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第548节
“该死的法国佬!”奥特曼大声的咒骂起来。
“怎么样?炮塔还能转动吗?”车长贝克上尉问道。
“没问题!”奥特曼答道。
“看到那座炮堡了吗?奥特曼?干掉它!”贝克上尉命令道。
奥特曼开始操纵着炮塔,此时又有好多发炮弹飞来,在离“虎”式坦克不远处的地方,一辆“4”号坦克被击中了,立刻象个火柴盒一样的燃烧起来,几名浑身是火的德国坦克手嚎叫着冲了出来,但很快一阵机枪子弹扫射了过来,将他们通通打倒在地。
“虎”式坦克在弹雨中快速地穿行着,装填手威尔把一枚炮弹装进了炮膛。他的嘴在不停的说着话,但他的话却经常被外面火炮雷鸣般的齐射声所打断。
“这会儿轮到我们了,轮到我和你了。奥持曼,你明白吗?”他接着说道:“柏林的陆军总部可以任意制订计划;勃劳希契上将可以看着他的地图,哈尔德上将可以拟订战斗方案;古德里安少将可以发号施令。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我们的坦克和大炮。倘若我们停了,不再继续前进和发射。那么将军们也只好和我们一样都回老家去。奥特曼,你明白吗?”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由于要检查炮弹的放置情况才稍微停顿了一下。
当他看到奥特曼准备射击的时候,他竟然向炮弹作了一个飞吻,说道:“去吧!我的美人儿!”
奥特曼无暇顾及威尔带来的恶寒感受,他的目光紧紧的盯在了已经锁定的目标上,一炮击出。
“看哪!看哪!太好了!打中了!”贝克上尉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巨大的烟柱从前方的一处高地上高高升起。
奥特曼也从他的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个情景。一开始,这座大型工事的轮廓赫然从烟雾中显露出来,线条分明,清晰可辨。随后,伴随着坦克炮弹的命中,从它的前部喷出了一股灰色的浓烟。形成巨大的烟柱。紧接着,里面又腾起比先前更大的烟柱。烟雾随风伸展,渐渐连成一片,形成一团巨大的烟云,笼罩在堡垒的上空。烟云下,隐约地矗立着一根弯曲粗大的炮管。就在那时,奥特曼从瞄准镜里看到,堡垒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碎片纷飞,迸上天空,其高度甚至超过第一次喷发出来的、几乎不再升高的烟云。然后,他清楚地看到,堡垒从里面燃烧起来,好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在盒子里塞了一些稻草,然后突然把它们从里面点着一样。
奥特曼看到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接着,烟雾从堡垒的无数隙缝中冒出来。这个破裂的玩具立刻被浓烟烈火所吞没。现在,除了在爆炸中被高高抛入空中的装甲碎片落在周甲之外,一切都被浓烟所掩盖,什么也看不到了。
“你打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奥特曼。”贝克上尉高兴地向奥特曼祝贺道。
奥特曼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炮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打进了观察窗,并引爆了里面敌人的弹药的缘故。
虽然他的炮术没的说,但这一炮能有这么大的效果,也可以说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的成份。
此时更多的德国坦克和步兵冲了上来。由于打开了缺口,法国人的炮火虽然如同先前的一样猛烈,并未因为一座堡垒的被毁而有所减弱,但德国人不失时机的利用了这个缺口,有效的实施了突破。
对法国人来说,马奇诺防线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缺口,其实并不算什么,很容易就可以堵上,但法国人的另一个比这大得多的缺口,却是根本没有办法堵的。
由于时间和资金都的关系,法国人没能用马奇诺防线这种令人生畏的防御工事来保卫自己的全部边界。所以法国人的防御也存在很多漏洞,而且是极大的疏漏。德国人对此了如指掌。实际上,马其诺防线仅仅延伸至色当城东、法国至比利时边界的阿登大森林的南部。法国总参谋部自信地断言,大森林和莱茵河一样,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1934年,马歇尔?贝当和其他法国高级军官在视察马其诺防线的建筑时还说:“因为采取了特殊措施,阿登森林是不可能穿越的。因此,这一段防线不存在任何危险。”
在阿登森林之后,便是比利时边境,直达英吉利海峡。这一段防线,法国人没有采取任何认真的努力来修筑工事。毕竟,法国推断他们的盟国比利时本身对法国来说就是一处很好的缓冲区,可以为法国争取八天时间来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这一结论是按步兵行进速度得出的。可是,法国人并不知道,当时德国人的军队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在德国再次占领莱茵地区并兼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绥靖政策使苏台德地区落入德国之手后,德国又入侵波兰。这些明显的危机使得在没有防御工事边界地段驻防的法军指挥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在他们喜欢的地段修筑一些工事。于是,漫长的边界就点缀上了成千的、与整个防守形势极不相称的小型机枪掩体。
贝当的关于阿登森林边界段安全可靠的轻率结论现在把法国人搞得狼狈不堪。此时此刻,德国天才将领海因茨?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把比利时和法国边界打开一个大洞,德国部队如洪水般穿过阿登森林,包抄法国部队,并孤立了马奇诺防线。紧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后面的54个德国师仅凭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时人根本没有执行抵抗方案,设路障、挖陷阱、破坏公路的工作一样也没做。此时面对飞速挺进的入侵者,约有40个法国师被禁锢在马奇诺防线内,他们“有防却无可防”,就像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卫这条防线本身一样。而另外30个左右的法国师却零散分布在从马奇诺防线终点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峡的防线上。
德国人装备着比法国人先进得多的现代化的坦克、战斗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速射加农炮,尤其是“虎”式坦克令人生畏的高速88毫米电动击发炮,它可以说是德国人发明的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另外,德国炮兵还发明了简单却是致命的战术来对付小型工事中的机枪和观察所。他们用88毫米炮反复轰击目标的同一处,炮弹就像风镐一样在这个地方打洞,最终穿透12英寸厚的坚固钢板。八次射击一般便可达到目的。
此时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德国步兵冲上前来,把手榴弹、发烟弹和炸药包塞入don小时后,这座大型堡垒便被攻破,第一次攻击后幸存的上百名法国士兵戴着已经失去功效的防毒面具窒息而死。因为洞口处爆炸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充满了工事地道。
在鲁普雷希特一世亲自下令发动的“双头鹰攻势”下,马奇诺防线遭到了可怕的直接攻击。德军动用了难以置信的种类繁多的武器,包括从800毫米“多拉”大炮、530毫米迫击炮、88毫米加农炮群、“虎”式坦克等一切武器。他们把加农炮群布设在马奇诺防线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对马奇诺防线大肆轰击。接着,重型轰炸机和“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蜂拥而至,把“雷神之锤”巨型炸弹和重250公斤一颗的高爆炸弹抛向目标。马奇诺防线经历了炼狱般的洗劫。
第四百四十八章 法国败亡
德国着名的随军女记者玛塔?西勒丝用生动的笔触,记下了关于马奇诺防线攻防战的很多不为人知的详情。
“……德军猛烈的炮火把防线附近的田野都深深地翻犁了一遍。虽然也有炮弹直接命中观察孔杀死观察法军士兵的情形,但是法国大型地下工事里的人员却安然无恙,继续进行着猛烈的抵抗。”
“马奇诺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电力提供能源,装备有从厨房酒窖区到牙医设备,从监狱牢房到停尸间在内的一切设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下小城镇,拥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应和发电设备,可以与世隔绝,独立生存长达三个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潜艇。这些地下工事也不怕毒气,如果出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的毒气攻击的威胁,法国人能够用在工事内产生稍高压力的通风过滤设备解决。”
“位于劳特防御区西部边缘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处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倾注在马奇诺防线上的聪明智慧和防御思想。在战斗结束后,我曾参观过这座工事,为里面的情景惊叹不已。在这座大型地下工事的入口处,穿过一处反坦克堑壕上的钢吊桥,就来到了主入口。通过山坡里七吨重的钢门,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处于沙岩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战斗期间,812名法国士兵三班倒日夜作战,就像潜艇上的水兵们一样。尽管主要入口处都设有反坦克堑壕和七吨重的钢门,理论上仍是弱点,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卫着。如果防守者需要狙击步兵而非装甲车辆,他们可以用悬在头顶上的轨道收回坦克炮,一转眼,一挺重机枪就到位了。马奇诺防线的许多机枪下装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轮,以便机枪火力可以完全覆盖它周围的火力控制区,同时使倾泻出的子弹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国士兵渗透穿越机枪火力到达工事外墙,像滑槽油筒一样的手控榴弹发射器可以把榴弹送出墙外消灭敌人,如果有敌人攻入大门,进入地下工事通道,他们会被这座大型地下工事内的一座地堡——工事中的工事——内的机枪射杀。要是他们越过了这座地堡,那么一揿按钮,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毁整个通道。如果这些防御设施还是没能挡住他们,战士们可以通过紧急秘密出口撤退。通过一个特别小的小型通道,他们可以到达一个垂直的紧急出口。这一珍奇的独创是完美的,它集中体现了马奇诺防线建造细节中的精巧的设计构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这样一个紧急出口。130英尺长的阶梯垂直穿过地层,洞口处的伪装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国人发现了洞口,他们会向洞内进攻的。设计者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敌人打开洞盖,他们会发现,摆在面前的不过是一座墓穴。这其中玄机十分简单:洞内的深度是所需的两倍,上半部是一个真正的坟墓,由钢门阻隔。来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开口在其中部,负责军官拉动杠杆,钢门打开,坟墓咔嗒嗒的落到下部,士兵们就可以钻出来了。”
“在其它方面,马奇诺防线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样,证明完全是难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德**队从防线后面占领防线轻而易举,因为‘防线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实上,马奇诺防线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转,向任何方向射击。一位德国坦克部队的军官曾心有余悸的对我说,他们在进攻马奇诺防线时就像‘猎枪射击下的兔子一样逃窜。’‘法国人75毫米炮的火力寸步不离地死盯着我们。……只要有车辆不幸落入射程之内,都在劫难逃。’”
“马奇诺防线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据我采访的一位德国陆军军官称,法国人各种中等口径的防空炮不计其数,但大口径防空炮比较少,约有2000多门,防空炮都是半掩体状态的,一般的陆军重炮救恩能够给与有效杀伤,所以在进攻开始后不久,很多法军防空炮火便被摧毁,这使得德国空军可以出动大型轰炸机携带大型高爆炸弹对马奇诺防线进行轰炸,摧毁了许多法军的半掩体工事,但防线大部分仍然完好,守军也在坚持抵抗。”
“除了马奇诺防线区,其它战场的法国人几乎没有防空武器,只有极少量的飞机用于保护首脑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队遭到德**队的快速闪击,并遭到优势火力的压制和快速的迂回包抄。法国地面部队土崩瓦解,莱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种种神话也很快就破灭了。法**事策划者原本推测,沿岸的机枪掩体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击,因为重型火炮会使河堤决口,造成洪水泛滥。但是,他们没有把德军的88毫米平射炮考虑进去。这种炮的威力小,不会对河堤造成危害,却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毫米炮、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配备手持炸药包的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有时几秒钟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个法军防御工事。德军遭到真正的抵抗,还是来自于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德军后来对付马奇诺防线的主要办法,还是绕过它。”
“随着法国政府的投降,6月份签定了停战协定。正规的战斗停止了。但是驻守马奇诺的法军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他们仍然渴望战斗,并且仍然可以继续投入战斗。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了7月15日,那天法**队总司令的命令直接下达到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的守卫部队列队走出工事,然后被运往监狱。当德国士兵进入这传奇般的要塞中时,他们像在农村集市上瞪着惊奇眼睛的乡下佬一样四处观看他们的敌人为他们准备的所有招术,并吃惊不已。”
“现在的法国人,言谈话语中提到马奇诺防线时,仍然流露出既骄傲又窘迫的情绪。”
拥有300万大军的欧陆第一军事强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迅速失败震惊了世界,当这一消息传到东方时,间接的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中国,北京。
阵阵凉风旋起地面上的片片落叶,街头闲逛的姑娘,头发在风中飞舞,配着开心的笑颜,宁静而祥和。杨朔铭站在窗前,凝望着远处高大漂亮的楼群,仿佛第一次在这个角度看北京城的景色。
楼群的身影是如此的庞大,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此时的杨朔铭,似乎只想流连在自己的小屋中,观望着这个世界。
这个由自己的手掌握它的方向的世界。
“今天的报纸,将军。”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杨朔铭回过头,看见了手拿报纸的曦雪。
“有什么好消息吗?”杨朔铭问道。
“大部分都是关于欧洲战争的报导,还有战局的预测。”曦雪说道。
“有没有什么纪实性的文章?”杨朔铭问道。
“这里有一篇关于敦刻尔克战事的,是中央社的记者从现场发回来的。我觉得写的很好。”
“给我看看。”
曦雪找到那张报纸,递给了杨朔铭,杨朔铭接过报纸,第一眼看到的,是报纸上的大幅黑白照片。
照片上应该是敦刻尔克海滩的情景,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败兵,和胡乱丢弃的各种武器装备,离镜头稍近的人们,脸上都是惊恐万状的表情,天空中,是来回飞翔的飞机,和一团团细密的高射炮弹爆炸形成的烟团,海面上不时的升腾起高高的水柱,一些船只的身影在远处中若隐若现。
“怎么样?炮塔还能转动吗?”车长贝克上尉问道。
“没问题!”奥特曼答道。
“看到那座炮堡了吗?奥特曼?干掉它!”贝克上尉命令道。
奥特曼开始操纵着炮塔,此时又有好多发炮弹飞来,在离“虎”式坦克不远处的地方,一辆“4”号坦克被击中了,立刻象个火柴盒一样的燃烧起来,几名浑身是火的德国坦克手嚎叫着冲了出来,但很快一阵机枪子弹扫射了过来,将他们通通打倒在地。
“虎”式坦克在弹雨中快速地穿行着,装填手威尔把一枚炮弹装进了炮膛。他的嘴在不停的说着话,但他的话却经常被外面火炮雷鸣般的齐射声所打断。
“这会儿轮到我们了,轮到我和你了。奥持曼,你明白吗?”他接着说道:“柏林的陆军总部可以任意制订计划;勃劳希契上将可以看着他的地图,哈尔德上将可以拟订战斗方案;古德里安少将可以发号施令。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是我们的坦克和大炮。倘若我们停了,不再继续前进和发射。那么将军们也只好和我们一样都回老家去。奥特曼,你明白吗?”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由于要检查炮弹的放置情况才稍微停顿了一下。
当他看到奥特曼准备射击的时候,他竟然向炮弹作了一个飞吻,说道:“去吧!我的美人儿!”
奥特曼无暇顾及威尔带来的恶寒感受,他的目光紧紧的盯在了已经锁定的目标上,一炮击出。
“看哪!看哪!太好了!打中了!”贝克上尉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伴随着一声巨响,一个巨大的烟柱从前方的一处高地上高高升起。
奥特曼也从他的望远镜里看到了这个情景。一开始,这座大型工事的轮廓赫然从烟雾中显露出来,线条分明,清晰可辨。随后,伴随着坦克炮弹的命中,从它的前部喷出了一股灰色的浓烟。形成巨大的烟柱。紧接着,里面又腾起比先前更大的烟柱。烟雾随风伸展,渐渐连成一片,形成一团巨大的烟云,笼罩在堡垒的上空。烟云下,隐约地矗立着一根弯曲粗大的炮管。就在那时,奥特曼从瞄准镜里看到,堡垒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碎片纷飞,迸上天空,其高度甚至超过第一次喷发出来的、几乎不再升高的烟云。然后,他清楚地看到,堡垒从里面燃烧起来,好像一个任性的孩子在盒子里塞了一些稻草,然后突然把它们从里面点着一样。
奥特曼看到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接着,烟雾从堡垒的无数隙缝中冒出来。这个破裂的玩具立刻被浓烟烈火所吞没。现在,除了在爆炸中被高高抛入空中的装甲碎片落在周甲之外,一切都被浓烟所掩盖,什么也看不到了。
“你打破了马奇诺防线的神话,奥特曼。”贝克上尉高兴地向奥特曼祝贺道。
奥特曼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炮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打进了观察窗,并引爆了里面敌人的弹药的缘故。
虽然他的炮术没的说,但这一炮能有这么大的效果,也可以说有很大的运气在里面的成份。
此时更多的德国坦克和步兵冲了上来。由于打开了缺口,法国人的炮火虽然如同先前的一样猛烈,并未因为一座堡垒的被毁而有所减弱,但德国人不失时机的利用了这个缺口,有效的实施了突破。
对法国人来说,马奇诺防线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缺口,其实并不算什么,很容易就可以堵上,但法国人的另一个比这大得多的缺口,却是根本没有办法堵的。
由于时间和资金都的关系,法国人没能用马奇诺防线这种令人生畏的防御工事来保卫自己的全部边界。所以法国人的防御也存在很多漏洞,而且是极大的疏漏。德国人对此了如指掌。实际上,马其诺防线仅仅延伸至色当城东、法国至比利时边界的阿登大森林的南部。法国总参谋部自信地断言,大森林和莱茵河一样,是安全可靠的天然屏障。1934年,马歇尔?贝当和其他法国高级军官在视察马其诺防线的建筑时还说:“因为采取了特殊措施,阿登森林是不可能穿越的。因此,这一段防线不存在任何危险。”
在阿登森林之后,便是比利时边境,直达英吉利海峡。这一段防线,法国人没有采取任何认真的努力来修筑工事。毕竟,法国推断他们的盟国比利时本身对法国来说就是一处很好的缓冲区,可以为法国争取八天时间来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这一结论是按步兵行进速度得出的。可是,法国人并不知道,当时德国人的军队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在德国再次占领莱茵地区并兼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绥靖政策使苏台德地区落入德国之手后,德国又入侵波兰。这些明显的危机使得在没有防御工事边界地段驻防的法军指挥官可以或多或少地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在他们喜欢的地段修筑一些工事。于是,漫长的边界就点缀上了成千的、与整个防守形势极不相称的小型机枪掩体。
贝当的关于阿登森林边界段安全可靠的轻率结论现在把法国人搞得狼狈不堪。此时此刻,德国天才将领海因茨?古德里安率领的坦克把比利时和法国边界打开一个大洞,德国部队如洪水般穿过阿登森林,包抄法国部队,并孤立了马奇诺防线。紧跟在古德里安的坦克后面的54个德国师仅凭借民用公路就直接穿插大森林。比利时人根本没有执行抵抗方案,设路障、挖陷阱、破坏公路的工作一样也没做。此时面对飞速挺进的入侵者,约有40个法国师被禁锢在马奇诺防线内,他们“有防却无可防”,就像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卫这条防线本身一样。而另外30个左右的法国师却零散分布在从马奇诺防线终点蒙梅迪到英吉利海峡的防线上。
德国人装备着比法国人先进得多的现代化的坦克、战斗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速射加农炮,尤其是“虎”式坦克令人生畏的高速88毫米电动击发炮,它可以说是德国人发明的最为有效的武器之一。另外,德国炮兵还发明了简单却是致命的战术来对付小型工事中的机枪和观察所。他们用88毫米炮反复轰击目标的同一处,炮弹就像风镐一样在这个地方打洞,最终穿透12英寸厚的坚固钢板。八次射击一般便可达到目的。
此时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德国步兵冲上前来,把手榴弹、发烟弹和炸药包塞入don小时后,这座大型堡垒便被攻破,第一次攻击后幸存的上百名法国士兵戴着已经失去功效的防毒面具窒息而死。因为洞口处爆炸所产生的烟雾和毒气充满了工事地道。
在鲁普雷希特一世亲自下令发动的“双头鹰攻势”下,马奇诺防线遭到了可怕的直接攻击。德军动用了难以置信的种类繁多的武器,包括从800毫米“多拉”大炮、530毫米迫击炮、88毫米加农炮群、“虎”式坦克等一切武器。他们把加农炮群布设在马奇诺防线的75型短管炮射程之外,对马奇诺防线大肆轰击。接着,重型轰炸机和“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蜂拥而至,把“雷神之锤”巨型炸弹和重250公斤一颗的高爆炸弹抛向目标。马奇诺防线经历了炼狱般的洗劫。
第四百四十八章 法国败亡
德国着名的随军女记者玛塔?西勒丝用生动的笔触,记下了关于马奇诺防线攻防战的很多不为人知的详情。
“……德军猛烈的炮火把防线附近的田野都深深地翻犁了一遍。虽然也有炮弹直接命中观察孔杀死观察法军士兵的情形,但是法国大型地下工事里的人员却安然无恙,继续进行着猛烈的抵抗。”
“马奇诺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完全靠电力提供能源,装备有从厨房酒窖区到牙医设备,从监狱牢房到停尸间在内的一切设施。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地下小城镇,拥有自己的水井、食品供应和发电设备,可以与世隔绝,独立生存长达三个月之久,就像一艘水下潜艇。这些地下工事也不怕毒气,如果出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的毒气攻击的威胁,法国人能够用在工事内产生稍高压力的通风过滤设备解决。”
“位于劳特防御区西部边缘的小城比奇附近的一处大型地下工事集中代表了倾注在马奇诺防线上的聪明智慧和防御思想。在战斗结束后,我曾参观过这座工事,为里面的情景惊叹不已。在这座大型地下工事的入口处,穿过一处反坦克堑壕上的钢吊桥,就来到了主入口。通过山坡里七吨重的钢门,面前便是近三英里的水泥通道,处于沙岩下平均118英尺的深度。在战斗期间,812名法国士兵三班倒日夜作战,就像潜艇上的水兵们一样。尽管主要入口处都设有反坦克堑壕和七吨重的钢门,理论上仍是弱点,因此由47毫米反坦克炮守卫着。如果防守者需要狙击步兵而非装甲车辆,他们可以用悬在头顶上的轨道收回坦克炮,一转眼,一挺重机枪就到位了。马奇诺防线的许多机枪下装有可以使武器升降的凸轮,以便机枪火力可以完全覆盖它周围的火力控制区,同时使倾泻出的子弹保持在距地面一英尺的高度。”
“如果有德国士兵渗透穿越机枪火力到达工事外墙,像滑槽油筒一样的手控榴弹发射器可以把榴弹送出墙外消灭敌人,如果有敌人攻入大门,进入地下工事通道,他们会被这座大型地下工事内的一座地堡——工事中的工事——内的机枪射杀。要是他们越过了这座地堡,那么一揿按钮,就可以引爆通道中的地雷,摧毁整个通道。如果这些防御设施还是没能挡住他们,战士们可以通过紧急秘密出口撤退。通过一个特别小的小型通道,他们可以到达一个垂直的紧急出口。这一珍奇的独创是完美的,它集中体现了马奇诺防线建造细节中的精巧的设计构想。每一座大型地下工事都有这样一个紧急出口。130英尺长的阶梯垂直穿过地层,洞口处的伪装十分巧妙。但是,如果德国人发现了洞口,他们会向洞内进攻的。设计者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敌人打开洞盖,他们会发现,摆在面前的不过是一座墓穴。这其中玄机十分简单:洞内的深度是所需的两倍,上半部是一个真正的坟墓,由钢门阻隔。来自大型地下工事的小隧道开口在其中部,负责军官拉动杠杆,钢门打开,坟墓咔嗒嗒的落到下部,士兵们就可以钻出来了。”
“在其它方面,马奇诺防线也如建造者希望的那样,证明完全是难以征服的。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德**队从防线后面占领防线轻而易举,因为‘防线的炮口是向外的’。事实上,马奇诺防线的大型火炮都可以作360度旋转,向任何方向射击。一位德国坦克部队的军官曾心有余悸的对我说,他们在进攻马奇诺防线时就像‘猎枪射击下的兔子一样逃窜。’‘法国人75毫米炮的火力寸步不离地死盯着我们。……只要有车辆不幸落入射程之内,都在劫难逃。’”
“马奇诺防线的防空火力十分强大,据我采访的一位德国陆军军官称,法国人各种中等口径的防空炮不计其数,但大口径防空炮比较少,约有2000多门,防空炮都是半掩体状态的,一般的陆军重炮救恩能够给与有效杀伤,所以在进攻开始后不久,很多法军防空炮火便被摧毁,这使得德国空军可以出动大型轰炸机携带大型高爆炸弹对马奇诺防线进行轰炸,摧毁了许多法军的半掩体工事,但防线大部分仍然完好,守军也在坚持抵抗。”
“除了马奇诺防线区,其它战场的法国人几乎没有防空武器,只有极少量的飞机用于保护首脑要人,以及地面上落伍的坦克。法**队遭到德**队的快速闪击,并遭到优势火力的压制和快速的迂回包抄。法国地面部队土崩瓦解,莱茵河是天然屏障的种种神话也很快就破灭了。法**事策划者原本推测,沿岸的机枪掩体可以免受重型火炮攻击,因为重型火炮会使河堤决口,造成洪水泛滥。但是,他们没有把德军的88毫米平射炮考虑进去。这种炮的威力小,不会对河堤造成危害,却可以把地堡炸成碎片。令人生畏的88毫米炮、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配备手持炸药包的地面部队协同作战,有时几秒钟就可以端掉岸上的一个法军防御工事。德军遭到真正的抵抗,还是来自于马奇诺防线的守军,德军后来对付马奇诺防线的主要办法,还是绕过它。”
“随着法国政府的投降,6月份签定了停战协定。正规的战斗停止了。但是驻守马奇诺的法军不愿意相信这一点,他们仍然渴望战斗,并且仍然可以继续投入战斗。防线的大型地下工事一直坚守到了7月15日,那天法**队总司令的命令直接下达到马奇诺防线。马奇诺防线的守卫部队列队走出工事,然后被运往监狱。当德国士兵进入这传奇般的要塞中时,他们像在农村集市上瞪着惊奇眼睛的乡下佬一样四处观看他们的敌人为他们准备的所有招术,并吃惊不已。”
“现在的法国人,言谈话语中提到马奇诺防线时,仍然流露出既骄傲又窘迫的情绪。”
拥有300万大军的欧陆第一军事强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迅速失败震惊了世界,当这一消息传到东方时,间接的影响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中国,北京。
阵阵凉风旋起地面上的片片落叶,街头闲逛的姑娘,头发在风中飞舞,配着开心的笑颜,宁静而祥和。杨朔铭站在窗前,凝望着远处高大漂亮的楼群,仿佛第一次在这个角度看北京城的景色。
楼群的身影是如此的庞大,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此时的杨朔铭,似乎只想流连在自己的小屋中,观望着这个世界。
这个由自己的手掌握它的方向的世界。
“今天的报纸,将军。”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杨朔铭回过头,看见了手拿报纸的曦雪。
“有什么好消息吗?”杨朔铭问道。
“大部分都是关于欧洲战争的报导,还有战局的预测。”曦雪说道。
“有没有什么纪实性的文章?”杨朔铭问道。
“这里有一篇关于敦刻尔克战事的,是中央社的记者从现场发回来的。我觉得写的很好。”
“给我看看。”
曦雪找到那张报纸,递给了杨朔铭,杨朔铭接过报纸,第一眼看到的,是报纸上的大幅黑白照片。
照片上应该是敦刻尔克海滩的情景,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败兵,和胡乱丢弃的各种武器装备,离镜头稍近的人们,脸上都是惊恐万状的表情,天空中,是来回飞翔的飞机,和一团团细密的高射炮弹爆炸形成的烟团,海面上不时的升腾起高高的水柱,一些船只的身影在远处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