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448节
张汝京和梁孟松对视一眼,算是点头默认。
只不过听得进去听不进去,陈平江就不知道了。
张梁二老在这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做了当年筹备中芯时一倍的事情。
筹建团队、建设工厂、引进机器、工厂试产、良率控制、日常管理、技术研发……
一条条一项项全部给啃了下来。
其中既有不想背负骂名让陈平江的殷切期盼落空,也有想要奋起追赶台积电的意思。
这还是华芯正式投产后,陈平江第二次前来。
上次来的时候,厂区人影都稀稀落落的。
梁老有些兴奋的道:“之前你和我说的法子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后,果然找到了可以提高良率的办法,使得多重暴光成为可能。”
事实上,多重曝光不是新名词,台积电就曾经操刀过,不过最终因为良率问题放弃,再加上光刻机不断更新迭代,也让多重曝光没有了意义。
但新申请的四重曝光专利技术对华芯国际很有意义!
“目前我们在40纳米的工艺上能做到83.7%的良率,虽然离台积电三星还有一段差距,但总体可控,再追一追,按照我和老张的估计,最终良率能达到92%左右。”梁孟松道:“但是28纳米工艺就难了,不是我们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良率太低,性能上和台积电的28纳米产品也有差距,导致无法量产。”
陈平江对目前的进度已经很满意了。
华芯才投产多久啊才。
“能量产40纳米已经很好了,起码有很多成熟制成的订单我们都能做。就我们这个研发进度估计中芯听了都要被吓死,哈哈。”
中芯搞了那么多年现在也就只能量产45/40纳米……
40纳米在这个年代应用面相当广泛。
包括但不限于内存、消费电子、智能终端、物联网、工业自动化、边缘计算、互联网、汽车、消费者产品以及AR/VR等
别的不说,仅陈平江名下企业的订单就能塞满华芯一期。
橘子手机、橘子pad、大疆无人机、byd汽车、橘子智能家居……
更让陈平江值得期待的是,多重曝光技术不是一锤子买卖,这可是能一路干到7纳米的神器。
起码用到20年没问题。
有了这么充足的时间做准备,胜算就要大很多了。
“目前我们要做的是提升产能,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月产十万片的目标。”
陈平江点头:“二老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只管说就是。”
张汝京笑着道:“还是那个老问题,我和老梁人言轻微,需要你向上面建议,早点给国产材料铺平道路。”
“这不是问题,我已经在启动了。上面现在成立了国家芯片大基金,最近已经准备完毕,下一步就是扶持国内的芯片产业链,尤其专攻几个被国外垄断的技术。比如光刻机又或者光刻胶。”
梁老叹了口气:“光刻机难啊,若非如此我们也不必这么苦哈哈的搞研发。”
外人不知道光刻机的含金量,业内人还能不懂,这几乎相当于是工业母机了。
没这玩意,你就造不出来。
而国产光刻机才刚刚起步……
来到厂区办公楼的时候,陈平江意外的发现门楼上还挂着“大干一百天,目标良率90!”的标语。
张老笑着解释:“这是厂办安排的,很有本地化的风格。”
梁老也点头:“只要良率达到90%,就有量产的希望,起码不至于亏损。”
目前的产品良率只有83.7%,强行投产的话,成本肯定压不住。
后世华为用的芯片也是如此。
良率越高,利润越大。
然而这个时候,陈平江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这个良率的产品,别家不敢用,他敢用啊。
了不起就为了扶持华芯厂了。
只要产品效能不会打折很多就无所谓。
华为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余承东接手终端后的第一款手机用的就是自家海思生产的四核处理器。
那叫一个垃圾……
华为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风险吗?
但还是做了。
自家企业不扶持,反而去外购,那么自家企业何时能起的来?
也正是华为如此举动,才造就了未来的海思。
这些道理,华为知道,陈平江如何不知道。
在华芯逗留了半天之后,陈平江直接跑到了沪上市政府,继续要土地,着实投建华芯二期。
早日把产能拉上来。
仅靠一期的每月十万片,哪里够用?
光橘子手机就一年两千来万台的销量了,还没算其他公司的产品。
对于陈平江的请求,高兴的自然是沪上方面。
他们巴不得陈平江一步步的拉产能呢。
华芯晶圆厂初步投产的消息,沪上方面也已经知晓。
从此打开中芯华芯的双通道,足以让沪上坐实中国芯片之城的名号。
第456章 吃鸡海内外即将同步上线
“老田,你这是开的什么难度的电脑,枪法这么变态。”陈平江一梭子子弹打出去,对面的人机连血都没溅一下,然后陈平江的角色就躺下了。
田洪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最简单的。”
陈平江:“……”
这家伙老脸一红,顿时有些拉不下脸。
陈平江特意在董事长办公楼层安排了几台电脑,专门来测试《绝地求生》。
经过大半年紧锣密鼓的制作,初版《绝地求生》终于完成,目前已经投入内部测试阶段。
当年做为《绝地求生》的忠实玩家,陈平江兴致勃勃的拉来了田洪瑞、李西、高松斌,组了个四人黑。
头铁的陈平江开局直接选了机场,结果落地成盒。
一局结束后,田洪瑞身旁的项目主管喻本宗赶紧拿出小本本记录测试反馈:“各位老总,有什么不好的意见尽管提,我们立即着手修改。”
能和这几位大佬共处一室,喻本宗兴奋的手都有些抖。
这屋子里的有一个算一个放在外面都是商业明星,天之骄子。
喻本宗尤其将目光放在了坐在中间的陈平江身上,心中暗道,待会儿还是得重开一局,不然大老板也太没有体验了。
玩了两把游戏后,陈平江忽然兴趣大减。
终究不是当年的小年轻了,对游戏提不起来什么兴趣,想要找寻的不过是点情怀。
“渲染效果再稍微提升下,后坐力微调。”根据记忆,陈平江着重说了几点后,发现也实在找不到什么可说的。
因为现在试玩的初版完成度就已经很高了。
吃鸡难做吗?
其实一点也不难。
技术上,吃鸡的难点只在100人同局。
除此之外,游戏玩法只是射击+载具,而且还不是物理参数优化得特别好的。这部份对于熟悉UE引擎,尤其是做过射击类游戏的团队来说,并没有太大门槛。
尽管人人网的几款大火游戏都是代理来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游戏制作部门也不是吃素的。
至于100人同局这事儿,一个是渲染的性能压力,一个是网络同步的压力。
渲染这方面,吃鸡的玩法决定了很少会有多人同屏的情况出现,另外吃鸡本身的优化,大家也都知道是什么水平……
只能说,田洪瑞稍微出手就已经超过了当年的蓝洞。
而网络同步方面,同样由于玩法的关系,玩家被分散在地图的各个区域。程序上会进行区块切分,只需同步一个小区块内部分玩家的数据,这并不比传统FPS的16人、32人对战难太多。只是额外增加了区块划分、切换的工作,类似MMO的野外机制。
的确,对于很多小团队来说这是技术门槛。但对于有端游开发经验的团队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绝地求生》的主要难点还是在策划上。
可以说仅仅一个大逃杀的ider就价值连城,是整款游戏的精髓。
这点上,陈平江已经提出了大部分的建议。
团多只需要跟着做就行。
这也让喻本宗相当感慨,陈董就算不创业,而是跑去做游戏策划的话,也是妥妥的金牌策划。
看见陈平江玩了两局就没什么兴致后,喻本宗心中咯噔一声。
完犊子,没做好。
到底是游戏节奏没掌握好,还是射击手感不佳?
喻本宗偷偷摸摸的凑到了陈平江的屏幕上瞄了一下。
才发现都不是!
因为陈董总是落地成盒,太没有游戏体验。
游戏节奏和射击手感他压根体验不到。
射击类游戏稍微麻烦的,需要花心思的就几个点。
枪械弹道、后坐力反馈、击杀(护甲)计算,剩下的就是节奏了。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