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314节
不过得趁早,到了明年,公社这个集体就不好用了;明年全国八成的公社,都要瓦解,实行包产到户。
只有三水公社和洪家村这种富裕的集体,才不会瓦解。
解决了四妹的事情后,中午也留他们吃了顿饭。
至于运输卡车,那就更好说了,周丰年刚好认识一汽那边的人,问一下就能让宋卫南买两辆计划外的卡车。
——————
八月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放假,回家休息或者干点别的。
不过周丰年的这三十名学生,依旧在跟着学习。
周丰年这个老师两头跑的情况下都没喊累,而且依旧愿意教他们,这时候他们要是喊累想要休息,估计会有一堆人想要替换他们。
罗建业也在拼命追赶学习,每天从周丰年那里回来后,继续点灯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才睡下。
有两次罗德昌和妻子放假回来,就跟罗建业打了声招呼,随后父子俩几乎一天没说话。
罗德昌倒是想跟儿子聊聊,不过看到罗建业那么努力的学习,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最后只好拿了壶热水送过去,让他在学习的时候别渴到。
这么努力的学习,加上周丰年开的小灶,以及同学们都在帮他,罗建业也渐渐追赶上来。
虽然才跟着学了不到三个月,但课上讲的东西,罗建业已经能慢慢学懂了。
周丰年计划着年底就开始带他们制造工业机器人,顺利的话明年就拿出成果。
他也没想到,招的这三十名学生这么努力,讲课的进度都快了许多。
周显阳的变化也不小,上次和周丰年谈完后,仿佛一下子找到奋斗目标。
之前周显阳虽然也在四处努力,但更像打一枪换个地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兴趣来了就干,干完了就结束走人。
拉两个堂哥卖炒货零嘴是这样,带人帮政府单位建设网站也是这样,获得点成就感,就没什么兴趣。
现在却不一样了,周显阳找到一个十分难实现的目标,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有着数千个关卡的游戏,能让他玩上许久。
周显阳依旧带人给政府单位建设网站,只不过他们现在隔段时间就回访,询问需不需要网站更新或者维护什么的。
维护关系很重要,不能做完就不管,他们也收了那么多钱。
周显阳还见神州计算机厂制造出一个数码摄像机,能将拍的照片转换成电子数据,上传到电脑中。
于是他便找关系买了一台,然后再专门拍照帮助各个政府单位的网站维护更新。
领导和单位照片那一栏,换上照片后效果好不少,而且周显阳这么做又不收任何钱,让当初同意给他活的干部们,都心生好感。
以后有机会的话,还会和周显阳合作。
周卫田的饭庄也开了第二家,位置也不错,来的客人不少;直接让他们的收入翻了小一番,月入八九千都有希望。
第一饭庄的口碑是越来越好,周卫田的厨艺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两口子会经营,排队等一会也值得。
过两年经济体制还要改,到时候个体户的权限更大,他们能雇更多的人,就能将这种小饭店改成连锁酒楼。
然后再向链锁餐饮发展,最后慢慢成为餐饮界的巨头。
一步先步步先,现在四九城内的个体户饭店不止第一饭庄一家,但大部分客人还是习惯在他们这里吃。
宋卫南和周春花也买到了两辆卡车,现在已经跟洪家村的化肥厂谈好运输合同了。
就四九城和燕河省,按路程距离和运输多少算钱;周福贵虽然不能明着偏袒自家女婿,但照顾一下还是可以的。
何况走卡车运输比火车包厢便宜多了,又不是长距离运输,最远的也没出燕河省。
就算周福贵照顾自家女婿,化肥厂每季度依旧能省下三分之一的运输开支,然后还让宋卫南有得赚,一个月赚两三千不是问题。
俗称双赢,就是铁道火车没钱赚了。
不过这时候铁老大霸道的很,他们不运,有的是人用铁路运输。
周家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分家,不过有没有分家文书,反正他们的钱都自己拿着。
现在三兄弟中,也就周丰年他们家最穷,存折上就两千多块钱。
周丰年和周燕现在都不看重钱,有的花有的用就行,周燕也拿过几十万,钱多的时候反而心里不踏实。
周卫田和周家安现在一年能攒下来十几万,而且一年比一年发展的快,估计三年就能攒下百万家产。
不过他们俩承诺的,这里面有周丰年一半,他以后也打算拿这些钱发展生物制药。
整个周家都是依托周丰年才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没有周丰年,周家和一块肥肉没什么区别。
昌平那边的领导眼馋化肥厂和蘑菇辣酱厂很久了,但一直不敢动,甚至连想法都不敢说出来,就是因为周丰年。
洪家村出了一条龙,连带着三水公社都富裕的不行;周福贵现在除了发展化肥厂,剩下的就喜欢在村里朗读报纸。
只要有他儿子的新闻,周福贵见人就说,听一会恭维后便笑呵呵的走了。
周丰年知道后还劝过,但老头子前脚答应,后脚不改。
想着他也就在干几年,到时候就会退下来养老,周丰年便没再管他。
一日,东城区派出所突然来了一伙人,进来后便说道
“警察同志,我要报警,我父亲别人气住院了,人差点没了。”
“什么?”
值班的公安闻言后,连忙说道:“你们都是一起的?那来个人坐下说,我记录一下。”
纪有为开口说道:“是这样的,我爹是四九城师范大学的老师,身体本来就不好,平时喜欢在报纸上发表一些.”
公安一边听一边详细的记录下来,不过越记录越感觉不对劲。
等全部听完后,值班公安顿时皱着眉问道:“这位同志,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的?没了,公安同志,你们得赶紧将周丰年抓起来,不能因为他是干部就放过他”
“你等等,你凭什么说你父亲是看了报纸就昏过去的?这是谁告诉的?”
值班公安皱眉问道:“还有,你父亲现在不是还没苏醒吗?这件事是谁告诉你的?仅仅是因为你父亲晕倒前,手中拿着的报纸?”
第304章 不对劲的副局长
离谱的报案,因为一份报纸,就让他们去抓一位后补委员,四机部的副职领导。
如果有确切的证据,那他们倒是能上报领导,让领导再上报领导,最后请周委员过来聊聊。
但他们拿的什么证据?一份报纸,还有一个口供。
这个口供还是‘有人说’
问他们是谁,也说不上来。
“拿我们开涮是吧?告诉你们,我们忙着呢,没闲工夫跟你们逗乐子,赶紧离开!”
值班公安一巴掌拍在桌上,厉声呵斥道:“再敢来胡闹,就把你们关起来,一个个的吃饱了撑的!”
“公安同志,我没有,我父亲出事真的跟”
啪!
值班公安直接把手铐拿出来,拍在桌上喊道:“想进去待着是吧,来,我满足你们!”
“不是不是,没有没有”
看到值班公安真的发怒生气,仿佛下一秒就要将他们全部抓起来一样,纪有为一行人才慌里慌张的跑出派出所。
经历过几年前那件事后,他们可不想再被关进去了;但是又没钱离开,只好暂时待在四九城。
等离开后,纪家一伙人才在外面破口大骂:“官官相护!他们真是官官相护,知道姓周的是大官,所以才不管我父亲。”
“有为,现在怎么办?”
“继续报警,要不然我们家一点收入都拿不出来!”
纪有为咬牙说道,他本来还指望自家父亲能挣点钱,然后一家子移民国外。
但没想到直接中风昏迷,虽然医药费学校给报了,但看护费和其他费用,还是得靠他父亲的工资才行。
而且不能上班,最多只能发一半的工资,本来一个月有一百多,现在就只有七十,还要拿出来五十块请护工。
他们家没人愿意看,也照顾不好;不过还必须照顾好,要是他父亲出事了,连这七十块钱都没了。
纪有为想着,就算不能把周丰年告下来,也要从他身上讹一笔医药费来,至少得把他们移民出国的钱给讹出来。
于是纪有为又去其他派出所报警,要是派出所不行,他们还打算去公安局试试。
这是他们最后的移民希望,要是不抓紧,以后可能就出不去了;就凭他图书管理员的工资,恐怕攒十年也不够出国的。
定位系统的研发很快便被批准,周丰年也收到领导的回复。
只不过不是他主持的,虽然领导挺想让周丰年来支持定位系统的开发,最好再从周丰年这里得到一个时间承诺。
不过周丰年肩上的任务不少了,计算机、无线通讯、无人机、最近还有个机器人。
所以定位系统便交给两所大学和一个研究所共同开发,不过都是在四九城,要是有技术上的难题,求到周丰年身上,他也不会不管。
卫星定位不止周丰年一个人说过,几年前那时候钱所长和孙主任都说过,只不过那时候确实太穷,能送卫星上天也维护不起。
但到了现在,国内经济在慢慢的发展,信息战也被提了出来,周丰年又重提开发定位系统的事。
上面也意识到必须开发,不然和阿美的差距就越来越远。
几十年的差距他们追赶的都很困难了,再晚十年,那追赶的会更加费劲。
不过定位系统也要无线通讯厂的支援,数据传输技术是重中之重。
到时候,少不得周丰年的帮忙,加入进来的学校有清大,他估计跑不掉。
清大,机器人研发教室。
周丰年看着收上来的小测试卷,一张张的翻看起来,他的能力被强化了这么多次,过目不忘和分析运算,早就是世界顶级。
这些小测上的答案,被周丰年扫一眼,很快便能分析出这些学生的看法和理解。
让他比较满意的是,这些人答的都不错,经过他几个月的填鸭式的教学,他们全都适应了不说,而且还有不少自己的理念。
虽然有点稚嫩,但在机器人刚刚发展的阶段,这已经是很难得。
“很好,你们对机器人的能量变换和信息处理都有不错的了解,接下来也该带你们做点实事了。”
周丰年看完后放下小测,环视一圈后继续说道:“接下来咱们研发一个工业机器人,暂时以实现全自动化生产车间为目的.
你们先合作拿出一个初步方案来,一个月内,我这边也会做一些准备,等会给你们一些资料。”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