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460节
这年头,香港知名的制片人只要想拍片,他说我这部电影要投资一千万。
两三天之内,台湾,东南亚就会拿钱过来,一到账就是两三千万。
黄百鸣家门口常年挤满了人,你要见他,就得等着,,慢慢排队。
黄百鸣倒不是想装逼,实在是没办法,来送钱的人太多了。
投资人的钱太好赚,埠片就产生了。
拿了海外投资人的钱,找几个二线港星,随便拍部片子交货,稳赚不赔,还没票房压力。
李赛凤在原时空就是专门拍埠片的。
这种模式在后来愈演愈烈,演变出了“卖片花”的畸形模式,是港片暴毙的因素之一,这都是后话。
杨叶正琢磨着要不要主动出击,出击谁?小贤还是敏敏,或者豆豆?
胡因梦忽然走进来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导演想见你。”
杨叶招招手,胡因梦道:“上班呢!”
“老夫老妻了,忸怩什么,过来!”
胡因梦只好走过去,坐在了杨叶的怀里,杨叶在她的翘臀上摸了两把,笑道:“是为拍摄电影《末代皇帝》的事吧?”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是意大利大师级的导演,他的作品中,中国人最熟悉的就是《末代皇帝》。
胡因梦道:“你怎么知道?”
杨叶道:“老家伙前段时间访问了中国,参观故宫后就想拍摄溥仪的故事,北影厂的人接待的他,我怎么会不知道。”
胡因梦道:“你早知道他会来找你?”
杨叶一笑:“我把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溥仪的老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这两本书的版权都买下来了,贝托鲁奇想拍溥仪的故事,就绕不开这两本书,只能来找我。”
胡因梦道:“你不会是想演溥仪吧?”
杨叶原本想说,谁踏马要演野猪皮啊,忽然想到胡因梦是满人,硬生生把这句话憋了回去,调笑道:“我演溥仪的话,你就来演朕的婉容皇后如何?”
胡因梦却道:“婉容是郭布罗氏,我是瓜尔佳氏,我演你妈还差不多!”
杨叶一时语塞,因为溥仪的亲妈就是瓜尔佳氏。
杨叶有些无奈地道:“好好的,怎么就想着当我妈了呢?”
胡因梦道:“我当了你妈,你再敢出去拈花惹草,老娘就大耳瓜子抽你!”
杨叶正色道:“因因,不管我有多少女人,你在我心目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厮就这点好,甜言蜜语张口就来,说得还特认真,很会提供情绪价值。
胡因梦听了这话,心中一软,说道:“罢了,反正你狗改不了吃屎。”
她在杨叶的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忽然说道:“我累了,准备离开了。”
杨叶一惊,失声道:“你要去哪里?”
胡因梦黯然道:“我也不知道,你连滢滢也不放过。我已经人老珠黄了,没准哪天就会被你抛弃,还是先离开的好!”
杨叶最近泡的全是十七八岁的小妞,少女时代吃了三个,胡因梦是跟杨叶最亲密的人,看在眼里,忽然有些心灰意冷。
再过几年,杨叶泡的小姑娘,恐怕当她女儿都嫌小了。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而且精力也有限,她想着杨叶的心思都在那些小姑娘身上了,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得不到杨叶的关注,不如趁早走了好。
杨叶明白她的意思,搂着她的腰肢,柔声道:“因因,我们生个宝宝好不好?”
妈的,又祭出生孩子大法了。
胡因梦“啊”了一声:“生孩子?”
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杨叶道:“难道你不想跟我生个可爱的宝宝?朕的家里可是有皇位要继承的呢!”
胡因梦撇撇嘴:“你家的皇子太多了,你就不担心到时候给你来个九子夺嫡什么的?”
杨叶道:“我会安排好的,我保证我们的宝宝会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生不用为钱财这种身外之物发愁。”
胡因梦不置可否:“你想用孩子栓住我啊?”
“是啊,我怕你跑了。因因,我一辈子都不想和你分开的。”
“花言巧语,我考虑一下吧!”
“好好!”杨叶一脸欣喜的表情,心里却想,你还考虑?哥分分钟就把你肚子搞大。
“对了,刚刚说贝托鲁奇的事呢,你见不见他?”
“当然见,你跟他约时间吧,等我从深圳回来就见他。”
……
经过将近一年的谈判,多美卡玩具公司正式落户深圳!
多美卡的社长松井隆很给面子的亲自前往深圳出席了剪彩仪式。
杨叶作为多美卡的股东,这个项目的牵线人,自然也获邀参加。
“咔嚓!”“咔嚓!”“咔嚓!”
梁市长、松井隆、杨叶一同握着金剪刀,剪断了红色的花球。
梁市长高兴地宣布道:“我宣布,日本多美卡玩具公司,正式落户深圳!”
“咔嚓!”“咔嚓!”“咔嚓!”
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多美卡将在中国招募三千名员工,专门制造各种玩具。
对于刚刚起步的深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项目了。
不要小看玩具厂,八十年代,深圳最令人羡慕的工作,就是“凯达妹”。
1982年,港商在深圳蛇口兴办凯达玩具厂,主要生产小汽车、毛绒公仔等多种类型的玩具。
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是每天3.1元,加班的话,平时是1.5倍工资,周末两倍,一个月收入高达百元。
要知道,刘小庆这样的国营电影厂的正规演员,一个月工资才六十块。
这年代的“凯达妹”,就是妥妥的高薪阶层,怎么不让人羡慕?
在那个年代打过工的都知道:
打工最好的选择就是去日资厂,其次欧美厂,其次港资厂。
不是迫不得已不要去台资厂,那不是人待的地方。
除非要饿死,否则不要去中资厂,那踏马是地狱。
杨叶一下就拉来一个大型日资玩具厂,等于是解决了三千个家庭的吃饭问题,妥妥的功德无量。
梁市长很是高兴,剪彩仪式结束后,拉着杨叶说道:“杨先生,这次多美卡的项目能够顺利落户,还得感谢你从中斡旋啊!”
杨叶道:“内地人力成本低廉,人民又勤劳,原本是外商投资建厂的不二选择,双赢罢了。我只是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不敢居功!”
梁市长道:“不管怎么说,杨先生在海外扬我们中国人的声威,又关心大陆的民生疾苦,鄙人是非常敬佩的。”
杨叶道:“梁市长,您过奖了。说到投资,其实我还有个项目,想和市长谈谈。”
“哦?”梁市长大喜,还有项目,连忙道:“请讲!”
杨叶道:“我想在深圳投资建设一个大型影视基地,等比例复原紫禁城,大明宫等大型古代建筑,专门用于古装影视作品的拍摄。”
上一集杨叶还跟萧蔷说要建个皇宫,居然不是说着玩的。
第406章 就像神一样
一年后,故宫就会禁止影视项目进入拍摄。
《末代皇帝》因为申请及时,成为最后一部在紫禁城内拍摄的电影。
后来的《戏说乾隆》,虽然也号称是在紫禁城内拍摄,其实只是拍拍外景。
由于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两个朝代又是影视剧的高发朝代,所以兴建一座紫禁城,会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刚需。
如果参考后世的发展,杨叶应该去横店兴建影视城,不过他并不想去横店。
杨叶的大本营在香港,而横店太远了,不利于发挥他的优势。
要不了十年,香港的娱乐产业就会崩盘,这是时代的洪流,杨叶阻止不了的。
这不是说杨叶多拍一些牛逼的电影,多发展一些产业,培养一些人才就可以避免的。
这年头好莱坞厉害的电影多的是,香港学到什么了吗?无非就是跟风抄袭一波罢了。
香港只是一座城市,它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战略腹地,只能靠海外市场。
随着香港电影越来越繁荣,制作成本必然不断上涨。
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的超级巨星拍摄一部电影要拿两千万片酬,香港本土市场的营收全给他一个人都不够。
要赚钱就只能靠海外,而海外是最不稳固的,对方随手制定一个政策,你就只能徒呼奈何。
比如前两年马来西亚将本国的娱乐产业“巫裔化”,邵逸夫就只能卷铺盖走人。
九十年代台湾政策一变,香港最大的海外市场瞬间丢失。
杨叶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凭空造出一个战略腹地,这就是为什么他要想方设法,不惜送技术也要帮助内地发展经济的原因。
只有老百姓有钱,才能拉动循环,企业才有活力,都是一帮穷鬼,韭菜都没得割。
随着内地的经济崛起,必然会产生虹吸效应,香港的娱乐产业迟早会往内地转移。
港片暴毙之后,香港电影年产量几年之内就迅速从巅峰时期的300部跌落到50部左右,还包含合拍片。
香港的电影人才开始出走,最顶级的那批,比如陈龙、李联杰、吴宇森、袁和平这些人,前往好莱坞捞金。
次一级的,比如刘?桦、郭富成这些,就来到内地市场淘金。
而那些最基础的从业人员,他们没有能力去好莱坞,去内地赚钱。
开不了工,只能被迫转行。
这些人也没有别的工作技能,只能从事销售业或者服务业。卖楼、卖保险,做服务员、做保安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