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446节

  陈平江沉吟:“结束前我露个面吧,到时候记得通知我。”

  这件事情万雨倩磨了不止一次,不答应她的话不知道以后要怎么编排自己。

  “第二件事,华芯晶圆厂在多重曝光技术上取得突破,拿下多项专利,团队已经开始加快进度研发28nm芯片。”

  陈平江意外的挑眉:“哦?速度这么快?”

  到底是定海神针般的张汝京和梁孟松,技术水平不是盖的,虽然有陈平江的打开思路,但是这么短就拿到专利真不简单。

  华芯晶圆厂早就正式投产,陈平江一直谨遵当初的约定,绝对不乱插手,放权给张老和孟老处理日常事务,只在重大战略问题上表达。

  “月底吧,安排个时间去厂里视察。”思索后,陈平江对徐锐吩咐了行程。

  徐锐点头记录下来后继续道:“橘子科技的林总发函询问您是否参加智能家居的开发者大会。”

  “不去,让他自己安排即可。”

  所谓的智能家居开发者大会,实际上是把国内有实力的厂家联合起来,统统纳入橘子生态圈,多元化智能家居产品。

  通过小橘同学智能语音操控,统一协议,使得语音指令能操控冰箱、空调、窗帘、灯光等家用电器。

  “最后是关于高德uber的补贴大战,高德的成从说等您回来了想要同您开一次线上会议。”

  “通知他们二十分钟后上线!”

  徐锐说一条,陈平江就立即处理一条,速度飞快。

  不这么安排,堆积的工作根本处理不完。

  旗下的企业太多,虽然很多日常性的事务都有各自公司的负责人处理,但大方向和一些棘手问题还是要陈平江出面解决又或者点头。

  二十分钟后,当陈平江来到视频会议室的时候。

  高德三巨头已经在线上等候多时了。

  一块大屏幕上,成从武、程维、吕传伟的人像都显现了出来。

  看到陈平江坐下后,对面齐齐了喊了一声:“陈董。”

  陈平江淡然点头:“我不在的半个月,说说吧,Uber方面如何了。”

  成从武道:“uber方面的反应很快,自从他们CEO离开后,立即派了一位名叫柳甄的副总裁来到国内,全权负责修复政府的关系。”

  陈平江纳闷:“又姓柳,和柳家有什么关系。”

  程维接话:“和您想的一样,和那个柳家关系深厚。柳甄在硅谷从事律师工作近十年,主要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法律咨询顾问,Uber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就是她的客户之一。她的叔父是柳志。”

  陈平江差点笑出声来。

  Uber和老柳家算是套牢了吗?

  表姐妹进了同一条战壕。

  这样说来的话,在原本的时间线里,这对表姐妹还是对手咯?

  既是对手,又是亲戚。

  更甚至后来滴滴和uber的合并,也少不了这二位的出力。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很多商业上的事情,上辈子做为平头老百姓不知道所以然,这辈子深入牵扯其中才发现大不一样。

  成从武继续道:“柳甄的动作很快,上任后花了不少力气,的确是富有成效的,起码来在政策面的压力他们要小了许多。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最近势力很猛,其中光是成都的确的订单在短短几十天时间里就完成了近百万次,相当于平均每天约3.6万人次使用 Uber拼车出行。这让成都超过纽约,成为 Uber订单量最高的城市。”

  

  陈平江玩味的笑了笑:“有点意思,uber加老柳家这对组合的确强悍,一个有人脉一个有钱。目前你们是如何应对的?”

  “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在重点城市内和对方打价格战,勉强维持住。”

  陈平江点头,没有去责怪程维。

  对方一门心思的烧钱在短时间内是没法按死的。

  只有等Uber没钱烧了。

  话题一转,陈平江将目光投向吕传伟。

  吕传伟此刻已经在新加坡坐镇,带着快的的核心班底,以新加坡为跳板,辐射整个东南亚区域。

  “陈董,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全部安顿好,开展工作有几天了,目前正在招兵买马和做市场调研的阶段,估计还要十天才能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陈平江指示道:“你们那头不用着急,一步一个脚印,要争取在Uber的后花园搞点大动静,让他们疲于奔命。”

  uber看似强大,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摊子,实际上也很脆弱。

  因为在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面对本土企业的激烈竞争。

  时间长了,难免疲于奔命。

  只不过那些本土网约车企业没那么有钱,没钱和uber对着烧,但陈平江早已经安排人去送弹药了。

  陈平江的钱也不是白给的!

  都是签了回购条款的。

  你说没钱回购?

  一句话,如果你干不赢Uber,我就会让人进入,强行合并。

  程维汇报道:“目前uber和我们高德的关系,用囚徒困境来形容再合适不过。维持补贴则无法实现盈利,但若其中一方先停止补贴,用户就会被对方马上抢走。当然我们整体实力还是远远超过他们的,只是他们扩张的确迅猛。而且我们的钱也不多……”

  滴滴和快的打车之前合并前就各自融了一轮,撑到今天。

  连番和Uber对轰,花费巨大。

  “不过……”程维说着轻松了起来:“Uber比我们亏的更多,而且随着估值的不断推高,它的想象空间也越来越小。在所谓的战略性亏损的理念指导下,目前中国区的业务量占他们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一,亏损起码几亿美元,我不相信他们可以继续亏下去。”

  “我们除了订单资源本土化的优势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纵观国内互联网过去二十年的历史,从来没有一间国外公司在这片土地上取得过成功。即便柳青和柳甄两姐妹再怎么闪转腾挪,哪怕组建了一个完全由中国员工组成、管理和运营的公司,但Uber似乎仍然难以跨过文化上的隔膜。”

  陈平江点了点头,算是认同程维的看法。

  uber在国内败退,不是可能,更是一定。

  时间问题罢了。

  历史不会改写!

  uber模式——以城市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是否适用于中国市场本身就要打个问号。

  C2C模式在即将到来的专车新政下是否将彻底崩溃?

  网约车市场没有监管是不可能的,一旦靴子落地,Uber必然比高德更加受伤。

  老柳家的关系虽然深,面对陈平江却还要打个折扣。

  Uber自己也深知这点。

  它知道一旦补贴停下就要被赶出国内市场,所以只能一直硬着头皮烧钱,但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从某种程度而言,uber一开始带着高大上的光环进入中国,目前也已经从新奇逐渐走向平庸。

  以前Uber的司机是公司高管或者创业者,也可能是想打发时间的富二代,但如今却大多为全职司机,只为冲单奖励而埋头苦干,这与此前Uber所称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而号称从来不打广告的Uber也改变了这一方针,在大街小巷和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Uber司机的招募信息随处可见。

第453章 塑料姐妹花

  老柳家的一对姐妹花入职后的确给Uber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码Uber之前虽然号称进入中国市场,但连着几个月都只能被按在沪上的确扑腾,现在则是全面开花。

  然而当柳青拿到上季度财报后,脸色也有些发青。

  虽然化身复仇女王报仇高德的感觉很爽,但背后的隐患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Uber想要赢就必须速胜,这样它的资金才能跟上,否则一鼓作气再而衰。

  但现在uber几乎没可能速胜,它完全是靠补贴在维持生命线,呼吸机一撤就要嘎。

  Uber毕竟不是上市公司,就算是上市公司也没可能这么补贴无底洞。

  它在全球可不止高德这一个对手,战线铺的太长,到处都有烽火。

  偏偏中国又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光靠新加坡那种小地方赚取的利润不知道够不够补贴中国市场一天的亏损。

  但高德又是在市场和体量上不逊色于uber的对手,足以给Uber带来致命的困难。

  柳青商业经验丰富,很简单就从报表上分析得出Uber的隐患。

  看完后她将报表递给了表妹柳甄。

  柳甄在硅谷工作了那么多年,担任多家公司的咨询,稍微分析一番就得出了头疼的结论。

  “看来Uber想成功在国内立足,难度有点大。高德领先优势太大,不烧钱只能被边缘化,烧钱又面临巨额亏损,资金是否能坚持到那个时候还是两说。”

  柳青点了点头:“最好的局面自然是在国内市场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还能够有盈利,起码也只能是小亏,如此才能持续。”

  资金换市场的手段大家屡试不爽。

  团购大战是这样,外卖大战是这样,现在网约车大战还是如此。

  不说其他行业了,就算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都打了一年半,打不出个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快的和滴滴会握手言和,因为大家玩不下去了。

  烧钱换市场就必须钱比对方多,否则只能是僵局。

  但是Uber僵不住啊。

  “这份财务报表已经同步发送给了CEO卡兰尼克,只怕那家伙也在头疼呢。”柳青轻笑一声。

  柳甄冷不丁冒出一句:“就算头疼也是你害的,我的好姐姐。”

  柳青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你说这话我就不了乐意了,什么叫做是我害的,那明明是Uber邀请我来的,再说你不也来了?”

  “呵呵,我来不是为了收拾你的烂摊子吗?我再不来,Uber怕是要全部被ban了。”

  柳青脸色一红,顿时有些心虚。

  前阵子她高歌猛进,有些迷失在胜利的掌声里,挫折来的太快,差点没反应过来。

  但即便如此,柳青还是冷声一声:“你不来我也能处理好,别忘了你也姓柳,用的也是柳家的关系。”

  真一对表姊妹多少有点相爱相杀,甚至有点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

  别看两人现在在一家公司的办公室内坐着和睦聊天,实则从小比到大。

首节 上一节 446/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