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321节
能制作出这样的电视剧,在座的各位都应该感到骄傲。
接下来的《古都惊雷》部分,我希望大家能够倾注自己的热血,把这部剧做好,不要让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失望。”
……
说完北上的事,杨叶又提到了一件南下的事。
杨叶道:“现在,南洋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马来西亚开始推进‘巫裔化’,成立了国家电影发展局,简称FINAS。
FINAS规定一部电影必须要有70%以上的马来语对白才能被称为马来西亚电影,以华语片作为主要对白的一律被看作外国片。
不出意外的话,在马来西亚称王的邵氏很快就会撤离。失去了马来市场,香港本土又竞争不过我们。我推测,邵氏两三年之内就会完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来西亚当地的电影工业,几乎都是被“邵氏”和“国泰”这两家华人资本所控制。
从30年代至70年代,这两支企业共摄制了近300部马来语电影,更向马来西亚输入了近千部香港电影,规模极大。
马来人玩资本玩不过华人,开始动用政治武器了。
在座的高层平时都关注着自己的一摊子事,听到这番话,都十分惊讶。
杨叶居然一直关注着南洋的事情,并且断言邵氏要完蛋,这眼光实在有点长远。
不过杨叶的推测十分可信,马来西亚局势变化如此,邵氏想不完蛋都不行。
杨叶继续说道:“马来人会拍个屁的电影,邵氏一旦退出,马来市场将会形成巨大的真空。
现在,好莱坞正在全球推进多厅院线的建设,马来西亚这块肥肉他们不会放过。
我的策略是,他们建,我们也建。江经理,下个月你和我一起去一趟南洋,找当地华商合作,将我们的院线推进到南洋去。”
江志强点点头,心情有点小激动,终于要离开香港,去海外开疆拓土了。
不过他却问道:“杨少,既然你认为邵氏会退出,那为什么不趁机盘下邵氏在马来的产业呢?”
杨叶摇摇头,说道:“邵氏在马来的制片厂肯定会被巫裔吞并,我们别说拿不到,拿到了也没用,否则邵氏何必退出呢?
至于邵氏在马来的院线,都是落后的单厅戏院,我也看不上。
马来人都是一群穷鬼,有钱的都是华人,我们要在当地建设的是高端院线,主要做华人的生意,直接把那群穷鬼排除在外。”
众人的表情都有些似笑非笑,看来杨叶十分讨厌那些马来人。
不过话说回来,那群马来猴子做生意做不嬴,就玩损招,谁不讨厌呢?
……
说完马来西亚的事,杨叶又道:“与此同时,大马隔壁的新加坡却在大力推广华语运动,而且他们还成立了新加坡广播局,并从香港挖了不少电视人才。
这件事你们也知道的,比如咱们的王牌编剧梁立人,就被新广挖走,准备赴新加坡担任戏剧处处长。”
大家都点了点头,新广最近在香港动作不小,亚视和无线都有人离职,前往新加坡淘金。
杨叶道:“既然新加坡想学习我们香港的先进技术,那我们干脆就和他们合作。”
杨叶说着,拿出了一份电视剧的剧本大纲,发给大家。
杨叶说道:“香港太小了,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在一座小小的城市。这两年我们走出去的策略,取得了一些进展。
除了《大地恩情》,不久之前《天龙八部》在南洋新马泰等国播出,也受到了热烈欢迎,收视率非常高。
为了巩固南洋市场,我准备亲赴新加坡,直接和新广合作,拍摄展现南洋文化的电视剧,以拉近两者的距离。”
杨叶道:“我策划的这部剧,叫做《小娘惹》。在大马、印尼、新加坡一带的华人后裔,男的叫做峇峇(bābā)、女的叫娘惹。
他们拥有和我们中国人一脉相承,却又别具特色的独特文化。”
《小娘惹》这部电视剧,既有善良女子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也有大家族中女性争宠的宅斗戏码。
可以听到对族人的不同称谓、纷繁的族规,看到美丽的娘惹服饰、刺绣,还有独特的娘惹菜和歌舞。
正如《大长今》展现韩国古文化一样,《小娘惹》展现了新加坡的人情风貌。
在原时空一经推出,立刻风靡整个南洋以及华人世界,还被引进到日韩,影响力十分巨大。
杨叶让赵雅之做主角,推出这部《小娘惹》,一旦成功,赵雅之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南洋第一红星。
……
给各位读者老爷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吉大利发大财!
第304章 南洋的布局
杨叶搂着胡因梦的纤腰,在她脸上轻轻一吻,深情地道:“因因,这段时间你为我四处奔走,辛苦了。”
胡因梦在台湾受了不少冷眼,有些委屈,叹道:“只可惜收效甚微。”
杨叶道:“没关系,反正台湾又没有像封杀李翰祥那样明令封杀我。咱们只要开了一条缝,就可以慢慢把它撬开。”
……
杨叶带着胡因梦去紫气公司,查看《孔雀王》的进度。
走进杨铭新的办公室,发现徐刻和程小东也在,笑道:“徐导演,程导演,稀客啊!”
两人连忙站起来,客气地和杨叶握手,道明来意,原来是为了给他们拍摄的武侠电影《生死诀》做后期。
《生死诀》是程小东的成名之作,程小东靠着这部电影确立了自己天马行空的动作风格。
美国的时代杂志曾经邀请对动作片这一类型了如指掌的50位专业人士,评选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1部动作电影。
《生死诀》名列其中,排名100位。
这电影中间的忍者大战,还有最后的中日高手生死对决斗简直吊炸天。
程小东的快速动作剪辑手法对这个时代的武侠片来说,无疑是极具想象力的。
爆发力十足,所有的招式酣畅淋漓,见血封喉,毫不拖泥带水,就算很多年后再看,也是不落俗套。
不过……这种风格已经被杨叶用《笑傲江湖》抄走了,所以他现在只是算是对杨叶的模仿。
而且,动作设计虽然漂亮,无法隐藏的威亚痕迹却非常有碍观瞻。
所以,他俩这次找到紫气公司,自然是希望能够将这些痕迹隐藏掉。
这种事对于紫气公司来说小菜一碟,收了二十万,很快就完事了。
程小东和徐刻过来收货,发现去掉威亚之后,电影中刘松仁和徐少强就好像真的可以飞天遁地了,看得他俩好爽。
但是也好肉疼,贵啊!
随后,几人一起去观看了《孔雀王子》的后期制作。
蔡澜和蓝乃才也正在紫气公司盯后期,香港的电影圈就这么大,大家互相都认识,于是互相打招呼。
在一台电脑前,工作人员正在把特效图层和角色图层合到一起。
只见元彪用双手做出繁复的手势,一招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顿时一个空气波发出,将画面中的怪兽击飞。
这神乎其神的技术看得徐程二人眼中异彩连连。
杨铭新得意地道:“以前要做这种发波的特效,就只能画胶片。非常麻烦,而且软绵绵的,效果很差。如今用电脑来制作,就非常的方便了。”
徐刻叹道:“没想到紫气公司的技术这么先进!”
杨叶道:“相对来说,我们比好莱坞还是慢了一些,四年前好莱坞就开始使用CG技术了,今年好莱坞上映的那部《电子世界争霸战》,就大规模使用电脑进行图像处理,效果非常厉害。”
徐刻点点头,说道:“那个电影我也看过。”
徐刻是个技术狂人,做梦都想拍《蜀山》,他来紫气公司不止一次了,每次看到那些逼真的道具都心痒难搔。
可惜他一直没搞到钱,看也白看。
这段时间,徐刻正在和邹文怀联络十分频繁。
可惜邹文怀被《银翼杀手》坑惨了,对于制作这样的特效大片有点犹豫不决。
杨叶也不说破,不仅不说破,他还打算给徐刻加点筹码。
蔡澜和蓝乃才搞的这部《孔雀王子》看起来还不错,如果票房好的话,一定能刺激邹文怀下定决心。
杨叶问蔡澜:“这片子还有多久弄完?”
蔡澜道:“快了,把这个发波的效果调整一下,最多一个星期就弄完了。”
杨叶道:“这么快?我还以为年底才弄完呢。我之前看过院线的排期,下半年档期比较拥挤,你们是直接上还是等明年?”
蔡澜一愣,说道:“很挤吗?”
杨叶道:“九月份上阿龙主演的西片《上海正午》,十月份上濛姐监制的《投奔怒海》,十一月份上我导演的西片《第一滴血》,圣诞档上三毛的《人吓人》。
另外阿龙三兄弟马上要开拍一部《A计划》,不是圣诞就是春节。哦,新艺城还有好几部片子在等着,麦当雄也有片子要上,其他一些小公司的就不说了。”
蔡澜一听,杨叶、陈龙和洪京宝都惹不起,夏梦那部《投奔怒海》似乎很好欺负的样子。
许鞍华是拍文艺片的,片子里也没什么大咖,能有什么票房?
蔡澜打算捡个软柿子捏一捏,便道:“我们十月上行不行?九月份先上午夜档,试试反应。”
杨叶心说,你以为《投奔怒海》是软柿子,那特么是块铁板。
杨叶道:“你们和江经理商量一下,让他把你们和濛姐的片子尽量错开半个月。另外去找宣传部门沟通,搞个计划,把宣传先做起来。”
蔡澜点点头,说了声好,杨叶又道:“日本那边我亲自和角川社长说,让他们启动宣传计划,咱们弄个同步上映。”
日本那边竞争更激烈,要同时和日本电影和好莱坞竞争,蔡澜也没指望能轮上什么好档期,能整个同步上映的噱头就不错了。
蔡澜便又说了声好。
杨叶道:“对了,过段时间你和我去一趟新加坡怎样?”
蔡澜奇怪地道:“去新加坡干什么?”
杨叶道:“你不是新加坡人吗?给我做个向导。我去那边谈点合作。”
这倒无所谓,蔡澜随口就答应了。
……
路线定出来后,林葆诚、江志强、黄锡照开始频繁往吉隆坡,新加坡出差。
至于杨叶,他只等到事情谈得差不多了才最后出马,不可能前期就赤膊上阵的。
江志强在新马考察了一番,先去见了当地彩虹集团的老板郭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