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476节

  黄烟烟点点头,得到了高斌的眼神示意,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继续去挑文物了。

  而里面的许愿却意外发现了一把刀。

  ...

  文物馆附近的旅馆中,高斌三人对一批淘换出来的文物置之不理,反而死盯着床上的那柄刀不放。

  “如果没看错的话,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大夏龙雀刀!”高斌捏着下巴说。

  他知道这把刀有问题,而且里面隐藏着重要线索,所以才会这般郑重其事!

  大夏龙雀刀的主人是五胡乱华时期的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此人和同时代其他游牧民族首领一样,为人残暴,简直毫无人性。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赫连勃勃对武器的质量尤为关注,采取了很多极端的措施。

  史书记载,每当验收一批武器的时候,赫连勃勃一定会斩杀一批的工匠。

  比如验收弓箭和铠甲的时候,如果弓箭射不穿铠甲,则杀弓匠,如果射穿了,则杀甲匠。

  在他统治时期,总共斩杀了数千名工匠。

  但也正因为如此的高压,赫连勃勃统治下所生产的武器,都是世上珍奇的珍宝,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大夏龙雀刀。

  虽然这把当时闻名的宝刀没能流传下太多图片上的资料,但是通过一些文字记载和同时代的其他文物,依然可以探究它的样貌,并推测它的工艺和性能。

  《晋书》记载:

  (赫连勃勃)造百练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成书于南北朝后期的《古今刀剑录》(可能为伪作,或后人添油加醋)记载:

  赫连勃勃,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镂作一龙形,长三尺九寸,铭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迩。如风靡草,威服九区。”宋王刘裕破长安,得此刀,后入于梁。

  从记载上看,大夏龙雀刀的得名都和“龙雀大环”离不开关系,但是关于环的记载,《晋书》和《古今刀剑录》又有一个不同。

  按照《晋书》的说法,大夏龙雀环应当为环首刀,龙雀环在首部,刀背刻有铭文;

  而《古今刀剑录》记载,大夏龙雀环类似后世的大环刀,背部有一个大环,大环和“金缕”构成一个龙形,没有提到铭文究竟铭在何处。

  但是就可信度而言,《晋书》要高于《古今刀剑录》,从目前考古已经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包括隋代刀具来看,环首刀依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刀型,尚未发现大环刀形制的刀具。

  不过魏晋时期的环首刀在装具上相比汉代环首刀有很大的不同,尤其以北方的入鞘式环首刀最具代表性,与汉代的环首刀有显著不同。

  入鞘式环首刀,也称埋鞘环首刀。

  这种环首刀没有刀镡,刀鞘长且开口大,刀入鞘之后,几乎只露出一个环首,刀柄大部分都连同刀刃一起插入刀鞘之中,故而得名。

  当时的环首刀在环上都会系一个手绳缠在腕部,埋鞘刀在拔刀时应当是利用手绳和环首来拔刀。

  这种环首刀最大的进步,体现在刀的悬挂方式上。

  传统的环首刀和汉剑是一样的佩戴方式,即腰带穿过刀剑的璏,然后别在腰间。

  这种佩戴方式只适合步行,在骑马的时候尤为不便。

  而入鞘式环首刀则有了两个挂耳,挂耳链接皮带或者绳索,让刀剑悬挂在腰间,而且是两点悬挂,非常适合骑兵,故而在北方先流行开来,并逐渐成为主流。

  直到历史上最后一款骑兵战刀65式军刀,依然是这种两点悬挂的方式。

  大夏龙雀刀作为当时北方刀的代表,极有可能也采取了这种埋鞘和悬挂的设计。

  而大夏龙雀刀得名的装饰“龙雀大环”,应当说的是其独特的环首。

  在当时,环首的装饰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在刀环内部加一个装饰,一般是刀柄在刀环内有一个延伸,这个延伸有特定的造型,比如花草或者禽兽;

  一种是刀环本身具有特殊的造型,雕成草木藤蔓或者蛟龙虬蟒;还有一种就是两者兼得。

  这里的龙雀应当不是简单的一只鸟,而是龙和雀。

  大夏龙雀刀的刀环,应当是刀环为龙形,环内有一只龙雀。

  并且为了让刀环内的装饰不影响缠手绳和拔刀,赫连勃勃的工匠可能刻意将刀环进行放大,以方便实用,故而史书称之为“大环”。

  类似的刀环装饰在稍晚些的高丽甚至霓虹都有出土,可见大夏龙雀刀的设计应当极富美观,并且成为当时东亚各国名贵刀剑的摹仿样本。

  从汉代开始,就有在刀剑背部刻铭文的习惯。

  文献记载中,大夏龙雀刀的刀背铭文正文共有三十二字,注意这只是正文。

  环首刀的铭文,往往还有个“前言”,表明这把刀的“出厂日期”和材质。

  如此算的话,大夏龙雀刀的铭文数量应当接近五十字,前面还有“龙升二年,某月某日,百炼精钢”等等。

  可是高斌他们眼前这把刀上并无铭文,可这不代表它是赝品。

  赫连勃勃作为一个游牧民族首领,佩刀应当考虑马上的便携性,不会太长。

  从长度上看,倒是附和人们对大夏龙雀的认知。

  作为当时的第一名刀,大夏龙雀刀所采用的工艺也必然与众不同。

  当时炼钢法有两种,一是炒钢,二是灌钢。

  炒钢应用最为普遍,出来的钢材多为低碳钢或者熟铁,虽然经过折叠锻打(百炼钢)之后可以减少杂质含量,但是低碳钢硬度较低,对于当时的华夏来说,谈不上先进。

  而灌钢则是将生熟铁交替夹杂,以泥封闭放入炉中加热,利用生铁熔点较低的特性,将生铁液熔渗到熟铁中。

  然后再加以锻打,即可得到品质精纯的钢材。

  如果当真如此的话,大夏龙雀刀在技术上是非常先进的,韧性和硬度都会非常出色。

  不仅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就是和两百年后的隋唐刀剑甚至明代刀剑比起来,在性能上也毫不落下风。

  所以是不是真的,一试便知!

  高斌他们回来的时候,特意从外面带了一段木头。

  为了验证这把刀的真实性,高斌单手持刀,让许愿双手握住木头一头,飞快斩下。

  仅仅一刀,成年人小腿粗细的木头瞬间被斩断,断面光滑,断口处没有毛刺,说明锋利的刀身在瞬间便破坏了木头的结构。

  黄烟烟多少会些功夫,这一刀足够她看清楚了:

  “好快的刀!”

  当然,以现代技术锻造的刀,未必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可在古代,能有这般锋利的刀着实不容易。

  不过刀身是真的,刀柄就不一定了。

  高斌早就发现了刀柄的问题,明显是后配的,按照古人锻刀的习惯,刀柄应该为木质。

  而眼前这把刀的刀柄,竟然用了乾隆以后就失传的黑象牙技术,让这把刀看上去并不实用,反而多了几分工艺品的味道。

  这是后换的?

  黄烟烟更好奇的是,当地发现赫连勃勃的墓葬了?

  可作为黄家大小姐的她竟然从未听说过这件事。

  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称霸于草原。

  当然,这些词语不光是用来解释狼的,也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

  在历代皇帝中,机警的,奸诈的,凶残的,狡黠的,嗜血的,均不可胜数;

  但将这些狼性融贯于一身的,却极其罕见。

  十六国时期胡夏建立者赫连勃勃,就是这样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之子。

  狼烟四起的环境,战火连天的时局,使赫连勃勃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个像狼一般机警的汉子。

  东晋太元十六年,拓跋珪袭杀刘卫辰,赫连勃勃凭着灵活头脑成功摆脱北魏骑兵,孤身一人逃到了叱干部。

  由于拓跋珪派人索要赫连勃勃,叱干部的阿利便将他送给了后秦高平公没奕于,没奕于“以女妻之”。

  赫连勃勃在经历一段流亡之后,终于有了一个栖息之所。

  困顿之时,狼最善于伪装。

  赫连勃勃寄寓期间,处处夹着尾巴做人,竟也赢得了“性辩慧,美风仪”的口碑,后秦国君姚兴“见而奇之,深加礼敬”,不仅封他为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还经常让他“参军国大议”。

  赫连勃勃“宠遇逾于勋旧”,成为后秦政坛新秀。

  时间一长,赫连勃勃便露出了“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的狼尾巴,姚兴不以为然,反而“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

  狼终归是狼,它是不讲究知恩图报的。

  没有岳父的庇护,赫连勃勃不可能远离追杀;

  没有姚兴的青睐,赫连勃勃也不可能出镇一方。

  有了军队和地盘后,赫连勃勃的本性便暴露无遗。

  赫连勃勃到朔方不久,遇到河西鲜卑向姚兴进贡八千匹马,赫连勃勃不念姚兴对自己的礼遇,强行扣留了马队。

  有了骑兵后,赫连勃勃召集三万部众,以打猎为名袭击高平,杀害了岳父没奕于,并改编了他的部队。

  狼,永远是喂不熟的,恩将仇报是狼的天性。

  后来,二十七岁的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昇,署置百官,国号大夏,史称胡夏。

  通常情况下,一个政权建立时,往往会有一个象征国家根本的都城。

  然而,当诸将“谏固险”时,赫连勃勃却“不从”。

  赫连勃勃当初之所以不设都城,除了胡夏“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力量相对薄弱外,还在于赫连勃勃像狼一样喜欢搞游击战术。

  即他讲的“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

  这种“游食自若”战略,既壮大了胡夏的实力,也成就了赫连勃勃的狼子野心。

  建国后,不可一世的赫连勃勃曾向秃发国君傉檀求婚,结果遭到拒绝。

  赫连勃勃盛怒之下,狼性大发,“率骑二万伐之……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

  狼再凶狠,也有退败的时候,而赫连勃勃在受伤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狼还要凶狠,还要恐怖。

  “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

  赫连勃勃称得上是五胡乱华时期第一猛将。

  他的墓葬一定藏有不少宝贝,身为黄家之后,黄烟烟不可能不感兴趣。

  不过当高斌将刀柄卸下来,倒出里面的‘天启通宝’时,黄烟烟终于收起了对宝贝的兴趣,转而看向这枚‘天启通宝’。

  “这很有可能是许叔留下来的线索。”高斌断然道。

首节 上一节 476/9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让你当检察官,你韩剧里当曹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