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359节
这次嘉禾没有邀请嘉宾,只邀请了媒体。
所以只有嘉禾一系的艺人才会到场。
人数虽然不多,就寥寥十个人,但哪一个不是人气高昂之辈?
甚至媒体记者感觉,嘉禾似乎已经将内地最知名的一批艺人网罗了近半。
可能也就唯有财大气粗,作为业内第一的嘉禾才敢这么做,不然这么多当红艺人,给他们分配资源就是个大难题。
而且如果你无法提供这么多资源的话,旗下这么多艺人肯定会争得打起来。
一次两次还好,如果经常如此,那人家肯定是会跑路的。
自己也不是无名小卒,也不是没人要,没必要为了一些资源一直撕。
其实当初的华艺就有点这种情况,尤其是周公子加盟后,她还有两个兵兵就在华艺内部明争暗斗。
最后还是范小胖遗憾败北,被挤了出来,不得不自立门户。
随后,嘉禾的签约导演徐可、宁昊也先后到场。
最后则是嘉禾集团的几个高管,他们是一起过来的。
这次签约仪式,也是嘉禾集团对外的一次重大宣传活动,所以不仅是高管,没有要事的嘉禾管理层也都过来了。
为了宣传需要,是由刘周亲自在台上,一个接一个地和几人签订加盟协议以及续约协议。
在所有协议签完之后,刘周也和几个新加盟的四人一起来了个合照。
最后嘉禾高管和所有嘉禾艺人导演也一起来了个大合照。
这对于嘉禾的发展历程来说,今天也算是有些纪念意义的一天。
签完协议之后,就是最让记者期待的集体采访环节。
这些受邀过来的记者,都是提前打过招呼的,所以他们也不会问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
但是关于嘉禾融资的情况,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了,他们还是很感兴趣。
除此之外,关于周公子和刘艺菲与华艺的关系,以此延生出的嘉禾和华艺的恩怨,也有部分记者提问。
刘周对于如何应对媒体记者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
所以刘周直接给他们说了一大堆似是而非、无关紧要的东西,直接将他们讲晕,主打的就是一个已读乱回。
现场的记者无奈,也只能看着刘周在那胡扯。
在采访结束之后,曾嘉给每位到场的记者摄影师都发了个红包将他们打发走,然后嘉禾还会有一个内部的晚宴。
没了媒体在一旁,大家就放松了许多。
不过刘周注意到,原本比较活跃的刘叶,在此时居然有些拘谨,这不由让他感觉有些好笑。
但很快,他就看到秦皓和黄小明就端着杯子去找他喝酒了。
此时刘周也收回目光,等一下再去找他,他还有些事情需要和张昭几人商量一下。
“张总,既然现在公司那么多人了,给他们的资源要分配好,去年我们计划的项目数量肯定是不够的。
你和陈总这几天准备一下,多开几个项目,我可不想因为资源问题让他们起争执。”
“好的刘总。”
“而且我觉得我们签约的导演有些少了,只有宁昊和徐可两个人已经有些不够,宁昊又是个产量比较少的人。
所以接下来你也和陈总一起,再物色一到两个导演签下来。”
“刘总,说到导演,我这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这时一旁的邹重衍突然说道。
“哦,是谁?”
“林朝贤,香江新崛起的一位导演,他去年拍了一部《证人》,这部电影在业内评价颇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往内地发展的想法。”
“听说他是陈家上的学生?”
“没错,但是现在他基本已经自立了,不会太受陈家上的影响,而且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倾向。”
“行,既然如此那邹总你先去接触一下他,如果他愿意,就将他签到嘉禾,到时候不管是他想在内地还是香江拍电影都没问题。”
对于林朝贤,刘周当然不会陌生。
一部《湄公河行动》,一部《红海行动》,直接让他名满整个华语电影圈。
他在拍摄警匪动作片确实有一把刷子,不同于吴白鸽的暴力美学,带有一丝浪漫主义的气息,林朝贤拍摄的暴力则比较写实。
他和他另一个同门师兄弟陈木胜一样,对于警匪枪战片,都比较擅长。
不过陈木胜运气更好一些,得到了程龙的赏识,先一步成名。
而林朝贤虽然也拍了好几部业内评价颇高的电影,但是直到去年的《证人》才让他声名鹊起。
但毫无疑问,两人都是香江新崛起的优秀导演。
当然他们的老师陈家上也是个优秀的导演,和星爷合作的《逃学威龙》以及《状元苏乞儿》都是经典。
原时空《画皮》也是陈家上导演的,后续还加盟了光线传媒,《四大名捕》系列也都是他执导的。
说实话,陈家上作为林朝贤和陈木胜的师傅是非常称职的。
九十年代末陈家上加盟了英皇成担任创作总监,也是他帮陈木胜牵线搭桥,才让陈木胜与程龙搭上关系。
而林朝贤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在香江电影萧条的情况下,能够一直片约不断,也是因为他执导的电影几乎都是英皇投资的。
但是陈家上的个人倾向却是个问题,说是香蕉人可能有些过,但是对内的态度绝对不友好。
只是他隐藏地比较深,在内地从没多说什么,但是看他在外网的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些言论就不怎么友好了。
只是因为这些信息,国内大部分人都接触不到。
其实如果去那些外网社交媒体瞅瞅的话,你会看到不少在内在外两幅面孔的人。
不过国内也不是对此一无所知,从流量时代到来之后,陈家上在内地的资源就大减了,甚至之后无片可拍。
还有一些艺人导演逐渐被抛弃,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里就不细说了。
林朝贤虽然是陈家上的学生,但是之后他还能够执导《红海行动》这样的电影,刘周觉得他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既然如此,那正好可以将其招致麾下。
而且刘周甚至觉得,他在好莱坞应该也能混得开,到时候有机会可以让他去试试。
随后,刘周又将目光看向了高君,说道:
“高总,之前停下来的院线扩张计划可以捡起来了,等公司上市后,重点就是院线的扩张。”
“刘总放心,我们已经在做着各方面扩张的准备。”
“我在这里提个建议,我们嘉禾院线的扩张可以重点放到二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一线城市现在已经各有了一家豪华影城,可以暂时不用再花太多心思了。”
后世有家崛起的非常快的院线公司大地院线,走的就是专注于二三线城市。
虽说现在一线城市还是国内最主要的票仓,但是今后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票房潜力将会大增。
大地院线早早地在二三线城市布局,所以这些地方票房一起来之后,也让其迅速成为业内院线巨头。
巅峰时期,甚至将成天嘉禾旗下的国内以及海外院线都给收购了。
不过大地院线很多影院都是加盟的,所以导致鱼龙混杂,口碑不是很好。
再加上后来口罩期间,影院遭到重创,大地院线也差点分崩离析,濒临破产。
但嘉禾院线全都是直营的,不考虑加盟,虽然扩张速度慢一些,但是也更方便管理,有利于打造口碑。
所以现在嘉禾院线现在开始在二三线城市布局,过个几年,嘉禾院线甚至能够来个弯道超车。
超过万达可能不行,但是起码应该能够和星美掰掰手腕。
“好的刘总,之后我立马带人去考察。”
最后刘周又叮嘱余正钧,将嘉禾股票数量以及股价尽快确定好,之后他就往刘叶那边走去。
第341章 嘉禾艺人百态
而就在刘周和张昭等人谈事的时候,艺人群体这边,也都聊上了。
虽然人数不多,但也三三两两地分成好几个圈子。
秦皓、黄小明和刘叶,在大学时期就是好友,毕业后三人也经常联系。
虽然现在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是没有利益上的冲突,而且就算是同一家公司的秦皓和黄小明,也因为嘉禾能够提供的资源足够多,从没红过脸。
所以三人虽然毕业近十年了,但是感情反而更加深厚。
三人都在圈内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深刻地知道,在圈内能够有一两个好友有多难得。
现在三人都已经功成名就,反而更加重视这份友谊。
所以这个圈子是最和谐的。
黄博则是和他的好基友宁昊待在一起,两人有说有笑的喝着酒吹着牛笔,也同样很和谐。
至于剩下的朱垭文和张毅,两人都已经加入公司两三年了,虽然不是很熟,起码认识。
他们也知道他们算是后进,其他两个圈子也插不进去,两人不约而同地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看起来也和谐。
最后老大哥胡君,他的人脉就广多了,和徐可以及施南生待在一起,同样有说有笑。
当初胡君可是混了一段时间港圈的,和不少香江电影人相熟,其中就包括徐可。
更何况两人还一起合作了《綉春刀2》以及《画皮》,交情就更深厚了,而且现在也成为了同一家公司的同事。
如果说男生这边是和谐的话,女生那边看起来也很和谐,但是你要是走近前去的话,就能感受到她们周围的气压有些低。
董旋还好,她没那么多心思,只是和自己的经纪人待在一起。
至于刘艺菲,她人还小,看起来似乎也不善于社交,只是和她妈妈待在一起。
不过他妈妈却不是个省油的灯,带着刘艺菲主动和嘉禾的管理层打招呼,想要先打好关系。
在这一段时间,刘艺菲的老妈总算是开窍了,终于意识到刘艺菲的超高人气不是万能的。
就算人气再高,也需要背后有一家大公司支持,这样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还没正式签订协议,嘉禾就已经向她展示了什么叫实力。
上一篇: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下一篇:华娱男神,这么容易就成巨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