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43节
玲子眼睛有些发红,疲倦和低落一眼便能看出,菱红担心地拉着她的手:“玲子你不要多想,汪小姐是外贸公司的,宝总想要出口指标,有求于她的呀。”
玲子摇摇头:“我与宝总没有汪小姐那样的革命友谊,只有我对不起宝总,没有宝总对不起我的。”
玲子看看周围,冷笑:“要不是宝总,我现在说不定还在东京哪家俱乐部当服务生,等到年老色衰没人要了,再回到上海了却残生了。”
菱红只能安慰:“怎么会呢,你玲子长得蛮好看的好吗?宝总要不是喜欢你他会帮你开夜东京吧?还有那个强慕杰,我跟你讲他肯定喜欢你,你不要妄自菲薄啦。”
玲子没理会强慕杰这茬,而是说起刚才:“汪小姐离开的时候,出了夜东京,就拉上了宝总的手,也好,汪小姐长得漂亮,工作又能帮上宝总,对宝总来说确实是个好姻缘。”
“我看未必。”菱红说道:“他们两个一个是做外贸的,一个是管出口的,国家怎么可能让这两个人谈恋爱,就不怕他们做手脚吗?要是他们两个真的要在一起,要么汪小姐辞职,要么宝总不做外贸,你觉得他们两个谁会放弃?”
“也是哈!”玲子莞尔一笑,心里又生出想法来。
菱红出招:“汪小姐近水楼台,你也要加把劲儿,这夜东京是你跟宝总合开的,你多去叫他来,把他的心往夜东京带,到时候不就水到渠成了。”
……
元旦过后,上海滩开始进入旧历新年的节气氛围。
时间来到1月25号,还有一天便是大年三十。
这个时候,陈东的故事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茶余饭后的无数场所助长了这个风气,从高档酒店到市井坊间,甚至到农村的一些地方,到处都能听到宝总的名字。
影响力的扩大对陈东来说是可视化的,能明显察觉的便是和平饭店下面想要和他见一面的人数。
上月末,人民日报终于觉得时机成熟,派出记者对陈东进行专访,之后陈东的事迹便出现在了那些重要文章之后,进入无数官员、企业家的视野。
得益于报纸的大力宣传和政府的支持态度,陈东现在已经无法自己一个人出门了,白天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建国和建国帮忙找来的兄弟们,不然他一个人走一趟,衣服都会被扒光。
至少现在别指望这帮做生意的有什么素质,除了那些老品牌的掌控人是逐步升上来的之外,很多所谓的企业家尤其是农民企业家都是土豪暴发户,不能期待所有农民企业家都能和孙少安一虽然没文化但是有素养。
在西北地带,做生意不靠能力靠运气,原本就是地道的农民,突然有一天,村支书告诉大伙儿,省里来的专家在咱们村发现石油了。
然后依托资源,发财比陈东还要简单。
至于那些老品牌基本上已经国有化了,有的连名字都被改了。
像恒源祥,之前被改成了大海绒线商店,一直到1978年才改回原来的名字,陈东穿越那年才恢复恒源祥字号,现在的第二代掌门人在88年注册了商标,他们公司也就开在上海。
羊绒品牌就是这样,想要出名,不在上海,其他地方很难打出名头。
恒源祥原本也是涉足羊绒产品的,种类也很多,但是国有之后,现在主要是做毛线生意,与陈东的谋划并不冲突,相反宁夏这边出产的羊毛反倒可以与恒源祥进行合作。
夜东京元旦开业之后,生意十分火爆,那些缺少门路的小老板们纷纷派人或者亲自来到夜东京,期望能和陈东见一面。
不过玲子永远笑眯眯的告诉他们陈东会来,然后给他们点大几百的菜,至于陈东会不会来完全看运气。
玲子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专门打电话叫陈东的,陈东是谁啊?想见就见?
几百块的消费怎么够?
起码也要几千块好伐?
不过有时候陈东来了,玲子总要抱怨:“好多人冲着你来的,我快要被烦死了,一直在我跟前问我‘宝总来了没有’、‘宝总还有多久到’,‘宝总今晚来不来’?”
陈东每次都是笑吟吟的说:“饿了,弄点吃的。”
玲子做的泡饭味道确实不错,陈东喜欢吃,她自然得意,但是说话可不客气:“你不去黄河路吃鲍鱼龙虾大王蛇,跑到我的夜东京就吃一碗泡饭,我告诉你,我生意好着嘞,不用你来照顾生意。”
陈东吃饭时,她就站在旁边看着,陈东抬头时给陈东擦擦嘴角的水渍。
这天,陈东爷叔以及汪小姐一起和雪绒公司的人见面,今天是谈判的日子,决定了雪绒品牌的未来。
陈东这边外贸三幻神上阵,对方的层次也不低,有北电投的经理、雪绒集团的董事长、佳源绒业的总经理,他们所代表的三家公司就是雪绒有限公司的三大股东。”
“我们也是慕名已久,宝总的大名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听说今天上午有中央电视台的人来过了?”
北电投的经理虽然职位上比另外两位低,但是公司的体量决定了他在这三人中的地位,因此也是他先开口。
面对这种寒暄,陈东已经习以为常,或许很多人很讨厌溜须拍马,觉得虚伪,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如果一件事对你有好处,那为什么不去做?
一边骂别人溜须拍马一边又嫉妒别人青云直上赚的盆满钵满,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大部分人都做不了圣人,但是偏偏又有着自以为是和莫名其妙的傲气,觉得凭借自己的本事就够了。
但是这个时候应该想想,是不是你的能力真的足够支撑你的傲气,不然还是放低身价,不要跟钱过不去。
陈东给他们点上烟,吸了一口道:“都是外面的报纸瞎传,实际上啊,就是给川航和苏联航空部做了一次红娘,收了一点儿谢媒礼罢了。”
嗯,一亿多的谢媒礼!
众人心里冷笑,面上灿若莲花。
雪绒的董事长江辰纵然也觉得陈东在装逼,但也只会放在心里,面上还是大大方方的回应道:“宝总的生意传奇现在可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尤其是宝总关于中国企业家标准的描绘,着实给全中国的生意人上了一课,发现需求,解决需求,同时再赚点钱。”
北电投的经理孙震点点头,转过头对江辰说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挪到生意上来,看似简单,实际上没有一个菩萨心肠,是说不出这样的话了。我们都是俗人,宝总是圣人,我们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为了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宝总不一样,他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为了人民切实解决需求的。”
“你们几位都是商界沉浮十来年的大领导,就不要挖苦我这个交了好运的老实人了。”商业互吹,陈东自然是懂的,不会因此冲昏头脑,真觉得自己成了人物。
和他一样的那位,就因为一句上骗中央下骗百姓,就被调查入狱了,他还没有人家背景硬。
“宝总是个低调的人,我们也不要惹宝总不喜,咱们切入正题,谈谈雪绒集团的股份应该怎么分吧。”
“没问题。”陈东立刻拿出文件,道:“这是雪绒集团原本的羊绒产量、销量和知名度调查,我们在上海用电话采访的方式做的调查,知名度你们可以看看。”
三人拿过文件,汪小姐凑过来道:“这个电话采访什么时候做的?”
陈东低声道:“你介绍过来的那个同学做的。”
汪小姐为能帮到陈东感到十分开心。
上次和汪小姐说了缺少人手的事情后,汪小姐马不停蹄的给他提溜了四个上财的学生过来,三男一女,都是头脑清醒、手脚麻利的人,大大缓解了爷叔的压力。
像电话采访、收集数据这种事情,他们就能完成了。
三分钟后,江辰从文件中抬起头:“雪绒有限公司和之前的雪绒集团不同,经过北电投和佳源的加持,一旦生产线全开,羊绒衫的产量足以做到五十万以上,宝总的消息有些落后了。”
江辰对文件上的数据抱有质疑,对陈东说话也不客气了,陈东却不生气,笑着说道:“或许吧,这个数据我的要求就是近三年,现在你告诉我你们去年成立的有限公司和以前不一样了,你要怎么证明呢?数量够了,质量又如何?”
“最关键的是,雪绒的品牌没有知名度,相当于从无到有打造一个国产羊绒品牌,上海十里洋场,本来就更买外国人的账,意大利、澳洲就不说了,都是马上要变成百年老店的大品牌,单单说鄂尔多斯的羊绒,都比雪绒有名气的多。”话音刚落,一旁的爷叔就伸出食指点了点桌子。
江辰看了看爷叔,目光矍铄,头发没有几缕,看着更加霸气。
这时陈东拿起文件指向最后一页的调查总结:“江总,去年公司的利润几乎等于零,生产效率直接向土作坊看齐了,我们先小人后君子,这些问题我我们摊开说,各位都不要见怪。”
“你这——”北电投的经理正要说这是信口开河,但是想到陈东刚说的话,马上换了个方式说道:“我们三家去年达成合作意向,注册资本达到了一千五百万,是之前的四倍,现在正是扩大产能的时候,你用这些数据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东西。”
汪小姐站出来解释道:“雪绒公司的产能是不是真的提升了我不知道,但是鄂尔多斯的产能是真的提高了,今天才几号,他们的出口指标就已经批了,去年的优秀出口品牌也已经确定有他们一份了,要是不跟宝总合作,你们雪绒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喝汤!”
陈东心里笑笑,汪小姐真给力。
汪小姐看到陈东露出笑容,心里美滋滋的,受到鼓励的她继续说道:“所以现在你们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让宝总控股,我们一起把雪绒做成中国第一羊绒品牌,要么我们就帮你们介绍几家上海本地的投资公司,至于最后做到什么程度,我跟宝总就不掺和了。”
这两种办法没有一种是江辰愿意选择的,但是来这里之前大家已经通过气了,知道控股权很可能是保不住的,他想了想问道:“我能不能知道一下你们准备做?”
陈东笑了笑,道:“当然可以,雪绒现在的问题不过是一没有知名度二没有拿得出手的一线产品三没有足够的产量,第一个问题好解决,今天上午我跟央视的人聊了聊,他们今年黄金时段的广告要在年前确定好出售,现在买家还没定下,我们可以抢个头彩。”
“第二个问题稍微棘手一点,但是江南本来就是纺织品技术最优秀的地方,而且无锡轻工学院的纺织工程不错,我和他们的校长谈过,可以按照校企合作的方式,发掘纺织人才,无论是开发新产品还是新技术,我想都能起到作用。”
“至于产量,我们江南那么成熟的技术工人和没有订单空置的生产线,只要原料足够,我们的产量翻几倍都可以。”
北电投的经理原本是三人里面最抗拒的,此时听到陈东的答案,顿时感觉脑袋里有清风吹过一般,他一拍手:“宝总的智慧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这三个答案字字珠玑,句句在理!”
江辰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不是,我们在谈判啊,你能不能专业点?
你这样一说,我还怎么讨价还价?!
第59章 陈东的晚餐
最后果然不出江辰所料,北电投这位经理的表现让他们根本不能再对陈东的答案继续挑刺,最后三家共同出让总共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给陈东的宝珠外贸公司,三家集团来的人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都是可以做主的人,所以一个下午便敲定了合同。
陈东和汪小姐加上爷叔轮番上阵,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被陈东一方牢牢掌控,北电投的来头是大,但是对于上海鞭长莫及,经过一番磋商,他们也知道了,除了此时闻名全国的陈东之外,他的身后还有一个真正的老法师爷叔。
“又是一笔大买卖,从87年开始到现在,国库券、牛仔裤、苏联飞机和现在的雪绒,一个接一个,我几乎都没停下来过。”陈东笑着跟汪小姐打趣道。
“嗯,我知道。”汪小姐看着成熟而意气风发的陈东,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浓烈的上位者气息。
短短三年,一个人的变化会如此巨大,这是汪小姐以前所无法想象的,脑海里陈东来27号求一张试单的样子仿佛还在昨天,然而现在,陈东已经是中国独一档的传奇商人了。
随着名气打响,上门找陈东合作的人越来越多,在爷叔的操纵下,传统纺织行业的份额被陈东的宝珠外贸公司大口大口的吃下,手上的单子一跃而起,多达十五张外贸单,囊括针织、纺织、服装等多种出口产品。
在爷叔强大的统筹能力下,宝珠外贸公司在上海迅速走红,成为了纺织品外贸方面的金字招牌。
至于轻工业品那面,陈东只能先缓一缓,反正之前换飞机的几百火车皮的物资够老大哥吃一段时间了。
签完合同,江辰他们和陈东一起去黄河路红鹭饭店吃了顿便饭。
红鹭的隐蔽性和对客人隐私的保护一向是陈东的首选,但是这次红鹭有点不够看了,这也不能怪红鹭,第二天,陈东和宁夏羊绒老板吃饭的消息就已经出现在报纸上了。
陈东幸好是去的红鹭,要是金美林或者金凤凰,消息泄露的更快。
李李还没来黄河路,陈东觉得可惜,金凤凰开的店实在是俗不可耐,哪里有李李的审美和情商呢。
这些都是陈东一些无聊的想法,第二天是大年三十,陈东给建国他们放了假,他和爷叔一起在和平饭店办公。
中午睡完午觉,爷叔准备回去了。
“夜东京打电话过来,问你要不要去夜东京吃饭,汪小姐刚才也打来电话,让你记得下午四点去吃排骨年糕。”
爷叔无奈的说道:“你现在做的黄浦江生意,能不能收收心,一次性招惹两个女人,你能应付的过来吗?”
“哎,爷叔,话不能这么讲,我跟汪小姐现在是不可能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几天还说让我把持住呢,现在又让我选一个,我选了汪小姐外贸生意怎么做?”
爷叔瞪他一眼道:“这都是借口,那个玲子是怎么回事,夜东京打着你的招牌开饭店,以你现在的地位,就是在饭店门口栓条狗都能生意兴隆。”
“过分了啊爷叔,玲子很能干的。”
“那里能干了?要是真的能干也不会三十多岁还在东京当服务生了。”
“爷叔你看不起服务生啊?我三年前不也就是个普通工人么?”
爷叔不屑道:“那能一样吗?你是在国营工厂,要是不被下岗的话,是可以领养老金的,就算下岗也是要买断工龄的,玲子在东京工作,除了工资,她还有什么?”
陈东乐道:“爷叔你的消息不够准,玲子不只是在东京当服务生,她还会买一些当地的衣服寄回来,让他的小姐妹仿制,在华亭路小有名气呢。”
爷叔没说话,提起自己的公文包,走到门口,再大声用上海话喊了一声:“新年快乐!”
陈东忍俊不禁,爷叔这新年快乐喊的怨气十足,真是的,哪里有这样的员工,干涉老板的私人感情。
当初说好的公司业绩加一个零,爷叔工资也加一个零,经过陈东的一系列操作下来,爷叔的月工资都破百了,放眼整个上海滩,哪个员工比爷叔工资高的?
下午四点,陈东准时出现在排骨年糕的店里。
汪小姐已经在里面等着了,看到陈东进来,噗呲一声笑出来:“你怎么穿这么多,我都差点认不出你来了。”
不怪汪小姐这么说,陈东身上除了眼睛,其他地方什么一点都没露出来。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