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港娱:功夫之王

港娱:功夫之王 第869节

  刘意霏在他的店里偷了个东西就走了,刘?桦跟在后面,问多少钱。

  黄霑看着棋谱,研究者围棋,漫不经心地说道:“算了吧,小时候都会有这毛病。

  生了就是孩子嘛,天天让她一个人游荡。像别的爸爸一样经常带过来玩吧!”

  这个镜头非常温情,黄霑把那种漫不经心,又十分大度的姿态演得很好。

  他得意地道:“这个你不用说我也知道啦。不过我还是很嫉妒你,拍了这部戏,会有更多女人爱你!”

  接着,黄霑又点评了一番刘意霏,酸溜溜地嫉妒杨叶有个这么可爱的女儿。

  之后,袁和平点评了电影里的动作戏:“我觉得这次的动作戏很有特色,以往我们的电影里,一场战斗往往要打半天。

  我们动作指导要想破脑壳,设计各种惊险刺激的动作,但是这部电影没有。

  华仔每次出手都是快、狠、准,没有多余的动作,直接而惨烈,符合他特工的身份。”

  主持人问道:“您觉得刘?桦先生的动作戏,跟功夫演员们比起来怎样?”

  袁和平道:“比不上专业的功夫演员,在非功夫演员里面,是打得最好的!”

  轮到杨叶,他首先肯定了杜琪峰的导演水平。认为片子拍成这样,杜琪峰功劳很大。

  在杨叶看来,原版的《大叔》还是有一点温吞水的感觉,一般观众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会入不了戏。

  而杜琪峰就要比那个原版的导演高明不少,片子拍得也格外流畅。

  刘?桦装逼耍帅不输元斌,刘意霏也非常惹人怜爱,再有一堆演技派的加持,整部电影的效果,是超越原版的。

  随后又夸奖了一众演员,认为他们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然后才点评道:“我们现在的电影,文戏拍得太赶了,武戏又拍得太拖了。

  文戏像催命一样,赶紧过完开始打,打起来又比划半天,根本就是为打而打。

  我们制作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格局,文戏要做足铺垫,武戏要恰到好处。

  我希望观众能够看到我们的诚意,喜欢这部电影。”

  最后又点评了一番刘?桦:“华仔呢,刚出道就跟着我拍戏,我是一路看着他走过来的。

  很多人说他不会演戏,就知道耍帅,但今天霑叔说得好,耍帅,也是一种演技。

  其实这部戏设计的初衷,就是想放大华仔的这种特质。

  目前看来,大家的反应很热烈,效果不错,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票房。”

  刘?桦听了杨叶的话,不由得红了眼眶。

  这两年,他扑得太惨了。

  《战神传说》找来洪京宝、罗启锐、张婉婷、程小东和元奎五位导演共同操刀,还请来梅艳方、张曼钰一起搭戏,还专门请了一头虎鲸来卖萌。

  如此豪华的阵容,再加上大肆的宣传,一共耗资6000万港币,上映后本埠票房仅收1300万,海外销售也不尽人意,亏损3000万。

  寄予厚望的《天长地久》,用王家卫《阿飞正传》的创意,走文艺片的风格,仅收900万票房。

  孤注一掷,用3000万打造的《天与地》,上映后,本埠票房仅收1000万。

  《天与地》大扑之后,他主演的《杀手的童话》,票房低到只有500万。

  两年下来,狂亏五千万,票房号召力归零,不得已把公司抵押给了学者公司的蔡松林。

  他也没好意思回头去找杨叶,准备卖身给永盛,拍片还债。

  没想到杨叶却忽然出手,把他叫回来拍戏。

  刘?桦记得杨叶之前跟他说过:“这部戏原本是我写出来和我女儿一起拍的,不过我最近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所以我希望华仔你来演……”

  杨叶把这么好的角色让给他,今日在现场却并不提起,只是说这戏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十八年来,杨叶一直对他非常照顾,曾经用一部《天若有情》让他红遍亚洲。

  在他离开杨记,自立门户,公司却经营不善,陷入事业低谷。

  杨叶又不计前嫌,拉了他一把,还让自己的女儿和他一起拍戏。

  这种恩情,他不知道自己该何以为报。

第709章 完美地解决

  尽管首映会上一片好评,但《孤胆特工》卖不卖座,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因为对于香港传统的动作片和枪战片来说,这部电影的反差太大了。

  主角的造型没有港片里最拉风的身披风衣,手持双枪。

  打起来没有无限子弹,没有慢镜头,没有各种物品被子弹打得粉碎的特写。

  肉搏的时候没有华丽的招式,都是近身短打,刀刀见血。

  刘?桦以一种冷峻孤傲的形象出现,全程冷着脸装逼。

  只有最后一个镜头,拥抱小米的时候,才露出了一抹笑容。

  为了保险起见,杨叶才特地给这部电影弄了个首映礼。

  按说杜琪峰和刘?桦这两年都扑穿地心了,有戏拍就不错了,还弄个屁的首映礼。

  杨叶不仅给他们弄首映礼,还找了一大堆业内人士来观礼。

  然后就开始宣传造势,一帮笔杆子回去之后就开始写《孤胆特工》的影评,称这是一部与众不同,又特别经典的影片。

  首映礼上的一些言论和观点,也被媒体不断引用,到处扩散。

  黄霑说的“耍帅也是一种演技”、“拍了这部戏,会有更多女人爱你”,让刘?桦的粉丝兴奋不已。

  毕竟刘?桦已经扑街两年了,她们都希望刘?桦这次能够打个翻身战。

  于是,一个个都成了人肉宣传机,到处安利。

  而杨叶说的“现在的港片文戏太赶,武戏又太拖”,“希望文戏做足铺垫,武戏恰到好处”等希望能够改变电影格局的言论,又引起了无数影迷的共鸣。

  其实这个年代很多惊天大扑的电影,比如《新碧血剑》、《东方三侠》、《一刀倾城》……放在后世,都是非常不错的动作片。

  但现在的观众真的是好东西吃腻了,迫切地需要换换口味,不免就对刘?桦这部《孤胆特工》期待起来。

  如果不是杨叶这个挂逼,就算这个年代的杜琪峰真的有这个剧本,也是很难拍出来的,因为投资人可能会不敢投。

  就算投了,也是很小的规模,勉强拍出来,也不敢大规模宣传。

  最后就只能靠口碑去逆袭,而口碑逆袭是一个很玄学的东西,质量好的电影,未必能成功逆袭。

  比如杜琪峰后来的代表作之一,《枪火》。

  投资只有250万,演员都是他用自己的脸请来的,制作周期只有三个星期。

  为了省钱,他要求几个主角必须一遍过,只有刚拍戏不久的林雪可以NG。

  但有了杨叶这个挂逼,他拿出的东西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曾经成功过的。

  所以制作规模、宣传规模都可以敞开了搞,拍摄的时候也可以精益求精。

  而且,杨叶这些年的不败经历,无形之中也给了许多人无穷的信心。

  杜琪峰在93年拍一部扑一部,公司都扑没了,已经没人请他拍戏了,94年挂空挡。

  但是杨叶把他找回来,他立刻满血复活,化身大导演,仿佛从来没有扑街过。

  请演员的时候,无论咖位大小,没一个拒绝、推迟的,都是想办法空出档期来配合他。

  就连在美国拍戏的梁家挥,也硬是抽出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回香港客串了一波。

  这些年,杨叶已经给人们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

  只要是杨叶主导的电影,第一不差钱,第二票房爆。

  赚钱又扬名,大家都抢着拍,傻子才会拒绝。

  ……

  进入八月,《黑客帝国》已经在世界各地的边边角角上映完毕,累计票房5亿美元。

  这是他继《终结者2》、《终结者3》之后,第三部全球票房破五亿美元的电影。

  这么多年的口碑不断累积,让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人种的界限。

  像《功夫》这种比较东方意象的片子,原时空周星池拍出来只有1亿美元票房,杨叶拍出来就有3.8亿美元。

  除了片子出得早,这个年代特效还没有泛滥,给人的新鲜感足之外,他超强的票房号召力自然也是重要的因素。

  《黑客帝国》在动作上延续了《功夫》的华丽风格。

  又加入科幻元素,不仅视觉效果更加华丽,还紧扣时代脉搏,讨论人们最关心的计算机问题。

  在电影的内核上,又融合了世界各地的哲学元素,看起来非常有内涵。

  内外兼修,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终于使得三部曲在首部就突破了五亿大关。

  此时,《头条日报》的发行量已经突破了七十万份,达到了原时空那份《头条日报》的高度。

  但现在是九十年代,网络还没有大规模铺开,人们对报纸的需求量远超千禧年之后,所以它还在不断上涨。

  有人预测,它有可能成为香港第一份发行量突破一百万份的报纸。

  而1995年,香港人口也才600万。

  手持这么一份发行量碾压级的报纸,自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现在就在给《孤胆特工》带流量。

  这个年代宣传电影嘛,有钱的就上电视,弄街头海报,各种硬广强推,狠狠砸钱。

  在八月上映的《霹雳火》就是这么玩的。

  没钱的就在报纸上打点小广告,之前那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是这么玩的。

  杨叶把《头条日报》当微博来用,《孤胆特工》宣传,上映期间,每天都会登点内幕、花絮,影评,就如同在上热搜。

  他还亲自下场,在《头条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孤胆特工》的影评。

  还让杜琪峰、刘?桦等一众主创每人发表一篇影评,或者电影拍摄期间的心路历程什么的。

  连八岁的刘意霏都发表了一篇小学生作文,再放上一张她的萌照,吸引了无数怪蜀黍。

  这套全新的打法,直接把嘉禾,还有其他几家电影公司都打懵了。

  别人给电影做宣传要花钱,《孤胆特工》一分钱不花,还赚钱。

首节 上一节 869/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娱之花瓶影帝

下一篇:港综:我无敌你随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