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冰封末世,我能穿越诸天

冰封末世,我能穿越诸天 第21节

  整个城市稍微低矮的建筑早就被冰雪深埋。

  如果是被困在这些建筑的地下空间,就算有食物,恐怕也早已因为氧气耗尽窒息而死了。

  几天后,作为生活在外界极少数幸存者的刘建,也用两块门板制作成两个简易的雪橇。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刘建已经将他所在的小区所有的楼层都逛了一遍。

  如今他所在的这个小区,所有的住户家里除了冰冻的尸体之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活人。

  哪怕是小区内有很多住户家里同样有壁炉,也同样没能抗住这极端的冰封末日。

  毕竟像刘建这种身体素质过硬,还懂户外生存的技术宅实在是太少了。

  比如,刘建早在末世爆发不久,就利用家里的一些电子元件改造了一部简易的收音机,以及一个手摇式发电机。

  通过这手摇式发电机,他可以发电让收音机运行。

  也就是通过收音机,让他知道了在星河园区建立了生存基地。

  只要进入了城市的地铁系统,就能够沿着地铁隧道去到这个生存基地。

  以前,他是怕出去一不小心陷入几十米深的积雪,直接被掩埋。

  现在几个月时间过去了。

  外面几十米厚的积雪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已经不会再像一开始那样一踩下去就深陷其中。

  前段时间,刘建就通过小区其中一个楼层的窗户,扔了些物品尝试过。

  虽然小体积,重量较重的物品扔到外面,同样会陷入积雪里面。

  但是一下面积大,较轻的物品并没有陷入积雪。

  因此刘建也就用了两张小区楼梯的防火门板,制作了简易的雪橇。

  一番准备之后,刘建就将两个简易的门板雪橇用推到了外面的积雪上。

  这两个简易雪橇上面,一个放在他收集的食物防寒物资。

  另一个则是绑着,陪伴他在极寒末世几个月的火炉。

  在将两个雪橇都推到雪面上,刘建也小心翼翼的通过绳索落在了其中一个门板雪橇上。

  见门板雪橇已经稳稳的,没有陷入积雪,刘建也松了一口气。

  随即他就通过棍子将另一个雪橇推出去了一米远。

  然后他跨步到这个雪橇上面,再将后面的雪橇用绳索拉到身边,并将其推前方。

  他所在的小区距离地铁站所在的商场,有足足几百米的距离。

  如今他这种方式,推行一米就要花好几分钟时间。

  几百米的距离,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极为考验他生存能力的距离。

  整整半天时间,刘建这才艰难的抵达了商场,敲碎玻璃,刘建就通过提前制作的抓钩,直接勾住了距离他两米高的窗沿,紧接着就慢慢的爬进了商场楼上酒店的房间。

  进入房间后,刘建又继续用绳索将柴火炉和仅存不多的食物给拉了上来。

  此时刘建做完这一切,已经是精疲力尽,整个人的身体也严重失温。

  虽然如此,他还是凭借意志力,来到另一个房间,并将酒店的椅子劈碎艰难的将柴火炉给点燃。

  直到柴火炉完全燃烧起来,刘建感受到了火苗带来的暖意,他整个人这才放松了下来。

  毕竟他刚才可是在外面零下80度的极端环境,苦苦坚持了半天时间。

  要不是他已经适应了几个月的极端低温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待半天,他早就被冻成冰棍了。

  如果说,现在生活在地下隧道的那90多万幸存者是末世前的因纽特人。

  那么在外界艰难生存了几个月的刘建,就是因纽特人当中的王者。

  至于原本末日之前那些生活在北极圈的因纽特人,此时恐怕也早就灭亡了。

  因为在末世爆发的时候,蓝星两极,极端的低温就超过了零下一百多度。

  这样的环境,哪怕是北极熊,和北极海豹也都无法生存下去。

  而没有食物来源,又是极端的零下一百多度,这样的极端气候。

  哪怕是因纽特人,也同样难以生存。

第24章 极限生存者

  所以现如今末日纪元的几个月后,蓝星的北极圈怕是早就成为了生命的禁地。

  只有冰封的海底,才有鱼类存活着。

  如今的蓝星,哪怕是大海已经有几十米厚的冰层。

  但对很多海洋鱼类来说,依旧是可以生活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了阳光的大海,慢慢的生物链就会失衡。

  到时候很多鱼类也会因为没有食物而彻底灭绝。

  因为大海一旦失去了阳光,海洋中的各种藻类将不会再继续生长。

  小型鱼类没有了藻类喂食,也就会死亡。

  而没有了小型鱼类作为食物,那些以小型鱼类喂食的鱼类也同样会慢慢的灭绝。

  最终庞大海洋生态圈,只会剩下极少数海洋生物生活在黑暗的海底世界。

  第二天上午,成功抵达商场楼上酒店的刘建也带着行李往楼下走去。

  一路行走,刘建就听到了楼下传来的人说话的声音。

  “大家抓紧时间,今天争取将这处地铁站的排气管道全部完工。”

  如今在整个星河生存基地,除了那些拥有地下城居住资格的核心成员之外。

  生活在外界的九十多万民众,人人都渴望拥有进入地下城生活的资格。

  因为地下城生活,有暖气,也可以吃上热的水和食物。

  而生活在地铁隧道的人,只有少数在外面从事重要岗位的人员才有资格吃上热食。

  毕竟整个地铁系统,只有那些建立了完整的通风系统的地铁站,才设立了锅炉。

  有锅炉,不但有暖气供应,还能够在这里吃上热食。

  所以如今生活在外面的民众,都在为能够吃上一口热食和最高目标,进入地下城而努力工作。

  比如在这座地铁站,建立通风管道系统的这一支施工团队,只要他们能够更快的完成施工。

  那么他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评级。

  评级高了,获得的贡献值自然也就高了。

  此刻,刘建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后,行动的脚步也更快了。

  没过多久,他就和正在施工的工人相遇了。

  看着刘建这幅模样,正在施工的工人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目光。

  “你,你是从外面进来的?”

  “是的,我是从附近小区过来的。”独自艰难生存几个月的刘建,此刻有一种找到组织的归属感。

  过去几个月,他一直都在通过收音机关注星河地下城的各种消息。

  所以虽然他们没有进入地下城生活过,但通过广播,他也了解了地下城的各种规则。

  听到刘建居然真的是从外界来的,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比的感慨。

  因为这么长时间,他们可从来没听过有外面的人进入地铁隧道的。

  而刘建是第一个,在这极端环境下还活着来地铁隧道的幸存者。

  很快,关于刘建这个幸存者的消息就传到了地下城的指挥中心。

  几个小时后,刚刚看完一集电视剧的林星也听到了自己秘书团队的汇报。

  林星看的电视剧并不是末世前的那些电视剧。

  而是宣传部影视组,耗时几个月时间,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

  这部电视剧,叫做“水浒之梁山108女将”

  具体内容嘛,在末日前都是限制级画面。

  毕竟这电视剧,可是宣传部周韵专门拍来让林星一个人欣赏的。

  “林总,几个小时前,在星城市区的地铁站出现了一个外来幸存者,这是末世爆发以来,第一个从外界进入地铁站的幸存者。”

  作为林星的秘书团队,每天她们就会向林星汇报一些关于地下城的大概情况。

  听到这个消息的林星也很是惊讶。

  “没想到还真有人能够在外界这种极端环境生存到现在。”

  林星虽然有些惊讶,但也没有多问。

  毕竟如今的地下城,早就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生存体系。

  居住在地下城的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尽可能的不违反地下城的各项规定。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享受更好的福利,保住地下城的居住资格。

  而生活在外界的民众,同样在努力的争取进入地下城的资格。

  按照规定,地下城每一年都会实行一次末位淘汰制。

  地下城现有的所有民众,在除了那些因为违法规定,已经失去地下城居住资格的居民之外。

  每年还会有1000个末位淘汰制名额。

  也就是说,在年度贡献值末位的1000个居民,将会直接失去地下城的居住资格。

  这1000个居住资格,会从在外界90多万人当中,挑选贡献值最高的1000人来获得相应的居住资格。

  有了这些规定,整个星河生存基地,无论是地下城的民众,还是在外面的那些民众,都会认真努力的工作。

  要不然他们就会失去现有的工作和相应的待遇。

首节 上一节 21/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火影:开局献祭白眼,满级见闻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