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62节
洪长善叹了一口气,随后抬头看向周丰年,继续说道:“丰年,你是咱们洪家村这几十年最有出息的,能不能给村子想个办法。
哪怕过年能分二两肉都行,要是你能做到,我这个支书就让富贵来当.”
“书记,我没想当村支书,你这是干啥。”
周福贵连忙说道,他要是应下了,那成啥了。
洪长善说道:“我知道,富贵,但我们几个都商量过了,实在想不出办法来。”
“长善叔,你这突然找我,我也想不出办法来啊.我是学机械的,要是村里的机器坏了,我不休息也得修好,但你说的”
周丰年有种嘬牙花子的无奈,说是道德绑架吧,也没那么严重,有点像溺水的人乱抓,结果抓到他身上了。
让人直接离开,他爹这边就过不去,而且上一辈还施恩了,太难堪的话也说不出来。
“.丰年,这事是我们办的不地道,可是生产队也实在没办法了;上交粮食后,每家每户分的连换点肉都不够,也就比去年好一点.”
洪长善一脸为难的说着村里的情况。
虽然地里刨出来的粮食比去年多,但顶多能让洪家村的村民从一整年稀得,变成半年稀得半年干的。
吃肉是别想了,真想吃肉就进山看看,说不定能像周父那样,下两个套子刚好套中兔子。
不过这概率很小很小。
周丰年沉默了一会,又悄悄的打开熟练度模拟系统看了一下,随后才开口说道:“长善叔,公社允许咱们发展副业吗?”
“副业?什么副业?”
洪长善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随后突然想到什么,小心翼翼的问道:“丰年,你打算搞资本家.”
“什么资本家,是集体副业,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
周丰年强调说道,他记得这时候已经有农村和生产队搞副业了,只不过三水公社好像没有。
附近的红星公社和其他公社也没听说过,都是老老实实的种地。
“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每户都出力,就跟下田种地一样,要是生产队搞这种副业应该没事吧。”
洪长善想了一下后,点头说道:“那肯定没事吧,每家每户都参与进来,那产业就算生产队的。”
一旁的村主任李安宏跟着说道:“这样的话肯定没问题,集体的东西跟资本主义不沾边,就连尾巴都算不上。”
“那就搞点集体副业吧,如果赚钱了,村里的工分也更加值钱了。”
周丰年说道:“长善叔、安宏叔,我问过爹,咱们村‘农闲’的时候太多了,有些事完全没必要去,不如挤出时间干别的。”
农闲就是不种地的时候,不过那时候也要出工。
挖河泥积肥、修水利、或者去公社上帮忙,不管干什么,反正就是要出工赚工分。
不过这种活工分很少,完全比不上农忙的时候挣得工分多。
“有的地方好像已经搞集体产业了,村里农忙的时候下地,农闲的时候就挤时间搞产业,赚了钱年底兑工分。
不说富裕多少,哪怕每家每户分个二十块钱,都能改善过年。”
听到周丰年的话后,屋内几人都有些心动。
村主任李安宏问道:“丰年,那咱们能干啥?”
第87章 搞集体吧
“咱们村能搞的东西还真不少。”
周丰年想了一下,农村产业说好听点叫乡镇工厂,难听点就是个手工作坊。
只要有技术,凑点人拉点原材料,直接土法开干就成。
产量可能低,但也是个增加收入的办法。
何况周丰年还有熟练度模拟系统,只要不断重复做一件事,也能将技能刷上来。
技能等级高了,熟练度模拟系统就给他灌输更先进的技术了。
“砖窑厂,造纸厂,这两样成本小,需要技术和人力,就算不买机器也能办起来,而且四九城挺需要砖瓦的,这东西不愁销路.”
周丰年对几人说道,附近的几个公社都没有集体产业,他们要是发展起来就是第一家。
而且红砖和纸,都是日常需要的消耗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
村里的妇女不少,这都是劳动力,不说卖的多么好,哪怕一个月赚一百块钱,一年都有一千多。
分到每户都有十几块钱。
洪家村七十多户,每户都能挤出一个劳动力的话,生产出来的东西绝对不少。
哪怕烧砖,拼命干一天都能烧个上千块。
现在的红砖是一分钱两块,要是每天生产出上千块红砖,那能赚五块钱。
不过农村砖窑厂也不可能天天拼命烧砖,运泥、砖坯什么的都要时间,一个月能烧个一万多块砖就不错了。
洪长善、李安宏等人听的是心情激动,不过激动后又冷静下来,有点为难的说道
“丰年,咱们村没这个手艺,要说种地还行,但是造纸烧砖没人会。”
“要不去城里请一个回来?不过也不知道哪里有这种师傅.”
就算找到大师傅了,人家愿不愿意来还不一定,毕竟这是个长期活,一年有一半时间要定居在洪家村了。
周丰年道:“这事暂时交给我吧,也不一定要找大师傅,只要有造纸和烧砖的技术就行了。”
他明天得送周燕回四九城,到时候去图书馆看看,要是图书馆没有,就去清华大学里面找找。
实在不行,只能找罗成或者冯教授了。
找到一门技术,他就能无限刷熟练度,技能等级高了后就自动被灌输相应等级的知识。
不然周丰年也不可能一个人搞定数控机床的技术,纯粹是把等级刷上来后被熟练度模拟系统灌输了知识。
洪长善问道:“丰年,你能请来技术师傅?”
“我在四九城有点关系,明天去问问有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要是找不到,我再托人问大师傅。”
周丰年顿了一下,说道:“长善叔、安宏叔、德正叔、大勇叔,我也是从洪家村出来的,能帮的地方我肯定不会推辞。”
“村大队的集体产业要是搞起来,对我们家也有好处,所以我肯定会出力的。
就是有件事得提前说一下,既然是集体产业,那家家户户都要出钱出力,不过前期开销应该不多。”
大部分材料就地取就行,三水公社好像有粘土适合烧砖,到时候派人挖回来就成。
需要花费就是买一些材料,不过也不用很多。
洪长善迟疑的说道:“家家户户都出吗?咱们村可是有不少穷户.”
有些人家里一年就赚那么几个子,到年底都换粮食了,让他们掏钱无异于割肉。
“家家户户都要出,不然不算集体产业。”
周丰年再次重申的说道,集体产业就要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这样才叫集体。
不然出点意外就和资本主义尾巴沾边了,主意还是他出的,那他问题就更大了。
周丰年继续道:“没钱可以先去借,无论是找生产队还是找村里富裕的人家,打欠条借都行,反正初期要不了多少钱。”
无论是烧砖还是造纸,需要的一些原料都不是很贵,几十块钱就足够启动资金了。
只要集体产业发展起来了,年底就能分钱,到时候无论是还钱还是其他的,都好说。
洪长善和张德正等人都听明白周丰年的意思了,心里都感觉不好意思,他们这上门又让出主意又是那啥的。
旁人看了还以为是土匪呢!
“丰年,这事算大队欠你们家的,不管成不成,洪家村生产大队都给你担保。”
“对,丰年,到时候算大队的名义。”
周丰年听到这两句话后,心中算是得到了一点安慰,村领导总算不是得寸进尺的人,知道回报感恩就行了。
他们周家也在洪家村,现在周家一步一步的变好,肯定会让人眼红。
前几年省吃俭用供出一个出息的,那不算什么,只能说周福贵看的远,还果断。
但今年周家一下子多出四个城里人,还都是有工作的。
这对比一下洪家村其他人,周家过年能连吃七天的肉,其他户能吃七天细粮就不错了。
虽然周家挣得每一分钱都十分干净,但嫉妒心可不管这个。
周丰年也是为了自家着想,洪家村要是富起来,那他们家也没事了。
要不就是全家搬进城里去,躲开洪家村的人,不过现在的周丰年还做不到。
随后周丰年又和洪长善等人聊了一会,说了洪家村附近能干什么。
烧砖肯定可以的,原身小时候那会,还有四九城的砖窑厂工人来这里挖土烧砖。
造纸也没什么问题,而且也能卖给公社或者散卖;纸还好说,有许多地方都收纸,公社自己也用。
砖都没个正经的地方收,不过四九城用砖的不少,挨个街道跑绝对能卖出去。
聊了一会后,周丰年都将洪长善、李安宏等人的士气给聊出来了。
见状后周丰年直接止住,要是再聊的话,说不定洪长善打算年前就把砖窑厂建起来。
差不多到时候了,洪长善等人也起身告辞:“富贵,今天打扰你们了,丰年,我代表洪家村谢谢你。”
周丰年连忙说道:“长善叔,这就客气了,我也算是洪家村的一员。”
周福贵也起身送人,将几人送出屋外时还一人散了点烟,随后才转身回屋。
等周福贵进来的时候,周母已经回到主屋了。
村里几个领导来的时候脸色凝重,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周母在隔壁屋就担心的不行,等人一走就过来询问,想要知道发生啥事了。
周父回来后也有些着急的问道:“老三,你刚才说的那些能办到吗?要是不能的话我去和书记说,到时候骂我就行.”
“爹,倒也不至于,问题真不大。”
周丰年摆手说道,他说的两个真不难,印象中这时候已经有不少农村乡镇开始搞副业了,只不过他们这片还没开始。
不过已经有这个征兆了,穷则思变,穷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不搞点副业,真等着饿死啊。
“刚才说的都不难,我明天送周燕回去的时候去城里找找看,可能晚点回来。”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