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466节

  像内地最红的四旦双冰以及四大小生这些人,除了周公子,其他人在打入电影圈之后都不再接电视剧。

  就算是周公子,演电视剧也很少,主要精力还是在电影上。

  因此现在突然秦皓和范小胖这两个可以说是内地最当红的男女演员真的接拍电视剧,不仅在圈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在外界更是引发巨大热议。

  两人在微博的粉丝都是千万级别的,现在微博才刚刚取代博客成为主流,在微博上拥有千万粉丝的艺人才十多个。

  现在还不怎么流行买粉丝,所以现在微博粉丝数还是挺真实的,通过微博粉丝的数量可以很好的判断艺人的当红程度。

  两个千万级粉丝的大明星共同加盟一部电视剧,瞬间让《甄嬛传》成为媒体的焦点。

  不仅观众翘首以盼,就连各大电视台也虎视眈眈。

  在豆瓣,《甄嬛传》也空降成为最期待电视剧榜单的第一位。

  随着嘉禾接连公布张一谋加盟以及三个大项目的启动,接连一个星期舆论的焦点都在嘉禾身上。

  其中外界最期待的张卫平的反击终究还是没来,他一直保持着沉默没有对张一谋的离开开炮。

  虽然感觉有些失望,但是大家也能理解,毕竟这次张一谋投奔的可是刘周,新晋内地首富。

  不说他在娱乐圈的强大影响力,就算在娱乐圈外也同样拥有巨大能量。

  张卫平虽然在娱乐圈好像无所顾忌,对谁都敢喷两句,但是面对不在一个量级和层次的刘周,人家退缩了也属正常。

  此时的张卫平此时确实是怂了。

  他是有那么一些背景,但是完全无法和现在的刘周比较。

  虽然他对外打造的人设就是无所顾忌,但是生意能够做到他这个份上怎么可能是傻瓜,哪些人惹得哪些人惹不得他还是清楚的。

  尽管张一谋被挖走让他很憋屈,外界嘲笑他屁都不敢放一个也同样让他很憋屈,但是一想到面对刘周的压力,他就算是再憋屈也不得不忍着。

  毕竟张一谋离开已成定局,他清楚嘉禾也不算是强挖,他们双方算是双向奔赴。

  至于他和张一谋,两人之间的矛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越来越深了。

  在刘周一直和张一谋套近乎拉拢开始,张卫平就有种预感,张一谋迟早有一天会离开自己。

  现在于张一谋真的离开加盟了嘉禾,张卫平虽然不爽愤怒,但也不像外界想象的怒不可遏。

  而且张卫平也清楚,刘周和嘉禾对于自己可能的反击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就连张一谋的孩子问题的首尾也都已经解决了。

  张一谋是个比较纯粹的人,和他相处合作十多年,除了他超生的问题,张卫平也没有发现他其他任何的问题。

  所以就算他想搞张一谋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嘉禾的媒体资源也比自己强多了。

  如果是针对嘉禾或者刘周的话,那更没什么意义,就算你喷的再狠也无法改变张一谋离开的事实,还会狠狠地得罪刘周。

  张卫平也有自知之明,没了张一谋,新画面差不多就像个空壳,根本经营不下去。

  再加上之前得罪了圈内那么多人,所以他已经很难在娱乐圈混饭吃了。

  张卫平是做飞机餐起家的,后来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张一谋才将事业转向影视圈。

  之前因为手握张一谋这张王牌,可以让他在影视圈横着走,所以他压根没想过将新画面好好经营,以至于整个公司都是围着张一谋转。

  现在没了张一谋,那他在影视圈的事业也转瞬崩塌。

  不过也幸好,这几年通过张一谋也赚了不少钱,张卫平也准备从影视圈收手,进入其他行业搞事业。

  如此这般,张卫平更加不敢得罪刘周,毕竟人家可是首富,如果真要搞自己,那他在影视圈好不容易赚到的钱也可能被人家给搞没了。

  所以与其搞这些意气之争,还不如尽早抽身离开。

  而就在外界因为嘉禾的动作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此时的刘周却没有丝毫理会,全心都扑到了《唐山大地震》这个项目上。

  张一谋加盟是在去年就已经确定好的事情,只不过一直到现在才公开。

  张卫平就算是再不爽,这么久过去了也应该有了心理准备。

  对于他的反应如何刘周是不在意的,甚至刘周都没将他放在心上,将应付他的事情完全交给张昭来负责。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不违背张一谋的意愿,刘周早就想强挖他了,让老谋子待在张卫平身边真的太浪费了。

  

  张一谋加盟嘉禾,肯定不是成为签约导演,他和徐可以及宁昊一样都成立了工作室。

  其实他早就有了工作室,这次也是和张一谋工作室签约。

  当然除了工作室外,刘周也专门安排了股份奖励,如果业绩达到一定要求,会奖励一定数量的股票。

  为了不寒了老员工的心,刘周也和徐可以及宁昊也同样增加了这个股票奖励的补充条款。

  明星刘周无所谓可以放走,但是导演的话,他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留下的。

  但没有真金白银空口白话可无法留住他们,给股票则是最好的方式。

  虽然无法像上市之前那样大手笔分配股票,但是现在嘉禾市值过八百亿,少量股票价值已然不低。

  不过刘周觉得就算如此拉拢他们,随着热钱涌入娱乐圈空前繁荣,他也觉得这三人不一定全都留得住。

  张一谋可能还好,其他两人可都不是纯粹的电影导演。

  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嘉禾也不一定就全靠他们,肯定也能发掘出新人来顶替他们。

  而且到了像嘉禾这样规模的影视集团公司,制片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业务,渠道才是。

  就算是现在,嘉禾集团利润最多同时最彰显影响力的还是发行渠道以及规模越来越大的院线。

  不过今后的事情还太远,刘周这样做也算是尽人事听天命,就算他们之后都离开了,彼此之间又不是不能合作。

  三月三日,刘周在确定特效没问题之后,就准备前往唐山了。

  物理特效模型已经准备妥当了,年前刘周也专门去检查过没有问题。

  不过cg特效因为比较麻烦,有点小问题。

  最主要的还是地震来临时房屋的倒塌特效,地震造成的房屋垮塌跟普通楼房垮塌不一样,不是简单的轰塌过程。

  所以特效制作起来也比较麻烦,不然看起来会让人感觉有点假。

  就算当时看电影的时候因为注意力在剧情或者震撼场面上当场没有发现,之后肯定会有人拿来吐槽的,刘周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

  为此嘉禾特效工作室专门去研究了地震的特点。

  地震造成的房屋垮塌和地震波的运动状态有关,房屋左右晃动时,倒塌得并不多,真正大规模倒塌是在地面上下颠簸的时候。

  为此,特效工作室从国内国内外的地震研究所收集了大量资料,包括模拟地震波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到电脑里。

  地震特效另外一个麻烦的地方在于不同材质的建筑,不同规模的建筑,倒塌的时间,倒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有的房屋是整个崩塌,有的是成片的倒塌,有的是从上到下的崩塌,有的是慢慢倾斜之后再倒塌,做特效必须要表现出这种不同来。

  嘉禾特效工作室已经工作几个月了,但情况不理想,做出来的效果有些假。

  为此,特效团队向刘周提出必须研发专门的插件,否则很难做出理想的效果。

  要研发优秀的插件,可能要几个月,也可能要几年。

  如果插件不能及时研发出来,电影的上映就会推迟,而《唐山大地震》必须在2011年地震35周年之际上映,不能推迟的。

  刘周经过权衡,最终还是决定进行研发,他希望电影的效果能做到最好。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周也安排工作室和海外的特效公司合作,尽快将插件研发出来。

  春节回来之后,刘周也一直在处理这件事情。

  不过幸好,除了插件这件事,《唐山大地震》其他的准备工作都已经顺利完成。

  三月三日,刘周前往唐山,剧组的其他人也都已经在赶过去了,就差他这个导演。

  刘周来到拍摄基地,发现这里已经挺热闹了,里面的建筑也都完成了最后的收尾。

  当他过来的时候,发现剧组正在招募群众演员,来报名的有好几千人,乌泱泱一大片。

  刘周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看来还是低估了大家对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热情。

  这时刘周看见一位老大爷带着四五岁的小孙女来报名,不由问道:

  “大爷,你觉得这地方有没有当年的感觉?”

  老人有些激动地指着街对面的站台,道:

  “看到那个10路站牌没有?当年我经常坐这趟车,从起点唐山火车站到终点古冶站,车费是4毛2分。”

  听到老人这么说,刘周满意的点了点头,唐山他方面把工作做得很扎实。

  刘周没有打扰剧组招募群众演员,转了一圈之后就回去了,他得准备一下后天的开机发布会。

第443章 发布会和开机

  三月五日,《唐山大地震》举行开机发布会的日子。

  关于嘉禾的相关新闻热度还没有消散,刘周的这个发布会又再次成为焦点。

  本来刘周都没准备搞这个开机发布会的,毕竟现在《唐山大地震》的热度已经很高了,没必要再大费周章。

  不过唐山方面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拍这部电影除了缅怀之外,就是为了进行城市宣传,而且后者还是主要目的。

  所以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宣传的机会,对此刘周也能理解,所以也主动配合他们。

  刘周也发动自己的人脉,邀请了众多媒体前来参加。

  其实不用刘周专门邀请,只要透露一个风声就会有大量媒体前来。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在确定消息无误之后,有两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媒体奔赴唐山。

  除此之外,唐山方面也同样发动自己的关系,甚至请来了好几家大型官媒前来。

  两方合力之下,也将这次电影的开机发布会弄得极为隆重,可以说将《唐山大地震》的逼格直接拉满。

  这次的发布会也不仅仅只是发布会那么简单,同时还有一个纪念仪式,要说拉满仪式感还得是官方部门。

  上午,刘周穿着黑色中山装来到地震纪念碑,在这里到时候会有向地震罹难者敬献花篮并默哀的仪式。

  这种场合肯定不能穿得太鲜艳,应该穿黑色或者素色。

  在此之前,刘周也专门嘱咐了其他电影主创这件事,不然要是他们穿得花枝招展的出现在那种严肃的场合,就丢人丢大发了。

  所以周公子等人也都是一身素色着装,看得出来也仅仅化了个淡妆。

  等来到遗址公园,刘周发现到场的媒体记者也不例外,基本上都穿的是素色或黑色,整个遗址公园里就没有颜色亮丽的服装。

  阴沉的天空下,抗震纪念碑广场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所笼罩。

首节 上一节 466/5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下一篇:华娱男神,这么容易就成巨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