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港娱:功夫之王

港娱:功夫之王 第845节

  李彬彬却听出了那么一点意思来,默默地听了下去,甚至感觉浑身有点发冷,忍不住靠在了杨叶的身上,寻求一丝温暖。

  这首《高级动物》,在后世的许多人看来,就是一个装逼犯搁那背课文。

  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的实验性作品。

  它用迷离的灯光,低沉的贝斯,躁动的鼓点,来隐喻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阳光之下,都是迷幻。地狱天堂,都在人间。

  黎姿是一个香港人,也不懂摇滚乐,所以她觉得很无聊。

  但李彬彬和窦维一样是生活在内地的人,本身也懂音乐,就咂摸出了点意思。

  要欣赏一个作品,或者理解一个人,一定要熟悉他所在的那个领域,或者熟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否则的话,就是无感。

  比如这个年代内地有一部恐怖片叫做《黑楼孤魂》,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电影半点都不恐怖,甚至有点可笑,但是《黑楼孤魂》却吓死过人。

  因为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电影就是一个极致的噩梦。

  其实视觉上的恐怖并不算真正的恐怖,真正的恐怖是发自内心基于人性的荒诞与恐怖。

  而《高级动物》就有这种特质,李彬彬听着听着,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

  她想要寻求保护,就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杨叶的怀里。

  杨叶搂着怀里的小美人,没想到窦维的歌还有这功效,能给他送助攻。

  黎姿听得正不耐烦,忽然看见李彬彬钻进杨叶的怀里,不由得醋意大起。

  杨叶觉得不能厚此薄彼,也将黎姿搂了过来,在她耳边说道:“别闹,她是害怕了。”

  黎姿瞪着一双大眼睛,不解地道:“害怕?”

  杨叶在她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道:“嗯,她听懂了这首歌,在寻求安慰。”

  窦维拿了一个铃鼓过来,摇着铃鼓,开始演唱第二首歌《噢,乖》。

  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首雷鬼音乐,而且完成度很高,这首歌一出,很多观众都承认了他的才华。

  杨叶左拥右抱,搂着两个小美人儿,看着台上的窦仙儿装逼,感觉很是惬意。

  《噢,乖》是正经在唱,不像之前的《高级动物》那样背课文了。

  但是唱着唱着,这厮忽然又叽里呱啦起来,不知道在鬼叫什么。

  杨叶又笑出了声,原来窦维这厮又忘词了,于是一通鬼叫,开始糊弄。

  嗷了几句,还是想不起词儿,干脆就不唱了,跑到台上去操键盘。

  观众席上,王非瞧得两眼发光。

  这个时空的王非由于早早被杨叶发掘,并没有度过一段苦闷的日子。

  而是一出道就大红大紫,过得一帆风顺,所以她跟窦维并不熟。

  但大家都是京城来的,天然就有亲近感。

  天后发现这小伙子挺有才啊,写的歌这么有特色,又会摇铃鼓,又会弹键盘,竟然就有点春心荡漾了。

  等到第三首《黑色梦中》,又恢复了一点之前的风格,又是念经,又是各种人声,去营造一种梦境的感觉。

  经过两首歌的铺垫,观众渐渐熟悉了窦维的风格,也接受了他的音乐,全都跟磕了药一样,跟着节奏摇头晃脑。

  尤其是前排那些嘉宾,全都陷入了窦维给他们营造的梦境之中,摇得几欲癫狂。

  “谢谢!”窦维一曲唱完,淡定地走下舞台。

  “嗷嗷嗷嗷嗷!”

  “啪啪啪啪啪!”

  台下的观众从梦中醒来,给了他一阵疯狂的呐喊,一阵热烈的掌声。

  “幻眼乐队”和“China Blue”表演完之后,就坐在台下看其他嘉宾表演。

  “China Blue”的队长兼贝斯手朱剑辉是个缅甸华裔,成年后到台湾寻找音乐梦的。

  他看了窦维的表演,感觉不可思议:“我一直以为华语音乐在台湾,没想到内地竟然有这么棒的摇滚乐。”

  “幻眼乐队”的鼓手是个马达加斯加华裔,也是到台湾来寻梦的,闻言表示赞同。

  “China Blue”的鼓手是个美国白人,他更加感觉不可思议:“不是听说中国大陆很闭塞吗?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音乐?”

  伍佰跟张培仁聊过天,知道一些,说道:“今天过来表演的内地乐队都是地下乐队,在张培仁找到他们之前,他们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一无所有,只有一个摇滚梦。”

  随即又用有些羡慕的语气说道:“虽然如此,但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而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市场的接受度,必须对唱片公司负责。”

  刘伟仁道:“其实这样的音乐虽然不够商业,也很难畅销,但是他在现场营造出来的氛围,却是我们的音乐无法比拟的,作为摇滚乐迷来说,我挺羡慕他们的。”

  两支台湾乐队在台下聊着天,窦维已经回到后台,轮到张楚登场了。

  窦维问张楚:“哥们儿,紧张吗?”

  张楚道:“紧张!”

  窦维叹了口气:“我刚刚也紧张了。”

  窦维承认自己紧张了,张楚反而轻松了不少。

  因为他觉得窦维很牛逼,既然窦维都紧张,那他紧张就是正常的了。

  张楚上了台,在舞台上摆了一张高脚凳子,坐在凳子上。

  一阵欢快悠扬的小提琴声响起,张楚开口唱道:“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

  观众都惊呆了,摇滚还能这么玩?你确定不是唱民谣的吗?

  张楚唱了几句,又紧张起来了,虽然没有像窦维一样忘词,但是整个人缩在椅子上,手指紧紧地抓住裤脚,像个自闭症儿童。

  对于一般人对摇滚歌手的印象,他这里完全是反着来的。

  很多歌手标榜自己摇滚,就留长发,烫卷毛,个性飞扬,桀骜不驯。

  这厮剪小平头,穿格子衫,与人为善,他的桀骜不驯,是隐藏起来的。

  10岁离家出走,到处流浪。

  那个年代考大学有多难?他考上了又辍学。

  那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岁,对于人生常态和社会现象一万个不理解:“为什么非要这样?”

  比如说被分配的工作啊、结婚生子啊、大学本科毕业的追求啊,都让他受不了。

  于是他就放弃了学业,背着吉他去北漂。

  八、九十年代,京城有很多剧组,很多北漂的艺术青年家都喜欢在剧组打工。

  既能混口饭吃,又能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人生体验。

  张楚就在一个剧组打工,做道具。

  那个剧组的制片主任是张继中,张楚依据家乡的习惯叫张继中“大叔”。

  张大胡子就批评他:“考上大学不容易,还是应该上学!”

  张楚很不明白这些人的劝解:“我不喜欢啊,为什么还要上?”

  这个年代的一些人,似乎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体验。

  而对社会附加给他们的东西不屑一顾。

  他们把喜欢,还是不喜欢,看得很重要。

  喜欢一件事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别的原因都不重要。哪怕这件事会影响前途或者什么东西,也不放在心上。

  比如张楚好好的大学不上,非要去流浪,还有之前提到的蔚华,好好的央视主持人不做,要去搞摇滚。

  在世人看来,这绝对是大沙币,但他们自己觉得,这很正常。

  简而言之,他们认为社会的道德观念不能凌驾于个人的内心,要以“我”为本,从“心”所欲。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整个社会是趋于保守,越来越倒退的。

  后世在网上评价一个人,不是他看做出了什么成绩,取得了什么成就。

  而是用放大镜搜寻他的私事,看他有没有什么黑点。

  抓到黑点,就扣上一顶三观不正的帽子,一棒子打死。

  比如金庸就是抛弃妻子的渣男,琼瑶就是坏人家庭的小三。

  而他们的作品精不精彩,曾经陪伴了多少人,全都抹杀了。

  杨叶不喜欢原本那个年代,因为在那种环境下,作品的好坏并不重要,名人们都靠打造人设,割粉丝的韭菜赚钱。

  而杨叶觉得,作为一个观众而言,应该更加关注作品的好坏。

  因为你要看的啊,你喜欢一个作品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因为创作者的人设好?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

  张楚像个自闭症儿童一样,拘谨地坐在凳子上,一首接一首,唱着他的歌。

  其实他嗓音条件并不好,唱得也不咋好听,但不知道为什么,现场的观众就是感觉很嗨。

  他唱完一首,观众就一阵欢呼。

  而他自己,根本不与观众做交流,好像那些观众与他无关一样。

  观众喊观众的,他唱他的。

  黎姿越听越觉得有意思,对说道:“他好有趣啊,他都不理人的。”

  杨叶嗯了一声,笑道:“这个是自闭症儿童,等下还有个躁郁症青年呢!”

第693章 摇滚之夜下

  接下来是香港的摇滚乐队登场,首先是太极乐队。

  他们主场作战,一登台就迎来了粉丝们的疯狂尖叫。

  香港玩乐队的人并不多,几支乐队的成员在早期都有重叠现象。

  太极乐队的雷有辉跟达明一派的刘以达组过乐队,另一位成员邓建明则和黄家驹、黄家强兄弟组过乐队。

首节 上一节 845/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娱之花瓶影帝

下一篇:港综:我无敌你随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