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234节
刘主任苦着一张脸说道,厂里一共就两个车间,一个个人计算机和交换机,另一个制造超级计算机。
他们还经常支援人手到二车间,这个任务实在完成不了。
“尽量完成吧,我会向领导打报告申请支援的,其他电子厂也会尽量照顾你们。”
闫正志安慰说道:“同志们,这也算是一笔不小的外销订单,我们一定要尽力完成。”
这么多电脑和交换机,加起来也有四百多万美元了,除了华夏机床厂外,这么一大笔数字,放在哪个工厂头上,都足以让人拼命的干。
要知道重工厂的产值基本在一千万到五千万之间,而他们一个小厂明年就有这么多生产订单,足够骄傲了。
周丰年也开口说道:“尽量吧刘主任,明年中旬看情况,要是完成不了,我就去帮你要点支援,不过你得打报告。”
“这好吧,厂长。”
刘主任心里暗暗叫苦,打报告不是说明他无能为力吗,这报告一打,以后提升行政等级就困难了。
现在计算机厂生机盎然,其他人都拼命的涨功劳,唯独他打报告显得无能?
刘主任心中也暗暗下定决定,今年就提前生产,这报告无论如何都不能打。
随后周丰年又宣布了两项计划,个人计算机性能优化,技术提升的项目,也就是打算研发第二代个人计算机。
还有第二代超级计算机的项目,不过这个项目时间会拉长到三年。
还有光刻工艺的研究,这不需要周丰年操心了,他只需要提出一个光刻工艺的原理,然后让钟兴岭他们去研究实验就行。
要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难处,周丰年就用模拟次数帮他们解决了。
不过厂里的干部在听完周丰年说的事情后,脸上都露出诧异的咂咂舌。
其他厂几年完成一项重大突破,已经很了不起,值得全厂人庆祝的事情了。
怎么他们厂的厂长这么疯狂,一口气要立项三个。
第二代个人计算机就不用说了,明年肯定要完成并且制造出来;第二代超级计算机也只给了三年的时间。
光刻工艺虽然没说具体时间,但是他们看到参加会议的钟兴岭同志一脸凝重,就知道这任务快把这老人给为难死了。
等会议散去后,闫正志追上周丰年,跟着他回到办公室后才开口说道:“丰年,你这么宣布生产计划,会不会太激进了?”
“时间应该够的,何况大部分难题都是我来解决,这几个研发计划与其是说给厂里,其实是说给我自己的。”
周丰年说完,便坐到了椅子上。
闫正志看到周丰年办公桌上的文件汇报,都放满了,堆的老高。
有的电子元件实验报告都放在沙发上了,因为办公桌上实在放不下。
“对了老闫,你来的正好,这些你研究一下然后帮着去盯着看一下,告诉他们再尝试一下,别遇到事情就向我求助
地方比较远,你坐我那辆车去吧,别蹬自行车了,耽误时间。”
“行,我回去研究一下,今天下午”
闫正志刚想说今天下午就出发,但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周丰年拿出十几份实验汇报文件交给他,于是‘出发’那两个字便憋在喉咙里说不出来了。
“今天下午可能来不及了,我今天研究好了,明天出发。”
周丰年说完,又翻出一些文件交给闫正志说道:“没事,这些本周内能搞定就行,这是月底前的,你看着办。”
这哪是让他看和办,这不就是全力以赴吗!
闫正志在心中无奈想道,随后对周丰年建议道:“丰年,要不还是跟领导说,让他们派一个书记来吧。”
“怎么了,要不你把杂事交给梁副厂长和柴副厂长?”
周丰年也注意到闫正志手里的文件,要跑的地方确实有点多。
不过派下来一个新的书记,万一是个刺头怎么办;现在知道有人暗中想给他扯后腿,周丰年心中就比较警惕。
现在这个领导班子刚刚好,不会有任何人扯后腿,就是老闫有点辛苦。
“把书记的事交给梁副厂长把,现在我也把厂长的事交给柴副厂长和我的助理了,再派一个人下来我怕出现意外,以后咱们就是占着位置,专门搞研发就行了。”
周丰年开口说道:“何况计算机厂的研发任务比较久比较重要,生产不是主要任务。”
厂里就几百个人,后勤、管理和技术科就占了两百多人,技术工人并不多。
生产上的事,两个副厂长也能兼管起来,何况他们两个还有秘书助理,现在周丰年有事都交给潘恒,让他去和柴副厂长商量着来。
“行,我知道了,我也得跟你学学了。”
闫正志点头说道,他之前在计算机研究所也负责一部分管理,专心搞研发的时间并不多。
现在得转变一下了。
随后,两位副厂长发现他们突然得到不少权力,但没高兴多久,便苦着一张脸。
这权力得到的多,但是挨骂也多了,而且还累了不少;不是去跑腿和其他电子工厂交涉,就是去上级领导那做思想汇报。
做的不好还得被训斥一顿。
以前闫正志来汇报,领导看在闫正志学部委员的身份,一点重话都不敢说。
但现在换了个小卡拉米,那就不怎么客气了;发现错误后,该批评就批评,一点都不留情面了。
第230章 小日子的震惊
“领导,这有几份邀稿信,国内外都有。”
“生产任务所需要的电子元件,以及个人计算机所有的部件,我和柴副厂长已经和其他电子工厂说好了,就是集成芯片得咱们自己来。”
“还有年前的放假”
周丰年听到这件事后,打断说道:“这个你和柴副厂长决定就行,没有标准就和其他工厂学.”
随后周丰年将国外的邀请扔到一旁,看了看国内发的,说道:“跟科学院回复一下,我找时间会写一篇的,最近没什么时间。
对了,咱们厂的关饷福利准备好了吗?”
“厂长,你的福利我们已经”
周丰年打断说道:“谁问我的了,我问的是所有工人的。”
“工人的话也准备好了,尽量部里给拨付了不少物资,能让每人领一斤肉和十斤面粉回去,绝对能给全家人都包一顿饺子。”
潘恒连忙说道,好在他们厂人少,拨付的物资足够分的。
一斤肉和十斤面粉,说出去已经很有面子了。
和机床厂那种福利大厂比不了,他们不仅产值是全国第一,还有两个自己的副业,神州轿车和洗衣机。
每年机床厂的工人都是满嘴抹油,其他厂的工人每年都羡慕,但是除了羡慕也只能干瞪眼。
他们厂没那底蕴,周丰年在机床厂待了几年,给机床厂打下的底蕴太厚了。
听说华夏机床厂今年给部里交完账后,厂里还留了将近一千万,简直是富得流油。
相比之下电子计算机厂就不行了,人少也没有副业,资金和物资全靠上面拨款。
两三年内事改变不了,周丰年就算想给厂里人谋福利也做不到。
至少等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研发出来后,将国内的计算机水平和国外提升出一个断层,周丰年才会考虑这些。
其实在制造个人计算机的时候,他们就能顺手制造出彩色电视机。
只不过现在分不出人手,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是太少。
一旦多个项目同时进行后,他们的人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不过大部分研发是周丰年一个人完成的,技术科其他人倒是缓过来一些;要真的完全投入到研发中,那生产任务都会受到影响。
超级计算机的生产任务要排到明年年底,周丰年至少后年才能聚集所有技术科的人,在此之前,他只能尽量多解决一些硬件困扰。
周丰年见潘恒汇报完了,但还是站在原地没动,不由问道:“还有其他的事吗?”
潘恒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没了,就是那个外国的邀稿,是部里的领导发下来的。”
“哪个领导?”
“是姓王的那位.”
“哦,那没时间,实在不行你把我的时间表发过去,告诉他能帮我解决上面的事,我就能抽出时间回稿了。”
周丰年想了一下后说道,那个姓王的,就是疑似上次喊报社给他下手段的。
对这种人,没撕破脸皮已经是周丰年涵养好了,但是想指望他搭理这个姓王的,那是绝对不可能。
时间一转,电子计算机厂仿佛连轴转的蚁窝一样,每个人都忙里忙外,总算在过年期间将第一批一百五十台个人计算机制造出来。
并且发了出去。
这么大的订单,不可能全部生产后再发货的,都是制造一批发一批。
小日子那边的人在收到消息后,很快便安排接收人员,没多久便在港口等到了这批个人计算机,然后很快运到了富士通公司。
现在小日子计算机行业的龙头,就是富士通公司,这次也是阿美托付他们,以富士通公司的名义,从华夏那买到了一些个人计算机。
他们本来只想买一部分,然后带回来研究一下。
但没想到华夏这么精明,一开口就是两千台起卖,而且价格还不便宜,一台的价格要一千五百美元。
以他们参观的计算机性能和功能来看,一千五百美元不贵,如果他们有这种计算机,在阿美的市场至少卖一千八百美元。
但他们只想研究,并不想大规模购买。
不过华夏一口咬死,没有两千台不卖,最后碍于阿美的压力,小日子富士通只好吃下这个亏,直接购买了两千台计算机。
其他国家的人看到小日子这个高科技国家都购买两千台,他们也大方了一回,几个国家凑起来买了九百台。
回去给政府部门换一批,还可以拍张照宣传一下:‘他们已经进入高科技公务的时代’。
等富士通将个人计算机带回来,拆开研究的时候,震惊才越来越多。
在他们看来无比落后,甚至连化纤技术都需要向他们购买的华夏,竟然也制造出大规模集成芯片。
光刻工艺丝毫不比他们差,甚至还要更强至少他们制造不出来这种大规模集成芯片,而且还如此巧妙的装在一片处理器上。
他们也只是有这种想法,但海对面的那个大国,已经实现并且制造出来。
越是研究,这台个人计算机的所用到的技术越是让他们吃惊,尤其是操作系统和程序方面,更是让小日子的人震惊不已。
他们很难看得懂,虽然能知道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提升的性能,但怎么编译出来的,他们毫无头绪。
就算想要研究吃透这些技术,他们都可能需要两年到三年之间。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