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296节

  “看来陈总你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那我们也就放心了,就让我和老张这两把老骨头,继续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也为国家的半导体事业添砖加瓦。”梁孟松说道。

  这时候,张老犹豫了下:“陈总,我还有一个事情想聊一下。”

  陈平江连忙摆摆手:“二老不要这么客气,喊我小陈就行了,听着亲切,陈总也太生疏了。另外您有什么条件可以尽管提?”

  “那我可就直说了。”张老点点头道:“我和老梁已经一把年纪了,在待遇上面没有什么追求,按照正常的来就行。但我和老梁叫过来的一些同学朋友前同事,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挣钱,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

  “嗨,我还以为您要说什么呢?难道这不是应该的吗?我对半导体这块儿全然不懂,将来还要仰仗各位,不光待遇这块会让大家满意,我还会为大家提供住宿,解决子女的上学问题,同时对于骨干人才或者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都会有期权奖励。这些都可以写在合同里。”

  张老和梁老对视一眼,都满意的点点头,这样的话他们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虽然您二位能来,更多的是为了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以及在有朝一日能够击败台积电,但是我也不能够因为这些原因就降低你们的待遇标准。”陈平江继续道:“您二位的年薪我们暂定为200万美元一年,即便是在工厂的筹备期一样视为正常上班。另外一应津贴齐全,年底利润分红、期权激励也不会少。”

  这个待遇陈平江对外考察过,自然是比不上老美那边的企业,但是比国内其他职业经理人要高上很多。

  年薪+津贴+分红,每年估计都要300多万美元了。

  关键的大头还是在期权上。

  至于股份,不是陈平江小气,暂时还给不了。

  除非哪一天华芯真的做到了台积电那样的规模,再给股份也不晚。

  毕竟,现在整个投资华芯的钱,都是从他口袋里出来的,还没大方到直接上来上来分钱。

  显然,张老和梁老对这个工资不但满意,甚至震惊:“会不会太多了。”

  “不多,二位在我眼中配得上这个待遇。”

  所谓重金买马骨,有了张汝京和梁孟松的加入,华芯的筹备和投产会非常迅速。何况这二位还会把自己徒子徒孙同事同学朋友一起带来,天底下再没有比这划算的买卖了。

  如果没了这二人,华芯的筹备和投产会难十倍不止。

  人才,才是最值钱的。

  既然陈平江这么客气,二老也没有再推辞,只是心里暗暗觉得一定要争取把华芯做出来。即便不为了打倒台积电,也要回馈陈平江。

  他们不是外面那些大忽悠,而是真正的想把半导体做好,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来经营。

  特别是陈平江,花了这么多钱。

  如果这都做不好,不仅辜负了陈平江的期许,也会让自己的二人晚节不保。

  “这段时间我会加快进度,注册华芯国际的商标和公司。其他同事那边就要辛苦二老了,可能你们要去抓紧时间联络。”

  “回头我们还要抽时间一起去把场地定下来,建设厂房购买设备。”

  三人分工完后,陈平江微笑着把二老送上车。

  华芯国际建成后,张汝京和梁孟松会成为联席CEO,其中张汝京负责公司日常管理,梁孟松负责技术研发。

  车上。

  张汝京感慨的问梁孟松:“老梁,你说这一次能成功吗?”

  梁孟松摇摇头:“不好说,但是最短时间内做到中芯这个地步没问题,再往上追赶台积电就有些难了。不仅需要人才资金,还需要设备和研发,最重要的是底蕴。”

  张汝京点头:“我也这么觉得,但我还是不甘心,无论如何我要把华芯带出来,给张忠谋看看,狠狠打他的脸。”

  二老的敌人都是相同的,但也有区别。

  比如张汝京更讨厌的是张忠谋,因为张忠谋先是收购了他一手创建的世大半导体,随后又各种找他麻烦,更是将张老赶出了他一手带出来的中芯。

  十年梦断!

  至于梁孟松对虽然也不喜欢张忠谋,但谈不上多么讨厌,他心里厌恶的只有“恩师”蒋尚义。

  他为了击败台积电,不惜前往三星,投靠棒子,你就知道这得有多恨了。更甚至后来蒋尚义要来中芯,他立即就要辞职,感觉到了背叛。

  梁孟松话音一转:“不过这的确是最佳的机会了,小陈总对我们信任,愿意放权,给了我们很好的待遇,公司内部也没有其他力量掣肘,如果这都做不出来,那真是丢了老脸了。”

  …………

  送走了张汝京和梁孟松,陈平江松了口气,可算是搞定了这二位,这样一来,骨干人才就解决了。

  剩下的只需要到时候招募一些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当后背梯队,再加上招一些一线操作员工即可。

  这次见面也意味着华芯项目正式立项。

  开弓没有回头箭。

  真的到这事后,陈平江才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

  接下来的各项支出都是海量的,而除了资金外,其他每一样陈平江都要身体力行的参与。

  光是一座12寸晶圆厂的总体造价就不会低于25亿美元,算上后续购买原物料,保底不少于30亿美元。

  这可不是陈平江瞎估计,台积电2016年在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就投资了30亿美金。

  当然了,台积电的设备里包含了最先进的EUV(极紫),而现在这个节点全世界只能买到DUV(深紫),但人家台积电是老手,华芯只是个新徒弟什么都要学,都会产生成本。

  甚至可能买设备都要被宰。

  其中建设成本是大头,包括设备购置、厂房建设、人员培训、技术研发等。不同环节的成本因技术难度、市场需求和地域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此外还有产品良率的问题。

  总体而言,晶圆厂建设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也会逐渐降低。

  其中,厂房建设需要考虑地理位置、环保要求、安全标准等因素。

  而制造设备具体又包括氧化炉、CVD设备、PVD设备、真空蒸镀设备、MBE设备、液相外延设备、ALD设备、电化学镀膜设备、涂胶设备、曝光机、显影设备、光刻机、干法蚀刻设备、湿法蚀刻设备、CMP设备、离子注入机、清洗设备等。

  这些设备分别负责晶圆的氧化、沉积、光刻、刻蚀、离子注入/扩散等步骤。

  现在才2011年,类似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中电48所、中电45所等一系列的国内设备商才刚刚起步。

  想买只能找国外。

  在制造过程中,最主要、价值最昂贵的三类分别是沉积设备,包括PECVD,LPCVD等、刻蚀设备、光刻机,占半导体晶圆厂设备总投资的15%、15%、20-25%。

  几乎垄断了高端光刻市场份额高达80%的ASML,在CVD设备和PVD设备领域都保持领先的美国应用材料(AMAT)以及刻蚀机设备领域龙头Lam Research稳坐前三。

  想买,而且买好的,绕不开他们。当然有些设备也可以去找小日子的尼康、DNS、日立高新去买。

  其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光刻机和其主要生产商ASML。

  光刻机的作用说的简单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线路图成比例缩小后照射到硅片上,然后显影,最终得到在硅片上的电路图。

  经过一次光刻的芯片可以继续涂胶、曝光。越复杂的芯片,线路图的层数越多,也需要更精密的曝光控制过程。

  后来华为的那张麒麟9000S,就是用了多重曝光的技术。

  其中多重曝光技术早就有了,不过被认为没什么价值,因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做到更精密的芯片。

  也只有华为被逼的没办法,使用这一技术,并且有重大突破。

  毕竟,多重曝光良率很难保证,良率无法保证,成本就上来了。

  光刻机绕不开ASML,其在世界同类产品中有80%的市占率。

  关键吧,ASML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规定,那就是只有投资ASML,才能够获得优先供货权。这样奇特的合作模式使得ASML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海力士都在ASML中有相当可观的股份,可以说大半个半导体行业都是ASML一家的合作伙伴,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抱歉的是,没中国企业什么事儿。

  所以你就知道了吧,这本身就是一场中国VS全球企业的竞赛。

  EUV光刻机里面有十万个零件,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30多个国家5000多个行业顶级厂商共同完成,技术要求非常高,也只有ASML能造。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能造出原子弹,却迟迟造不出EUV光刻机了,没技术没零件,全都要自己研究。

  一台先进的EUV光刻机,平均需要1.5亿美元一台,运费就要10亿,重达180吨,各种零部件就需要40个集装箱运输。

  组装调试就需要一年时间,组装完成后有两辆公交车长。

  即便如此,安装调试费用也需要上亿,关键你还买不到货……

  你想买人家还不卖!!!

  最恶心的是……

  

  陈平江纵然知道历史,但是第一代EUV商用也要等到2016年,在此之前他只能用DUV。

  DUV光刻机在制程上基本上只能做到25纳米,即使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Intel的双工作台模式,也只能达到10纳米的制程,但难以突破这一极限。

  EUV光刻机能够支持更先进的制程技术,如7纳米、5纳米甚至3纳米。

  DUV光刻机主要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通过透镜和光学器件对紫外光进行聚焦和定位。EUV光刻机则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使用反射镜而不是折射镜来传递光束。

  相比之下,DUV光刻机在技术和成本上相对成熟和稳定,能够满足大多数芯片制造的需求。尤其是在一些对制程要求不太苛刻的应用领域,如存储器、模拟芯片等。

  不过,陈平江手里还有一张王牌。

  只要点拨一下梁孟松,让他带头搞出来四重曝光技术。

  那么同样可以用DUV来制造14纳米甚至7纳米的芯片。

  这张牌才是陈平江手里的大王,更是他敢做芯片的底气。

  2011年这个时间节点,最先进的也不过22纳米。

  算上华芯晶圆厂投产的时间,如果全力研发14纳米,那一旦等到研发成功的那一天,也就是华芯跻身世界一流晶圆厂的那天。

  …………

  就在陈平江忙着筹备晶圆厂的时候。

  东江政府那边有些坐不住了。

  圈子就这么大,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陈平江最终决定将晶圆厂放在了沪上。

  这下子可把东江方面急死了。

  沪上,你们怎么敢!?

  怎么敢抢我们到嘴的鸭子!

  好家伙,这下子东江从上到下乱成了一锅粥,据说大大小小的会开了十几次,其中还包括市里的常委会。

  开会的目的就一个。

  不惜一切代价要留住华芯的晶圆厂!

  考虑到芯片产业的特殊性和需要大量投资的缘故,未来十年免税!

  必要时东江商业银行、东江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可以提供无息贷款。

  陈平江人还在沪上呢,东江那边一个副市长带领的招商队伍直接把陈平江堵在了酒店。

  与此同时,另一位副市长直接跑到了潼南,找陈平江的未来老丈人颜立明做工作去了。

首节 上一节 296/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