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550节
杨叶摇摇头,说道:“海外市场是最不稳定的,别人随便一个政策就可以将咱们的电影拒之门外。
邵氏和电懋以前在马来西亚称王称霸,现在呢?邵爵士还不是乖乖退出,不仅关了电影制片厂,连电影院都不要了!”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十年前越南排华的时候,香港电影就卖不进去,这两年才慢慢恢复。
杨叶因为跑到内地去拍电影,白杨公司就被台湾整体封杀,要不是杨叶的影响力够强,白杨公司能够靠其他市场弥补在台湾的损失,早就玩完了。
以前有个叫叶志明的人开了一家缤纷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部部大卖,雄心勃勃要自组院线,结果因为选择了和双南院线合作,台湾一巴掌就把他拍死了。
成龙若有所思地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破局呢?”
杨叶道:“我先说句实话,你们几位都是香港最好的商业片导演,就算港片暴毙了,也少不了你们一口吃的,大不了去好莱坞,不过其他人就难咯。
我想,我们作为香港电影人的一份子,还是有责任把这副重担挑起来的。”
杨叶这话倒是没有吹嘘的成分,这四人后来的确去好莱坞闯荡过,其中洪京宝和徐刻闯荡失败,陈龙和吴宇森则成功站稳脚跟。
这四人也的确是港片黄金年代最强的商业片导演,陈龙和洪京宝都是动作电影的革新者。
陈龙开创了谐趣功夫派,洪京宝也创造了灵幻功夫片,虽然影响力比陈龙小得多。
徐刻胜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武侠电影注入各种全新的元素。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代表了香港商业电影的最高成就。
这四人都是走出了自己风格的一代宗师。
至于同时代的其他人,比如王京,不过是个东拼西凑的裁缝罢了。
周星池、杜琪峰、刘伟强等人作为导演崛起较晚,黄金时代名声不显。
许鞍华、王家卫、关景鹏等人专注文艺片,不在讨论之列。
杨叶道:“如何让香港电影继续辉煌下去,答案其实很简单,四个字……北望神州!”
“北望神州?”几人异口同声地重复了一遍。
“那是一个十几亿人口,潜力巨大的市场。
而且不知什么原因,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快,不逊于美国。
几年前,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被台湾封杀也要拥抱内地。
如果没有内地的计算机技术,你们以为我拍得出《终结者2》?
有市场,有技术,这就是抗衡好莱坞的资本。
大陆所缺的,起步太晚,缺乏相应的电影人才。
咱们就是电影人才嘛,这不是一拍即合的事吗?”
众人一听,原来是这个道理。
其实杨叶当初和台湾翻脸,他们是不能理解的。
如果不是白杨公司的海外发行能力确实强。
而且杨叶前脚被封杀,后脚就获得了进入内地市场的入场券。
这些人恐怕就走光了。
直到现在,大家才明白,杨叶当年选择内地,竟有如此大的深意。
不由纷纷感叹,杨叶这目光还真够长远的!
吴宇森有些疑虑地问道:“那你如何能确定,大陆就能成为咱们的稳定市场呢?”
杨叶道:“因为香港1997年就会回归祖国,到时候香港电影就是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在中国上映,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啊这……众人一想,没毛病啊!
杨叶继续道:“当然,想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分一杯羹,我们就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我们的资源和经验,帮助大陆发展电影产业。
简单来说,就是投资大陆的文化产业。这和港商、台商投资大陆的实体产业没什么区别。
你们可能会认为,现在去大陆,限制太多了,我们等九七之后再去不就行了?
这就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的区别了,等九七再去,黄花菜都凉了。
正是因为内地现在求贤若渴,才会迁就我们,我们则可以趁机把路走宽。
如果等内地自己开放,那就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咯。
所以,我才会一再地在电影中启用大陆演员,还跑到深圳建影视城。”
至此,杨叶这几年干的那些他们四人看不懂的事,就全都说明白了。
杨叶和他们四人说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杨叶不可能一个人把电影都拍完。
比如《鬼吹灯》系列,杨叶不可能一直拍下去的,他拍完《寻龙诀》,后面就会交给别人来做。
而有能力拍出顶级商业片的,香港暂时就他们四个。
台湾一个都没有,大陆的谢晋已经老了,年轻一辈暂时就一个张一谋。
这四个人里面,陈龙和徐刻自不必说,纵横华语影坛五十年,每个时期都有值得一提的作品拿出来。
陈龙是一招功夫片打通关,徐刻则是诸体皆擅,什么题材都尝试过,有低谷也有高峰。
洪京宝的巅峰比较短暂,到了九十年代就一蹶不振了。
但是他跟王胖子绑定,熟悉了特效电影的制作流程后,未必不能担任《鬼吹灯》的导演。
吴宇森属于大起大落,在香港、好莱坞、中国大陆都拿过票房冠军,甚至问鼎过全球年冠。
但是扑街的时候,那也是惊天血扑,在好莱坞坑死了米高梅,回中国又坑死了小马奔腾。
杨叶等于用未来的大陆市场给他们四个画了一块大饼。
而他们想要真的分上一块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跟着杨叶上车。
这样一来,大家就因为共同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
这四人里面,最热心的就是陈龙了。
自从白杨公司和内地签订协议后,陈龙的电影就开始陆续进入内地市场上映。
由于他的电影诙谐幽默,惊险刺激,老少皆宜,深受内地观众的喜爱。
成龙的电影工作室是参与分成的,他的每部电影在内地上映,都会为工作室带来几百万人民币的收入。
这些钱,白杨公司是按照官方汇率,直接用美元支付给陈龙工作室的。
以如今的汇率来算,陈龙每在内地上映一部电影,都会为他带来大概一百万美元的净利润,简直赚翻。
所以,对于杨叶进入内地的决策,陈龙不仅举双手赞成,还要举双脚赞成。
至于因此而失去的台湾市场……那是什么?
……
带着四大导演参观完摄影棚,并给他们画了一顿饼之后,杨叶继续准备筹备《寻龙诀》。
现在主角团已经到齐了,还缺反派团。
《寻龙诀》的反派一号叫应彩虹,虹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物,非常有这个时代的特色。
在原版《寻龙诀》上映的那个年代,年轻的观众可能没什么感觉。
但是,在杨叶如今所处的时空,让《寻龙诀》在这个年代上映,那冲击感要强烈得多。
80年代末期,世界各地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气功大师,特异功能大师。
上至庙堂,下至江湖,这些人都非常活跃。
各国还忽然之间跟疯了似的,投入大量资金去研究各种特异功能现象。
这些大师还可以堂而皇之的上电视,公然行骗,害得无数人倾家荡产。
反应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香港电影就有超多这种桥段。
比如周星池的《赌圣》、周闰发的《赌神2》、《花旗少林》等。
周星池的《上海滩赌圣》开头那段的特异功能斗法,简直就是后世的漫威英雄大战,也就是特效简陋了一点。
《寻龙诀》中的应彩虹,号称无上尊师,出生中国四川农村,是个冒牌华侨。
据说天生眼珠一黑一黄,能见鬼见神,被村里的人视为不祥。
后来被一个日本富商带到东京收养,富商死后,应彩虹不见踪影,传闻是重病住院。
几年后突然出现,自称在喜马拉雅山修炼得道,能解救众生,回香港成立环球修灵会,专门收名门富豪为弟子,费用昂贵。
这就是个典型的邪教教主,实际上她没有法力,只有戒指里藏着的迷药,还有继承到的大量钱财。
她得了重病,活不久了,到神女墓中寻找彼岸花是为了救自己的命。
在各国都把这些大师奉为座上宾的年代,杨叶忽然在一部电影里公然说这种人是骗子,他是很勇的。
像这样的角色,得找一位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老戏骨来演。
一个是平衡主角跟反派之间的力量,二是能带来很与众不同的气场。
原版的刘小庆就非常适合,演得也很好。
刘小庆如今38岁,演技也在巅峰状态,其实很适合她来演。
不过她是八十年代的大陆第一女演员,来香港演个反派,有点欺负人。
而且她在拍《红楼梦》,档期也不好协调,杨叶就算了。
可惜如今的港台地区,这样的女演员……还真不太好找。
想来想去,杨叶觉得郑佩佩可以试试。
虽然郑佩佩一直演女侠,总是一脸正气的样子。
但她的戏路其实非常广,既可以在《唐伯虎点秋香》里演逗比华夫人,也可以在《卧虎藏龙》里演恶毒的碧眼狐狸。
演一个邪教教主,应当不在话下。
主意一定,杨叶把郑佩佩约了出来。
郑佩佩看了剧本之后,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她认真地思考了半天,说道:“我从来没演过这样的角色。”
的确,她很少演反派,大多数时候都是演正面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