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华娱之从1996开始

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470节

  也就是郭凡签在了嘉禾,不然一个新手导演怎么可能考虑后续的电影计划,处女座的投资就能够让他们焦头烂额。

  其实对于让一个新人导演来拍摄科幻电影,张昭也是有些不同意的。

  但是看到刘周似乎很看好郭凡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先让他拍一部电影看看他的成色。

  所以其实郭凡从好莱坞学成过来就算想直接拍摄科幻电影,也会被张昭先摁着拍一部其他类型的电影再说。

  不过现在郭凡主动要求这倒让张昭对其有了个初步的好印象,起码是个脚踏实地的人。

  和宁昊聊了一会之后,刘周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五点,刘周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今天将要拍摄的是地震后的戏,动用的群众演员非常多,拍摄比较复杂,作为导演他必须早早赶到现场作相应的布置。

  来到片场的时候,几百个群众演员都已经换好衣服,正排着队等待化妆。

  大地震发生在7月,天气炎热,群众演员自然都换上了短裤背心。

  不过现在是三月份,而且又是早晨,气温非常低,所以剧组给每个演员都发了绿色的塑料雨衣,以及军用棉被,此时每个人身上都穿着雨衣,裹着棉被。

  此时几个主演都已经化好了妆换好了衣服,男生都是短裤背心,女生是男式上衣和短裤,也有穿秋裤的。

  相同的是,每个人的服装都是脏兮兮的,上面满是泥土,以及殷红的血迹。

  群演那边也差不多,大部分人从头到脚都是又脏又乱,脸上还抹满了褐色的泥浆,手上身上抹着血迹,一个个看上去凄惨无比。

  不过今天这场戏动用的群众演员有将近500人,而化伤痕妆很费时间,剧组的化妆师又只有十多个,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化很清楚的伤痕妆。

  只能是近景演员化伤痕妆,远景的演员就作简单化处理,喷点血,身上涂抹上泥土就可以了。

  只有专门挑选出来的二十多个作为近景演员,需要化稍微细致一点的妆。

  这时刘周将执行制片叫了过来,问道:

  “姜汤、热水、干毛巾还有吹风机都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洗澡间的热水也都准备好了,群演拍完就可以直接洗个热水澡。”

  “准备好了就行。”

  群众演员化地那么脏,不可能让他们就这样脏兮兮地回去,所以剧组准备了洗澡间,让他们洗完澡换个干净衣服再回去。

  随后刘周来到拍摄区域,此时剧组工作人员正在用起重机往空中吊喷雨器。

  今天要拍的是雨戏,刘周可不是为了渲染氛围故意弄了一场雨。

  当然其实这也是目的之一,但真实情况也是地震后唐山下了一场雨,而且下了很久。

  其实大地震之后,往往都会伴随着非常强的暴雨天气。

  因为地壳中积聚的巨大的能量由地震释放出来,转化成热量,使地表很多水汽被蒸发到空中,水汽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雨落下来。

  这一切也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446章 雨戏和刘艺菲的崩溃

  一般来说,下雪的戏份和雨戏拍起来都比较麻烦。

  下雪的戏份虽然北方冬天一般都会下雪,但是因为天气比较寒冷,需要准备和注意的事项也特别多,一天下来也拍不了多久。

  之前刘周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就是在冬天拍戏而且还是在冰岛和漠河,不仅冻得要死,一天最多就拍五六个小时。

  而就算是夏天拍下雪的戏份也没那么容易,人造雪虽然没那么麻烦,但是后续的处理比较麻烦,因为这个对环境的污染不小。

  前世《集结号》因为剧组等不了下雪采用人造雪,后面被爆出环境污染问题。

  雨戏的话可能稍微没那么麻烦,虽说雨天无常,但是现在拍戏人工制造下雨已经很普遍了。

  甚至有些剧组为了效果更好,都不要自然雨反而要人工造雨。

  因为自然的雨无法控制时间和大小,而且没有灯光辅助是拍不出来雨丝效果的。

  因此剧组通常都是通过人工手持大口径高压水枪,将水喷到空中营造出下雨的感觉。

  不过刘周要拍的雨戏有大全景,而且镜头会拉到空中,这样简单的人工造雨就无法满足要求了。

  毕竟高压水枪喷洒的区域有限,镜头拉起了后就会变成雨只在前景下,而后景没有雨,就会穿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周只能通过数量来凑,专门借来了几辆吊车,在半空中挂了一堆喷雨器,这样雨水就能大范围的覆盖。

  而且为了配合刘周他们的拍摄,唐山方面还专门调来了四台消防车,以确保拍摄能够顺利进行。

  今天也有些天公不作美,太阳很早就出来了,预示着今天会是个好天气。

  不过对于拍摄来说就是个不利因素了,晴天拍雨戏就必须遮挡阳光,否则在下雨的同时又有太阳光,就穿帮了。

  正常情况下,雨戏都选择在阴天拍。

  但是太阳出来对于演员来说倒是个好消息,有阳光的话温度也会更高些。

  因为《唐山大地震》是个大剧组,副导演加上执行导演足足有八位之多。

  此时有七位副导演正在给演员和群众演员讲戏和如何站位,这次群演有好几百人,而且都是没有任何拍戏经验的,指导起来也稍微麻烦一些。

  刘周则和其中掌握另一摄制组的副导演一起和摄影团队讨论镜头如何运动。

  今天的雨戏将由两个摄影组一起拍,刘周负责拍全景镜头,以及运动长镜头;

  第二摄影组负责群众演员的近景镜头,这样既可以加快拍摄速度,也可以让群众演员少受些罪。

  正当刘周几人谈论完毕之后,一位执行导演带着一个小女孩走了过来。

  这个小女孩是有特写镜头的,而且也比较重要,所以刘周需要亲自给她讲讲戏。

  刘周先检查了一些这个小女孩的伤痕妆,眼睛是肿的,脸上有明显的伤口,往外渗着血,看起来非常惨。

  对此刘周也比较满意,然后蹲下来笑着对她说道:

  “等会叔叔喊开始之后,你就盯着摄影机的镜头看,好吗?”

  他指了指摇臂上的摄影机,见小女孩乖巧地点头,接着说道:

  “你就看着那个摄影机的镜头,不要说话,也不要做表情。

  等会儿拍的时候,天上会下雨,会比较冷,但你不能动,一动的话,就要重拍了,等到摄影机的镜头转到旁边,就可以动了,明白了么?”

  “明白了。”

  能被选来拍这个算是比较重要的特写镜头,在选人的时候执行导演肯定不敢随便糊弄,而且也看得出这个小女孩比较机灵。

  刘周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鼓励了两句,然后就去其他有特写镜头的群众演员安排位置和大概讲讲戏。

  快到九点半的时候,执行导演过来通知,拍摄工作已经全部准备好,可以正式开拍了。

  刘周神情肃穆站了起来:

  “各组马上就位,我们抓紧时间拍了!大家都用点心,争取一条过!”

  被污泥和鲜血模糊的看不出面目的群众演员纷纷扔下棉被,脱掉雨衣,按照剧组的要求来到了指定位置。

  扮演尸体的在地上躺好,发掘救人的站在了一个个废墟上,负责走动的也都做好了准备。

  录音机开动!”

  “摄影机开动!”

  “给雨,给雨了!”

  看着空中的喷雨器喷出无数的雨丝,落在地上噼里啪啦直响,近千米的范围内,顿时被大雨笼罩。

  刘周深吸了口气,然后大喊一声:

  “开始!”

  口令响起响起之后,群演也开始走动,哀嚎声哭声响彻整个拍摄现场。

  第二摄制组的摄影师穿着雨衣抱着摄影机在雨中缓缓运镜头,然后将镜头对准了一个抱着孩子尸体痛哭的女人。

  摄影指导吕乐没有动,依然扛着摄影机坐在摇臂的云台上,将摄影机镜头稳稳的对着小姑娘的脸。

  雨水打在小女孩身上,将她身上的泥污血污冲刷出一道道痕迹,她的伤口不断渗出了红色的血迹,看上去非常真实。

  她茫然地看着镜头,没有任何表情,但是随着雨水打在身上,让她感觉有些冷,再加上现场的哀嚎和痛哭声,让她也下意识地想哭。

  不过随后小女孩想到刚才叔叔反复叮嘱不能哭,她又憋了回去,这看起来更让人感到心碎。

  镜头足足在小女孩的脸上停留了五秒,然后缓缓拉起同时绕着小女孩旋转了三百六十度,最后镜头对准废墟中央的街道,整个镜头由近景变成了全景。

  全景镜头下,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人在痛苦,有人在拼命挖掘,有人步履踉跄像梦游。

  “咔!雨停了雨停了,大家先擦擦,那里有热姜汤,大家喝点暖暖身子。”

  说完之后,刘周重新坐会监视器,将刚才的镜头调出来在仔细看一遍。

  镜头拍得都不错,但是刘周总感觉好像缺点什么。

  这时负责第二摄制组的导演也过来,他拍成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中年男子静静地抹掉死去女儿脸上的尘土,另外一个镜头是母亲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大哭。

  拍得都挺感人的,刘周满意地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不过想到自己拍的镜头,看起来没问题,直觉却告诉他还是有些不对劲,但是他一时又想不明白哪里可以改进。

  最后刘周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直觉,安排副导演去通知再拍一遍,只能再苦苦演员。

  而就在这时,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说道:

  “导演,我想向你提个意见。”

  这个老人是当初地震的幸存者,也是剧组请来吹毛求疵的,刘周也向他请教过不少东西,比如布景是不是70年代的感觉,道具有没有穿帮之类的。

  听到老人是来提意见的,刘周笑着说道:

  “您老有什么意见直接说。”

  “刚才那场戏群众哭得太厉害了,当时大家就想着活下来应该怎么生存,哪儿有活着的人就赶快去救,哭的人比较少,那场戏哭的人太多了,有点不真实!”

  听到老人的话,刘周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他也终于明白刚才拍的镜头不对劲在哪里了,就是现场哭戏太多了。

  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巨大的悲痛像座山,重重地压在人们心上,根本哭不出来。

  哭戏虽然能够很直接地表现当时大家的悲伤,但是这种沉默在这种情况下还更能直击人心,让人更加感受到那种悲痛。

  如果让冯裤子来导这场戏,他肯定对这个效果很满意,观众也比较吃这一套。

  

首节 上一节 470/5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火红年代:四合院里的吃瓜群众

下一篇:华娱男神,这么容易就成巨星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