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524节

  “长河同志,你太客气了。”

  汤洪军这时候恭敬地跟李长河碰了下杯。

  “洪军同志,其实我还有个事情,想要找伱帮忙的。”

  李长河这时候又低声的冲着汤洪军说道。

  汤洪军这时候有些诧异的看向了李长河:“找我帮忙?”

  他一个小干事,能帮对方什么忙?

  “是这样的,据我所知,如今咱们市里,除了政府持有的一些老洋房之外,一部分私人手里应该也有吧。”

  “港岛那边,他们有些人也想要在咱们市里购买一些房产,但是你知道,市府这边,有些小商人,他是不够资格的。”

  国内如今面对外商出售的房产,也不是说是个外商你就能买的,只有企业规模和自身实力到了一定的层次,才有资格跟上面对话。

  普通的小商人哪怕有钱,也没资格去买。

  汤洪军一听就明白了:“长河同志,你是说,那些私人出手的洋房?”

  “对!”

  李长河点点头,笑着冲汤洪军说道。

  就跟京城的四合院一样,魔都的老洋房,有一小部分,也是在私人手里的。

  这些里面,同样也有着精品,比如李长河记得,未来盛大的陈天桥就花了2.8亿买了后来大名鼎鼎的严家花园。

  至于这个花园洋房是一直留在严家人的手里,还是这几年归还的,李长河就不清楚了。

  总之私人房产手里,现在还是有不少精品洋房的。

  之前李长河在魔都没有人脉,想要搜罗这些洋房,并没有渠道。

  而如今汤洪军,倒是个很好的工具人。

  本身他就在房管局,负责老洋房这些资料,可以说魔都市内不管公有的还是私有的老洋房,他都一清二楚,这些房产的交易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汤洪军其实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房产中介”。

  “洪军同志,我知道,这些私人房产有些人想要交易,都是委托你们房管局的出面的。”

  “我们港岛公司这边,也有意向买一些私人的洋房,所以如果有这种交易,我希望你可以帮我们牵线搭桥。”

  “我们这边,不管是用咱们的大团结,还是用外汇券交易,都是可以的。”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说道。

  汤洪军听完之后,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脸上则是浮现出了思索的神色。

  “怎么了,您是有什么顾虑?”

  看汤洪军的姿态,李长河这时候笑着问道。

  汤洪军点点头:“长河同志,确实有一些顾虑。”

  “主要是这个跟外商接触,我不知道合不合适,你也知道,咱们对于跟外国人接触,是有严格要求的。”

  他不是外事部门的人员,不能随意的跟外商接触的,一旦发现,是很严重的事情。

  李长河闻言,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这你放心,我们的办事处,到时候也会招咱们魔都本地的员工协助我们的。”

  “到时候,你可以跟我们魔都本地的员工联系。”

  “包括到时候咱们房管局里面,有什么外汇券的需求啊这种,也可以找我们兑换,这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李长河此刻笑着冲汤洪军说道。

  汤洪军听完,眼神一亮。

  “长河同志,你是说,到时候我们私下也能找你们兑换外汇券?”

  “当然,我说了,这都是些互惠互利的事情。”

  “其实如果在海外,房产信息这种售卖是要抽成的,就像以前的牙行,但是咱们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你们也不能收钱什么的。”

  “所以大家就是尽可能的相处提供便利,互帮互助嘛!”

  听李长河说完,汤洪军明悟的点点头:“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房管局这边,确实有很多交易信息,但是说实话,都是贴在那里卖不出去。”

  “不少房子价格高昂,普通的老百姓根本买不起,也不会买,想卖外汇的也没渠道,除非家里有海外关系的。”

  “这样,你等我回去给你整理一下,到时候你们先看看。”

  其实卖房消息这个,汤洪军倒是真的不在乎,毕竟他们房管局有时候也帮忙买卖。

  他之前唯一担心的,就是跟外商接触这个,有一定的风险。

  但是如今李长河替他解决了这个风险,那他就没什么负担了。

  更何况李长河还给他提供了换外汇券的便利。

  这可是个巨大的利好,相信他回去跟局长一说,局长也肯定会支持他的。

  身处魔都,他们这些人,可谓是改开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尤其是很多海外的东西,都流向魔都。

  可问题是,这些进口产品,大部分他们买不到,在友谊商店里面,需要外汇券。

  有些人家里不缺钱,但是钱很难换成外汇券,国家不给换,私人没渠道,看着友谊商店里面的进口产品流着口水却没法买。

  心里那个难受啊!

  而现在,如果这位长河同志真的给他们兑换外汇券,那对汤洪军来说,这不只是带来便利,这更是一条金光闪闪的升职大道啊。

  “那就多谢洪军同志了,来,我再敬你一杯!”

  一顿饭,最后宾主尽欢。

  等汤洪军走了之后,李长河他们也从饭店里走了出来。

  “老田,这里离招待所不远,你们几个走着回去吧,我们先把小雪送回家。”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田壮壮他们说道。

  不是李长河不想拉他们,而是车上坐不下。

  索性离得不远,让他们溜着腿回去。

  “行,那你们先走吧。”

  田壮壮他们也不以为意,吃了饭喝了点酒,走走路正好,散散酒气。

  至于李长河又违规驾驶,压根没人在乎。

  开着车,先回到招待所,把龚雪骑来的自行车卡在后备箱里,然后李长河又开着车,往龚雪家开去。

  “姐夫,你真的要买那么多房子啊?”

  车上,龚雪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今天下午,明明李长河已经买过三套花园洋房了,尤其是那套双子别墅,真的特别豪华,可是在饭桌上,他还要那位汤干事帮他继续买。

  龚雪其实很想不通,李长河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姐夫有个爱好,就是买房子,京城那边,他买了一堆四合院呢!魔都这边,他这是又看上老洋房了。”

  朱琳笑着冲龚雪说道。

  李长河摇了摇头:“你们现在不懂,再过些年,这些房子,可不单纯的是房子。”

  不管是四合院还是老洋房,李长河现在大肆购买,并不单纯的是为了投资,更重要的,其实是积累资源。

  现在的朱琳和龚雪其实并不明白,未来四合院和老洋房,会成为一种高端的稀缺资源。

  这种资源,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慢慢的发展,前期的商业精英一定会有一个社会层级的变化,就像成了富豪就得学会打高尔夫,得学会马术俱乐部,得慢慢的熟悉一些他们原本不熟悉的商业元素。

  而这些东西带来的,很多时候不只是金钱,也包括人情利益。

  四合院,老洋房这些,就是具备这种属性的稀缺产品。

  当然,除此之外,李长河还有一个心思,他没有说,那就是他要打造一条国内外的人力资源产业链。

  伴随着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此刻的华夏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开始对着全世界放开了探索的渠道。

  国内的商业资源是一个宝藏,但是同样的,国内的人力资源,也是一个宝藏。

  八九十年代,很多精英走出国门,移居欧美,对于国家来说,代表着大量的人才流失。

  但是对于李长河来说,他其实可以把这种人才流失化为自己的优势。

  李长河初步的考虑,就是在华夏和米国之间,打造一条中介链条。

  这个链条,不单纯的是移民那么简单,而是包括法律,商业等行业的全方位扶持。

  比如说精英人才A准备移民米国,那么他除了处理国内的产业之外,同样需要在米国购置产业,找工作,落户,甚至学习。

  而这中间,会牵扯到包括律师,房产,会计等多个欧美的产业方向。

  李长河的意图,就是依托这个链条,创建自己的法律机构和财会机构。

  在欧美,一个法律,一个财务,都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李长河不可能完全依靠欧美的法律财会人才,培养自己的人手是必须的。

  而李长河现在思索的,就是利用这二十年,人才外流的时机,把一部分外流人才掌握在手中,然后慢慢的转变为自己的力量。

  如此一来,这股力量既可以影响米国,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国内。

  这也算是他为自己准备创造的一张底牌,一张提高他在海外华人心中影响力的底牌。

  而如今李长河给这个链条选定的起点,就是魔都和京城,不过京城那边风向敏感,短期内李长河不打算操作,反倒是魔都这边,可以先进行尝试。

  这也是李长河找汤洪军帮忙的原因。

  现如今国内能出国的人,一方面是海外关系,一方面就是国内有资产,处理了资产出去。

  而主要的资产其实都是以房产为主。

  魔都和汤洪军,这是这条线路上面的起始点。

  李长河打算从他开始,依托未来华夏的出国热潮,然后通过移民这个链条,慢慢的扩散出一个专属于出国华人的涵盖法律财会商业艺术等群体的精英网络。

  再过二十年,说不定就能成为一个专属于海外华人的内部组织,就像传说中犹太人内部组建的【锡安长老会】一样。

  这其实就是李长河心底依托国内未来的人力资源构思的人才寄生计划。

首节 上一节 524/65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回1983渔猎东北

下一篇: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