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241节

  “我们有自己的安排,这事儿你别管。”高斌从头上给他堵住。

  “那不成啊,田丹还在我们保密局挂着呢。”

  高斌拿了块绿豆糕,就着花茶吃起来,嘴里含糊道:

  “那是你们的事,咱们互不干涉。”

  铁林拿高斌没办法,一个人摊在那生闷气。

  这时,关宝慧进来了,拢着袖子,见铁林那副模样就生气:

  “你跟这儿干嘛呢?”

  “没干嘛,晚上就这儿吃了,涮羊肉。”

  “涮羊肉啊,我还真馋了。”

  高斌抬眼看着关宝慧,心道:铁林的悲剧有你一半功劳。

  要是没这女人在背后撺掇,或者换个贤惠点的老婆,铁林也不至于走上歪路。

  当然,这俩人也是绝配,都是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所以在格格不入的道义与规则前,反而可以相偎相存。

  唯一好一点的,是宝慧还多了几根骨头,但也仅此而已。

  四九城里的人讲究有里儿有面儿,不光是言谈举止要讲礼儿,就连吃饭都讲道理,什么时节吃什么、喝什么不能胡来,都是有讲究的。

  这数九寒冬,按照规矩就该是吃涮羊肉的时候了。

  关于涮羊肉,最普遍的一个版本是说,有一年,忽必烈带兵打仗,在战事的间隙,忽必烈有些饿了,于是便想起了家乡的美味炖羊肉,他当即命令厨师做这道炖羊肉。

  可是羊肉要是炖透了得需要时间,谁知道敌人的反攻来得倒是快,羊肉还没炖熟呢,前线就传来战报了。

  忽必烈急中生智命人把把羊肉片成薄片,羊肉片熟得快,下到开水里一涮,捞出来撒上调料就给吃了,这也就是涮羊肉的雏形了。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在四九城定都之后,涮羊肉也成了当地人餐桌上长盛不衰的美食。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都曾经举办过规模宏大的“千叟宴”,据说当年的千叟宴上就有涮羊肉。

  这个时候,涮羊肉还是宫廷菜肴呢!

  直到清末,才流入了民间。

  晚上,徐允诺这屋热烘烘的,中间摆上了四方桌,高斌、徐允诺、铁林两口子,一人占了一边。

  桌上架起铜锅,火炭往里一放,等水开就是。

  现在这个阶段,是大家闲聊的时候,徐允诺说:

  “要说这涮羊肉,还得是东来顺,他们的创始人丁德山,还在我们家包过车。”

  高斌一听,还有这么段故事呢?

  “徐叔,您给讲讲?”

  “行,那就讲讲,这个丁德山就住在东直门那边,起初做的不是勤行的买卖,而是卖黄土的。”

  四九城的人烧煤球炉子,煤末子不掺黄土不好成型,黄土就相当于粘合剂。

  这种买卖基本没什么成本,就是凭膀子力气。

  “丁德山因为卖黄土,老去王府井东安市场一带,看到这儿买卖兴隆,于是就动了心思,想开家小饭馆。

  靠着自己攒的一点本钱,在加上东拼西凑,丁德山的饭馆开业了。

  他起初做的只是豆汁儿的生意,后来逐渐添置了馅儿饼、小米粥、家常小菜。

  因为丁德山家住东直门外,来四九城里做买卖,希望一切顺顺当当的,取的是‘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所以叫‘东来顺’。

  可是好景不长,12年那会儿曹锟发动兵变,这场兵变殃及了当时的东安市场,曹锟的军队连抢带烧,把东安市场几乎就给毁了。

  丁德山从03年来东安市场摆摊,一点一点地干出了名堂,后来盖起了简易房,直到东安市场12年着了大火,他在这儿勤勤恳恳的干了九年。

  要说遭遇了这种变故,搁在谁身上也受不了!

  可是丁德山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反而是决定要把买卖干的比从前还大,把以前平房的店铺改成楼房。

  14年那会儿吧,东来顺新店落成,字号也改成了东来顺羊肉馆。

  生意大了,店里的伙计也比从前多了,在经营的内容上还添了清真炒菜,东来顺的涮羊肉也是打这一年才添上的。

  我当时还去吃过呢,跟几个兄弟攒了好几个月的钱去吃了一顿,至今忘不了那滋味儿。”

  其实有的时候,人们觉得某种美食好吃,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而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某段记忆。

  徐允诺接着说:

  “这涮羊肉讲究课太多了,上选是西口羊,其次是北口羊。”

  所谓西口羊产自甘宁一带,西口羊尾巴小,往里卷着,骨头架子小、肉质鲜嫩而且还不膻,因为生长在黄河的河套滩地上,所以也叫滩羊。

  北口羊是产自张北一带的,比西口羊就差点了。

  反倒是本地产的羊不能做涮羊肉,因为肉质糙,而且是膻味大。

  当年的马甸就是著名的牲口市,羊贩子打西口、北口赶过来的羊,就是在这儿寻摸买主。

  羊买回来之后,还不能立马就吃,那个时候贩运羊,没有大卡车,都是赶着羊来北京,一路上劳顿,羊已经非常疲惫,自然肉质也就欠佳了。

  所以买回来的羊,先得精心地养上一段时间,等上了膘才好吃。

  等上桌以后也会发现,涮的不是笼统的羊肉片,细分起来种类很多,比如大三叉、上脑、磨裆、羊筋肉等等,肥瘦不同,口感也不一样。

  羊肉讲究鲜切,铺在盘子里没血汤子,把盘子扣过来羊肉要粘盘不能掉。

  调料大概有芝麻酱、韭菜花、豆腐乳、香油、醋、酱油、辣椒油、葱花、香菜、卤虾油,调料在吃的时候基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店家根据自己的配方给您调配好了,再有一种就是用大托盘把所有的料都端上来,根据自己的口味亲自调配。

  因为是在家里吃,所以没讲究太多,徐允诺备了芝麻酱韭菜花和腐乳,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调就是。

  水开了,往里下肉,高斌猛然发现和自己在人世间里的经历不一样。

  那个时候大家伙穷啊,一个月也不见得有回荤腥儿,见着肉就跟看见亲人一样。

  锅子水一开,连菜带肉全都倒在锅子里,这不叫涮羊肉,这叫乱炖。

  涮羊肉不同于火锅,因为火锅有各种味道的底料,而涮羊肉一定是铜锅清汤,底汤里就放点葱、姜、枸杞一类。

  羊肉好的馆子,涮完了所有的羊肉,锅里是没有沫子的。

  吃涮肉先涮的应该是羊肉,而且下肉的顺序也有讲究,要先下肥肉,这叫‘肥肥汤’。

  把肥肉的油脂涮在汤里,之后再涮瘦肉或是菜会更加鲜美。

  把肉下入锅里筷子是不离开的,一来您得管住自己下的羊肉,要是飘到别人面前,这不礼貌,你说你是抢是不抢?

  二来还得随时扒拉着,肉一变色立刻出锅,因为涮的时间太长了那叫“煮羊肉”。

  涮肉蘸料也有讲究,有的是把羊肉放在小碟里,用勺蘸着调料洒在肉片上,这样能保证调料不被稀释,不变味。

  还有一种是把涮好的肉沥干水分直接蘸在调料碗里,热肉凉料,在嘴里别有一番感受,至于这两种吃法有时人们总爱争个“谁是正宗”,其实都无所谓,全凭个人喜好。

  涮完了、吃美了小歇一会,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吃两瓣糖蒜去去腻,然后才是涮菜和豆腐清清口。

  都吃完了下点杂面,拌上调料、擓点汤,再就上一个芝麻烧饼,这顿涮肉才算是正经吃完。

  吃涮羊肉也许没那么多牌面,赶不上山珍海味,可在特殊的时节里,涮羊肉的魅力比满汉全席还大。

  想象一下,如若外面大雪纷飞,覆盖在胡同的灰墙筒瓦之上,北风呼啸摇动着干枯树杈,屋里三五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铜锅,吃上一顿涮羊肉,闲聊几句,小酌一番;

  如果怀里的蝈蝈再能应景的叫上几声,这其实就是老百姓最真实的幸福。

  今天高斌就感受到了,徐允诺怀里的蝈蝈时不时叫两声,屋里的温度跟夏天没什么两样。

  吃饭的时候,铁林和关宝慧也都没找不自在,踏踏实实吃饭,聊着闲天,氛围很棒。

  都吃的差不多了,准备撤火的时候,徐天回来了,一看这锅子两眼放光:

  “你们够可以的,背着我和大哥吃涮羊肉,也不招呼一声。”

  铁林美滋滋的扣着牙缝:

  “那是你没口福。”

  四个人吃了十斤羊肉,再加上白菜和冻豆腐,桌上空空荡荡,啥也没剩。

  到底是老子心疼儿子,瞧见徐天还没吃饭,徐允诺说:

  “家里还剩点牛肉,给你切切涮了吃?”

  “也行。”徐天倒是不矫情,反正都是肉。

  “斌哥,我按照你提供的思路去查了档案。”

  “有收获?”

  “还不知道,三儿正在翻档案,太多了,根本看不过来。”

  “嗯,慢慢看吧,查细点。”

  “知道了。”

  ...

  因为高斌的插手,田丹和徐天自始至终没见过面,再加上高斌一直从中调解,田丹也没在监狱里惹出乱子,看似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天不遂人愿,意外还是发生了。

  小耳朵,之前被高斌和金海联手给整服了,回去休养没几天,越想越来气,带着几个最铁的兄弟把大缨子给绑了。

  这下可把高斌给惹恼了,带人直奔平渊胡同,把金海家给围了。

  小耳朵也是硬气,就带了四个人便敢独闯曹营。

  高斌看到他就问:

  “怎么?是你弟弟没长记性,还是你没长记性,默默头顶上的包,这么快就不疼了?”

  小耳朵手里拿着把枪,指着高斌说:

  “我就想让我弟弟活着出来,有毛病吗?”

  “没毛病,我现在弄死你也没毛病。”

  “呵呵,你试试,你敢打死我,金海妹妹也别想活。”

  “少废话,人呢?”高斌懒得听他放狠话。

  “人我关着呢,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放心,一根汗毛不带少的,只要我弟弟活着出来。”

首节 上一节 241/9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让你当检察官,你韩剧里当曹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