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221节

  “这样最好。”

  收徒对高斌来说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他也没什么经验。

  不过在这江湖还没有完全落寞的时代,收徒不算什么新奇事。

  尤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统的行业,不论是什么领域,教授知识的学堂,传授技艺的梨园、作坊、武馆等,可以说百工技艺,多是采用师徒带徒弟的方式,一路传承过来的。

  所谓拜师学艺,拜师是学艺的前提。

  这种师徒关系,融入了传统的家族道德伦理,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对于弟子来讲,具有绝对的权威。

  当然,由于拜师的早晚,与师父相处的时间,乃至与师父情义的不同,虽然拜了师,但弟子间还是有区别的。

  总的来说,弟子有三种:入门弟子、登堂弟子、入室弟子。

  拜了师就算进了门,都可称弟子,这种弟子称为入门弟子。

  拿孔子来说,弟子之多,史载三千之众,这三千弟子中大多属于入门弟子。

  平常也就是上课时来听听课,下课就走人,私下并没有过多交往,更没有一对一的私授。

  另外入门弟子,也是对初拜师学生的称谓,意为方进师门,学艺不精。

  接下来,就是登堂弟子,以孔门为列,七十二贤人可归为登堂弟子。

  古代传授技艺的庭院一般比较大,进了门之后,还要穿过长长的庭院,然后才进得厅堂。

  所谓登堂,也就是拜师习艺已经有些时间了,与师父相处的时间很长,期间得过老师的指点,进步很快,学业技能已经有所成。

  最后,才是入室弟子。

  入室弟子,是师父重点培养的对象,今后要接道统承法脉的。

  还拿孔门为例,连率真的子路也曾被孔子批评为“升堂而未入于室”,可见入室不易,弟子虽多,最后能入得室者也就几人而已。

  一旦成了入室弟子,师父就要“口传心授”一些真东西。

  所谓心传,在于心心相依,念念相通,重的是诚意正心、见心见性,这靠的是自己。

  口授的是技艺学问,重在明师善导、弟子好学,这靠自己更靠老师。

  当然,在不同行业里,还有更细致的区分。

  比如在戏班里,“弟子”是指行过拜师礼的徒弟。

  这类徒弟可以对传艺者称“师父”或“先生”,在程派里如王吟秋,赵荣琛等。

  学过戏,但没有拜过师的只能称传艺者为老师,如侯玉兰等。

  这在戏班里有严格的界定不可乱称呼的,如李世济对程砚秋不可称为师父,只能称呼“老师”或“干爹”。

  “入室弟子”有几种解释:

  你吃住在父傅家里,所有费用由师父承担,师父把弟子当成自家人看待的,传授一些私密技艺的徒弟,如王吟秋属于这种。

  接受过这种私密传授的徒弟也叫做“手把徒弟”,这种徒弟学戏演戏都要听师父的,不可乱来。

  李少春就是因为逾越了这个界限,所以余叔岩不再教了。

  甚至可以当儿子、女儿来看待,打骂都是正常。

  这种也可以叫做儿徒,跟自己孩子没分别。

  半个月后,‘高武门’正式挂牌,上百位穿着不一,准备来拜师的年轻人汇集在前院,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倒是没觉得人多,反而认为这是好事,来拜师的人越多,说明高斌的威望越高,谁不希望择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做自己的师傅?

  后院,高斌坐在太师椅上,前面一大片空地,一个又一个年轻人上前展示自己,高斌随便问几个问题,通过了就算入门,反之高斌让王启明给几毛钱钞票,礼貌送你回家。

  当然,其中不乏年纪大,带艺投师的人,这些人高斌也没拒绝,但属实能力差点意思,而且已经定型了,不适合留在门下。

  最终,他手下了47个人,加上徐天,正好48人。

  这48人,他会统一教授一段时间,选择好苗子入内门,亲传咏春和形意这两大拳种。

  而外门弟子,则不会学习这两套拳法,而是学习高斌在三场决斗中展示出的现代搏击。

  高斌结合了传武套路和现代搏击理念,新编了一套更符合实际用途的拳法,命名为‘高体拳’。

  高体拳跟后世的军体拳有异曲同工之妙,主打的就是一个实战性。

  打起来不漂亮,但大开大合,一招一式都极具杀伤力。

  这也是为了尽快出徒创造的拳法,现在的高武门全靠他一个人的声势撑着,这绝对不行,想要发展,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当然,招式是一方面,身体素质是基础,无论内门外门,每天一大早上起来都得饶着内城跑一圈,然后回来扎马步。

  吃完早饭,开始全员平板支撑,这种新奇的锻炼方式,一开始折磨的所有弟子苦不堪言。

  可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一点点变好,尤其是核心力量和耐力这两样,比刚加入时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至于绝对力量和速度,高斌没有特意训练他们,因为这两样很吃天赋,如果没有天赋,需要大量时间来培养,不急于一时。

  上午都是身体基础训练,中午吃完饭,下午才会磨炼高体拳,还有师兄弟之间的互相切磋。

  练花架子没用,长经验最好的方式就是战斗。

  一时半会儿的高斌也没法变出敌人来,就只能让他们互相对练。

  他也明说了,对练过程中,除了不准下死手,剩下随意,要是谁被揍得鼻青脸肿,只能算你学艺不精,可别来找我打小报告。

  ...

  一晃小半年过去,隆冬已至,刚刚下了场小雪,地上滑不溜丢,可高武门的汉子们依旧赤着膀子绕内城三圈。

  城里的老百姓都习惯了,自打高斌打出威名开门收徒以后,高武门这块金字招牌就算立起来了。

  他们可是眼睁睁看着门内弟子从一开始一圈都坚持不下来,到现在跑完三圈还能原地做200个俯卧撑。

  其实内城绕一圈没多远,也就十几公里,差不多等于后世足球比赛,一名球员的全场跑动距离,当然是最顶尖那波,国足那帮大爷就算了。

  高斌门下这帮弟子也确实争气,48个人,包括徐天,一个都没中途退缩,全部咬牙坚持下来。

  现在这48个人拉出去打群架,多了不敢说,团灭个一百二三十人问题不大。

  不过至今为止,高斌还没有确定内门弟子的人选,因为这些人的素质虽然都不差,可还到不了顶级,让高斌很是纠结。

  自己第一次收徒,如果不教出三两个大高手,岂不是太废物了?

  所幸有的是时间,他也不急,慢慢等吧,有缘分的话,肯定会来的。

  这天,高斌正在监督弟子们练拳,金海找了过来。

  “斌子,忙吗?”

  “不忙,海哥有事?里面说话。”

  让王启明上了壶茶,还有四碟点心,跟金海在屋里坐下。

  “斌子,现在这局势愈发明朗了,我琢磨着和铁林、徐天他们一起到南方避避风头,你要不要跟我们一块走?”

  高斌皱了下眉头:

  “海哥,你这是要跑路?”

  “算是吧,毕竟我这些年,给剿总干了不少见不得光的事,要是回头清算起来。”

  高斌明白他的意思,同时他心里也清楚,既然金海开始谋划退路了,说明剧情主线要开始了。

  “我就不走了,我从小在这儿出生在这儿长大,去了外面不习惯。”

  金海点头:

  “你底子干净,不用怕被清算,不走也好,还能帮我照看着家业。”

  高斌犹豫了一下,劝道:

  “海哥,其实走不是唯一的路。”

  金海明白他的意思:

  “有些事你不知道。”

  “好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你哥哥我这半辈子攒下的家业,得陆陆续续换成钱,到了南面得用。”

  “海哥是想跟我换钱?”

  “方便吗?”

  “有啥不方便的,回头我让老王去你那算算,有多少我都接了。”

  “好,谢了兄弟。”

  “客气什么,到时候记得给我打个折。”

  “没问题,你说个数,我绝对不还价。”

  高斌笑了笑,他肯定不会占金海的便宜。

  ...

  又过了一个礼拜,高斌在屋里接受小翠和小红的按摩呢,一名弟子急匆匆闯进来。

  “师父,出事儿了。”

  高斌睁开眼:

  “冷静点,天塌不下来,说事儿!”

  弟子咽了口唾沫:

  “是天哥,不知道怎么跟罩神对上了,还有他二哥铁林,罩神满四九城放话要弄死天哥呢。”

  砰的一声,高斌一掌拍在桌子上。

  他气的不是罩神放话,气的是徐天,这个莽撞的小子,一天不惹事儿难受!

  看到师父发火,弟子吓得一哆嗦:

  “师父,咱们怎么办?”

  “徐天呢?把他给我叫来,再派人去监狱,把海哥给叫来。”

  “诶!我这就去!”

  教训徐天,还得金海亲自来,否则高斌怕收不住活劈了他。

首节 上一节 221/9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让你当检察官,你韩剧里当曹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