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411节

  吕传伟也不傻,他也不愿意眼瞅着打到最后了,现在缴械投降。

  他也想做新公司的掌门人。

  至此,程维收获了第二次挫败。

  ………

  陈平江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手中的杯子不停旋转,传出摩挲的声音。

  在他背后,李西试探的问道:“陈董,现在有人在传,uber在申请接入高德平台?”

  陈平江笑着回头道:“我都是才收到消息,外面人都知道了?”

  李西道:“这也不难猜,这一个月Uber起步不太顺利,他们要想获得更多的订单必须找我们。”

  Uber在沪上开完发布会后,动作倒是挺快的。

  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都以撬动出租车市场做为开始所不同的是,uber最初起步考虑到合规性,采取的是按天付费、从沪上的租赁公司连人带车整租运力的方式。让司机在路上趴活接单,即便是没有订单,也要在app里随时待命。

  但这种方式很难持续,uber发现这种方式亏损太大,毕竟几百块钱租一天的连人带车,可能单辆车日收入一天就要亏掉一半。

  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订单!

  因此想要接入高德叫车平台也就合情合理了。

  成从武决定不了这种事情,问题抛到了陈平江这里,陈平江也在犹豫。

  犹豫的点有这么几个。

  1.如果拒绝Uber,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必然举起双手鼓掌。但这哪里是陈平江所要的?干掉uber是目的不错,但不等于要培养滴滴打车,那等于是在扶持竞争对手。

  否则按照最初的剧本走,滴滴在合并了快的后,又吞并掉uber,最终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最终必然要和高德分庭抗礼,那岂不是陈平江资敌了?

  2.如果接纳Uber,等于给Uber打开一道口子,会让Uber成长的更快,以后的局势还真难说。

  关键是,和滴滴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和Uber则不同。

  万一因为自己的骚操作,进程发生了偏转,导致Uber最后干掉了滴滴,陈平江岂不是要成罪人。

  “说来说去,滴滴和快的这两家怎么还不合并呢?”陈平江摇头,这两家的合并还是少了契机。

  听到陈平江呢喃声,李西悚然一惊,脱口而出:“陈董,你不会是打算?”

  陈平江挑了挑眉:“这两家合并是必然的事情,他们本身就想合并,只是为控制权而迟迟谈不拢。然而他们创始人的想法在资本面前并不重要,资本只看中利益,而两家合并能够给资本带来足够的利益,并且有更多的资金和手段来对付uber。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四两拨千斤,在快的和滴滴的合并中横插一脚,拿到控制权。”

  果然!

  李西听到这个消息都震惊了。

  自家老板真的敢想啊。

  滴滴和快的每家融资了那么多钱,背后的股东一大摞。

  现在自己老大居然要从中横插一脚,而且要拿到控制权,简直天方夜谭,可听起来又足以感觉到兴奋。

  没错!

  

  收了滴滴和快的,打跑uber是陈平江的最终目标,只是目前实施起来还有些困难。

  但是他必须这么做。

  否则滴滴和快的一旦合并,成了庞然大物,uber还真未必打的过本土选手。

  到那时候,高德日子会不好过。

  因此,要么瓦解他们的合并,要么在合并里拿到足够的票,为我所用。

  陈平江只有一次机会,就是滴滴和快的合并的这一次。错过了这次机会,一旦让滴滴快的合并,高德也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庞然大物的崛起。

  李西皱眉:“陈董,这只怕很困难吧?倒不是说是资金的问题,而是这种合并最后会颠覆高德叫车的模式。”

  李西这么考虑不是没有道理。

  高德要想拿到控制权,必然要带着打车业务与快的和滴滴合并。

  这样一来,高德叫车平台的订单要大幅导向快的和滴滴,意味着头部以下的其他网约车公司再也拿不到订单,渐渐死掉。

  最后高德就剩下快的和滴滴合并后的公司。

  那样的话,高德的“平台”之名也无从谈起。

  对此,陈平江无所谓的道:“眼光长远一点,到了那时候,国内市场全是我们的,高德是不是个平台都不再重要了。”

  李西怔住,已经被陈平江的大手笔吓到了。

  真是天马行空的构想。

  可怕的商业思维。

  但越想越觉得刺激,到了那一步,陈平江的名下又要多出一家独角兽企业,尽管这家企业的股权有些分散。

  这件事情的逻辑从uber入华那天起陈平江就在思考,现在计划才渐渐完善。

  维持原样的话,高德尽管还是个叫车平台,但是滴滴大势已成,网约车市场会形成双雄争霸的格局。

  大家的市占率都会在差不多50左右。

  可如果这么一合并,陈平江拿到控制权后,国内的网约车一家独大也唯此一家,陈平江就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资本运作。

  将蛋糕做大,陈平江的收益会高于之前。

  更关键的是掌握了国内网约车市场的话语权。

  还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和精力。

  不需要去打仗,不需要去烧钱,也不需要去投资,等着吃个现成的。

  聊到这里的时候,李西识趣的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是高度的商业机密,他可不想背锅。

  只需要静静的看着这一出蛇吞象的好戏!

  如果真的操作成功,那么这个合并案例是要上各大商学院的案例分析课的。

  “那要不要将成总喊过来知会一声,毕竟他现在还是高德的CEO,是不是也要听听他的意见?”良久,李西才缓缓道。

  陈平江点了点头:“是应该叫老成过来,看看他的意见,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呢。”

  李西听了这话就笑。

  有什么不同意的,一旦目标达成,高德控制的新公司将成为国内网约车行业的NO.1,甚至是唯一一家。

  市场别说千亿了,两三千亿都正常。

  而高德几乎没有付什么代价,或者说少的可怜。

第421章 资本围剿

  整个计划的商业脉络相当宏大和霸道。

  即:

  已知滴滴打车会吞并快的打车乃至uber,成长为庞然大物,最终和自家的滴滴分庭抗礼。

  且,这种合并陈平江阻止不了,是必然会发生的。

  那么,与其眼睁睁的看着对手崛起,游离于自己的控制之外,在高德打车体系外另起炉灶,到最后尾大不掉。

  倒不如以身入局,合所有为一,最后窃取胜利果实,为我所用。

  商战不是玄幻小说的神魔大战。

  一击就能灭门,陈平江就算是再有钱再有权势也做不到。

  否则他早就拉着高德给滴滴赶尽杀绝,让人人购把美团饿了么屠戮一空,当年早就让人人网弄死校内网了。

  第二天,成从武再次从京城赶了过来,和陈平江见了一面。

  这一面见完之后,直到回到了酒店,成从武还感觉晕晕乎乎的。

  太吓人了,整个计划!

  没多久,老成又开始患得患失。

  他对陈平江的能力丝毫不会怀疑,大老板是个说到做到的人,既然说了要蛇吞象那么肯定能吞的下来。

  区别就在于,吞下来之后成立的新公司,谁当话事人?

  一旦新公司成立,高德成为股东后,如果他成从武能拿下负责人的位置,那就立即可以掌握一家未来市场三四千亿的大集团。

  那时候,成从武肯定要从高德离职,这样的话又有些不舍。

  因为高德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可如果不去争取新公司的话事人,那成从武可就亏大了。

  等于打车业务被剥离了出去,自己一年的努力顿时成梦幻泡影。

  之所以说是蛇吞象也不是没道理的。

  高德当年卖身给人人网的时候也不过几亿美元,现在就算搞了个打车平台,但是整体利润并不高。

  人员成本之外,还要将利润分给下面的网约车公司和司机。

  本身高德推打车平台也没花多少钱去推广,全部靠微信和高德本身的流量。

  滴滴和快的打的死去活来,高德毛都没出一根。

  现在人家快的和滴滴每家都拉了十多亿美元的投资,加起来后的整体估值都是高德的三四倍了。

  成从武带着一肚子心思又回了京城。

  和陈平江谈话的内容自始至终没敢跟第三人透露。

  对陈平江而言,和成从武沟通一下是应有之义,总不能人家做了这么久的项目说给夺了就给人夺了,那样高德非出乱子不可。

  后面的事情,他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

  沈南鹏出现在陈平江的办公室后,还有些狐疑:“以前都是我主动找你,今天吹的什么风,竟然让你这个大忙人来找我?我先说好啊,是不是挣钱的买卖?”

  陈平江笑着道:“是一桩很挣钱的买卖,就看你敢不敢接。”

  这次将沈南鹏叫来,就是要沈南鹏背后资本的力量来形成挤压。

首节 上一节 411/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