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254节
亏他们三叔还亲自上课的几个月,就连一向好脾气的周家安都忍不住拿起棍子抽了几下。
周贤哲和周显瑞两人见到周丰年后,有些愧疚的低头问好道:“三叔.”
“这是都没脸见我了?抬起头来!”
周丰年笑了笑后,语气稍显严肃的说道:“又不只是上大学这一条道能走,当初给你们补课,看你们俩那抗拒的表现,我大概就猜到了。
别垂头丧气了,我也没上过大学,现在还不是好好的;等会吃完饭了都说说想干什么,当兵、工作、或者干点其他的。”
“不过要是想当街溜子,那别怪我动手了。”
周贤哲和周显瑞连忙说道:“不会的三叔,我们怎么可能当街溜子”
不过被周丰年这么一说,他俩的心情也好上许多;毕竟周丰年之前为他们高考的事付出不少,也是尽心尽力的给他们讲课。
但就是听不懂,从初中他们两人就不爱学习,在学校跟折磨一样,宁愿去劳动都不想坐在教室里面。
“只要走正道,咱们家的人肯定有出息.大哥,别瞪眼了,来帮我准备中午饭,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周丰年笑着将周卫田喊了过去,还有周家安。
二哥虽然不会做饭,但洗洗菜还是能做到的。
这时候上大学还真不是唯一的出路,只不过是一条比较好的道路,能学到知识、开拓眼界、结实人脉而已。
但这三种都有其他途径可以收获,所以也就不用执着于上大学。
周丰年都没给周显阳下什么死命令,能考上就上,没考上就走其他的路。
反正周显阳现在才十五六岁,年龄算早的;他要不是小时候聪明跳过级,现在还应该在上高中呢。
做饭的时候,周丰年突然开口说道:“大哥,明年可能会放开个体户经商,你有什么想法没?”
正在煲汤的周卫田一怔,随后问道:“个体户经商?什么意思?”
周家安开口回答道:“个体户就是私人做买卖,差不多相当于小商贩或者小产业主.”
周卫田疑惑说道:“老三,这不是要被批评吗?怎么开放了。”
“政策是会变的,上面的人都变了,怎么可能还坚持过去一成不变,明年可能允许个人经商了。”
周丰年慢慢说道:“大哥,机床厂现在的效益虽然依旧不错,可是你在里面没什么前途,就算现在成了副主任,一个月也就六七十块
考虑一下个体户经商吧,还有二哥也是,车间主任差不多也到头了,虽然还能再升,但不如出来干个体户。”
虽然华夏机床厂和电器一厂的效益都不错,但他大哥和二哥算是怕到头了。
继续升迁也可以,但十来年升到副厂长的位置上,没必要;他们以后也没打算转道政府部门什么的,早早的搞个体户比较好。
周丰年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大哥周卫田,食堂副主任基本上到头了。
“老三,我听你的,什么时候离职?”
周家安听完后果断说道,他别的不知道,但唯一能肯定的就是,听他这个弟弟的,准没错。
周卫田也跟着说道:“老三,我也是,你招呼一声,我就辞职跟你。”
“跟我干什么,我不打算辞职,我想升随时都能升,但你们想升就困难了,而且也不用辞职,停岗就行。”
周丰年笑着说道:“一会吃完饭了,去我书房详细说,明年才有政策呢,咱们先做好计划就行。”
三人合力,中午这顿饭很快就做好了,照顾了所有人的口味;他们一家从小到大不知道聚了多少次餐,口味早就近乎一致了。
做饭的都是周丰年教出来的。
周显阳三兄弟经过刚才私下一阵玩闹开导,到上桌吃饭的时候也完全恢复过来,还按照自己喜欢吃的菜抢占位置。
气的周卫田和周家安上手挥了一巴掌,才让他们老实下来。
趁着家里的保姆龚琳被放假了,周显阳尝了几口后,感叹的说道:“爸,大伯,还得是你们的手艺,要是能天天吃到就行了。”
“别想了,除非你能天天做一件和考上大学差不多的事情,拿成绩来换。”
周丰年笑了一声说道:“你们两个也是,没考上大学没关系,拿差不多的好事或者成绩来找我,都能提个要求。”
他去年被评为后补委员,能力还是不小的;只要不是违法犯罪,一般的事情他都能出面解决。
吃饭的时候,周卫田突然说道:“对了,爸不是说他要来吗?”
周丰年说道:“化肥厂太忙,他没时间过来了,还叮嘱让我给他三个大孙子多做点好吃的。”
周贤哲和周显瑞闻言后又有些羞愧,他俩知道最想他们考上大学的是爷爷,但他俩无能为力。
老头子想着一个中专出来的周丰年,就将他们周家带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要是出几个大学生,那还得了?
所以在周小梅考上大学后,周福贵就一直念叨着他三个孙子和几个孙女都要上大学。
“这老爷子,再忙能忙到哪去。”
“大哥,你可别小看咱们村的化肥厂,等今年年底分红的时候,爹他就是咱们家最有钱的。”
周丰年想了想后说道:“少说能分好几万呢!”
化肥厂第三年才开始分红,从七五年建厂到现在,刚好是三年。
周卫田闻言后一脸震惊,连忙问道:“爹他这么有钱?”
“嗯,只多不少,你别忘了村里的集体经济当初是各家各户出资分比例的,咱们家出的最多,分红的时候也拿的最多.”
无论是种蘑菇,还是温室大棚,还有蘑菇辣酱厂的分红,都是按照当初的各家各户的比例分的。
化肥厂也是,以前还有用工分换分红的,那是将分红提前划出来一部分,分给没出钱但是劳动比较多的人,基本上等于工钱了。
不过最后算来算去,还是周家分的最多,村集体经济,他们一家占了7%。
今年的化肥厂利润要是有五十万,那周家就能分三万五。
不过村里也没人嫉妒,当初搞村集体经济的时候,其他都没什么人出现,周家直接拿了大几百。
种蘑菇、大棚、化肥厂也都是周丰年给的主意,这些都是村支部和生产队提前给所有村民说好的,这是带着他们挣钱。
周卫田闻言后,笑着说道:“嘿,老爷子一声不吭的成咱们家最有钱的了,今年过年得多抽他几根烟。”
他们三兄弟没人嫉妒就是了。
他们三人中,家底最薄的周家安,都有几千的存款,像周丰年,存折上的钱已经有四万了,他们两口子都不在乎。
这两年最大的花销,可能就是前两年地震后的装修房子了,周丰年将两处四合院重新装修了起来,花了一千多。
这两年多发生太多的事了,不仅许多周丰年熟悉的人逝世,就连国内经济都发生了一些震荡。
大部分工厂经济下滑,当初去农村的知识青年也回来了,想尽办法往各个工厂塞人。
人多了还用不上,工资又是一笔开支,而且退休的工业也要安抚发退休金,还是一笔开支。
工厂效益差,就慢慢发不出钱来。
这几年也就华夏机床厂、神州计算机厂、电器一厂等等这些工厂,仗着技术革新继续出口,能源源不断的赚外汇补贴厂里。
这些老熟人的工厂求上门,周丰年也是能帮就帮,尽量指点技术革新。
他现在依旧是神州计算机厂的厂长,而神州计算机厂,今年也彻底成为华夏第一出口大厂。
按照周丰年当初的设想,两年到三年就进行一次技术革新和性能优化,今年是第三代神州个人计算机研发成功。
小日子、阿美和法兰西等这些国家,尽力追赶也才追赶上第一代神州个人计算机,但他们刚刚宣布发售没多久,便被华夏的第三代神州个人计算机给整破防了。
性能、功能又完善提升了许多,而且价钱只提高了三百美元。
春季广交会上,连同一系列配套设备,直接拿下了一亿九千万美元的订单。
直接反超华夏机床厂!
要不是高志远已经升迁了,他听到神州计算机厂的订单消息后,肯定要找上门拉着他的手说机床厂怎么怎么不容易。
第248章 提前准备的计划
饭后,周显阳三兄弟直接出去玩了,还带着几个妹妹。
他们三个从小就在外面跑着玩,周丰年对他们还算比较放心,而且去的地方也不远。
周丰年将大哥和二哥喊到书房后,便开始说起了他的打算。
“大哥,我是打算让你开饭店的,你的手艺很好,比那些国营饭店的厨师好多了,等允许个体户经营的时候,开个饭店绝对能挣钱。
到时候还能多找几个手艺好的厨师,将饭店开起链锁来钱的话你不用担心,我能拿出四五万来,爸那边还能拿点。”
周丰年开口说道,他现在也是后补委员了,能察觉到国内工业发展的变化。
缓慢,除了极个别和他有关的工厂,其他的工厂发展近乎停滞下来了。
之前扩张的工厂太多,现在没市场了,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不像神州计算机厂和华夏机床厂这些,凭借优秀的产品能外销创汇,源源不断的获取订单。
但神州计算机厂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上面缺钱,截留的钱越来越多,拨给计算机厂的经费越来越少。
光挤奶不给草,再壮的奶牛都有被挤垮的一天。
周丰年因为这件事向上面反映过几次,结果却被劝着筒子楼先不修了。
答应好的事,怎么可能不修;好多缺房子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就等着今年的筒子楼呢。
周丰年还因此跟谷文杰吵了一架,不过谷文杰也无能为力,抽调财政是更加上面的决定,他也没什么办法。
四机部也没留下多少财政经费来,全国各地都缺钱,他们总不能搞独立。
“三弟,我怎么能要你的钱,我那还有,你要是想用钱,你随时和我说就行。”
周卫田看到周丰年拿出存折,顿时有些着急的说道;他给三弟用钱是真心的,现在的好日子怎么来的,他心里门清。
“大哥,这事听我的,钱我必须出;不然让你们出钱出力,我还分走一半的钱,那不是纯畜生吗,这事我干不出来。”
周丰年语气坚定,随后又对两人皆是道:“和你们说吧,现在靠国家饭越来越不好吃,但我想做的事情又很多,将来肯定需要很多钱。
我知道怎么挣钱,但是没时间,所以只能拜托大哥二哥你们了;出钱是必须的,你们也得给显哲显瑞他们留一份家产。”
听到子女,周卫田和周家安才住口不言。
周丰年想研究的东西太多了,他这两年多已经将医术刷到八级,甚至连带着生物制药相关的能力也刷的很高。
有资金和设备的话,他想研究出一系列治疗药,模拟空间的次数也积攒了不少,以前那些绝症药,周丰年有把握研究出来。
就是需要钱,前期可能都要几百万上千万的,这还是八九十年代的。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