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268节
幸灾乐祸者有之,心有戚戚者有之。
“陈一舟太蹦跶了,真当互联网第一人是菩萨不发火吗?结果发现别人是怒目金刚,哈哈。现在开始演苦情戏,不觉得太晚了吗?”
“这种风气必须遏制啊,陈平江掌握的互联网版图太大了。基本上国内有多少互联网用户,他就有多少用户,这不加以控制的话,以后谁敢和他竞争?遇到不顺眼给你来这么一下子,不死也要半残了,只要陈平江看中了哪条赛道,别人还怎么和他竞争?怕是投资人都不敢再投了。”
“我看你纯属想的太多。陈总一路走来对手还少吗?之前不都是和平竞争?这次是校内网做的太过了吧?人人微博和新浪微博你看他用这招了吗?团购大招你看他用这招了吗?美团王兴虽然现在过的苦了点,起码还没死。”
王兴不知道其他互联网大佬们怎么在微信朋友圈提起了自己,顿时发了一条动态:朕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能走到对岸吗?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身处风暴眼的陈平江岿然不动。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本身也算是起了个坏头。
没想到360大战没赶上,自己先开了第一枪,不过这次校内网死的不冤。
他看了陈一舟发的那份《致所有用户的一封信》。
通篇把自己塑造成弱者,甚至隐隐有低头认输的意思。
套用一句话:“你只是知道自己要死了。”
《致所有用户的一封信》一发出,最终将整件事情推向了大高潮。
历经半个月的舆论大战最终走向了顶端。
这半个月,从捞女时间开始,引申出陈平江净化互联网风气,继而校内网博眼球想拼一把,到陈平江出手全方位封锁人人网,最后陈一舟发公开信。
真是一出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台,只有陈平江一直在台上。
也不是没有来自上层的压力。
陈平江只是好言好语的解释:“我们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您也知道校内网现在集聚了一帮戾气很重的用户,在某些野心家的推波助澜下,严重损害了大众情感,和我们国家弘扬的正能量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背道而驰。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必须果断出手,这是广大互联网用户的心声。”
最终人也没说什么,只是让陈平江见好就收。
没办法,谁叫陈平江占据了大义,本身出发点也是好的,要怪只能怪校内网自己太作。
在这通电话结束后的第三天。
一则消息突然出现在头条。
京城警方:接网友举报,朱某在名义恋爱期间,以精神控制等各种手段骗取男友五十多万人民币用于个人挥霍,事情败露后随即以分手为借口妄图躲避责任,最终致使其男友ZS。接到举报后,我局立即展开调查取证并依法对朱某传唤审查。
目前,朱某已经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与此同时,网信办发文:“任何平台都有责任维护社会风气,弘扬正能量,杜绝不良价值观。”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管是京城警方还是网信办几乎就差把态度写在脸上了。
一边倒的支持陈平江和人人网。
持续多日的风波也终于到了快结束的时候。
靴子落地了。
第304章 主人,快来
官方的态度惊掉了一地的眼球,大家原以为会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但没想到这么好说话,几乎是对人人网一边倒的支持。
就连陈平江自己都感觉到有些意外。
陈一舟得到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懵掉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官方这么偏袒陈平江,仅仅是因为他实力大吗?
我不服。
不过这个时候不服也没什么用,只能憋着。
校内网在警方通告和网信办发文后,随即就将朱某的校内网账号封禁,并且发文表态,全力配合警方工作。
一时间,校内网上的那些不良博主全部噤声。
而人人网这边却弹冠相庆。
“牛逼,我还以为官方会和稀泥,没想到啊!”
“那也分情况,这次官方不敢和稀泥,如果和稀泥的话,我们互联网广大用户肯定不满意。”
“校内网这次算是踢到铁板了。”
“真是可惜,原本还想看看陈一舟继续蹦跶,没想到一出大戏就这么戛然而止。”
“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凶了,连外网都全是铺天盖地的报导。”
“……”
陈平江这边也见好就收。官方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目的他已经达到了。
紧接着第二天,人人网这边就解除了外部链接的封锁。
与此同时,橘子手机也可以正常下载校内网,并且橘子应用商店也重新上架了校内网app。
目睹了整件事情经过的众多互联网大佬们也有些发懵。
“看走眼了,看走眼了。没想到陈平江背后的势力这么强。”
“是啊,我也没想到。按理来说,这种控制舆论的做法已经有些在危险的边缘反复试探的意味了,但是上头居然毫不犹豫的支持,本身就很能够说明问题。”
“不见得吧,老李。你说有没有可能是陈平江仗着人多势众逼的官方不得不正面表态。”
“绝对不可能,国内你又不是不知道。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的话,网信办绝对会在声明当中点名的,既然没有说陈平江存在不正当竞争,那就说明他没有问题。”
陈一舟最后的奋力一搏,宣告失败,针对他的清算接踵而至。
以软银为代表的各位投资商已经非常不满陈一舟的所作所为。
投资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互联网企业和实体不太一样,本身就是冲着上市去的,如果当一家企业无法上市的时候,而其自身业务又无法盈利,那基本上等于投资人的钱会打水漂。
于是乎,背锅人就要出现了。
在千橡集团在校内网,陈一舟只可能是那个背锅的人。
“陈总,不好意思,想必你也知道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了。”董事会上,软银派过来的董事率先发难。“我和其他股东分别沟通了一下,大家一致认为你可能不太适合继续留在这个位置上。”
其他几个属于陈一舟的人大气不敢出,谁都知道要变天了。
陈一舟精神状态非常不好,眼眶凹陷,头发油腻,皮肤也黯淡无光,整个人说不出的颓丧。
他有气无力的点点头:“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事实上,陈一舟完全可以在董事会上拒绝软银董事的要求。
因为就算要改选董事长也是由股东大会来任命,而不是在董事会上发难。
但陈一舟知道那样做的话只不过是拖延一点时间罢了,千橡集团没有设置ab股,他的投票权还没有大到能够硬撼整个全部的投资机构。即便是召开股东大会,只有百分之十几股份的陈一舟也会失败。
与其在股东大会上丢脸,倒不如痛痛快快认输。
本身就是赌,赌赢了千秋万代,输了卷铺盖走人。
陈一舟早就料到了可能的后果,但他依然选择搏一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一舟也是幸运的,起码他还保留一部分的千橡集团股份,而不是彻彻底底的净身出户。尽管他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设置ab股,但是他也没有签任何对赌或者回购的条款。否则的话,陈一舟要承担无法上市的全部责任,股份留不住,可能还要倒欠钱。
在这点上,陈一舟是要比王聪要幸运的。
熊猫直播倒闭后,普思资本经过两个月几十轮的商谈,最终独自承担了熊猫互娱近20亿的所有损失。
因为王聪在给熊猫直播融资时普遍签了一份“爱的约定”,就是“个人回购担保”,并且给这份爱加了一个“tip”:回购时要加上年化利息,12%!
陈一舟也就是创业的早,彼时国内互联网方兴未艾,投资机构对创始人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
但等到互联网格局差不多稳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面临倒闭或者破产,很多投资机构损失惨重。
从那时起创业融资过程中,一般风投都是跟创业者对赌,对赌输了创业者回购股份,年化利息基本上都是8%~12%,所以12%已经是最高最高的上限。
在这种情况下,本质上钱的来源并不是融资,而是举债,且利率为12%——比银行贷款利率已经高太多太多了。
特别是在千团大战后,大量创业公司没挺过去,裁员的裁员,关门的关门,投资人损失惨重。
明融资暗举债的事情,注定成为创业领域的普遍现象。
毕竟投资机构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到了那时候,想要创业融资的话,就必须要接受回购或者对赌条款,否则你一分钱拿不到。明股实债这种投资方式也将会成为创投市场共识。
千万不要以为投资机构有多赚钱,国内乃至全球有那么多投资机构,真正赚钱的没有多少家,在这个行业也是跟金字塔一样,就比如软银,如果不是因为阿里和amd的股票,可能他早就关门了。
在投资市场里,投资人不光要有眼光、关系、政策、还要有钱。
为什么越往后新公司越来越少有?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投资市场没钱。
假设在2010年能投1万家,可能到了2020年只会投1000家,催生的企业数量就相应的减少。
再加上给VC征税,VC觉得挣钱本来就难,还要交那么多的税,投资的成功概率又低;而VC的上游LP又觉得VC挣钱不容易了——对LP们来说,其实很多投资VC的钱只是很小一部分,没想到这么难挣,算了我不投了……
LP不投了VC没钱,VC没钱创业公司就没钱续命!
源头的水没有了……下游还不干涸而死?
…………
仅仅在一天过后,校内网对外发布公告称集团ceo陈一舟先生因个人原因,宣布不再担任董事长一职。
普罗大众对这条新闻没什么关注,但业内人士非常清楚,陈一舟出局了。
陈平江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内心也泛起一丝涟漪。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一舟最终都难逃失败的厄运,只是这辈子要更惨一点。
两人也就见过一面,陈平江谈不上对这个人喜欢还是厌恶。
只能说没有谁对谁错,蛋糕就这么大谁都想吃独食。
在创投的市场上,失败是绝大多数人的宿命,只有成功者才能够改写未来。
失败的人离开,成功的人留下,可能过不了几年,大家可能就忘记陈一舟这个名字了。
然而陈一舟走了,校内网还在。
现在股东们已经可以确认,校内网已经丧失了上市的资格。而想收回投资的成本不可能,为今之计只能是少亏一点。
卖身也就成了唯一选择。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