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港娱:功夫之王

港娱:功夫之王 第863节

  “有骨气!”

  杨叶点了个赞,没有多说什么。

  霍宝珠这女人的潜力很大,如果她直接从了,对杨叶来说,反而没什么意义,无非是笼子里多了一只金丝雀。

  但她选择了不服,要硬啃袁咏仪这块骨头,那就有不少精彩的好戏要上演了。

  这对杨叶来说,反而是好事。

  ……

  杨叶将霍宝珠介绍给袁咏仪认识,没工夫看她俩撕逼,就带着人飞往洛杉矶,帮汤姆克鲁斯弄《碟中谍》系列去了。

  《碟中谍》这个系列,一开始其实是剧情片,以剧情取胜,动作戏很少,跟后来的《谍影重重》有点相似。

  但是第二部换成了吴宇森导演,这厮让汤姆克鲁斯各种装逼耍帅,墨镜、摩托、风衣、爆炸,鸽子……一个不落地全都出现在了汤姆身上。

  结果《碟中谍2》拿下了那年的全球票房冠军,从此这个系列就被吴宇森给带偏了。

  杨叶给汤姆克鲁斯弄《碟中谍》,也不打算弄太多动作场面,而是遵从原作,以剧情取胜。

  当然,电影最后,惊险刺激的徒手扒高铁,扒飞机这些桥段,都是要重点展示出来的。

  否则的话,就变成了一部纯谍战片了。

  杨叶抵达洛杉矶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胡金铨、梁家挥、钟楚虹等人。

  胡金铨筹备了十几年的《华工血泪史》,终于在徐风的资助下,完成了拍摄。

  这是一部原时空没有拍出来的电影,它讲述的是1885年,在美国怀俄明州的石泉城,爱尔兰矿工对华人矿工的屠杀事件。

  而暴乱的起因,却只是因为一个字:卷!

  石泉城有一个矿场,矿工主要是爱尔兰人,管吃管住,工资每天两美元。

  后来华人来了,只要一美元,每天干得还比爱尔兰人多。

  这样一来,矿主自然不要爱尔兰人,要华人。

  爱尔兰人怒火中烧,在石泉城的报纸上大骂华人,并要他们限期整改。

  但华人不懂英语,也几乎不会买报纸看,所以效果为零。

  爱尔兰人绷不住了,动手杀了一个华人。

  华人也不好惹,反手杀了一个爱尔兰人。

  矿主出来调停,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站华工一边,调停失败,暴乱开始……

  这事一共闹到美国总统那里,派出军队,掩护华工撤退,才算结束。

第705章 不要再卷了

  杨叶看完了胡金铨剪出来的毛片,沉默了得有五分钟,才叹了口气,说道:

  “老胡,你这部电影,有点不正确啊。发行的话,要面临很大的压力。”

  照理来说,拍“华工血泪史”这个题目,肯定是要拍华人在北美被白人种族歧视,虐待、甚至屠杀,博取观众的同情。

  但胡金铨拍出来的电影,事是这么个事,却用极其冷静的镜头,把“石泉城大屠杀”的始末全给讲清楚了。

  看完电影的感觉,那些爱尔兰暴徒固然可恨,但华工……似乎并不是那么无辜。

  原本,在石泉城矿场的爱尔兰矿工,每天工资是两美元。

  华人来到之后,为了进矿场工作,就开始卷,他们只要一美元一天,还可以加班。

  你爱尔兰人一天干八个小时,周末还要休息?

  我华人一天干十个小时,三十天无休。

  这么好的牛马,哪个资本家不喜欢呢?

  于是大量招收华工,于是爱尔兰人面临失业的困境。

  爱尔兰人怒火中烧,在石泉城的报纸上大骂华工,并限期让他们给个说法。

  但华工不予理睬,一来他们不懂英语,二来他们几乎不会买报纸来读,三来就算知道,他们也不在意。

  因为他们笃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出来打工,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了。

  于是最终酿成了惨烈的屠杀!

  在这部电影里,美国政府居然是正义的一方。

  最终是美国总统下令,派出陆军,帮助华工撤退的。

  ……

  读美国历史的时候,有一个让人很费解的问题。

  为什么华工是资本家阵营?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工人暴动里面,华工都是反对派。

  而工人暴动的首要目标竟然不是资本家,而是华工。

  而胡金铨的这部电影,似乎……从某个角度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名中国人,杨叶看了这么多同胞被屠杀,本应该义愤填膺才对。

  但是,他却有点同情不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卷呢?

  别人一天工资两块,你只要一块。

  别人一天干八小时,你干十小时。

  能不遭人恨吗?

  这也就罢了。

  别人罢工,向资本家争取权益,你作为工人阶级,不一起也就算了,还要跟资本家站一边。

  给口饭吃就感恩戴德,真是做牛马上瘾了,你是人啊!

  不过胡金铨也在电影中表明了华工为什么这么卷。

  因为在清朝,人们连生存都是问题。

  光绪年间,上海的男普工一个月工作三十天,可以赚到9银元(光绪元宝)。

  而他们到了美国,轻而易举就可以赚到35美元。

  当时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1.8银元。

  等于说美国华工的工资是清朝的七倍,而且是和工资最高的上海相比。

  相比1885年,地狱一样的清朝,华工在美国拼命工作的行为倒也可以理解。

  而140年后,某企业派人到南美务工,被那个国家爆料把劳工当奴隶对待。

  该企业的发言人还拿出一堆劳工按的手印,说什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网上居然还有说这企业太牛逼了所以招人黑,说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更有牛马表示出国就是为了赚钱,一个月一万多的工资,居住环境差点无所谓。

  很多中国人的想法就是,“我就是来打工的”,“我就是来吃苦的”……

  每天吃着猪食,工作十二个小时,没有节假日,还觉得理所当然。

  ……

  《华工血泪史》全程在美国拍摄,胡金铨对电影又精益求精,拍摄时间长达八个月,耗资2000万美元。

  这是一部注定会血本无归,还要挨骂的电影。

  当初是杨叶知道胡金铨没几年好活了,为了让徐风报答胡金铨的知遇之恩,才答应投资的。

  现在却觉得,这电影,其实有它存在的意义。

  杨叶道:“拍得很好,精剪一遍,然后发行吧,也算给后人……一个警示。”

  又道:“老胡,听说你心脏不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吧,该手术手术。”

  胡金铨一直担心杨叶会为了票房,动他的片子。

  谁知杨叶什么也没说,直接通过,反而还关心起他的身体,不禁有些感动,说道:“等电影上映了我再去看病。”

  “你还是先看病吧,否则的话,到时候那些影评人什么的给你一顿骂,只怕病情要加重。”

  “额……好吧!”

  原时空的胡金铨为了《华工血泪史》奔走十几年,终于在吴宇森的帮助下搞到了《化工血泪史》的投资。

  1997年1月,他打算先做个心脏手术,然后全心投入拍片,结果死在了医院,享年65岁。

  ……

  “阿红,最近有没有接戏?”

  “没有啊,现在环境好差,开工的剧组好少。”

  “连你都没工开?”

  “也不是没有,但没什么好剧本,而且那些剧组还说预算不够,希望我能够少收点片酬,我干脆就不接咯。”

  杨叶一想也是,她又不等钱吃饭。

  “既然如此,我陪你去欧洲旅游吧,先去布拉格,然后去巴黎,再去伦敦……”

  “少来,我不相信你的鬼话。”

  “我说真的,下周咱们就出发!”

  ……

  布拉格,旧城区。

  《碟中谍》正式开拍,杨叶拿着对讲机,正在指挥调度各组的情况。

  剧组一开拍就准备了一场硬战,拍摄水族箱爆炸的大场面。

  这场戏是伊森亨特的队友全部挂掉之后,伊森找到了接头人。

首节 上一节 863/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娱之花瓶影帝

下一篇:港综:我无敌你随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