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185节

  “丰年,你们也讨论了这么久,不如休息一下,下午或者以后继续?”

  领导上前问道,算是让他们正在兴头上的议论慢慢熄火。

  周丰年看了一下手表意外道:“都到中午了?坏了,时间过得好快,我还说亲自下厨请领导你吃饭”

  “哦,丰年你还会厨艺?”

  “我的厨艺算是比我的机械研发上低一点了,这是真正的爱好!”

  周丰年笑着说道:“领导,闫所长,咱们先吃午饭吧.”

  “行,不过周工,你还是来我们这边吧,在机床厂有点耽误研究了;这里的设备虽然不错,但相关技术人员太少了”

  闫所长还没绝了挖人的心思,对计算机这么了解的人才,他以前怎么没听过,而且还来机床厂了?

  太浪费了!

  要是来他这里,他甚至愿意让出项目组负责人、甚至所长的位置。

  谁能谁上,研究所就这么简单,一番交谈后,闫所长是觉得他不如周丰年。

  “听机械部的人说,周工你还被推荐了学部委员,我已经帮你打听了,现在正在加紧审批进度.到时候你直接以学部委员的身份过来。”

  出了集成电路车间后,闫所长还没停下挖人的想法,而他说的话刚好被赶来的李副领导听到了。

  李副领导连忙上前说道:“闫委员,你这就不对了,怎么能随便挖人呢。”

  “此言差矣,李副领导,人尽其用,专业的人就要在专业的位置上。”

  “可是周工也是我们机械部顶尖的机械研发工程师!”

  李副领导寸步不让的说道,周丰年要是被调走,绝对使他们机械部的损失。

  “这些话题之后在讨论吧,我现在是有点饿了,还是先吃午饭吧。”

  领导打岔说道,算是让两方人暂时安定下来。

  一行人便向食堂走去,周丰年本来想着中午亲自下厨来着,不过那样要等的时间太多了,而领导最不想浪费时间。

  于是各自在食堂打了一份饭后,便吃了起来。

  下午还打算在机床厂里看看,既然来了,总要了解一下华夏机床厂的发展现状;在文件里看过许多次,但总归不如亲眼看看。

  至于闫所长则拉着周丰年打算继续聊聊,他对机械机床不感兴趣,就是想和周丰年聊聊专业的事。

第185章 调走通知、安排

  午饭后,考察队算是短暂的一分为二。

  机床厂的干部们高兴的给领导展现他们和全厂工人的奋斗成果,所有车间都在生产数控机床。

  而且过半车间都实现数控化,甚至还有一个全自动生产车间,已经有现代化工业的雏形了。

  另一边则是继续探讨计算机去了,闫所长还向周丰年请教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在导弹或者氢弹上的问题。

  他这么做有点擦着违背保密原则的边,周丰年现在还没加入工作组,但他却说出来一点关于保密工作组的相关内容。

  虽然是私下询问,周丰年也‘不知道’问的是什么。

  最后还是讨论了一番,周丰年从技术的角度稍微提点了一下,不过不多。

  再多就涉及其他领域了!

  但闫所长听得是心痒痒,周丰年又不断转移话题,跟他说一些计算机其他方面的事,打听国外计算机的发展。

  这时候自己钻研是一方面,从国外期刊上获取灵感也是一方面;周丰年听完后就有点心动,问国外期刊能不能分他一份。

  闫所长没同意也没拒绝,只是说回去问问,之后话题一转又扯到让周丰年调走去他们那的事。

  聊着聊着,他们俩便看到领导一脸笑容的回来了,看样子是华夏机床厂发展的不错,让他十分满意。

  今年机床厂对工人同志们的待遇太好了,其他工厂拍马都赶不上。

  后勤供应拉满,时不时搞顿肉,而且还有洗衣机奖励,而且能参与评奖的只有一线生产的工人。

  就算领奖了回去用不了,机床厂也会出示一份奖励证明,默许领到洗衣机的工人们甩手转让。

  在这种激励下,华夏机床厂的工人同志们怎么可能不爆发出百分百的热情。

  每个月都能看到两个表现优异的工人,带着大红花,拉着板车从厂里把洗衣机带走。

  甚至机床厂的干部们为了浇灭一点这般火热的情绪,还强制许多人不许加班。

  “你们做的很好嘛,工人满意、厂里的产值也好,这说明你们的管理是正确的,但也不要让一线的工人同志们太过劳累.”

  领导一边说一边向这边走来,靠近后看到周丰年几人,笑着说道:“看来你们也谈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去会议室坐会吧.”

  众人闻言后,知道接下来该说一些正事,高志远便带着领导和其他人,一同向机床厂会议室走去。

  到了后,要说的事情不算很多,首先就是肯定华夏机床厂的发展。

  一些地方灵活的改变,让一线工人和工厂都受益,算是双赢。

  今年的增长产值已经十分出色,让领导感到意外,明年的增长哪怕只有今年的一半,那他依旧会十分满足。

  领导也调研过不少生产的地方,知道一家工厂的产值不可能会在没什么改变的情况下,一年比一年高。

  说完工厂的事后,华夏机床厂的干部们便被李副领导请出去了,除了周丰年。

  等留下的人不多,领导才说起了正事。

  中科院要成立新的电子研究所,研发的东西关于国防等数个重要项目,十分缺少关键性人才。

  周丰年一听这个就知道他没法拒绝了,李副领导也有些不甘心,不过发展也分轻重缓急,张部长在这也拦不住人。

  想到这里,李副领导突然恍然大悟:‘难怪老张听完后干脆不来了,让他来尽量尝试一下.这是把他推出来了!’

  最后的说定的结果,周丰年在通过学部委员后,便调去微型计算机项目组副组长,但是华夏机床厂副厂长保留。

  数控机床暂时开发到一个瓶颈,继续深研的话,就要解决数控问题,这就和计算机挂钩了,所以计算机项目组必须去。

  后面也算是李副领导争取的结果,听到周丰年打包票说两年出成果后,李副领导心里默认周丰年一年搞定。

  之后就可以回到华夏机床厂是不是在机床厂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机部的人。

  对于这个结果,闫所长脸上的高兴毫不掩饰;他们是得了一员大将啊,虽然刚刚立项的研究方向被推翻了,但接下来的研究会更加轻松。

  现在已经有了中规模集成芯片,那微计算机项目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七八成,剩下的只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加以改进就行。

  特事特办的话,周丰年的学部委员推荐这周就能通过,下周他就能去项目组报道。

  至于集成电路车间那十几个人,继续留在机床厂;好在周丰年已经给他们布置任务。

  按照周丰年拿出来的技术,两个车间合作的将中规模集成计算机制造出来,就算他们完成任务!

  隔段时间周丰年也会抽时间回来,毕竟他还是华夏机床厂的副厂长。

  再说几百万建好的车间,总不能空着浪费。

  这一周的时间也是给周丰年安排工作的时间,将机床厂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大概周六周日会有人给他送学部委员相关的证件。

  说完决定后,领导和闫所长等人也准备离开了,毕竟他们都有不少事,在华夏机床厂也快待了一整天的时间。

  不过在临走前,领导拿出一本书笑着对周丰年说道:“丰年,上次答应你的书晚了这么久,我猜你肯定把那本书看完了,这本送给你,也算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领导,我肯定好好看完。”

  周丰年接过书后笑呵呵的说道,随后便跟领导一行人告别。

  ——————

  “哎,领导让我好好看书,他知道我有这爱好,就送了一本.哦对了,上次还有一本,不过那本我看完了。”

  周丰年拿着书对其他厂干部说道,还特意露出扉页的赠予、签名和印章。

  “呵”

  “嗤”

  看到周丰年毫不掩饰的炫耀模样,高志远和马思生等关系不错的厂干部,纷纷忍不住冷笑。

  其他人也是一脸羡慕,这得多看重才会留下私章签名的书,他们活了几十岁都没有,未来几十岁估计也不会有。

  高志远当即说道:“周副厂长,等会你得分一下你那茶叶吧。”

  马思生接着说道:“对对,至少得请我们喝两杯,周副厂长的茶叶可是从部长那拿来的。”

  康红年和其他人也看过来,周丰年见状后只好答应,喊来潘恒,让他去把抽屉里的茶叶拿过来了。

  等泡上茶后,高志远和康红年谁也没敢开口询问,怕问到什么不该问的东西。

  不过周丰年知道他们的意图,主动开口道:“各位,这杯茶就当践行茶吧。

  我下周会被调到计算机研究所和微电子研究所联合成立的微计算机项目组,虽然保留机床厂副厂长的干部职务,但以后可能会很少来了。”

  “要走了!?”

  高志远忍不住惊讶的问道:“丰年,领导把你调走了?”

  “嗯,那边涉及多个重点项目,更需要帮忙,不过机床厂需要的话,我也会回来帮忙的。”

  周丰年开口说道:“这周我会安排好的工作,厂长,集成电路车间和数控车间我安排了任务。

  暂时别给他们增添新的事情了,技术科厂里安排吧。”

  高志远知道周丰年的调动不是他一个小厂长能左右的,只能在心里叹口气,周丰年这么一走,明年产值能否继续增加,他心里都没底了。

  其他人也有些心里也有不愿意,周丰年在机床厂的好处他们都体会到了。

  技术革新快速,新机床一台接着一台,坐在办公室里就有功劳分。

  而且周丰年除了技术方面,什么权力都不挣,标标准准的知识分子。

  这么好的搭档,谁愿意让他走?

  但是上面的命令,不愿意也得服从。

  趁着人都在,周丰年也简单将他手中的任务安排出去,技术科最后分给洪博文副厂长了,他本来兼顾生产方面的事。

  还有两天就到周末,周丰年这段时间得全部安排好。

  到下工时间,周丰年也仅仅是和技术科沟通完,给他们安排了一下之后的技术革新方向。

  今天没有留厂里加班,去车间逛了一圈后,周丰年便让保卫员送他离开了。

  回家后还要忙活洪家村或者三水公社的事,而且调岗的消息也得和家里人说一下。

首节 上一节 185/3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