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火红年代 第250节
“嗯?”
“学生太多,分批次给学生上课,晚上下课就九点了”
“.”
牟其钟对于罐头换飞机这种既能扬名,又有巨大收益的事情很上心。
只是短短两个月,就在国内找到了买家,打算亲自前往老毛子那边,和那边的出售方谈谈罐头换飞机的事情。
在火车站送牟其钟和他的助手登上前往莫斯科的火车,一起前来的张亚鹏目光古怪的说道:“李老师,这兄弟有点扯,罐头换飞机,这事靠谱吗?”
“靠谱啊,怎么不靠谱,这还是我给他出的主意呢”
“啊?”
“啊什么啊,走吧,家里饭都做好了,回去吃饭”
回到家里,两家人都在,聊完孩子后,不可避免的就聊起了罐头换飞机。
桌上算上蔡根花五个大人,有四个人不看好这事。
张亚鹏和蔡根花不方便说什么,胡家宝和马文慧俩人对着李清风好一通嘲笑。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罐头换飞机完全是异想天开,没有一点那个,那个姓牟的去到老大哥那,只要张嘴说用罐头换四架飞机,人家绝对会给他撵出来。
对于来人的嘲笑,李清风也没辨别,人已经去了莫斯科,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
果然,冬天的第一场雪那天,李清风刚从芯片工厂的工地回来,就收到了牟其钟委托国际倒爷从莫斯科寄过来的一封信。
“胡家宝同志,罐头换飞机的结果就在这封信里,我给你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猜猜看,最终结果是什么?”李清风晃了晃手上的信封,笑容莫名的说道。
忙活着用计算机写论文的胡家宝,头都没抬的说道:“不用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人家老大哥那边又不是傻,怎么可能同意用飞机换那些破罐头”
“哼,看不起罐头?等着被打脸吧”
李清风自信一笑,拿着这封信走到电脑桌前,潇洒的将没拆封的信封丢在键盘上,让胡家宝自己拆开看。
上次的嘲讽,李清风可是记在心上了,这次必须啪啪啪的打胡家宝的脸。
“真是服了你了,行,既然你非要让我看,那我就看看人家老大哥有没有把他撵出来”
胡家宝在拆信封时心里有些打鼓,毕竟李清风的表现可是相当自信。
当拆开信封,将写的满满的一张纸上的内容看完后,胡家宝神色古怪的看向李清风。
察觉到了胡家宝的目光,李清风仰着头,看都没看她,很是傲娇的说道:“怎么样?现在还敢说罐头是破烂吗?”
“噗嗤”
胡家宝笑出声来,在李清风疑惑的目光中,胡家宝晃了晃手中的信纸,语带笑意的说道:“本来就是破烂啊,信上都说了,人家老大哥不愿意要那些破罐头,只要美金,他写信过来是求救来了”
“旺德发?”
一脸不可置信的李清风,一把从胡家宝手里抢过信纸,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看完信上的内容,李清风面色难看,还真是胡家宝说的一样,人家老大哥不要罐头,只要美金,一架飞机两千七百万美元。
买四架飞机,送一架飞机,另外再送一整套飞机的零部件,相当于六架飞机的价值。
划算吗?只能说相当划算。
但是不能以物易物就有点扯淡了,牟其钟就是这样办成的啊,怎么现在不行了?难道是提前两年的事?
就在李清风思索时,胡家宝推了推李清风,笑着说道:“行了,别做罐头换飞机的美梦了,想要飞机还是老老实实给钱吧,人家老大哥又不傻”
“姓胡的,我告诉你,罐头换飞机这事,我说办成就能办成,就算我亲自去老大哥那,也要把这事给办了”这时候不能认怂,要不然的话,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肯定会被嘲笑。
“好好好,你说什么都行,那你现在能走了吗?我还要写论文呢”
“哼,写你的论文吧”
说着,李清风快速离开书房,顺手还将房门重重的关上。
站在书房门外,听着里面传来的笑声,李清风皱了皱眉,今天算是丢人了。
来到客厅电话机旁,李清风拿出电话簿,挨个打电话,询问哪里能往莫斯科那边打国际电话。
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两国关系交恶,双方的对立一直持续到今年五月,导致了两国民间的通讯不畅,只能通过书信邮寄进行沟通。
急于了解情况的李清风,懒得寄信给牟其钟,打了一圈的电话,这才找到可以往莫斯科打电话的地方。
第二天等外面的雪被人打扫干净,李清风开着车直奔东城区民安街的老毛子大使馆。
国内的政府部门不方便打这个电话,容易造成误会,只能来大使馆。
李清风进去就往办事员的兜里塞美元,足足花了三百美元,说明情况后,这才拿到了和莫斯科直接通话的机会。
看着拿着美金美滋滋离开的大使馆成员,李清风心里感叹。
老大哥真是没落了,驻外人员穷的要死,区区一百美元就给打发了。(本章完)
第362章 国情不同,人情全世界通用
罐头换飞机计划被拒绝的当天,莫斯科的一家酒店里,牟其钟和公司的四个已经破防了的员工,唉声叹气的坐在酒店房间内。
此时四人的状态是,来之前信心满满,来之后备受打击。
“董事长,咱们得计划失败了,人家只要钱,不愿意跟咱们以物易物”
“是啊,董事长,要不放弃这个计划吧,罐头换飞机,怎么想都不靠谱”
“.”
房间内,跟着一起来的四个员工,都在催促牟其中放弃所谓的罐头换飞机计划,老老实实的回到国内,做自己的倒货生意。
站在窗户旁的牟其钟,面无表情的听着员工的劝谏,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的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莫斯科大街。
好半晌之后,牟其钟这才转过身来,扫视着众人淡淡开口:“十年前《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名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文章,你们都还记得吧?”
四人不明白牟其钟为什么会问起这个不相干的问题,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自己记得。
看着点头的四个心腹爱将,牟其钟继续说道:“报纸上都说了,需要实践才能出真知,咱们还没有开始呢,怎么轻易的否定呢?”
四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大老板在发什么疯。
其中跟了牟其中最久的秘书赵德柱小心翼翼的提醒道:“董事长,咱们刚刚才被人撵了出来,这个计划已经失败了”
“不,没有并没有失败,我引用《论持久战》里的一句话,顺利情况的出现,往往在再坚持一步的努力当中,”
“今天只是第一次的初步交流,只是飞机的生产厂家拒绝了我们,我们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努力,只要坚持下去,总有拨开云雾的那天”
牟其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冥冥中的觉得李清风对老大哥这边的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按照他的方法,绝对可以获得成功。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牟其中皱着眉思考一下,果断下达了命令:“去找四个留学生当翻译,你们每人领一个翻译,去到莫斯科所有的商店,调查他们的物资供应情况”
“好的,我们马上去办”
很快,四人找到请来的留学生,请他帮忙重新找四个同学过来,一队两人,分为四组,分别打车前往莫斯科的各个大型商店。
依旧是几天前的酒店内,牟其钟坐在沙发上,看着这几天调查来的结果,张狂的哈哈大笑。
“董事长,虽然莫斯科的确实存在物资供应困难的情况,但是还没到买不到物资的地步,只要排长队还是容易买上的”不明白牟其钟为什么发笑的赵德柱,小心翼翼的上前提醒。
又是一阵大笑,牟其钟放下手中调查来的资料,伸出食指指了指赵德柱,意味深长的点了点脚下的桌面:“这里是哪?莫斯科,老大哥的核心所在,地位和咱们的四九城一样”
“莫斯科的物资供应都出现了困难,其他地方只能更难。如果莫斯科的老百姓排队一个小时才能买到面包,那其他地区的老百姓,要排队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才能买到晚餐”
“董事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咱们只是调查了莫斯科”
“这”赵德柱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个理,于是闭上嘴巴,不再劝说。
牟其钟兴奋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眼珠子乱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脑海中刚有点思绪,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二人对视了一眼,在异国他乡的,谁会给他们打电话呢?
赵德柱上前一步,接起电话,不等开口,话筒那边随着滋滋的电流声,传来了一阵标准的普通话:
“喂,是牟其钟吗?”
“是的,请问您是?”
“我是李清风”
作为跟着牟其钟一起去到北大的赵德柱,自然知道李清风是谁。
听到对方自称是李清风,顾不得为什么在国内的李清风能把电话打到莫斯科,连忙把话筒交给一旁的牟其钟。
接过电话的牟其钟朗声一笑:“李老师,你这个电话来的正是时候,我正想怎么才能快点联系国内呢,你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联系国内,是有什么事吗?”
听着话筒中,牟其钟的声音中气十足,还带着一丝喜悦,李清风意识到可能是出现了什么变化,压住了心中想问的内容,而是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
“没什么大事,就想着让人帮我从国内买一车皮的物资,给发到莫斯科来,我要用这批物资,打开缺口”
听到打开缺口这四个字,李清风立马就明白了这哥们的意思,这是准备行贿去啊。
在莫斯科那地方,给人家国币人家不要,那地方现在美元才是硬通货,卢布都要靠边站。
送钱不如送物资,只要手里有物资,就可以在黑市通过这种手段换来美元。
国情不同,但是人情这玩意全世界通用。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才的想法,支持,必须支持。
“好想法,想要打开缺口,多少都要送点东西,都需要什么物资,我可以在四九城帮你解决”
“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行,随便买一车皮国内滞销没人要的物资就成,预算在五万以内,我在这边接收”
“行,问题不大,我这边联系,发货的时候给你打电话”
“太感谢李老师了,等我回国,这五万块钱马上还给你”
李清风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这一车皮的货你不用给我,我想办法送到莫斯科一笔十万美金,你用这笔钱帮我顺带着搞定汽车工业如何?”
“搞一套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的价格太大,就算把十万美金送出去,人家也不一定能答应以物易物吧?”
牟其钟打听了一下全套汽车工业的价值,想要从无到有弄一个大型汽车厂,就算是在老大哥这边,没有几亿美金根本下不来。
“十万是敲门砖,你在接触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如果我要的东西两个月内可以确定下来,我会再送过去一百万美金”
“可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