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364节
“年初的红包大战结束还没多久,阿里的社交APP——来往就上线了。”
“马云对来往可谓是寄予厚望,发动员工推广,甚至亲自推广,要和微信一决高下?”
“淘宝为何如此痴迷于社交?”
——阿里巴巴与人人网的正面竞争终于到来,两者的生态圈之争已然升级。
——昨日有消息称,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内部论坛发帖,强调了移动通信产品“来往”对于阿里的重要性,并且正面向微信发起挑战。
——虽然阿里集团官方没有回应,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阿里集团内部多位员工处证实了这一消息:阿里内部员工必须使用来往且外部(非阿里员工)好友数量必须大于100人,否则没有红包(年终奖)。
——“谁不参与,谁就不该呆在这公司里。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这不是战略,这是阿里人在无线时代争取生存权利的努力。”马云在内部帖中称,10年前没人相信淘宝会打败eBay,10年后为何不可一试?
4月头,阿里来往项目上线。
这个速度相当的快了。
会上,李西笑着道:“看来这次马总是下了大力气啊,拼死要和我们一战了。目前,阿里集团内部对“来往”项目空前重视,包括马云、陆兆禧、彭蕾等难得一见的高管在来往中却相当活跃亲民,尤其平时较为低调的陆兆禧也在“来往”上言笑不禁。”
“ALL IN无线是他们的下一步动作了,看来是过年的时候被我们打疼了,拼死想在社交上扳回一城。”
苗炳伟冷笑一声:“老马这两天亲自在来往上直播,还拉了一堆商界的好友试用,真是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微信与We 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2.158亿,注册用户更是破了3亿,他拿什么跟我们斗?”
“难说哦,老苗,他又不是想吃掉我们,他们也很清楚没有那个实力,所求的不过是打开市场的一块小缺口。”
陈平江呵呵一笑:“你们都看着我们干嘛?不要被对手的节奏带偏了,腾讯都做不好社交,新手阿里自然也没可能。我们接下来的重点还是放在和天弘的沟通上。”
“已经沟通的差不多了,近期过去做最后签约即可。”
阿里做来往,陈平江早就有数,一点也不慌。
当年,来往就做不起来。
现在更不可能做起来。
只是老马不死心罢了。
要不了一年时间,数据会教他做人,根本不需要陈平江出手的。
干嘛要特别在乎呢?
事实上人人网的高层也没当回事。
微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陈平江先发制人。
换言之,如果微信落后米聊和微聊后面世,即便是陈平江有过人的眼界也很难成功。
即便是成功也要拼尽全力。
陈平江知道的东西,阿里内部如何不知道?
他们当然知道社交难做。
但是年初那场红包大战打的他们太疼了。
不服气,抱着必战的决心总想要试试。
整个4月,来往被炒的火热。
马云在其内部撰文中分享体会称,目前他的通讯工具80%是来往。“我原来认为来往没有特色,不够独特,但现在却离不开它了。因为我最大的乐趣在于帮它成长、完善起来……好产品是用出来的、完善出来的,也许它最大的特色是几万名员工不服输的精神,用愚公之精神去挑战微信……”
“我们和别人比的不仅仅是技术、实力,我们比的是每个阿里人的团结、毅力、速度、耐心,更何况在技术和实力上我们不差别人。”马云说。
来往来势汹汹,对标的就是微信。
除了语音、文字等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外,来往的定位是建立一个熟人之间沟通、交流、分享的社交平台。
支持500人的聊天大群,有声图片以及可以让使用者在阅读后将私密对话抹掉的“阅后即焚”功能。
不过外界并不看好来往!
强迫使用来往就有用了吗?
员工的社交网络都在微信上,无法复制到来往。
结果导致账号注册了,但真正依赖的还是微信。
了不起上班来往,下班微信。
公司还真的能监控到员工的手机?
相比微信,来往并没有什么特殊新奇的玩意儿,甚至连小程序公众号都没有。
如果新产品能给到的新价值不能远超旧产品的价值,习惯是不会那么容易改的。
进一步讲,通讯社交的产品,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替换成本越高。
来往,并没有给用户一个用它的理由。从产品的角度,作为一个翻版的微信,然后并没有什么卵用。
来往只是阿里的梦,但微信是人人网的命,梦可以随便做一做,但别人要想革微信的命,微信就会找谁拼命。
就在来往炒的最热的时候,在没有人注意到的角落,陈平江带队亲自前往天津,洽谈入股天弘的事。
陈平江巴不得阿里将精力放在来往上,好让自己再偷一把鸡。
第379章 控股天弘
陈平江再次抢夺阿里的气运去选择天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被逼无奈。
他也不是不想找些实力更强大的基金公司。
但事实很残酷。
即便不寻求控股,只是单纯的合作,李西按照基金公司规模大小开始一家家去逐个接触,但是全部被拒绝。
眼下国内基金公司的思维还是老思想,要抓大客户。
同时还在学老美那边。
人家那边也没有这种零钱通模式啊?
你人人网一个外行凭什么跑起来?
李西近乎绝望的时候,陈平江提议让他试试天弘。
眼下的天弘处境不妙,也到了不变革很快就会死的地步。
可以说除了个牌照,就没剩下啥。
上辈子如果不是余额宝,天弘基金会更加没有存在感,且这种小基金的管理团队也很薄弱。
“郭总,要不您去车里坐坐吧,我们几个在这等就行。”
“别别,杜总,应该的,再说马上都要出来了。”
说话的两人一个是郭树强、一个是杜江涛。
前者是天弘基金现任董事长,后者是大股东内蒙古君正的董事长杜江涛。
于此同时,天津信托、兵器财务这两家也派人赶过来迎接陈平江。
可见天弘方面对这次陈平江来访之看重。
杜江涛问道:“陈总这次过来就呆一天?合约签完就走?”
郭树强点点头:“嗯,人人网李总也会一起来,多逗留两天。”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就听见迎宾的队伍里有人在喊:“来了,来了。”
众人视线转移过去的时候,就看从出站口走来一批浩浩荡荡的队伍。
数一数正好十个人。
杜江涛一眼就将走在队伍中间的陈平江给认了出来,连连感慨:“新闻报纸上看还不觉得,见了真人后才觉察出有多年轻,真和我儿子一般大。我那儿子天天摆烂躺平,只知道玩,可人家已经这么大家业了。”
“哈哈,杜总,大家都这么觉得,不只是你。”
就在众人观察陈平江的时候,陈平江一行人的注意力也移了过来。
李西靠近陈平江细细的介绍了一番。
“陈总,我代表了天弘基金全体股东和同仁欢迎您的到来。”
“这位是内蒙君正的杜江涛董事长。”
“这位是……”
陈平江笑着和众人寒暄一阵后,才上了天弘方面准备的专车。
“对方算是给足了面子,看来天弘现在混的不太行啊。”
李西点头笑着道:“他们大股东,就刚才身材微胖的杜江涛,最近压力很大。频繁进行股权质押,看来是真缺钱,据说对外投资屡屡受挫,其本身主营业务下滑的也厉害。”
“另外,由于证券市场行情持续低迷,银行渠道的销售费用不断提高,使得公募基金在银行渠道的销售几乎没有利润可言,甚至是赔本销售。基础比较薄弱、规模沉淀较少的天弘基金一直未打开局面。”
陈平江颔首。
他知道天弘状况一般,但没想到背后的大股东也遇到了困难。
难怪舍得一次性出售那么多股份。
陈平江还是第一次来天津,略显新奇的对着窗外打量。
大约行驶了半小时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天弘基金的办公地点。
大家也没急着去办公室洽谈,而是在郭树强的带领下在天弘内部逛了逛。
“唉,刚才过去的那人是谁啊,看起来很屌啊,几位董事笑眯眯的陪着身边跟小弟似的。”
“看着很年轻,应该不是什么富二代就是官二代。我没太敢抬头看。”
“瞎猜什么?最近公司流传的大新闻你们别说不知道。”
“知道啊,你不会说刚才那批人就是人人网的吧。”
“我看着像是陈平江。”
“我靠,之前还以为是吹牛,人家人人网怎么可能看的上我们这种小公司,没想到是真的,陈平江都来了?”
“怎么说,你还打算辞职吗?”
“辞职个屁,傻子才辞职。”
人人网入股天弘是个大新闻,就算天弘内部管理层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还没确定的事情先不要对内对外公布。
但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