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544节
只是风云突变,父亲年纪轻轻突发脑溢血,虽然保住一条命,但是后遗症很严重,说话都不利索,走路都需要人搀扶,智力勉强相当于4-5岁的小孩子。
失去了经济支柱,家里的场子也停摆,还掉一些差着供应商的欠款后,资金链已经不足以继续维持日常周转,索性关了工厂。
彭志宁也从一名小富二代变得拮据起来。
在老美留学4年下来2-300万美金是要的,如果是若干年后通胀高企,怕是400万都未必打的住。
彭志宁学习的还是法律!那就更贵了。
人家大老美自己家的国民上个法学院,四年下来都要花掉45万美金,那个不是开玩笑的。
毕竟学费之外,还有生活费,以及其他各种花销。
大老美倒是也有助学贷款,只是那利率高的吓人。
6%-7%起步!
多少人直到40-50岁还在还钱,就连任上的这位黑人大佬都在坐上一哥的位置后才还清贷款。
“挣钱!挣钱!”
彭志宁满脑子就只有挣钱。
家里的情况很糟糕,但自己却像是吸血鬼似的在吸着全家人的血,这让他于心不忍。
想要放弃学业,但母亲又不同意。
即便他已经将自己的花销降到最低,仍然捉襟见肘。
只是挣钱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
彭志宁在电话里说是放学后在学校里打打工,实则是骗母亲的。
大学校园里的工作岗位就那么几十个,没点关系哪里能轮得着他一个外国人?
倒是可以出去打工,但即便不是fulltime的临时工也需要身份的,他一个老外人家可不敢招。
嗯!
实在不行也可以去一些中餐馆打黑工,就是惨了点。
每天累死累活可能就40-50美金的收入,毕竟除去上学,能用来工作的时间屈指可数。
躺在宿舍的床上,彭志宁两眼无神的望着天花板。
各种压力袭来,让这个深陷逆境本身心理素质又不是很强大的年轻人,眼角流下不争气的泪水。
想家了……
也想爸妈了……
EMO了半小时后,彭志宁一个鲤鱼打滚从床上挣扎起来。
“不行,我得振作,现在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先在网上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
彭志宁想了想后,打开手机里的Tiktok。
这款App甫一在北美上线,彭志宁就下载关注了。
没别的,对这个出自中国人之手的App天然带着亲切感。
咱中国的APP居然也可以反向攻入老美的市场,而且颇受好评,几个月以来从来没掉出苹果免费下载榜的前三过。而且在多个国家也是排行榜常客。
刚打开Tiktok,映入眼帘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关于汉服的。
这是一群中国美女穿着各种不同的汉服,或走秀,或变装。
无一例外突出了人美服装美,让彭志宁这个老宅男看了都有些上头。
视频那一款款风格多变的汉服,彭志宁其实并不了解分别属于哪些不同的朝代,但他对评论区的留言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越南网友“这些视频令我着迷,太喜欢中国古风和汉服了。”
非洲网友:“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汉服,希望有机会体验一下。”
棒子网友:“我们国家的服装和女生都比这漂亮,另外这其实是源自我们棒子国的韩服,请尊重我们的文化,不要剽窃。”
棒子网友:“确实很好看,但是里面应该有很多现代设计的,不全是古代的。我们棒子国也有赤古里服饰,大家可以去看看,非常美。”
日子网友:“还得是古代的大唐盛世,文化茶艺鼎盛时期,万国来朝。我们服饰也受到了影响,学习了很多中国文化。比如茶道、美食、佛教。”
泰国网友:“棒子的服饰,我在电视剧《大长今》里看过,不用怀疑,你们那服饰就是从中国学来的,给你们留点面子,我就不用‘偷’字了。”
“美哭了,终于知道一个神秘的东方大国是什么意境,她们一个个像天使下凡般美丽。”
“真漂亮,真的有几百种服装吗?视频里就有几十种了,太华丽了。
……
彭志宁津津有味的将一条条评论逐个看了一遍,给其中好的评论按赞,给棒子的评论直接一堆输出。
在留子圈有这么一个奇怪但是好玩的现象。
“越是出国越是爱国。”
在见识到阿美莉卡这块土地上的各种光怪陆离后,彭志宁从最开始的“些许否定”逐渐进化成了“小粉红”。
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村里的好。
如果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彭志宁绝对不会出来当留子。
将评论区从头到尾翻了一遍后,彭志宁发现居然没有一条简中评论。
“这……”
突然脑海中一个想法闪过,彭志宁浑身一怔,似乎发现了新大陆。
仔细梳理半天后,他越想越是兴奋。
“对啊!我是不是可以将这些视频搬运到国内的抖音上去,加上字幕翻译好给大家看呢?我都这么喜欢看,大家想必也是如此吧?”
越是这么想,彭志宁就觉得这个计划越有可行性。
人嘛!
都是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好话,更反感别人说自己坏话。
特别是这些棒子国网民的大言不惭,彭志宁很是恼火。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回怼,时间和精力都跟不上。
“一定要传回去,让大家看看其无耻之处。”
真要说起来,这属于文化上的出口转内销了。
在互联网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贴吧时代就有人这么干过。
但搬运起来很麻烦,而且少了视频为载体,感受也不直观。
更麻烦的是,还要上其他国家的论坛或者BBS,才能找到相关评论。
而在短视频和长视频的时代,一切就轻松多了。
首先Tiktok足够牛逼,上面都全球各个国家的网民,大家在一个平台上,对同一个视频评论。
这种感受更加直观,也更加多元化。
说干就干!
彭志宁立马蹿下了床,来到电脑前。
之所以这么兴奋,是因为他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抖音刚上线也没多久,实则这块区域是一片蓝海,搜索了一遍后,居然还没有相关类似的内容。
“只要微微出手,流量起来后,我就可以接广告赚钱了吧?”彭志宁兴奋的搓了搓手。
他不断的在Tiktok上翻找类似的视频,内容不够的话,顺带着在油管上也找一找。
从最初的关于中国文化、美食、美景、服装、非遗等内容开始搬运,很快就涉及到军事、救灾等一系列视频。
饿了就将干面包对付几口,困了就少眯个二十分钟。
课也不上了,直接逃掉。
彭志宁整个人如同疯魔,一段视频一段视频的下载翻译后,重新在抖音上上传。
千万别觉得这种搬运很简单,AI时代还没到来。还做不到在ChatGDP上传个图片,就帮着翻译了。
这就意味着如果是英语的话,彭志宁还能自行翻译,如果是韩文、日文、俄文的话,就很麻烦了。
这也是为什么此类的搬运视频目前还是空白的原因。
尽管Tiktok上有自带的谷歌翻译,但说实话不是那么好用,很多时候需要靠猜。
那么多的评论还需要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
整整十二个小时!
彭志宁一刻不停,连着搬运了十五六个视频,内容涵盖多个类别。
无一例外都是老外们关于中国元素的评论。
“嗯!~”
忙完这一切后,彭志宁伸了个懒腰,一股满足和成就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他愈发觉得这份工作除了收入之外,还能给自己带来别样的期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三年前,彭志宁刚来当留子的时候,外网很少有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视频。
即便是有,内容大多也浮皮潦草,质量一般。
下面的评论就更加不堪了。
硬要举个例子的话,可以参考印度博主做的介绍印度文化的视频,下面必定是一片片的嘲讽。
但这几年,随着国力上升,文化开始向外输出,越来越多的视频涌现,更加吸引了众多人的评论。
美食、美景、节日、服装……
这其中有太多的文化值得大书特书的了。
从这一段段视频里,彭志宁感叹村里文化之博大。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