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3节

  “第一只就是你实际上有多少钱,第二只是你的信用,人家钱包里面的钞票你可以调动多少钱,第三只就是别人认为你有多少钱。”

  陈东听着爷叔侃侃而谈,扬唇轻笑,无声而浅淡的笑容,显得克制而拘谨。

  但是他的眼睛里面,此时却跳动着活跃的光彩。

  那是只有赌徒赢钱时才会有的眼神。

  “公司已经注册好了。”爷叔给他展示法人文件的副本,陈东接过来翻看了几眼,贸易公司,进出口销售。

  九十年代做生意,特别是外贸生意,是要挂靠在外贸单位下的,相当于是代理,谈成生意了,要给外贸单位佣金。

  爷叔指着文件对陈东讲:“从今天开始,侬是宝总,小开,公司是你的,我不承担任何后果。”

  他指指自己:“我,是爷叔,我的基本工资100块,公司的业绩多一个零,我的工资也加一个零,我随时可以退出,同意?”

  “同意!”

  陈东握住爷叔的手,满面春风,意气风发。

  陈东的外贸公司设置在和平饭店72号,公司员工就有老板一名,“法师”一名。

  爷叔能帮他解决的恰好是那些他嫌麻烦,却十分重要的事情,比如公司的注册,贸易对象的调查,国家的相关政策。

  爷叔是不是诸葛亮,肯定是有待商酌,但是陈东是不打算做阿斗。

  既来之则安之。

  什么意思啊?

  既然这个世界不小心捡到陈东,那陈东就要征服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学会安分守己。

  独木难支,双木成林。

  陈东的公司成立的这天,既没有鞭炮,也没有花篮。

  一个老头子,一个小伙子。

  一顿配着干萝卜头的泡饭。

  “开业大吉。”

  爷叔的“小阁楼”里,陈东端起碗对着爷叔祝贺。

  爷叔看着他要“碰杯”,没好气地说道:“开业庆祝不是这么庆祝的,你既然这么沉得住气,拿着五万块钱也不去摆排场,那就安分下去,踏踏实实做外贸。”

  “爷叔,你看。”

  陈东拿起一根筷子放在桌子。

  松开手,啪嗒。

  筷子摔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但是这样——”陈东捡起刚才那根筷子,又拿着另外一根筷子。

  两个筷子抵着对方。

  陈东缓缓的松手。

  两根筷子恰好并在一起。

  “侬想说什么?”

  爷叔皱起了眉头。

  “一根筷子站不稳,两根筷子才能持久。花无百日好,人留千古名。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稳,走得远。”

  爷叔的眉头先是皱紧,接着放松下来,嘴角微微颤抖着。

  “你是要做诸葛亮,还是司马懿?”

  陈东笑着拿起筷子,捡了一口萝卜头。

  “咔嚓——我——咔嚓——要做——咔嚓——教父。”

  陈东吞咽下嘴里的东西,伸出大拇指摸了摸嘴角的汁液,道:“爷叔,你支不支持我?”

  “哼,我有言在先,我可以随时退出。”

  爷叔看着陈东,眼睛带着一些探究和孤注一掷的霸气。

  “不过,前面是落凤坡还是赤壁,我可以和你去看看。”

  “那就——一起去看看吧。”

  1988年,1月。

  和平饭店,72号包房。

  “你跟我说没有用,我说过了,做外贸生意,有惊无险,我只教你做生意,不教你投机。”爷叔有些生气,眼睛瞪得大大的。

  陈东此时已经是一身灰色法兰绒西装,锃亮的中分在灯光下闪烁。

  他并没有要跟爷叔争吵的样子,而是拿起手上厚厚的一沓报纸,这些报纸来自全国各地,全部是关于各地经济情况的报道。

  “整整25份报纸都在告诉我,那里有钱,快去捡,爷叔,你告诉我,我要做一个入宝山而空手归的愚夫啊?”陈东看向爷叔,抖了抖手上的报纸。

  爷叔拿起一份报纸,上面是关于今年发行国库券的新闻报道,他扶了扶眼睛,当看到“购买国库券是支援国家建设”这一行字的时候,他看向窗外,留给陈东一个背影。

  “我还是不喜欢这个做生意的方式,不过,这个公司是你的,一切都是你负责,刘备也有不听诸葛亮的时候,这次,你可以试试。”

  “噎。”

  陈东比了个的姿势,冲上来抱住了爷叔。

  “爷叔你就等着工资后面再加几个0吧,到时候可以给你再续弦个老伴,我们72号开枝散叶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爷叔嫌弃的推开他,虎目一瞪。

  “乱弹琴,我有老婆的。”

  爷叔事实上确实不是单身,他有两个老婆,建国后为了不伤任何一个人的心,便和两人全部离婚。

  陈东对此表示:我也要!

  收购国库券的事情在谈妥之后,二人当即决定南下,前往安徽。

  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联网,上海作为全国的金融中心,有些消息灵通的已经在暗中收购国库券了,因此在本地收购是极不划算的,只能打个地方差——去安徽。

  除了安徽,实际上合适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东北的沈阳。

  只不过从距离上看,安徽是最合适的地方。

  国库券生意并不是只有陈东一个人看到,实际上很多第一代百万富翁正是从这次的国库券交易中崛起的。

  陈东知道这件事,也是他们的草莽故事中讲了这段历史。

第4章 背水一战

  “杨厂长,你们这儿多少国库券我都要!”

  安徽合肥铝材厂的厂长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只见他身穿一套棕色法兰绒英纺西装,裁剪的十分得体,他的身材高大、肩膀宽阔,头发乌黑锃亮,给人一种干练的气场。

  眼前这个男人自称是上海证券公司的办事员,他们现在正在大量收购国库券。

  杨厂长原本正头疼上面摊派下来的这一批国库券呢,犹豫了一下。道:“行,我信得过上海来的同志,这样,一张一百元的国库券,我80元出给你,一共一百万的国库券,只需要八十万,咱们钱货两讫。”

  陈东有点懵逼,八十万!

  他这段时间和爷叔精诚合作,奋发图强,搬砖头、炒股票,公司的账上才有了三十多万的现金流。

  国库券固然是他确定能发财的,但是这么大的量恐怕他根本吃不下来啊。

  陈东面色为难的道:“杨厂长,你们厂里怎么会摊派这么多?”

  陈东知道,合肥的工商银行才摊牌的十万。

  一个铝材厂摊派的比银行还多?

  杨厂长苦笑道:“谁说不是呢?要说也是我们运气不好,刚刚合并了市里的四个五金厂,上面一看我们这么大手笔,就直接把这笔国库券派给我们了,我用这个发过一次工资,工人们都不买账,我也是没办法了。”

  陈东想了想说道:“杨厂长是聪明人,我也不瞒着你,我手里最多只能拿出来30万。”

  杨厂长的笑容戛然而止,他气呼呼的道:“你是拿我开涮吗?就30万浪费我这么多时间。”

  陈东赶忙上前拦住他,道:“杨厂长,我是真心想‘支援’国家建设,您就给个机会吧。”

  “一百万是底线。”杨厂长重新坐了回去:“我不知道你是真支援还是假支援,你既然要买,那就至少买一百万的,抠抠搜搜的生意我老杨不做。”

  陈东咬咬牙,原本来到厂里,他的气势一直要比杨厂长高,但是杨厂长直接用一百万的底线将他打回了原型。

  说到底,他还是经验不足。

  这几个月在爷叔全身打造后,到处找人谈生意。

  手表、服装。

  全是倒买倒卖。

  他就是个倒爷。

  要不是他想起国库券这门生意,恐怕还得一直这么倒下去,一直到八八年底,才能从香港的哥哥那里拿到第一张外贸订单。

  对了,还有汪小姐。

  说回正题,陈东自然眼馋这一百万的国库券,但是他手里只有三十万。

  怎么办?

  陈东沉思片刻,给出了他的方案:“杨厂长,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杨厂长挥了挥手,道:“但说无妨。”

  “这批国库券,一百万!我全都要!但是我只能先给出30万的定金,后续的50万,我给杨厂长打个借条,以我的外贸公司为担保,在五月一号之前支付剩下的尾款,您觉得——怎么样?”

  陈东盯着杨厂长的脸庞,仔细观察着杨厂长的一举一动。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杨厂长的态度。

  杨厂长抽了一口烟,最后又拿起旁边陈东公司的文件看了看。

  他狠狠地把烟按灭,炯炯有神的双眼看向陈东,道:“合作愉快!”

  陈东开心地大笑起来,伸出手与杨厂长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首节 上一节 3/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