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878节
先知是矩阵中一个可以预言未来的程序,就是她告知人类,会有一个救世主来解救他们。
人类相信了先知的话,千方百计找到了杨叶,而杨叶上第一部中觉醒了力量,使得人类相信,他就是救世主。
逼逼了半天,开始打架。
杨叶见到了先知的保镖李联杰,两人立刻开始了一番精彩的打斗。
杨叶和李联杰是这个世界上武术动作最好看的两个人,他们的这一段打斗,是经过了精心的编排的。
在原版中这场打斗中,基努和邹兆龙的武功水平差距太大了,邹兆龙有十年的武术功底,而基努是个刚开始练功的菜鸟。
为了让两个人打出相同的水平,袁和平费尽了心思,最后的效果也只能算马马虎虎。
现在换成杨叶和李联杰来打,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两人各种精彩绝伦的招数和动作层出不穷,看起来赏心悦目,叫人过目难忘。
一番交战,不分胜负,李联杰承认杨叶是救世主,带他去见先知。
先知声称杨叶已经有了预知的能力,并要他去找一个叫开锁人的程序。
通过开锁人可以进入源头,即机器帝国的源代码,救世主进入源头,战争就会结束。
先知说完,就溜了。此时,在第一部中被杨叶秒杀了的周比利追了过来。
在第一部的结尾,他明明已经被杨叶炸成了碎片,怎么又活过来了呢?
原来,在第一部中周比利先杀死了杨叶,理应是杨叶先被矩阵删除。
结果杨叶却复活了过来,反杀了周比利。
这就等于说是周比利被杨叶这个已经被他杀死的人杀死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BUG!
而一切都按照方程式严格运作的矩阵无法处理这种BUG。
也就导致了周比利变成了一个无法被系统判定的程序。
周比利不但拒绝被系统删除,而且由原来的杀毒软件变成了病毒。
他可以通过不断感染其他程序,将其变为自己,来无限制地复制自己。
这套理论对于后世的观众来说,司空见惯,没什么稀奇的。
但在1995年,是非常新颖,非常前卫,非常有趣的。
1984年才出现将可自我复制的程序称为病毒的论文,1987年才出现第一款杀毒软件McAfee。
而杨叶在《黑客帝国》中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将杀毒软件,病毒全部拟人化,可以说非常有创意了。
接下来就是杨叶以一对百的大战,道理讲得再好,故事编得再精彩,也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动作戏来得过瘾。
在第一部中,周比利顶着一张菱角分明的脸,戴着墨镜,活脱一个机器人模型。
他无与伦比的体能、力量、速度以及打不死的特性,把杨叶虐得死去活来,给无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不是杨叶最后开挂,就没有第二部了。
到了第二部,杨叶居然要打一百个周比利。这要怎么打?观众们对此十分期待。
在电影开始放映之前,杨叶就重点介绍了这场戏,说他使用了动作捕捉,虚拟拍摄技术。
所谓动作捕捉,早在拍摄《终结者2》的时候就已经用过了,不过那时候是非常简陋的。
现在再次升级,每个主角以及替身,穿的衣服都是特制的,照相机阵列将通过这些感应器记录下人物动作的每一个细节。
一旦某场景的主要动作轨迹被完整地捕捉下来,导演就被赋予了无限的自由。
可以把摄影机“放”在任何他想放的位置,同时剪接的自由度也大大增加。
比如在这场大战里,一部摄影机围绕杨叶旋转,根据人物动作的快与慢,摄影机会“无缝”地进行减速或加速,制造出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
这是用传统的拍摄方法无法制作出来的神迹,使得电影的动作场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级,现场观众全是各种哦买噶的。
这要是在中国的电影院里放映,肯定是此起彼伏的卧槽。
最有趣的是,电影中的很多画面,跟杨叶以前的电影是似曾相识的。
比如周比利成为病毒,可以瞬间复制自己,变形的过程和《终结者2》中“液体金属”机器人的变形过程颇为相似。
只不过,复制自我柏油般的变化过程更具工业感,显得更酷。
这自然归功于技术的进步。
而这场以一敌百的打斗,和《功夫》中杨叶大战斧头帮颇有些相似之处,某些机位甚至一样。
杨叶在电影放映前就说了,他曾经在《功夫》中实验过这种拍法,只不过现在更加炫酷。
所以,这一场戏下来,就给了观众一种一脉相承的体验,感觉杨叶一直在进步。
一番打斗之后,杨叶以脚震地,“嗖”地一声,一飞冲天,溜了。
两年后,杨叶导演的另外一部电影里,这个拉风的飞行动作又以更炫酷的形式出现,再次给了观众,杨叶在持续进步的感觉。
……
杨叶摆脱周比利,和狄龙、林清霞一起去找开锁人,再次引发大战。
这就是比之前那场以一敌百更加牛逼的高速公路大战了。
这一场大战引入了新反派,双子星病毒。
这两个人的能力,非常强,非常地炫酷,
他们可以在实体和虚体之间进行转化。
只要一虚化,它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虚化之后,它们可以直接只留半个身子在地面上飘。
还可以穿过所有的障碍物,像什么门车窗、玻璃、墙体等,都无法挡住他们。
而每次遭到攻击或者伤害的时候,它们就会立刻从实体虚化。
这样的话,所有的伤害都转移了或者无效了,也就是说虚化免疫一切伤害。
《火影忍者》里面带土的能力,估计就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
不过双子星的灵感来源,应该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多线程病毒。
这种病毒运行时会自我复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
当被人发现或者被杀毒软件发现时,你关掉它其中一个进程,它会立刻自我复制出另一个进程,删除也一样。
想要杀掉它必须将它同时删除,但是即便是批量删除数据,也是一条一条的删除数据,关进程也是一个一个的关。
所以这种病毒就非常的无解。
电影里的双子星和这个多线程病毒一样,除非同时被击杀,否则就是不死之身。
而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狄龙一枪打爆汽车,送他们上天。
至于为什么死得这么潦草?
因为特效太踏马的贵了。
他俩每出现一秒钟,都是经费在燃烧。
……
两场动作戏,将电影的观赏效果拉到了极致,票房基本不用愁了。
电影又回到剧情部分,杨叶进入源头,来到了矩阵的构架核心,见到了矩阵的设计师。
两人的对话,让观众了解到了电影里这个世界的真相。
设计师告诉杨叶:不论如何精妙的设计,总是会出现一些“余数”,这些余数随着时间增长会累积得越来越多,最终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会导致矩阵毁灭。
简单来说,设计师发现无论把矩阵建造成什么样子,矩阵中都会有极少数一部分人意识到矩阵是虚拟世界。
这些人具有反叛基因,对于自由更有着强烈渴望,当他们发现真相,就会想方设法进行反抗。
如果反抗变得愈演愈烈,最终就会无法收拾,导致矩阵毁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师想了一个办法。
在真实世界中建造了瀛洲,把那些不愿意生活在矩阵中的人驱逐出矩阵,让他们在瀛洲中生活。
并给他们营造出一种瀛洲是人类用来反抗机器的基地的假象。
而一旦瀛洲壮大到可以威胁机器帝国的地步,它们就会消灭瀛洲中所有的人。
那么,怎么让这些人类安分地聚集在一起,而不是集结力量向机器帝国发动进攻呢?
矩阵的另一个高级程序想了一个办法:利用人类迷信的特点,把自己包装成可以预言未来的先知。
由于她和设计师一样,拥有最高的权限,所以她可以很轻松地“预知”未来,甚至可以利用权限去“制造”未来。
这样一来,人类就会慢慢地相信先知。
而等到人类相信她了,她就会告诉人类:
你们想要拯救全人类,必须依靠“救世主”的力量。
找到了救世主,就可以解放全人类。
但实际上,所谓的“救世主”,不过是为了给逃离矩阵的人类一个希望。
让他们不要过度反抗,而寄希望于救世主的拯救。
这个嘛,其实就是宗教形成的原因,是各种宗教大行于世的核心理论。
也是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统治者们推行各种宗教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老百姓期待明君,期待清天大老爷,本质上是一样的。
还是《国际歌》里唱的好: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第716章 找麦杰帮忙
当杨叶(尼奥)刚刚被解救出来的时候,狄龙(墨菲斯)告诉了他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