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340节

  领导说完,便从办公厅主任手中接过文件,打开取出来后便看了起来。

  看完这份文件,没用领导多长时间,他便抬头问道:“上次谈合资的时候,是不是还有关于一汽的调查报告?”

  张主任连忙说道:“确实有,国内几家造车厂的资料都有,上汽的合资如果成功,对其他造车厂也是一个探索成功的方案,你要看一汽造车厂的?”

  “对,拿过来我看一下。”

  等领导接过张主任找出来的文件,便一一对比观看了起来。

  这次花费的时间就比较长了,关键是有其中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对未来的结果,周丰年明确表示,要是不改,就有可能损失十几年的发展时光,而且还要被外国佬啃下一大块肉。

  没赚到的就是巨大的损失,这是周丰年的一贯看法。

  不过一机部的调研倒是对一汽挺乐观的,大篇幅阐述一汽刚刚扩建的生产线,产能以及扩张的工人等等。

  如果不是种种原因,恐怕第一个合资造车厂,就是一汽而不是上汽了。

  “乱弹琴,去调研的人都在干什么,什么也看不出来”

  单单看到那个没到年龄却退休的厂长,领导便看出来有些不对劲,如果只是小问题,一切还欣欣向荣的话,为什么要换厂长?

  应该是周丰年说的这样,冲太猛了难以掉头,这才是一汽造车厂目前面临的状况。

  这么一个大厂,配套零部件厂有不少,将近十万的工人.一旦几年后再曝出问题,到时候想合资都不太能救过来,说不定还要被狠狠地割宰一刀。

  领导突然想起来,一机部的李副领导递上来一份合资补充方案。

  让上汽将核心技术剥离出来建立新厂,但是让新厂和上汽深度合作,这样能保全他们的核心资产.这好像也是周丰年的意见。

  “丰年同志虽然不参与这种事,但对于其了解,丝毫不下于我们任何一个人嘛.

  如果说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他就是拄着拐杖过河喽,连腰都不用弯!”

  领导感叹的说道,要是周丰年再勤奋一点就好喽。

  不过也不能这么说,周丰年这些年也够勤奋了,身上担着那么多事,最近虽然卸下来一些,但紧接着又挑起来一件。

  就是有点奇怪,按照丰年同志的性子,好像不应该这么快就挑起这件事来。

  “张主任。”

  “领导,有什么事吗?”

  “你记一下,明天上午帮我约一下丰年同志,我想跟他聊聊;看看他什么时候有时间,上午不行就下午,我都可以。”

  张主任闻言后有些惊讶,他几乎没见过领导这么宽松的对其他干部,几乎是完全看周丰年的时间了。

  翌日,周丰年吃完早饭刚准备出发,便被小女儿抱住大腿。

  “爸爸,今天能不能送我上学?我想坐轿车赵洪亮都坐着吉普车来上学的。”

  “你跟他们比这个干嘛,你们是学生,比学习成绩才对。”

  周丰年抱起周琳琳说道,随后将她放在一旁:“坐妈妈的自行车去吧,都是一样的。”

  “哼!”

  周琳琳一脸不开心,噘着嘴走了。

  等周丰年离开后,周伊伊才笑着对妹妹说道:“别想了,大哥和我用尽各种办法都没能成,咱们只有休息外出才可能坐一下。

  指望爸爸,还不如等大哥买辆车去求他。”

  周显阳昨天说买车的时候,她们都听到了;平时除了回洪家村坐过车,她们两姐妹几乎都是坐自行车上学。

  而同班一个厂长的儿子,已经坐上吉普车了。

  “才不找他!”

  周琳琳昨晚被周显阳欺负了,现在还在生她这个大哥的气。

  过了一会,周琳琳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周燕的自行车去上学了,她下半年上初中,不过这个成绩也很难考大学,最后还是要周丰年给她想想办法。

  他这三个孩子,聪明智商好像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当初预习一年就能上清大,而且学校内科科几乎满分。

  如果有钻研兴趣,以后妥妥是个科学家。

  可惜周显阳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之所以还坚持学习,也是因为要拿毕业证,周丰年估计他对研究生是没什么兴趣。

  来到四机部后,王明杰给周丰年泡茶的时候,便向他汇报道:“领导,Z南海办公厅那边今早传讯过来,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领导想见见你,说上午下午都可以。”

  “那等会吧,我九点半过去。”

  周丰年看了下表,事也不多,谈完刚好回来吃中午饭。

  杨田兵已经回去了,周丰年答应他有没有消息,都打电话通知,要是去不了那只能让他们派人来四九城学习。

  周丰年处理一下事情后,便带着杨田兵留下文件资料去找了领导。

  来到Z南海后,周丰年找到张主任说了一声,随后便被带着向里面走去,很快便来到领导工作的地方。

  张主任在门口示意了一下,他就不进去了,随后直接转身离开。

  周丰年推门进去后打招呼道:“领导,我来了.”

  “哦,来了啊,快坐吧丰年同志。”

  领导笑着说道:“知道你要来,刚刚泡好的茶,你自己倒吧。”

  “那我不客气了,说实话,这好茶太不禁喝了,分给我的不到三个月就喝完了,之后我就一直蹭别人的茶喝.”

  周丰年笑着说道,随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哈哈哈,确实少了点”

  领导笑着说道,但也没说把他的份额分给周丰年点,同时目光还躲开了周丰年的眼神。

  “丰年同志,这个一汽造车厂,情况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确实如此,根子还在于咱们发展的太快,让那些外国佬忌惮了;这么不要脸的针对咱们一家,也算是开了先例..”

  周丰年说道:“一汽之前的厂长也想不到,突然出了一个联合限制条例.我都想在咱们出口的计算机上反制一下,不过现在不是时候。”

  现在是他们需要世界市场,等华夏富裕起来后,才是世界需要他们。

  还没到翻脸的时候。

  “一汽上一任厂长,和现在的杨田兵厂长,都是有眼力劲的,知道他们现在必须掉头,所以找到我求助。

  现在不掉头更改生产方针,那么三分之二的生产线无法开工,一开工就是亏钱。

  国内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轿车,国外也没人要一年就会亏损,随后越积越多。”

  听完周丰年的话,又看了杨田兵带来的资料,对这件事,领导心中已经赞成七七八八。

  不过怎么安排有点麻烦。

  “丰年同志,你这个级别的到地方,SW书记都可以担任,但是你待不长,所以便以特派小组行动吧,专门负责CC的国企改革。

  必要的时候,可以向邻市和省里求助。”

  领导对周丰年说道:“到了那里,有关国企改革的事情,全权由你负责。”

  周丰年闻言后稍微有些惊讶,这可不单单指一汽造车厂了,几乎是一整个市的工厂,都归他调动。

  “行,领导,既然组织上这么相信我,那我肯定会交一份让组织满意的成绩。”

  周丰年保证的说道,心中暗暗想到,看来他到那边得努努力,至少得超过合资的上汽三倍,才算成功。

第326章 出发安排、一见如故

  和领导商议半天,最后决定组建工作组,以周丰年为首,还有一些政策研究室和经济部门的干部。

  在技术上和政策上帮助,看看一汽造车厂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跟选择合资道路的上汽打个擂台。

  周丰年提出来的方法也是一条道路,要是真成了,也能给其他国营工厂一个指路标。

  他们一个工作组差不多十二个人,其中单单周丰年的保卫员就五个。

  而且工作组的保卫员到了当地,一般情况下也有调动保卫科的权力,紧急情况下更是可以向当地部队求援。

  为了周丰年的安全,领导也算是破格了,周丰年的重要性可不是一般的部萎副职能比的。

  出发时间就定在十天后,这十天的时间,就是给周丰年安排交接工作的,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四机部的任务也不能乱。

  好在各个工厂部门他都交接的差不多,接下来在技术上没有特别着急的需求,他也可以暂缓一会。

  现在四机部最重要的还是神州之子四代机,运算次数破万亿的超级计算机,绝对科研重器。

  现在已经制造出三台,并且分配给各个重要的科研项目组。

  其实现在神州之子三代机已经完全能满足国内大部分实验推算,只有少部分重大项目用得着四代机。

  生产完三台四代机后,神州计算机厂又开始生产三代机,开始出口创汇。

  今年连同个人计算机,以及便携式计算机,神州计算机厂出口创汇的产值已经稳稳的突破十亿美元,而且接近十一亿。

  明年还会大幅度增长,粤地特区的神州计算机分厂,将会加紧生产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神州个人计算机。

  这些性能稍微落后的二代或者三代个人计算机,虽然比不上四代,但是可以降点钱打入中端市场。

  反正一台计算机的成本,还不到千元人民币,就算卖他们六百到八百美元,神州计算机也有好几倍的利润。

  但是六百九十九美元的二代机和八百九十九美元的三代机,绝对能让小日子和阿美的计算机企业气的骂娘。

  这个价格区间的计算机正是他们的主推的计算机,高端竞争不过,性能和程序应用这方面没法比,只能来赚中端市场的钱。

  但今年粤地特区的神州计算机分厂开始生产后,明年就是小日子和阿美计算机公司的死路。

  无线通讯厂也没什么需要叮嘱的,只要不乱搞,按照周丰年之前制定的发展计划,按部就班的实行,绝对不会出问题。

  最迟年底,周丰年就会回来,然后明年他亲自督促无线通讯厂开始推广数字移动通讯技术。

  回到四机部后,周丰年跟谷文杰说了一声,领导同意他出差的事了,并且组建以他为首的特派工作小组,专门负责CC和其他地方的国企工厂改革。

  周丰年本来只想管一汽造车厂以及配套零件工厂,但领导给他的权力有点大,直接将一个市的国营工厂全归给他。

  理论上他可以对所有工厂指点改革,这权力大了起来,紧接而来的便是压力。

  要是失败,他周丰年的金身岂不是要破了?

  谷文杰听完后,拍了拍周丰年的肩膀说道:“唉,听起来确实有点难,不过丰年,我相信你,你肯定能做到的。”

  “老谷你这刚刚说完压力很大,你这又给我上压力了;不过算了,我不计较这件事,就是去东北那没什么茶叶.”

首节 上一节 340/3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