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第7节
杨朔铭听到他的问话,这时他不知怎么脑中闪过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他随即掏出了一块银元,递给了铁匠。
“我想打一把刀,自己动手,用一下你们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吗?”
年轻的铁匠有些奇怪地看着杨朔铭,接过了银元看了看,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杨朔铭,目光最后落在了杨朔铭那双干净白嫩的手上,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
“你是信不过我们刘家的手艺?”
“不,我只是想自己试试。”杨朔铭笑了笑,说道。
此时年老的铁匠走了过来,年轻的铁匠将银元交给了父亲,“爹,这位客人想用咱们的家伙试试手艺。”
老铁匠看了看这块鹰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之色,他随即走上前来,拉起杨朔铭的手看了看,呵呵一笑,说道:“不瞒你说,小兄弟,你这双手,看上去还真不象是干这个活儿的啊。”
杨朔铭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既然你想试试,那就来吧。”一脸风霜之色的老铁匠宽厚地笑着点了点头,“不过,你可得抓点紧,天可不早了,我们本来是想再干一会儿就收工的。”
杨朔铭点了点头,起身来到火炉膛前,双眼紧紧地盯着火苗,老铁匠和儿子有些好笑地对望了一眼。可能是因为工作了一天累了的关系,两个人没有去看杨朔铭要干什么,而是到里面的屋子里歇着去了。
杨朔铭的目光转向了排列在墙角的铁条上,此时他的眼中,正不断地滚动显示着各根铁条的分析数据。
在分析对比了一番之后,按照眼睛里的指示,杨朔铭用火钳夹起了一根粗大的铁条,放到炉火里烧了起来。
这一夜,这间小小的铁匠铺的炉火彻夜未熄,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也响了几乎整整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让杨朔铭醒了过来,他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条被单。
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坐了起来,这才发现,老铁匠正坐在凳子上,一脸郑重之色的看着手里的刀——杨朔铭花了一晚上做出来的“哮龙”。
“……全长:330MM,前刃宽:65MM,后刃宽:45MM,材质:粗碳钢……”
此时杨朔铭的眼中,显示出了“哮龙”战斗刀的相关数据。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老铁匠感叹了一声,目光转向已经醒了的杨朔铭,“好刀,真是好刀。”
杨朔铭抬手掀开背单,想要起身,双手却传来一阵刺痛,不由得难看地咧了咧嘴。
“手怎么样?”老铁匠笑了笑,说道,“这一宿磨出了好几个大泡,你睡着的时候,给你上了点药。”
“谢谢老人家。”杨朔铭看着已经用干净的白布包扎起来的双手,感激地说道。
“小兄弟贵姓?”老铁匠将刀递给了杨朔铭,和他攀谈起来,并做了下自我介绍。老铁匠姓刘,家里排行老六,人家都叫他刘老六,昨天晚上杨朔铭看到的年轻铁匠,则是他的儿子刘祥。
杨朔铭告诉了刘老六自己的姓名,并简单说了下自己的遭遇(熟知历史的他为了保护那个被救姑娘的名节,把“救美”的这一段隐去了),刘老六的眼中闪过难以置信的神色。
第七章 偶是留洋学生
“这么说,你是从乱石山地洞堡里逃出来的?还杀了他们六个人?”刘老六听了杨朔铭的讲述后吃了一惊。“你惹的麻烦怕是不小。一下子死了六个,我看他们是不会这么放过你的,你可得小心了。”
“乱石山?地洞堡?”杨朔铭觉察出了刘老六话语里的惊慌之意,立刻细问端详。
刘老六告诉杨朔铭,占据乱石山地洞堡的是一股山贼,首领贺黑驴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称,是这一代九个草头王里面最凶悍的一个。他所占据的地洞堡本是清朝一位翰林在山上建的别墅,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来有“能进不能出”之名,官兵也奈何他们不得。
杨朔铭听得暗暗心惊,禁不住对自己穿越后的命运担忧起来。
“我劝你还是赶快离开双龙镇吧。”老人正色说道,“最近听说湖口那边开仗了,死了不少人,别往那边去就行,先找个平静地方躲一躲吧。”
听了老人的话,精熟历史的杨朔铭象是想起了什么,他连连点头,谢过老人,便收拾好自己的东西,离开了铁匠铺。
从刘老六的话里透露出的信息,加上综合此前他所看到的,杨朔铭已经猜出了自己所处的是什么历史时空和大概位置。
他现在所在的时间,应该是1913年,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次革命”(又称“赣宁之役”)时期。他所在地方的省份,应该是江西省。
想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杨朔铭不由得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穿越,果然他妈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杨朔铭来到了街上的一间小吃店,吃了一碗面条,算过帐之后,他正打算找人打听一下怎么离开这个小镇,远处几骑马突然飞奔了过来。
杨朔铭小心的将手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此时的他已经感觉到,这几个人,应该是来找他的。
果然,一个背着长枪骑在马上的壮汉看见了杨朔铭,向这边指了一指,几骑马齐齐的奔到了杨朔铭面前停下。
杨朔铭注意到那名认出自己的壮汉背着的枪似乎就是自己从土匪手中夺来的那支“毛瑟1888”,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个人,应该是保安队的,昨天见过自己,所以能够认出自己来。
看到杨朔铭站在那里,一个身穿讲究的绸面衣服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来到杨朔铭面前,和气地一笑,抱了抱拳。
“这位是杨先生吧?”中年男子用柔和的声音说道,“我们东家想请先生过去一趟,叙个话儿,还请先生赏个面子。”
“我们好象不认识吧?”杨朔铭笑着学着他的样子举了举手,“我连你东家是谁都不知道。”
中年男子微笑道:“先生去见了我们东家不就知道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如果不是先生的义举,咱们也不会在这里认识啊。”他着重强调了“义举”这两个字。
杨朔铭听出了他话里的弦外之音,点了点头,中年男子摆头示意,一名壮汉牵过一匹马,来到杨朔铭面前,杨朔铭笑着摇了摇头:“我不会骑马。”
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向几个随从摆了摆手,“你们先回去通报一声,说我和杨先生一会儿就到。”
两名背枪的壮汉答应了一声,调转马头离去,掀起了一溜烟尘。
“鄙东的住处不远,杨先生如不介意,和我走一走过去如何?”中年男子对杨朔铭说道。
“好。”杨朔铭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在了街上,中年男子的几名随从见状也跳下马来,步行跟在他们的身后。
“在下姓吴,在鄙东处忝为管事,杨先生不弃,叫我一声老吴即可。”中年男子和颜悦色的对杨朔铭说道,“敢问杨先生,是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