实际上俄军准备很差,尽管俄国的高司令部吸取了他们西线盟军韵教训,已下达了采取防护措施的指示。但他们所采取的防护,只是一种浸有硫代硫酸盐溶液的布质面罩,而且这种面罩的生产也并没有加速进行。同时,前线俄军对的化学武器及使用效果无知,虽已发现德军化学袭击情报和攻击的准备,却疏于戒备,故当德国人发动化学武器攻击时,俄国部队几乎处于完全没有防护的状态。在德军毒气袭击时,俄军已有9100人中毒,并有5000人死亡,西伯利亚第53、第54联队几乎伤亡殆尽。6月6日,德军在这一地区又进行了第二次毒气吹放攻击,由于风向突变,部分毒云折回,德军自己也遭到重大损失。”
“东线的德军系初次使用,由于经验不足,对部队利用毒气攻击效果教育不够,均未能充分发挥毒气威力,同时对气象规律没有很好掌握,反而自己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因而,促使他们研究改进化学兵器——抛色器。”
“德军在伊普雷前线使用毒气使英军总司令约翰?费伦奇爵士勃然大怒,在遭毒气袭击的第二天就给伦敦拍电报,要求对德采取报复手段。英国国防大臣基钦纳勋爵决定把采取同样手段的问题提j交政府,以求取得政府的授权。”
“其实早在1899年,国际上就签署了《海牙宣言》,宣言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文明战争’以外的作战方法,当时包括英、法、德等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都在协约上签了字,并共同发誓‘不使用任何能够放出窒息性和有毒气体的投色物’。而如今德国却在伊普雷首先使用氯气及其它有毒气体,显然是违反了国际法。令人气恼的是,德国人却玩世不恭地宣称:他们并没有使用‘投色物’,而是放在钢瓶中的气体烟雾。不仅拒不承认违反海牙协定,而且还声称这是一种格外温和的战争方法。”
“德国人的狡辩激怒了英国,英国内开始紧急讨论对使用毒气的态度,但内部意见不一,一时间委决不下。继首次使用毒气后一个月,5月24日,德军发动了夏季后一次,也是猛烈的袭击。黎明时分,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下,德国兵沿着3千米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向防守的英军第1骑兵队、第4和第28师施放了氯气。面对滚滚而来黄绿色的毒气烟云,协约国士兵似乎不象前几次遭袭时害怕和束手无策。他们抓起刚配发下来的双层法兰绒防毒面具,然后用苏打水浸泡一下,再用带拴起来敷在嘴上。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德军这次施放的毒气浓度高得惊人。在离阵地前沿2千米的地方就可以使人毙命,在离阵地前沿15千米的地方就能使人呕吐、刺痛人的眼睛。再往后5千米就是伊普雷城了。这时毒云已经吞没了这座历史名城,城中的建筑、树木及医院的病房都如同飘浮在云雾之中。可以想象,在前沿阵地将出现怎样一幕惨剧。开始时,士兵们都正确地使用了防毒面具。可是毒气浓度大高了,使士兵们窒息,于是他们摘下面具又一次将其浸滞在苏打水中。由于毒气不断涌来,士兵们焦躁不安,他们没等挤干苏打水,就急忙把防毒面具捂在嘴上。结果,他们无法通过饱和了的苏打水的防毒面具进行呼吸,却以为这是因受毒气而正在窒息,便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去浸泡面具。而在浸泡过程中,他们不是屏注呼吸而是艰难地喘息,因而下可避免的结果是,毒气使他们失去了知觉。”
讲到这些惨状的时候,陶治国的情绪似乎又有些不稳,他的眼角可能是渗出了泪交,他摘下了眼镜,擦拭了一下眼角,一位坐在前排的女大学生则起身为他的茶杯续上了热水。他重戴好眼镜,礼貌地冲这位女学生露出一个感谢的微笑,轻咳了一声,继续开始了讲述。
“这次袭击长达4个多小时,造成协约**队3500人中毒,而至少有一半人需要回国治疗,死亡数字不详。由于前线的英军屡遭德军毒气袭击,英国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对德军进行报复,以牙还牙。经过大量危险而复杂的研究,英国的科学家们仅用5个月时间就设计和生产出了化学武器,并招募、训练了使用这种武器的人员及找出了好的使用方法。”
“由于当时英国薄弱的化学工业远远满足不了化学战的需要,而打一场毒气战需要大量毒剂,没有高效率的大规模生产显然是不行的。而英国当时的生产量只是自己需要量的十分之一。在欧战前期,英国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化学工业的生产能力都远远不能与德国的大型化学联合企业——法本工业托拉斯的生产能力相匹敌。据估计法本化学工业托拉斯当时有4亿美元的资本,完全能满足战争需要。用生产染料的一般机器和方法,就可以大批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需要的大部分毒气。那时,德国实际上垄断着全世界染料的生产。生产能力的不平衡状况,使协约国的化学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到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化学能力还落后于德国。”
“尽管如此,就在德军第一次使用毒气5个月之后,英军在卢斯对德军进行了报复性的毒气攻击。由于天气尚早看不清楚,德军误以为只是晨雾,结果毒云一直到达德军前面的战壕时,德军阵地上响起了报警的鼓声。但这时已经太晚了,在德军阵地上,又重现了4月份英军在伊普雷受到毒气袭击时的惨状。”
“德军官兵同样毫无准备,防毒面具丢的丢,失效的失效。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英国人也会使用毒气作战,而自己的毒气部队正在东线,以为西线不会有毒气战了,因而没有防毒准备。加上几天来协约国连续不断的炮击,德军配给4天的粮食已用完,暂时又供应不上,因此个个体质虚弱、疲惫不堪。一些士兵龟缩在战壕里,他们起初还能避开毒气,但毒气越来越浓,使他们喘不过气来,虽然德军有的部队佩戴了潜水员似的兜帽,又配有氧气瓶,拥有较好的装备,但他们的氧气只能坚持30分钟,而英国人足足施放了40分钟的毒气,后这些部队也坚持不住了。英军的施放毒气仍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德军阵地,并和秋天早晨的大雾搅在一起,弥漫了天空,即使在德军防线后6千米的地方,也只能看到6至7米远的地方。”
“防守的德军身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就在第一轮毒气施放1小时后,英国步兵开始尾随滚滚向前的毒气烟雾,向德军阵地发起了第一次冲锋。正处于惊恐和痛苦之中的德军幸存者,从渐渐稀薄的烟云中突然发现密密麻麻的步兵横队和纵队出现在眼前,就像从地下冒出来一样,他们脸上都带着防毒面具,看上去并不像士兵,倒像是从地狱中出来的鬼怪。英军几乎未遇任何抵抗就攻占了德军第一道防线。德军尸横遍野,个个身体扭曲,面色铁青;有的挤压在一起,战壕中到处堆满了德军尸体,有一米多高,都是被毒死的。其惨状使冲锋的英军看了也不免心寒。”
“英军继续前进,在向德军第二道防线冲击时,也只遇到了小股顽抗的德军,在机枪的吼叫声中,尽管有许多冲锋的英军士兵倒下。但英军很将其解决了。英军突入德军阵地2千米,有些地方达5千米。英军发动的这场卢斯战役使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饱尝到了毒气的苦头,并获得较大战果。在这次战役中,英军突破了德军阵地,缴获了18门大炮,俘虏3000名战俘。但是英军自己也有5000多人伤亡。如同伊普雷战役一样,毒气由于受天气的影响太大,这次战役也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一周之后,在没有毒气的情况下,英军刚攻占的敌人阵地又被德军夺了回去。”
“卢斯战役中的毒气袭击是英国人对德军的报复,也标志着此次世界大战的化学战从此全面展开,化学战逐渐成为战争指挥者们热衷的手段,它无所不在,成了战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三百三十章 毒魔的纪念
陶治国讲到这里,掏出了白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继续讲述着那仿佛是属于他自己的故事。
“毒气吹放钢瓶这种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化学武器,在战争初期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它的局限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于是,人们把目光又投向了化学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