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27节
“好嘞!”
赵雅珍扔下报纸就跑去打电话去了,赵妈妈想问的话没问出来。
第33章 我早有准备
文隽趾高气昂地看着自己的同学们,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我没有吹牛吧?杨少牛不牛逼?”
“牛逼,真牛逼!”同学们都服了。
“我总觉得有点假,人怎么可能跳那么高?”还是有个同学觉得不对劲。
“我觉得应该是特技吧?”
“什么特技吧?镜头都没有切换,你看不出来吗?”
“也许是吊钢丝呢?”
“那钢丝在哪里呢?你看见了吗?”
现在的吊钢丝技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空翻动作,而且还要藏镜头。
一般来说,人物要施展轻功的时候,镜头就会切换成半身,使钢丝在画面之外。
《少林寺》里却是妥妥的全景长镜头,根本不存在藏镜头的可能性,看起来就好像一个人真的能跳那么高,做那么复杂的动作。
这群学生仔讨论了半天,不得不承认,杨叶比李小龙还要牛逼!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杨叶比李小龙牛逼的话,那在电影里做出高难度动作的刘家良、陈元龙、元彪、元华等人都比都比李小龙牛逼?
甚至那个赵雅之,看起来也很牛逼!
这……大家接受不了,纷纷陷入了沉思!
……
五天,两百万票房,嘉禾戏院门口的队伍排成长龙,黄金时段的电影票一票难求,许多人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些学生为了看到电影直接翘课。
邹文怀和何冠昌坐在一起抽着雪茄,简直乐开了花。
上一次见到这种盛况还是三年前李小龙的《猛龙过江》上映的时候,而且这一次比上一次的场面更加火爆。
邹文怀叹道:“阿叶是个人才啊,他这部《少林寺》还没有开拍,就进行一系列的炒作,把人们的期待值拉到了极致,这才助力电影一炮而红。我觉得我们以后拍电影,可以学一学。”
何冠昌道:“是啊,而且他的电影又拍得极其精彩,看过这部《少林寺》之后,以前那些旧式功夫片简直没法看,很多人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又呼朋唤友,重新买票再看。”
邹文怀笑道:“可笑那邵老六,还故意弄部同名电影来鱼目混珠,只可惜枉做小人。他那个假李鬼碰上阿叶的真李逵,马上就哑火了。”
“是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邵氏戏院现在门可罗雀,人们看过阿叶的《少林寺》,对他们那个《少林寺》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看来这次破票房记录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你说,最终能达到多少票房?”
“不好说。香港不过450万人口。几个月前《鬼马双星》动员了150万人次,我以为是极限了,现在看来,远远没有,我估计这次搞不好可以达到两百万人次。”
“那就是八百万票房,后生可畏啊!不过,卖了这么多钱,阿叶却只拿了十万片酬,不知他心里会如何想。”
“你是在考虑后续合作的问题?”
“是啊,阿叶文武全才,咱们必须好好笼络住他才行。”
“我看这小子精得很,当初电影开拍的时候,他就当着多家报纸的面叫嚣要破票房记录。只怕这局面他早就想到了。”
邹文怀叹了口气,说道:“我现在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按照协议,电影版权归他。只怕下一步,他就要借着大破香港票房记录的威势,跑到日苯去卖片了。如果真的让他打开日苯市场,那就是第二个李小龙,那时候,我们就制不住他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
“他两眼一抹黑,孤身一人跑到日苯去卖片,只怕没那么容易,日苯那帮映画公司,又有哪个是善茬?到时候不把他吃干抹净,也要让他碰一鼻子灰。我想的是,等他碰得头破血流之后,再用我们的渠道,帮他在日苯卖片,那时他就知道我们的重要性了。”
何冠昌连连点头:“到时候他想再拍新片,就只能心甘情愿和我们协商合约的问题了,不过那时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他就算想狮子大开口也不能了。”
邹文怀露出老狐狸的笑容:“最好的结果就是,他接受我们的投资,他的白杨影业成为我们的卫星公司。”
“既然如此,我们只要静观其变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联系日苯的合作伙伴,给这小子制造点麻烦。”
邹文怀一副尽在掌握中的表情:“破纪录后的庆功宴,办隆重一点。”
……
杨叶的《少林寺》上映20天,票房突破700万,顺利打破香港票房记录。
而邵氏那部《少林寺》就被压制得很惨,其实邵氏这部全明星阵容的《少林寺》,还是保持了张彻一贯水准的。
无奈碰上了杨叶的《少林寺》,立刻就变得啥也不是。
两部电影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看完杨叶的《少林寺》的人,对邵氏那部就再也提不起半点兴趣,宁可重新去看杨叶的《少林寺》。
邵氏的《少林寺》仅用五天就破了一百万票房,在杨叶的《少林寺》上映之后,就立刻变得门可罗雀,勉强上映一周后下画,最终票房120万。
后面一周只拿了20万票房,真的是惨不忍睹。
邵氏的《少林寺》下画之后,新上映的是李翰祥的风月片《港澳传奇》。
这年头香港的电影还没有实现分级,李翰祥的风月片,其实就是毛片儿,都在电影院堂而皇之的上映。
李翰祥靠着这些毛片儿混得风生水起,最近几年,每年的年度票房前十,都少不了李翰祥的毛片儿。
不过这次一头撞上杨叶的《少林寺》,算是倒了血霉了。
杨叶的《少林寺》上映到20天的时候,李翰祥的《港澳传奇》上映到11天,票房才80多万,看来这回破百万都难了。
三年来头一次不破百万,老李头欲哭无泪。
……
“其实我一开始就没想过和嘉禾长期合作。”杨叶对夏梦说道。
“就算他们答应我30%的分成,我也不一定会签,因为院线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如果他们想坑我的话,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海外市场,卖了多少钱都是他们说了算。如果他卖了一百万,对我说卖了十万,然后分我三万,我又找谁说理去呢?”
“所以,我准备亲赴日苯卖片。”
当初杨叶和嘉禾签了那个奇葩合同,夏梦还当他傻了,现在才知道,他什么都明白。
夏梦有些担心地道:“日苯人可不是善茬,你人生地不熟,孤身赴日,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杨叶道:“濛姐放心,我从不打无准备之战。”
夏梦想到杨叶那个极其详尽的分镜头剧本,对他的话自然相信,只是仍不免有几分担心,毕竟相隔万里之遥,出了点什么事,谁也不好说。
“不管怎么说,注意安全。”
“放心啦!还有件事,这段时间你帮我留意一下,香港还有哪些地方适合建戏院,咱们把地皮买下来。”
夏梦大吃一惊:“你要自组院线?”
杨叶眉毛一扬:“当然,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我说过了,我从没想过要靠嘉禾。”
“你哪来的钱?而且建院线不是光靠钱就能解决的,黑白两道都要有关系,否则的话,人家天天上门来闹事,几天就给你搅黄了。”
杨叶解释道:“前年股灾的时候,我盘下了一批股票。现在股市回暖,把这些股票抛出去的话,建院线的钱足够了。”
夏梦眼前一亮,笑道:“原来你早有准备?”
“我说过,我不打无准备之战嘛。”
第34章 又画了个饼
杨叶道:“钱的事情不是问题,接下来说说黑白两道。”
“去年二月,廉政公署正式成立,随后公务员队伍里的贪腐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像雷洛这样的毒瘤都已经被清出了队伍,所以白道方面暂时无需担心,最起码他们最近几年不敢顶风作案。”
“至于黑道,我自小在九龙城寨长大,城寨里面话事的潮州帮和我很熟,他们的大佬叫做陈十,我们一般叫他陈爷。我已经跟陈爷商量过,他会找一帮人帮我看场子。我呢,也算是为那帮年轻人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相信我,外面的社团不敢跟我们城寨叫板。”
这话夏梦相信,前年港英征府曾经派出了3000名警察,想清理掉城寨,结果遭遇激烈的抵抗。后来不仅什么事没有,城寨反而变本加厉,楼越建越高了。
由于担心会影响隔壁启德机场的飞机起飞,港英征服最后不得不和城寨谈判,要求对城寨的建筑限高。城寨当然不敢真的跟港英征服死磕,答应了政府的要求。
尼玛,条子都惹不起城寨,外面的社团算个屁。
夏梦欣慰地道:“你果然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战。你放心去日苯吧,公司的事情都交给我就行了。”
杨叶拿出一部书稿,说道:“我去日苯搞不好要待几个月,《昆仑》连载的事情不能断,这是最后一卷《天道卷》的手稿,你帮我慢慢发给《明报》吧。”
“行!”
“戏院的事,我的想法是先找几个好地段,建个四五家作为我们的核心戏院。剩下就租赁一些散户戏院,你觉得呢?”
夏梦想了想,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戏院建好之前,最好不要声张,暗中进行。你现在根基浅薄,我怕有人捣乱。我想托我的朋友出面,鱼目混珠,等万事俱备,再忽然宣布是你的产业,到时候他们就算想捣乱也来不及了。”
杨叶心说你可真小心,不过夏梦是从那个混乱年代过来的,有这些担心也正常。
杨叶猜夏梦肯定是找她双南院线的朋友帮忙,别人肯定还以为是双南在扩建呢。
到时候老子闪亮登场,其他人全都猝不及防了。
这么一想的话,还挺刺激的呢!嗯,就这么办!
杨叶笑嘻嘻地道:“濛姐,那可真是辛苦你了。”
……
《少林寺》放映一个月后,熬死了邵氏三部电影,票房顺利突破八百万。
港片的上映时间一般也就一个月左右,按理说《少林寺》该下画了。
嘉禾也换上了新片,由思远影业拍摄的恐怖片《十三号凶宅》。
这电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然而拍的不咋滴,上座率还不如已经上了一个月的《少林寺》,最终票房53万。
反正和杨叶签了协议,不管卖多少钱都是自己的,嘉禾干脆就继续放映《少林寺》,看这架势,估计是想磨过一千万。
一旦《少林寺》票房突破一千万,那绝对是轰动港岛的大事。
趁着春节,嘉禾紧锣密鼓地将《少林寺》运作至南洋各国上映,准备大捞特捞。
嘉禾这一次花300万投资杨叶,纯利润估计要在千万以上,绝对赚翻。
不过这钱该他赚的,谁让邹文怀有这个魄力砸钱呢。
而杨叶必须获得院线的支持,没有院线的话,片子拍出来也没地方上映,不上映,没有票房数据,拿到海外也不好卖钱。
所以,杨叶就算不愿意,也只能舍弃这部分的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