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275节
但是上面却没有发声,其实就是默认这本书的发行。
不过这一切,李长河还没注意。
直到这天晚上,李长河跟朱琳再一次回到家属院吃饭。
饭桌上,李立山冲着李长河开口问道:“《大国崛起》那事,你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什么怎么考虑的?”
李长河有些好奇的冲父亲问道。
“你不知道?”
李立山有些无语,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儿子这个始作俑者,竟然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爸,我最近一直在门头沟那边的山里陪着琳琳拍电影呢,《大国崛起》怎么了?”
“出版了,卖的特别火,然后引发了一场大论战,连你们北大的老师都下场了。”
李立山这时候将几份报纸给李长河拿过来,递给了他。
“嗯?这么快就出版了?”
李长河有些诧异,随后接过报纸看了起来,待看完之后,笑着将报纸放下。
“原来如此!”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民智开放是一个逐步缓慢的过程,大家对西方的了解总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我这本书,无非就是开了第一枪而已。”
现在的人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但是李长河是完全不担心的。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上面的人对改革开放的坚定。
别的不说,他这本书,绝对是顺应当下高层的需要写出来的。
即便没有北大老师的出面,李长河觉得这事也不算什么。
不过有北大的保驾护航,还是极好的。
尤其是岱老,竟然亲自出手,揭开了反攻的序幕,这让李长河很感动。
要知道岱老这些年,从不轻易发表文章,当年就算是那些人,也没找到他的把柄。
毕竟他作为国内经济学泰斗,连本著作都没有,更遑论这种卷入制度的风波。
但是这一次,他却决然而然的出手了,或许只因为风波的当事人,是他的学生。
“是啊,这一次你们北大的名气是打响了。”
“毫不客气的说,这一场论战,实际上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高层改革的决心,也明白了上面开放的尺度。”
“而你们北大,这一次又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你小子这次也算是大出风头。”
“不过我觉得你还是要谨慎,不要把这种风头当做资历,不管是以后在学校,还是出来工作,都不要把这些事情当做荣耀。”
“放心吧爸爸,这些我明白的。”
精准的把握时代脉搏对李长河来说,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他也不需要以这种事情沾沾自喜。
毕竟以后,这种操作还多着呢。
等两个人回到了屋里,朱琳又开始收拾东西。
“你这是干什么呢?”
看朱琳在收拾一些衣服什么的,李长河有些诧异。
朱琳这时候回头说道:“这不是刚才咱妈跟我说,让我把咱们屋里的东西再收拾收拾嘛。”
“咱大姐他们一家不是回东北了吗?”
“咱妈说,等他们回来,就让她们回家里来住,这样冬天也就不用倒腾煤票了。”
“以后咱们再回来,就上我那屋住去!”
朱琳笑着跟李长河解释说道。
“你不说我都忘了,她们昨天回东北的票。”
“得,还是得给他们让地方,行吧,那我跟你一起收拾!”
李长河这时候开始帮朱琳收拾。
以后再回来,就得住楼上了。
第226章 衣锦还乡
通往虎林的火车上,一间硬卧车厢,陈爱国跟李晓君正坐在一张下铺床铺上。
中铺上是他们的女儿,此刻正在呼呼大睡。
幸运的是,整个卧铺车厢目前就他们一家,暂时没有其他乘客。
“长河这同学也太厉害了,不光给咱们搞到了回程的硬卧票,连来虎林的列车长都能安排,帮咱们买到了卧铺。”
“我是做梦都没想到,坐火车回家还能坐上卧铺!”
陈爱国这时候感叹的说道。
一旁的李晓君白了他一眼,随即得意的说道:“那是,也不看看长河的同学都是哪的,那都是北大的学生。”
李长河那次知道他们俩在等卧铺票回来之后,自然而然又去找了老杨。
不过这次,老杨没搞到软卧票,只能说这玩意儿也是运气使然,不可能次次都搞到。
但是老杨知道陈爱国他们去虎林,要中转火车,又帮他们安排了这边的负责人。
用老杨的话说就是,这边的铁路系统是他们家大本营,到处都是老爷子的手下。
所以虽然是硬卧,但是陈爱国他们一家三口却是从京城到虎林都是硬卧,哪怕中间转了火车。
而且那人也说了,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再给他打电话,再给他们安排回去的火车票。
这也是陈爱国此刻感叹的原因。
“知道了,都是晓君你们家厉害,当初三大爷说我娶了你,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我看这话一点都不假!”
“真的,就我大哥在林场当个工人,接触个场办主任都觉得是翻了天的官,回来得吹半天牛。”
“你们家那些亲戚一拉出去,那不得吓坏了他们啊。”
“这事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回去撑死炫耀一下你的罗马表和工作,别的咱就不多说了。”
“明白!”
“行了,早点睡吧,下车了还得赶好远的路呢。”
又过了一宿,火车终于到了虎林,一家三口从车上下来。
然后又坐上公交,往屯子赶去。
等到了屯子口,下了公交车,陈爱国转过头,笑着冲李晓君说道:“晓君,到了吧。”
“给,带上吧!”
李晓君把罗马表从小包里拿了出来,然后递给了陈爱国。
这东西特别显眼,李晓君虽然想衣锦还乡,但是却没有让他一路都带着。
而是收了起来,免得路上惹人眼红。
直到到了屯子口,才拿出来让陈爱国带上。
同样,她也把她的戴在了手腕上。
“走吧,回家!”
一家人这次回来没带多少行礼,就陈爱国提了个之前李长河的旅行包,里面放了几件衣服而已。
三个人不紧不慢的往屯子里走去。
没过多久,屯子里往外走出来一个人。
“这是.爱国回来了?”
对方仔细辨认了一下,随后惊声说道。
陈爱国笑着点点头:“对,大夏你出去啊?”
陈大夏点点头:“对,准备坐车去趟县里!”
话音说着,他看到了陈爱国的手腕,一块精致的手表正戴在手上。
同样的李晓君的手上也有一块,看样式跟陈爱国的类似,就是大小不一样。
“爱国,晓君,你们这京城不白去啊,这都买上手表了。”
“这是啥表,我看着咋跟县里干部带的上海表不一个样呢?”
陈大夏有些震惊的问道。
“这个啊,罗马表,外国进口的,我舅子送给我们的!”
陈爱国轻描淡写的说道,不过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不跟你说了大夏,我们先回家,得收拾收拾家里。”
说罢领着李晓君跟囡囡继续往家走。
而陈大夏本来打算继续外出,犹豫了一下转头折返了回去。
去县里哪有八卦重要啊!
陈爱国这是翻身了啊,连外国表都带上了,还两口子一人一块。
他知道一块上海表就得一百多块钱,那一块外国表得多少钱?
三四百总要的吧?
两块岂不就是七八百块钱?
陈大夏跟在陈爱国后面,进了屯子,恰好遇到了几个村里的老娘们。
上一篇:重回1983渔猎东北
下一篇: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