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高科技军阀

高科技军阀 第733节

这里的白天骄阳似火,烈日当空,无垠的戈壁滩地表温度高达40c以上,晚上又冷得出奇。一支支小分队穿梭于营区与洞口之间,一阵阵番号声在大山与戈壁间回荡。

位于北山的指挥部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沉寂了数小时的北山核试验场又热闹了起来。战士们迅速把早已收拾好的铁皮柜、桌椅、床等用品搬到操场上,炊事班把锅碗瓢盆都拿出来了,一双双红肿但有神的眼睛相互诉说着不眠之夜的情思。这里面不仅有将亲眼目睹核爆炸的激动,更多的老兵则怀着对试验场的留恋,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地面核试验。能亲身经历中国核试验事业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怎么能不令他们激动呢?

此时戈壁滩上还是漆黑一片,营部电话通知各连作好装车准备。负责转场的车队已到了甘草泉哨所,还有10分钟就到营区了。车队到达之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各连都在紧张有序地组织装车。汽车团的司机因为赶早还没吃早饭,炊事班又把收拾好的餐具拿出来,为兄弟单位的战友做了一顿早餐。

一切准备就绪,天也微微透亮了。站在北山指挥部眺望的人群出现了骚动,只见远远的甘草泉哨所一条拖着烟尘的长龙向北山方向疾驶,那是由一辆辆高级轿车组成的车队,是政府要员,各大军区、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和参加此次核试验的专家们组成的观礼团来了。没过多久,北山指挥部发出了登车的命令,6辆大轿车和数十辆大卡车相继发动,一时间车流滚滚,马达轰鸣。尘土漫天。

坐在轿车里的伊莲妮,望着车窗外漫天的烟尘,心中满是激动和兴奋。

因为她即将亲眼见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

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制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准备在今天进行爆炸试验,这颗原子弹是内爆式炸弹,裂变材料为钚。

早在1943年4月,中国核计划工程人员就讨论了原子弹的两种爆炸方式:比较简单的方式是直接把一块裂变物质射到另外一块中。从而在瞬间达到临界质量,这个速度要非常快,快到100万分之1秒的程度,否则在绝大多数裂变物质产生反应前,就可能发生小规模爆炸。浪费掉其余的装药。为研究这种精密的引爆结构,中国核计划投入了30多名专家级工程师和3年的精力,直到1944年5月才研制成功。

亲身参加中国核计划的钱文长博士提出了另一种方法:把普通烈性炸药的爆炸向内导到一定质量的裂变物质上,将其挤成非常致密的状态。由于裂变物质的临界质量与其密度平方的倒数近似成正比,因此密度越大,临界质量越小,这样,处于亚临界状态的裂变物质将被压缩达到临界状态。从而引发链式反应。

中国核计划人员在1943年底发现。根据当时的技术水平,在枪式原子弹里不能很安全地使用钚,因为金属钚中含有另外一种同位素钚240,后者有很高的中子自发射率,临界质量很低,因此钚对提前点火非常敏感。极易造成哑弹。内爆式原子弹的缺点是引爆器电池使用寿命只有几天,需要经常更换。而更换时需要拆下大部分零件,这个问题在最初没有得到解决。后来还是根据杨朔铭的“天才创意”。才得到了最终解决。

中国核计划的科学家还讨论过第三种爆炸理论,即1922年就被发现的核聚变效应。1942年5月杨朔铭要求他手下的科学家对这种爆炸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但是经过仔细讨论,科学家们认为任何这种超级炸弹都要有裂变武器发出的高热才能爆炸,所以把研究核聚变的优先度排在了原子弹研究之后。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核聚变炸弹在理论上具有非常大的军事潜力,中**方又舍不得在战时将其完全抛弃,于是授权科学家们对此继续展开研究。

到1944年下半年的时候,枪式原子弹的设计工作早已完成,只等待各个“冶金工厂”运来足够的铀235便可以组装。内爆式原子弹则在弹体结构上遇到了技术困难:炸药爆炸的能量无法聚合到一个点上。最后科学家们从陆军部请来了两名爆破专家,协助设计了一种球形的装药方式,由干酪一样的黄色tnx炸药组成球体,终于解决了爆炸能量波聚合问题。钱文长得到了杨朔铭的指示,一旦拿到足够的裂变材料就立刻装配原子弹。

这个日期在1944年6月来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名叫“椰子”,其裂变材料为7.2公斤钚239,旁边放着被称为“栗子”的中子源。中子源有台球那么大,里面包含钋210和铍两种元素,钋210是一种半衰期138天的放射性金属,它每放出100万个a粒子,就会在铍中产生30个中子。钚装药和“栗子”的外面是铀238组成的中子反射层,将逃逸的中子反射回裂变材料中。起爆时由重约2318公斤的复合型b炸药向内爆炸,将其压缩到核桃大小,以达到致密的超临界状态。“椰子”的核装药、反射层和高爆炸药装在12块五边形的球壳上,用螺栓将它们组合为球体。

为了确定内爆式原子弹是否能够爆炸,同时也是为了给已经为中国核计划拨款十几亿银元的中国国会一次交代,中国核计划必须进行一次实爆试验,这次试验代号“人造太阳”,试验计划早在1944年春天就已经开始制定。当时杨朔铭和中国的科学家们设想爆炸要在一个容器里进行,这样如果没有发生爆炸,或者爆炸威力很小,那么还可以回收全部或大部分贵重的钚,中国核计划为此向中国最大的锅炉制造商“汉阳钢铁公司”订购了一个很大的钢制容器,该容器又大又重。内径为3.12米,壳壁厚130毫米,两头端盖之间长7.75米,两头焊上盖后再用0.98米厚的钢带缠绕。重量达240吨。为了把它从中国东部的制造厂运到实验基地,特地改装了一节车皮,又特制了一辆36个轮胎的平板车将它运到新疆省东南部的沙漠试验场——罗布泊。

如果不是杨朔铭的极力反对,科学家们很可能就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场设在离敦煌很近的地方了。杨朔铭反对的原因之一是考虑到文物古迹敦煌莫高窟的安全问题,其二是因为罗布泊一带再也没有可以利用的大片荒地。考察了几处合适的地点后。认定罗布泊最令人满意的地址,该地有铁路通过,又在空军基地范围之内,周围也没有当地农民的保留地。

到10月15日,中国核计划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几乎已经全部搬到了罗布泊,原子弹已经组装完毕,吊在一个30米高的铁塔上,地面乱七八糟到处是电缆和传感器。一切工作都已准备就绪。但是天气情况却不利于爆炸。为试验提供天气预报的陆军气象观测员此前预报得都很准,但10月15日新疆南部的天气突然变坏,狂风怒吼,电闪雷鸣,还下了阵雨。为避免放射性尘埃因雨水而过度富集在一片面积狭小的地区,核爆炸必须在晴天进行。此外执行观测任务的飞机在恶劣的天气下不适合起飞,而且试验用的电路和仪器也有受潮短路的危险。

在离原子弹铁塔16公里远的罗布泊试验基地营房内。钱文长的许多助手力劝他把试验推迟24小时,钱文长沉默不语。杨朔铭见状把他和几名高级助手叫到办公室里。平心静气地向他们解释说爆炸必须按照原定时间进行,原因之一是核爆炸成功与否对这场战争的进程以及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极为重要,其次是核试验每推迟一天,就意味着战争要多拖延一天,最后,全体试验人员和保卫人员均已精疲力尽,若是将试验推迟,就要一口气推迟3到5天,好让这些人休息过来。最后钱文长同意按照原定时间进行试验,两人在午夜时动身前往离爆炸现场8公里的掩蔽指挥所。

当预定的爆炸时刻——10月16日凌晨4时到来时,天气仍没有好转,多云夹有小雨,空气湿度很高。钱文长将爆炸时间推迟了1小时。5点的时候,天气转晴,钱文长决定30分钟后起爆。守卫在原子弹铁塔下的5名士兵接到杨朔铭的电话,打开事先安装好的探照灯,将铁塔和装有“椰子”的小屋照得雪亮,然后分乘几辆吉普车前往8公里外的掩蔽指挥所。杨朔铭把钱文长留在了那里,自己赶回基地营房。与钱文长一道留在掩蔽指挥所里的王金昌博士脸上、手上、胳膊上涂满防晒油,与一群年轻的科学家打赌原子弹能不能爆炸,钱文长也参加了这场押宝游戏,他那顶著名的软礼帽里很快就塞满了赌注。

凌晨5时39分15秒,南开大学的物理学家陆宇鸣博士扳动了主传导器的开关,接着开动了第二、第三级传送器,电流信号传到了“椰子”的计时引爆器中,人们开始紧张地计算时间。杨朔铭趴在张孝准和蔡锷之间,心里盘算着这颗宝贝炸弹要是不能爆炸,中国国会大概就会在战后召开有史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听证会,质询那十多个亿的银元究竟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半开玩笑地对蔡锷说:“想不想跟我一块儿在国会大厦附近买间房子?很可能咱们下半辈子就要在国会度过了。”蔡锷大笑起来,张孝准则笑着说:“国会的人肯定会吃了我们。”

杨朔铭的担心随着读数到零时迅速发生的爆炸而消失了。“椰子”爆炸的时间是1944年10月16日上午5时40分,爆炸当量为2.6±3.2万吨tnt炸药。当时目睹了这次壮观奇景的德意志帝国公主伊莲妮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它就像人类前所未见的一次日出。一轮巨大的绿色太阳,在不到1秒的时间里就升到8000多英尺的高度……把大地与周围天空照得通明。一个直径大约1英里的巨大火球向上升去,颜色不断变化,从深紫色变为橙黄色,扩散了,变大了……一种被禁锢了千万年的自然力量从自身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我似乎亲耳听得见开天辟地时上帝说:让世间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甚至连不那么夸张的张孝准将军也在一份写给陆军部的报告中这样描述了这次爆炸:“整个原野被一种强度比正午的太阳大许多倍的刺眼光芒照得通亮,那是金色的、深红色的、紫色的、灰色的和蓝色的光芒,它以无法形容的清晰和华美照亮了每一座戈壁。每一道沟谷……爆炸后30秒,先是冲来了气浪,猛烈地冲击着人和物。几乎立即就随之响起强烈、持久而可怕的怒吼,似乎在预示着世界的末日……”

有一些人只看见了闪光,却没听到爆炸的巨响。这些人是负责另外一个试验的人员,他们手里握着一些特制的箔片。在冲击波到来的时候,他们将这些箔片从手中撒了出去,箔片被吹到了几米远的地方。观测人员已经事先计算好了不同爆炸当量下纸片飞越的距离,然后根据箔片被吹走的距离测算出这次爆炸的强度。

完成计算后他们坐进一辆用铅板屏蔽的“灰狼”式坦克,用一个机械抓斗挖掘土壤样品。由于辐射太强。人们还不能直接进入爆心地带,而几天后身穿防护服的中国科学家进入那里时,发现爆心周围的沙漠被冲压成浅碟子一样的地形,半径500米以内的沙子熔化后凝结成一层碧玉一样的翠绿色坚硬物质,爆心中央是一个半径52米、深3米的坑,坑内是极细的粉状灰尘。30米高的铁塔已经变成了气体,耸立在爆心800米外、用混凝土固定在地面上的巨形钢制容器和其外面40吨重的钢塔也在冲击波之下变成扭扭歪歪的废铁。

陆宇鸣兴高采烈地对杨朔铭说:“战争就要结束了!”杨朔铭点了点头,回答道:“对。等我们把一两个这玩意儿扔到苏联和日本之后。”接着他平静地对钱文长等人说道:“我为你们全体人员感到骄傲。”钱文长则简捷地答道:“谢谢您。”

对钱文长、陆宇鸣、王金昌、林德耀、朱光平、华洛衡和其他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来说,他们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然而杨朔铭和中**方的工作还远没完成。杨朔铭首先下令收集放射性尘埃数据,以便在万一情况不妙时疏散周围50公里内的居民;接着又要面临保密问题:小半个新疆和大半个楼兰的居民都听到了爆炸声,冲击波虽然对离原子弹8公里的掩蔽指挥部没什么影响,却震裂了几百公里外的许多玻璃窗。最远一直传到楼兰州的若羌县。楼兰州的居民中产生了很大骚动,当天最早出版的一家该州报纸提到了这次爆炸:“大概是一个弹药仓库爆炸了。甚至一位瞎眼的姑娘都看到了闪光。”

到上午11时。这次大爆炸再也无法对外界保密了,罗布泊空军基地的司令部奉命发布公告。称:“关于今天上午发生在罗布泊空军基地内的一次大爆炸……在一所位于远处的、装有大量烈性炸药、烟火和化学品的陆军军火仓库发生了爆炸。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军火库以外的财产损失极为轻微……在这一爆炸中产生了毒气烟雾,由于气候的原因可能会发生扩散,陆军当局可能因此会把少数居民暂时迁离他们的住处。”不过这份报告没有骗过所有的外人。一位杜邦公司派驻冶金工厂的美国工程师事后在对当地的一位中国空军少将说:“杜邦公司所有的人都向您表示祝贺。”万分惊讶的中国少将立即追问他:“您说什么?”那位工程师狡黠地回答说:“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陆军把烈性炸药、烟火和化学药品放在同一座仓库里。”


第六百二十章 加利福尼亚登陆前夜


正在华盛顿陪罗斯福总统开会的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于时间10月16日晚上7点半,即爆炸6小时后,在华盛顿郊外的英国代表团住处收到了自海外情报站发来的绝密电报,内容是:“今晨病人施行手术,诊断尚未完成,但结果似令人吃惊,已超过预期的后果。)详情后报。”第二天上午,史汀生收到了第二封电报,称“医生返回,极为震惊,实情令人难以置信。小姑娘比她的大哥更加强壮,她的眼神能从这里看到海霍尔(史汀生在纽约长岛的庄园,此句意为在400公里外都可看见爆炸的闪光)……”美国陆军华盛顿机要中心的译电员惊呆了,还以为70多岁高龄的史汀生部长又做了一次父亲。这份报告是通过在中国的美国间谍传回来的,并被及时送到了罗斯福的手中。那天夜里,一位不明所以的英**官在记录当天的会议情况时在日记中写道:“罗斯福总统今天看上去异常疲惫,脸都拉长了。”

罗斯福之所以会这么难受,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中国试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而是因为,就在这一天,日军在加利福尼亚州登陆了。

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沿海。

天空依然是一片昏暗,海浪不时的拍击着一艘艘日本运兵船的船体,运兵船在波涛中不住的摇晃着蹒跚前行。

谁也睡不着觉。因为天一亮突击登陆艇就要放下水去。第一批部队就要驾着小艇。劈开浪花,冲上加利福尼亚的海滩了。在这艘运兵船上,这整个船队里,人人心里都很明白:再过几个小时,他们中间有一些人的死期就要到了。

日本士兵福井正夫仰面躺在铺位上,闭上了眼,却没有半点睡意。他只听见四下里象浪激波涌似的,呼呼之声此伏彼起,那是因为弟兄们不时也会打上个盹儿。有个人还大声说了句梦话:“我不去!我不去!”这一嚷,就引得那个士兵把眼睁了开来。他盯着这船舱慢慢打量了一转,头脑里的幻境渐渐消散了,出现在眼前的那乱糟糟的一大堆,是吊床。是光赤条条的人形儿,是挂在那里晃啊荡的随身装备。不行,得上一趟厕所。他轻轻骂了一声,把身子往上耸了两耸,终于坐了起来,两腿刚一伸到床外,弓起的背就跟上面挂吊床的钢管撞了个正着。他叹了口气,伸手去把系在柱子上的鞋解了下来,慢慢穿上。铺位上下共有五层,他的铺位是往上数第四只。他就在昏暗之中犹犹疑疑爬下床来,生怕一不留神会踩着了下面吊床上的人。到了地上,便小心翼翼穿过横七竖八的包包囊囊,向舱壁门走去,半路上还让谁的枪给绊了一下。又穿过了一个也是那样杂乱无章很难插足的舱间,这才到了厕所。

厕所里水汽蒸腾。唯一的一只淡水莲蓬头到这会儿还有人在用;自从部队上了船,这个淡水淋浴间就始终没有空过。走过几个海水淋浴间,却都无人使用,倒是有人在里边掷骰子赌钱。过了淋浴间才是坑位,他在湿滴滴的开口木板圈上坐了下来。香烟忘记带了。幸好隔不多远有个弟兄,他就讨了一支,一边抽烟,一边瞧着脚下这黑乎乎、水淋淋、烟蒂狼藉的地,听着坑下排粪槽里哗哗的冲水声。他其实也不是真有什么非来不可的理由。可一坐下来他就不大想起来了,因为这里毕竟比较凉快。再说这一股厕所、海水、漂白粉的气息,这一股金属沾着了水的淡淡的阴冷味儿,可到底不如兵舱里一派浓烈的汗臭那么叫人难受。他在那儿坐了好一阵子,才慢慢站起身来,拉起草绿色的军用工装裤,想想回铺位上去又得费好大的劲。他知道回到铺位上也不过是躺在那里等天亮,他暗暗在心里说:还是快天亮吧,管它是好是歹,还是快天亮吧。回去的一路上,他想起了小时候他也有过天没亮就睡不着觉的时候,那是他生日的一天。

里面有人说道:“怎么啦?脓包啦?仔细明天米国佬的大炮轰掉你的猴儿脑袋。”接着是稀里哗啦把钞票往毯子上扔,里面的人对这句话都没有当真,不过福井却打了个冷战,他的内心感到不安,觉得说这话实在是罪过。他赶紧默默连念了几遍“佛祖保佑”。他不知怎么仿佛看见自己陈尸在海滩边,血淋淋的脖子根上没有了脑袋。

他的心里不自觉的在想:他要是死了的话,不知道部队会不会把他的尸骨运回国去?妻子中山文子会不会前来给他送葬?他自怜自借的,想得有劲,一时倒真巴不得能见一见文子为他而哀戚的眼神。文子终究是知心啊。可是心里要想的是文子,出现在眼前的却是她模糊的面容。他苦思苦想,想把她的眉目神态细细回味过来,可是此时此刻就是回想不起来,那捉摸不住的印象就如一支似志非忘的歌,刚要摸到一点调调儿,就又串到其他唱熟的曲子上去了。

出了厕所,因为在铺上躺了好大半天,他感到腻得慌,乘岗哨不注意,悄悄溜上了甲板。在船舱里待久了,一到甲板上就觉得冷嗖嗖的。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在黑暗里摸索了一阵,才渐渐认出了船身的轮廓。月亮已经出来,一派素淡的银辉,隐隐勾勒出甲板上的船室和船上的设备。他四下打量了一番,这才意识到螺旋桨在悄悄击水,船身在轻悠悠摆动,其实这船身的摆动他在船舱里早就感觉到了,吊床不是一直在晃荡么?他内心一下子觉得舒畅了许多,因为甲板上几乎空无一人。近处的一个炮位上虽还有个水兵在值班。可是跟船舱里一比。这里也真算得上是个世外的天地了。

福井走到栏杆跟前,望着大海。脚下的船现在似乎根本没在动,整个船队好象停止了前进,正在水里探寻一条去路,有如追踪猎物的一条猎狗,追到中途断了线索。遥远的天边可见有山峦起伏的影子,中间有个高峰冲天而起,过了高峰山势便又一落,山头一个低似一个。他心想:这该就是美国了。可他随即又耸了耸肩膀:是美国又怎么样呢?哪里都是一个样。

他想想今后的处境,心下不由得茫然。打不起一点劲来。是啊,明天登陆,两脚就得浸水,靴子里就得灌满沙子。登陆艇一艘艘放下去。卡车一辆辆往岸上运,一大堆卸在海滩边。走运的话,就不会遇到美军的炮火阻击,剩下的狙击兵也不会太多。他不但害怕,简直都厌倦了。这一仗打完还有下一仗,下一仗打完又有下一仗,永远也没有个了事的时候。他闷闷不乐地瞅着海水,直揉自己的脖子,觉得这副又高又瘦的身架都快整个儿散开了。眼下大概是一点钟。再过三个钟点炮轰就要开始,一顿难吃得要命的早饭等不到凉就得三口两口的硬塞下去。

有什么法子呢?过一天算一天罢了。自己所在的侦察分队还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明天总还可以这么说吧。侦察分队编在海滩勤务队里,估计在海滩上有个把星期的侦察执勤,那时开路探路的任务早已完成,战事也早已成为那看熟爱惯的老一套了。他又吐了一口唾沫,带着疤的粗大指头揉了揉另一只手的肿胀突出的指关节。

他伸手到肚皮上抓了抓,随即又东摸摸西摸摸,摸了一阵忽然停住不动了。救生带忘记带了!他不假思索地就想回舱里去取,可这一下却惹得自己生了气。“瞧你给这个鬼东西搞的,规定你朝东你就不敢向西了。”他啐了一口。“记住那么多的规定,真有些多此一举!”不过他还是暗暗核计了一下:自己到底要不要去取?盘算结果。嘴一咧作了个苦笑。“算了,人反正也只能死一次。”

这句话他对冈田信武也说过。冈田信武是个小伙子,分派到侦察分队才几个星期,师团里就组成了这支特遣部队,登上了船。来攻打这里了。记得那是一天夜里,他和冈田信武正一起在甲板上。忽然空袭警报拉响了,当时两人就一同躲在一张救生筏底下,只见整个船队的舰只都在乌黑的海水中急驶,近处炮位上的炮手紧张地守候在炮后。来犯的敌机是一架“野猫”式战斗机,十多道探照灯光都拼命向一个目标上集中。数百条曳光弹的弧线在空中交织成一个个火红的图案。这情景跟他以前经历过的战斗场面完全不一样,置身其间既不感到紧张,也不感到累人,倒是象在观看一部彩色电影,象在欣赏挂历上的一幅图画,只觉得画面壮丽,叹为奇观。他看得简直出了神,隔不多远一艘船上一团赤黄的火球一亮,一颗炸弹爆炸了,他却连头都没有低一低。

可惜他这种情绪都让冈田信武给破坏了——冈田信武开了口:“哎呀,我想起来了!”

“想起什么啦?”

“我的救生带一点气都没了。”

福井笑了出来。“我教你个法子。万一船要沉,你就赶快抓住一只大耗子,骑着往岸上逃。”

“哎,我不跟你开玩笑。得,我还是把气充一充的好。”他说着就在黑地里摸,摸到了管口,便把救生带吹饱了气。福井看着觉得挺好笑的。这小伙子还嫩着呢。眼下训练出来的这班嫩小子,遵守军中守则倒都满自觉哩。福井感到简直有些悲哀了。“这下子你该万无一失了吧,冈田?”

冈田信武口气显得很自负:“我告诉你说,撞运气的事我是不干的。万一咱们这船挨了炸怎么办?我就是掉到水里,也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

此刻远处缓缓掠过了加利福尼亚半岛的一溜海岸,看去简直就象一条庞大的船。福井心想:对,冈田信武就是掉到水里,也能做到有备无患。这种小伙子才刚把细哩,女朋友还没找到,管保就会先攒积结婚用钱。这样的人还会不遵守军中守则吗!他俯下身去。伏在栏杆上。望着海水。船虽然有气无力,似动非动,船后卷起的旋涡却转得挺急。月亮已经隐到云后去了,海水显得黑黝黝的,看去深得可怕,象是包藏着什么祸心似的。自船舷往外至五十来码一带,似乎有一圈光晕绕着船体,再往外可就是昏昏沉沉、茫无边际的乌黑一片了,再也辨不出加利福尼亚半岛上峰峦起伏的影子了。船过之处掀起一重波涛,沿着波涛只见海水打着旋涡。汹涌激荡,卷起浓浊的浪沫,滚滚而去。福井望了半晌,心下豁然若有所悟。一种悲悯之心不觉油然而生:人们都有些什么愿望得不到满足,他似乎一下子全明白了。他多少年来第一次想起了当年冬日的黄昏自己从矿上下工归来的情景:遍地白雪,他却是满脸灰黄,一踏进家门就默默坐下吃他的饭,给他端汤上菜的妈妈在一边却板着脸。他那个家是一个不愉快的空虚的家,家人与家人之间彼此都愈来愈生分了——这些年来要不是遇到心中愁闷,他才不会想起他那个家呢。然而此刻望着海水,心里却破天荒的漾起了一点同情,对于几乎已经忘却的母亲和姊妹兄弟,他觉得也都可以理解了。他理解了很多事。那东漂西泊的岁月里的种种伤心事、丢人事,一件件都浮上了心头。他还回想起有一次喝得醉醺醺的,在石桥附近上野公园前的台阶上遭了抢。也只有在这个时刻,他才可能有这种感悟——坎坷半生的遭遇,逼得人心烦意乱的船上生活,再加上今晚这登陆前夕的气氛,终于凝集成了他此刻的心绪。
首节 上一节 733/8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新覆雨翻云

下一篇:冒牌知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