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第588节
返航的日军飞行员报告说,已经击沉了两艘中国航空母舰。高木作出了非常乐观的估计,并将此情况向南云忠一和山本五十六作了报告。这种夸大战果的主观臆断,使南云忠一决定让受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返回新加坡,也促使山本五十六决定让整个突击部队撤离战场。虽然已经击沉两艘中国航空母舰,有部下建议使用“大和”号的巨炮摧毁特鲁克港,但山本五十六仍然认为必须推迟实施特鲁克港的登陆作战。显然,他已感到难以保护登陆部队不受中国岸基飞机的攻击,而仍然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伏羲”号的巨炮也是他令外感到担忧的因素。
山口多闻强烈反对突击部队撤离战场,8月18日24时他试图前去全歼中国海军的“残余部队”。山口编队改变航向,向南、向东搜索前进。但是这时张起帆的舰队已经远远离去,日军无论如何是追赶不上了。
这样一来,这场中国和日本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第一次海战就此告终。在这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海战中,双方舰队都是在对方视距之外进行交战的。
从战术上看,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远比华军损失的多,日军人员的伤亡也比华军多一倍,但是,以沉没257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飞卫”号与沉没120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白凤”号相比,华军的损失大大超过了日军。日军在一开始被击沉的驱逐舰及小型舰艇的损失,也不比华军被击沉的“华凯”号油船及“心宿二”号驱逐舰的损失大。不过从战略角度来看,则是中国赢得了胜利。因为自开战以来,日军在太平洋的武力扩张第一次遭到正面遏制;进攻特鲁克港的登陆输送队,也不得不在中途返航。这次海战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如在马里亚纳海战期间,钓鱼岛于8月16日失陷,这使中国人民感到沮丧;这次海战在战略上取胜,使这种情绪有所好转。更为重要的是,被击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需要修理,损伤惨重的“瑞鹤”号航空队需要重建,因而这两艘航空母舰均不能参加后来的海战。
日本,福冈县,坂村航空基地,日本陆军航空兵防空战斗指挥所。
这是一幢半地下的建筑,钢门紧闭,戒备森严,因为日本最新式的“白光”雷达综合系统的中枢神经就设在这里。建筑物里面宛如一个小巧雅致的电影放映厅,指挥官室和参谋室位于二楼,看上去有点象贵族妇女看戏的包厢。
楼下大厅便是工作室,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幕镶嵌在正面墙上。屏幕上标有各基地位置的日本地图以及周围各国的海岸线。在屏幕左右两侧的状况显示屏上,各种光点和线条正随着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不停地变化着,从各航空兵截击机团的待机,直到高射炮的发射准备等等。所有状况显示无遗。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当英国和德国正在海峡两边开始雷达和早期的电子战时,日本人却在当时秘密发展起自己的雷达系统。
虽然日本的雷达比英国和德国的同类产品性能上要落后,但是日本国内当时并不缺乏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电子工程师,这些人在1936年就研制成功性能相当可靠的空腔磁电管(10厘米波长,英国和中国在1939年研制成功,但是马上应用于雷达和实战当中)但是日本军方的高级将领们却醉心于传统“武士道”精神,对新式技术不感兴趣,倾向于纪律,盲目的勇气,牺牲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另一方面,日本岛国的有限的资源在高技术装备投入上也限制了当时日本人的干劲。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不良竞争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相互争吵有时比盟友德国的海空军种的竞争还要激烈。由于日本陆军最初师法德国威廉时代的陆军,而海军开始就师法英国皇家舰队,两者就都有一些各自守旧的传统,而不象新兴起的美国和中国那样重视新式科研技术。
日本军方出于防空需要开始开发一种无线电探测系统,是日本最早的反空雷达的雏形,这套系统是固定安装的,只能探测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狭窄波束内的100多公里内的飞机。这套系统被命名为“壹型电探”,在日本本岛少量部署,改进后几年内部属了100多部,甚至在南部朝鲜沿海和西伯利亚也有。这种系统设置是相距100多公里两端,一端是无线电波发射器,另一端装接收器,飞机在两端间的无线电波束中时,接收器会有异常信号。由于连飞机距离都测不了,只能知道有飞机在这条线上,可以说相当原始,军用价值很有限。
由于日本在新式的更精确的脉冲雷达方面进展缓慢,于是找到了轴心盟友德国。在1940年年初,日军方技术人员秘密访问德国来交流各自技术发展。日本海军和陆军各自派出自己的技术小组,并且他们的行程安排上也没有一点沟通和合作,德国人分别接待了2次相同目的的访问团。
当这些人到达德国后,德日双方也没有以诚恳的态度来交流技术。德国人虽然让日本人考察了他们的防空预警雷达一段时间,也看到了新式“弗瑞亚”雷达,但德国很本不告诉他们的“弗瑞亚”雷达用来做什么,同样日本人也没告诉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微波空腔磁电管。德国人一直认为日本人没有什么在他们面前值得一提的东西,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德国这方面也许早领先我们了。”
日本人回国的同时,日本海军也收到美国和中国军舰装备雷达的情报,当专家们回来后,日本海军开始发展自己的雷达系统。这些专家很快就研制出一台脉冲雷达的原形,一共生产了80套,后来改进出舰载防空水面搜索雷达“21”型雷达,大约装备了80套。不走运的是,由于制造工艺问题,“21”型雷达在军舰上使用时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况时很糟糕,日军操作员对此反映可以说相当的恼火。
与海军在同一时间里,日本陆军也独立发展了自己的新式雷达,刚开始的原型很不适合野战使用,但紧接着出现了“6”型对空预警雷达,它的发射波束很宽,和英国早期的雷达相似,发射波束扫过几个竖直面,接收器活动在3至4个方向上来接受反射回来的信号。一共造了大约300台,1940年开始服役。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对原英国、荷兰、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发动全面进攻,随后开始威胁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这场侵略进攻狂潮中,日军还在新加坡缴获过英国的雷达系统,在菲律宾的美军小岛上缴获了美国的“scr-268”雷达,还有一部被破坏的“scr-270”雷达。
日本的雷达系统首次结合了由日本人自己发明的“八木天线”,另一方面,海军利用缴获的美军雷达,仿制出“41”型防空火控雷达系统,随后改进为“42”型雷达,性能较前者稍佳,日本一共生产了数百套该型系统。日本陆军也从缴获的美国雷达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达,但是仿制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满意,仅仅生产了少量。战争后期,日本陆军终于成功改进出可靠实用的新式雷达。这样,日本海军和陆军都从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达系统派生出新的雷达。海军的雷达都改进为更轻的可移动部署的“特13”型雷达,到了1942年生产了更轻的“特14”型雷达,当年就生产出上千套该型雷达,这种雷达转动是用手动操作的,天线构造也是很简单就是一个“丰”字型架子。
此刻,值班军官们正坐在数排监控台前,神情紧张地监视着显示屏。不过,除了紧张之外,多少还有点自豪。在值班军官身后,有数名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
这套“白光”系统往日里故障层出不穷,今天难得运转得如此顺利。防空作战指挥所内光线黯淡,开着电风扇以保持恒温,从显示屏上的情况看,今天整个日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该系统之所以运转顺利,也许原因就在于此吧。
日本的防空系统依靠全国的多处雷达基地的支撑,过去一直采用落后的手动方式。也就是说,雷达基地通过无线电向战斗机指示敌机的位置,并把战斗机引导到会敌点。采用手动方式,从发现目标到识别需要不少时间。如果敌机的速度很快,等到战斗机飞到的时候,敌机已经飞远了。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才决定建立“白光”系统。
制造“白光”的大公司在日本有三家。当日本政府决定采用“白光”系统的消息一传出,各大公司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推销大战。
“三菱”公司使用一切手段,通过收买和拉拢日本政府的上层官员,向政界提供巨额捐款等,终于蠃得了大宗订单。
在日本政府决定购买“三菱”公司的”白光”系统,但从购买电子设备第1号机起,故障就层出不穷,工程一度延期,再加上“三菱”公司巧立名目,如要在各地雷达上增设反干扰装置等,总费用一再膨胀。当然,这些费用都是由日本国民的血汗钱来负担的。
现在,安装阶段总算是结束了,可是整个系统运转并不十分灵活,目前只好作为调度期同手动警戒管制系统配合使甩。
此刻,在监控台的显示屏上,星罗棋布地显示着许多半圆符号,指示出位于各处的雷达位置。
突然,在巨型显示屏幕上,距鹿儿岛西北方向400公里处的东中国海上空,出现了一个国籍不明的飞机的白色双重圆符号。
识别监控台前的值班军官按着键盘,将“不明”键转换成“敌机”键。在二楼坐镇的指挥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发出紧急起飞的指令。过不多久,从新田原紧急起飞的一队“烈风”战斗机的符号出现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操作员用手动的方式显示出其航向延伸指向同敌机的预期航线交会点。
第四百八十九章 神秘的轰炸机
在新田基地的警戒待机室里,松田上尉和伊藤上尉正在喝咖啡,突然,红灯闪亮,警铃大作,他俩赶紧抓起自己的飞行服,大步冲出屋去。
天才蒙蒙亮。地勤人员已经从待机室左侧的一个机库中拖出了两架“烈风”战斗机。它们在拂晓的昏暗中,看上去就象是有生命的实体。
在手持步枪的卫兵和德国纯种狼狗的警戒下,两人朝着各自心爱的座机奔去。
伊藤跳上1号机,松田跳上2号机,迅速戴上了飞行帽,然后关上了座舱盖。在事先就被拉到了跑道头上的飞机上,松田飞快地检视了一遍仪表和开关。这时,只见伊藤座机的螺旋桨已经变成蓝白色的了。
起飞的指示发出了。伊藤的座机开始加速,跑道的终端迎面冲来,伊藤用力拉起操纵杆,圆钝的机头随即昂起,刹那间,即将破晓的天空就在前面。
相隔几秒钟,松田的座机也离地飞起。
两人虽然有些紧张,却并未感到过份的不安。因为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历过几十次紧急起飞了。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在中国还未向日本宣战时,和中国临近的各基地紧急起飞的总次数近2000次。多数时候碰到的是中国方面的侦察机,当然有时碰到的只不过是偏离了航线的民用飞机或大群的候鸟。
不用说,中国飞机接近日本领空的目的是企图侦察雷达基地,查明日本雷达的控测距离,战斗机性能和通讯频率等。因为根据德国人和英国方面的电子战经验,中国方面只要掌握了日本雷达的波长,就可以使日本雷达变成瞎子。尽管”白光”系统的各基地雷达全都安装了反干扰装置,但如果中国人施放更强大的干扰波,仍然免不了要遭到被弄瞎,暂时丧失机能的厄运。
作为日本方面,可以改变雷达波长,脉冲宽度或增大发射功率来消除干扰。但若中国方面也跟着改变于扰波长,增大干扰强度来相对抗的话,那么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就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日本方面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电子战。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的航空兵,都得依靠雷达发挥作用,一旦雷达瘫痪,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两架“烈风”战斗机在天上汇合,然后向着拦截空域飞去。
很快,在大海上空,两架“烈风”战斗机拦截到了目标。
伊藤和松田都将手按在了各自座机上的火炮射击装置的按钮上,远处天空中的阴影越来越清晰,那是一架具有尖锐外形的大型飞机。
“这是中国人的运输机!噢!不!不对!”伊藤通过无线话筒喊了一声,“这是中国人的轰炸机!”
“这是什么型号?是‘快刀’吗?”松田问道。
“不!不是!它比‘快刀’要大得多!”伊藤不安的回答道。
g7“快刀”中型轰炸机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新型轰炸机,它是中国海军与空军轰炸机部队共同开发的战术轰炸机。中国海军要求得到一种飞行速度快,航程远,既可以采用空投鱼雷与水平轰炸手段攻击敌人大型舰艇,也可以对敌人目标进行俯冲轰炸的岸基轰炸机,并且可以依靠自身的高速摆脱对方战斗机的截击,此外还要求很好的空中运动能力,必要时可以攻击对方的轰炸机甚至战斗机,为己方轰炸机群提供一定的远程空中掩护,降低护航需求,减轻护航战斗机的压力。
海军提出要求以后,“北洋航空”就开始了设计,试制这种快速轰炸机,研发编号为“yg7”。为了满足中国海军的要求,该机运用了中国最新的航空技术,机身为硬壳式结构,机身造型流线,机翼采用低阻力的层流翼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性能。此外还安装了空战襟翼,使之具备类似战斗机的飞行性能。
1941年3月样机首次试飞,即成功达到了速度370节,航程3000海里的高性能,机内装有精密的投弹瞄准控制设备,投雷,投弹准确度很高,空中运动能力也很出色,各方面性能均令中国海军满意,于是中国海军立即下令投产。然而,据说中国海军指定的改进型“k8”发动机一直不够稳定,只进行了小规模生产。
山口多闻强烈反对突击部队撤离战场,8月18日24时他试图前去全歼中国海军的“残余部队”。山口编队改变航向,向南、向东搜索前进。但是这时张起帆的舰队已经远远离去,日军无论如何是追赶不上了。
这样一来,这场中国和日本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第一次海战就此告终。在这场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海战中,双方舰队都是在对方视距之外进行交战的。
从战术上看,在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远比华军损失的多,日军人员的伤亡也比华军多一倍,但是,以沉没257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飞卫”号与沉没12000吨的轻型航空母舰“白凤”号相比,华军的损失大大超过了日军。日军在一开始被击沉的驱逐舰及小型舰艇的损失,也不比华军被击沉的“华凯”号油船及“心宿二”号驱逐舰的损失大。不过从战略角度来看,则是中国赢得了胜利。因为自开战以来,日军在太平洋的武力扩张第一次遭到正面遏制;进攻特鲁克港的登陆输送队,也不得不在中途返航。这次海战还有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如在马里亚纳海战期间,钓鱼岛于8月16日失陷,这使中国人民感到沮丧;这次海战在战略上取胜,使这种情绪有所好转。更为重要的是,被击伤的“翔鹤”号航空母舰需要修理,损伤惨重的“瑞鹤”号航空队需要重建,因而这两艘航空母舰均不能参加后来的海战。
日本,福冈县,坂村航空基地,日本陆军航空兵防空战斗指挥所。
这是一幢半地下的建筑,钢门紧闭,戒备森严,因为日本最新式的“白光”雷达综合系统的中枢神经就设在这里。建筑物里面宛如一个小巧雅致的电影放映厅,指挥官室和参谋室位于二楼,看上去有点象贵族妇女看戏的包厢。
楼下大厅便是工作室,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幕镶嵌在正面墙上。屏幕上标有各基地位置的日本地图以及周围各国的海岸线。在屏幕左右两侧的状况显示屏上,各种光点和线条正随着数据源源不断地输入不停地变化着,从各航空兵截击机团的待机,直到高射炮的发射准备等等。所有状况显示无遗。
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当英国和德国正在海峡两边开始雷达和早期的电子战时,日本人却在当时秘密发展起自己的雷达系统。
虽然日本的雷达比英国和德国的同类产品性能上要落后,但是日本国内当时并不缺乏一流的技术专家和电子工程师,这些人在1936年就研制成功性能相当可靠的空腔磁电管(10厘米波长,英国和中国在1939年研制成功,但是马上应用于雷达和实战当中)但是日本军方的高级将领们却醉心于传统“武士道”精神,对新式技术不感兴趣,倾向于纪律,盲目的勇气,牺牲精神可以战胜一切。另一方面,日本岛国的有限的资源在高技术装备投入上也限制了当时日本人的干劲。
日本海军和陆军之间的不良竞争也加剧了这一问题,他们的相互争吵有时比盟友德国的海空军种的竞争还要激烈。由于日本陆军最初师法德国威廉时代的陆军,而海军开始就师法英国皇家舰队,两者就都有一些各自守旧的传统,而不象新兴起的美国和中国那样重视新式科研技术。
日本军方出于防空需要开始开发一种无线电探测系统,是日本最早的反空雷达的雏形,这套系统是固定安装的,只能探测在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狭窄波束内的100多公里内的飞机。这套系统被命名为“壹型电探”,在日本本岛少量部署,改进后几年内部属了100多部,甚至在南部朝鲜沿海和西伯利亚也有。这种系统设置是相距100多公里两端,一端是无线电波发射器,另一端装接收器,飞机在两端间的无线电波束中时,接收器会有异常信号。由于连飞机距离都测不了,只能知道有飞机在这条线上,可以说相当原始,军用价值很有限。
由于日本在新式的更精确的脉冲雷达方面进展缓慢,于是找到了轴心盟友德国。在1940年年初,日军方技术人员秘密访问德国来交流各自技术发展。日本海军和陆军各自派出自己的技术小组,并且他们的行程安排上也没有一点沟通和合作,德国人分别接待了2次相同目的的访问团。
当这些人到达德国后,德日双方也没有以诚恳的态度来交流技术。德国人虽然让日本人考察了他们的防空预警雷达一段时间,也看到了新式“弗瑞亚”雷达,但德国很本不告诉他们的“弗瑞亚”雷达用来做什么,同样日本人也没告诉德国他们研制成功了微波空腔磁电管。德国人一直认为日本人没有什么在他们面前值得一提的东西,日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德国这方面也许早领先我们了。”
日本人回国的同时,日本海军也收到美国和中国军舰装备雷达的情报,当专家们回来后,日本海军开始发展自己的雷达系统。这些专家很快就研制出一台脉冲雷达的原形,一共生产了80套,后来改进出舰载防空水面搜索雷达“21”型雷达,大约装备了80套。不走运的是,由于制造工艺问题,“21”型雷达在军舰上使用时可靠性不好,在不良海况时很糟糕,日军操作员对此反映可以说相当的恼火。
与海军在同一时间里,日本陆军也独立发展了自己的新式雷达,刚开始的原型很不适合野战使用,但紧接着出现了“6”型对空预警雷达,它的发射波束很宽,和英国早期的雷达相似,发射波束扫过几个竖直面,接收器活动在3至4个方向上来接受反射回来的信号。一共造了大约300台,1940年开始服役。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开始对原英国、荷兰、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发动全面进攻,随后开始威胁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在这场侵略进攻狂潮中,日军还在新加坡缴获过英国的雷达系统,在菲律宾的美军小岛上缴获了美国的“scr-268”雷达,还有一部被破坏的“scr-270”雷达。
日本的雷达系统首次结合了由日本人自己发明的“八木天线”,另一方面,海军利用缴获的美军雷达,仿制出“41”型防空火控雷达系统,随后改进为“42”型雷达,性能较前者稍佳,日本一共生产了数百套该型系统。日本陆军也从缴获的美国雷达派生出自己的一系列雷达,但是仿制的效果很差,日本人很不满意,仅仅生产了少量。战争后期,日本陆军终于成功改进出可靠实用的新式雷达。这样,日本海军和陆军都从自己的早期的固定的雷达系统派生出新的雷达。海军的雷达都改进为更轻的可移动部署的“特13”型雷达,到了1942年生产了更轻的“特14”型雷达,当年就生产出上千套该型雷达,这种雷达转动是用手动操作的,天线构造也是很简单就是一个“丰”字型架子。
此刻,值班军官们正坐在数排监控台前,神情紧张地监视着显示屏。不过,除了紧张之外,多少还有点自豪。在值班军官身后,有数名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导。
这套“白光”系统往日里故障层出不穷,今天难得运转得如此顺利。防空作战指挥所内光线黯淡,开着电风扇以保持恒温,从显示屏上的情况看,今天整个日本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该系统之所以运转顺利,也许原因就在于此吧。
日本的防空系统依靠全国的多处雷达基地的支撑,过去一直采用落后的手动方式。也就是说,雷达基地通过无线电向战斗机指示敌机的位置,并把战斗机引导到会敌点。采用手动方式,从发现目标到识别需要不少时间。如果敌机的速度很快,等到战斗机飞到的时候,敌机已经飞远了。
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才决定建立“白光”系统。
制造“白光”的大公司在日本有三家。当日本政府决定采用“白光”系统的消息一传出,各大公司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推销大战。
“三菱”公司使用一切手段,通过收买和拉拢日本政府的上层官员,向政界提供巨额捐款等,终于蠃得了大宗订单。
在日本政府决定购买“三菱”公司的”白光”系统,但从购买电子设备第1号机起,故障就层出不穷,工程一度延期,再加上“三菱”公司巧立名目,如要在各地雷达上增设反干扰装置等,总费用一再膨胀。当然,这些费用都是由日本国民的血汗钱来负担的。
现在,安装阶段总算是结束了,可是整个系统运转并不十分灵活,目前只好作为调度期同手动警戒管制系统配合使甩。
此刻,在监控台的显示屏上,星罗棋布地显示着许多半圆符号,指示出位于各处的雷达位置。
突然,在巨型显示屏幕上,距鹿儿岛西北方向400公里处的东中国海上空,出现了一个国籍不明的飞机的白色双重圆符号。
识别监控台前的值班军官按着键盘,将“不明”键转换成“敌机”键。在二楼坐镇的指挥官向新田原航空基地发出紧急起飞的指令。过不多久,从新田原紧急起飞的一队“烈风”战斗机的符号出现在巨大的显示屏幕上,操作员用手动的方式显示出其航向延伸指向同敌机的预期航线交会点。
第四百八十九章 神秘的轰炸机
在新田基地的警戒待机室里,松田上尉和伊藤上尉正在喝咖啡,突然,红灯闪亮,警铃大作,他俩赶紧抓起自己的飞行服,大步冲出屋去。
天才蒙蒙亮。地勤人员已经从待机室左侧的一个机库中拖出了两架“烈风”战斗机。它们在拂晓的昏暗中,看上去就象是有生命的实体。
在手持步枪的卫兵和德国纯种狼狗的警戒下,两人朝着各自心爱的座机奔去。
伊藤跳上1号机,松田跳上2号机,迅速戴上了飞行帽,然后关上了座舱盖。在事先就被拉到了跑道头上的飞机上,松田飞快地检视了一遍仪表和开关。这时,只见伊藤座机的螺旋桨已经变成蓝白色的了。
起飞的指示发出了。伊藤的座机开始加速,跑道的终端迎面冲来,伊藤用力拉起操纵杆,圆钝的机头随即昂起,刹那间,即将破晓的天空就在前面。
相隔几秒钟,松田的座机也离地飞起。
两人虽然有些紧张,却并未感到过份的不安。因为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历过几十次紧急起飞了。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在中国还未向日本宣战时,和中国临近的各基地紧急起飞的总次数近2000次。多数时候碰到的是中国方面的侦察机,当然有时碰到的只不过是偏离了航线的民用飞机或大群的候鸟。
不用说,中国飞机接近日本领空的目的是企图侦察雷达基地,查明日本雷达的控测距离,战斗机性能和通讯频率等。因为根据德国人和英国方面的电子战经验,中国方面只要掌握了日本雷达的波长,就可以使日本雷达变成瞎子。尽管”白光”系统的各基地雷达全都安装了反干扰装置,但如果中国人施放更强大的干扰波,仍然免不了要遭到被弄瞎,暂时丧失机能的厄运。
作为日本方面,可以改变雷达波长,脉冲宽度或增大发射功率来消除干扰。但若中国方面也跟着改变于扰波长,增大干扰强度来相对抗的话,那么干扰与反干扰的斗争就会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日本方面即使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无济于事。
这就是电子战。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的航空兵,都得依靠雷达发挥作用,一旦雷达瘫痪,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两架“烈风”战斗机在天上汇合,然后向着拦截空域飞去。
很快,在大海上空,两架“烈风”战斗机拦截到了目标。
伊藤和松田都将手按在了各自座机上的火炮射击装置的按钮上,远处天空中的阴影越来越清晰,那是一架具有尖锐外形的大型飞机。
“这是中国人的运输机!噢!不!不对!”伊藤通过无线话筒喊了一声,“这是中国人的轰炸机!”
“这是什么型号?是‘快刀’吗?”松田问道。
“不!不是!它比‘快刀’要大得多!”伊藤不安的回答道。
g7“快刀”中型轰炸机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新型轰炸机,它是中国海军与空军轰炸机部队共同开发的战术轰炸机。中国海军要求得到一种飞行速度快,航程远,既可以采用空投鱼雷与水平轰炸手段攻击敌人大型舰艇,也可以对敌人目标进行俯冲轰炸的岸基轰炸机,并且可以依靠自身的高速摆脱对方战斗机的截击,此外还要求很好的空中运动能力,必要时可以攻击对方的轰炸机甚至战斗机,为己方轰炸机群提供一定的远程空中掩护,降低护航需求,减轻护航战斗机的压力。
海军提出要求以后,“北洋航空”就开始了设计,试制这种快速轰炸机,研发编号为“yg7”。为了满足中国海军的要求,该机运用了中国最新的航空技术,机身为硬壳式结构,机身造型流线,机翼采用低阻力的层流翼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性能。此外还安装了空战襟翼,使之具备类似战斗机的飞行性能。
1941年3月样机首次试飞,即成功达到了速度370节,航程3000海里的高性能,机内装有精密的投弹瞄准控制设备,投雷,投弹准确度很高,空中运动能力也很出色,各方面性能均令中国海军满意,于是中国海军立即下令投产。然而,据说中国海军指定的改进型“k8”发动机一直不够稳定,只进行了小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