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第72节

  现在周丰年算是主动给他这个管后勤的副厂长减负了。

  “这件事我跟房管科说一声,几天内就有人上门找你。”

  “那谢谢你了,厂长。”

  周丰年说完后便起身准备离开:“那我先回去干活了。”

  “行,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

  高副厂长说道,等周丰年离开后,他又笑了笑。

  有这么个好搭档真不错,给他挣荣誉功劳,还很少麻烦他;就那么几次事,还都不是特麻烦的。

  唯一比较麻烦的房子,都被周丰年主动减负了,弄得高副厂长心底有点不好意思。

  “送点票或者家具吧,也算表示一下.”

  高副厂长突然想到,现在周丰年在厂里的地位都不比他低,但特别会说话,一口一个厂长的。

  他是搞后勤的,别的可能不擅长,但论起调配计划外的物资,全厂没一个人比他更强。

  ——————

  周丰年回到办公室后,就开始认真画图。

  这次他十分专注,到了中午的时候,还是别人敲门提醒他周燕来找,周丰年才回过神来。

  和周燕一起吃了顿午饭后又聊了一会,周丰年下午继续全心专注的赶图起来。

  满足了物质需求后,周丰年突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而且更加专注了。

  难怪要解决研发科学家们的后顾之忧,确实有奇效,能让研发者更加集中。

  周丰年负责的杂事一下子清空一多半,‘心头大患’的结婚房一下子解决了,还是两进四合院。

  别说住他和周燕了,就算把周福贵和周母接过来,也能住下。

  洪家村要的蘑菇种子也有线索,这周日要是搞到手,他就抽时间回去一趟。

  下工后。

  周丰年先托着周燕来到电器一厂,截住大哥四妹三人后,让四妹去通知了一下二哥,晚上一起吃个饭。

  等他将周燕送回家后,才骑车赶往大哥大嫂他们家。

  四妹听到一家人要一起吃饭,早早的和大哥将东西买好带了过来,周丰年到的时候,大嫂已经在烧火了。

  等晚饭做好了,大哥又忍不住的提议喝一杯,不过被大嫂曲英一巴掌打消这个想法了。

  舒舒服服的享用完晚饭后,周丰年才开口说道:“二哥,有个事和你说,厂里给我分了一套房子。

  不过我用不上了,到时候你住进去吧。”

  “房子?”

  周家安一愣,随后立刻说道:“三弟,房子怎么会用不上,你现在不还是租房住吗,厂里分给你的还是你先吧.

  我们厂也可能分房,到时候我好好表现。”

  “你们厂恐怕要好久,到时候我侄子可能上学了,你的分房才有希望。”

  周丰年说道:“不用担心我了,我已经买好房子了,厂里分房有名额的,我的名额不用浪费了,所以二哥你就住吧。”

  “不过只有一间房,两间连房的没有,但房屋应该不小,至少二嫂带孩子过来能住下。”

  虽然二嫂不能来城里长住,但住个一两天是可以的,也能让二哥陪陪孩子媳妇。

  长住的话耗粮食,以周家安还没转正的工资,每个月买粮票和粮食要多花七八块,基本相当于攒不下钱。

  周丰年是可以支援,但周家安肯定不让。

  四肢健全还有工作,却让弟弟养媳妇孩子,说出去丢死人,村里的周福贵听到这个消息,都要拎棍子来城里。

  “三弟.谢谢你了。”

  周家安闻言后也不再推辞,有些感动的说道:“等我攒够了钱就还你”

  “你还什么啊,我一分钱没出,就出了个分房名额,怎么还?”

  周丰年笑了笑说道,要是他花一大笔钱,那多少收点。

  但这个房屋一分钱没花,总不能用自己的分房名额赚兄弟的钱吧。

  “你就住吧,二哥。”

  一旁的四妹周春花也开口道:“二哥,你听三哥的吧,厂里宿舍那么难受,出来住舒服一点。”

  “对啊老二,我也是这么觉得。”

  周卫田跟了一嘴没什么营养的话。

  商议妥当后,周家安算是在四九城也有住处了,摆脱了电器一厂那拥挤的工人宿舍。

  房子没给四妹,春花也没什么意见,因为她知道自己是要嫁人的,而不是招倒插门女婿。

  他周丰年的妹妹,还有工作,怎么也要嫁一个有房子住处的。

第95章 轧钢厂调研、父母进城

  厂里分房的事很快就解决了,高副厂长办事还是有效率的。

  用几间散房置换一间大房屋,可能很会很难,现在的大房屋太少了。

  但是用小房屋置换小房屋,很容易便办下来,和街道办打声招呼,几乎一上午就搞定。

  街道办有时候很仰仗第二机械厂这种部委直属大厂,他们和个小家园一样,上到生产、下到职工孩子上学,厂里都给担保了。

  房管科的人将房子置换到南锣鼓巷的86号大院后,便来找周丰年办手续了。

  一个厢房,但这个厢房很大,被上上任住户扩建了一次,多了十几平。

  五十二平,完全住一家三口,甚至可以隔出两个小间。

  周丰年现在还没过户罗工的房子,理论上完全可以分配这间房子,甚至以他八级工程师的地位,分配这个房子还有些委屈。

  工程师很少住大杂院的,要不是楼房,要不是独户。

  房管科的人帮周丰年办好手续后,还塞给他一个信封,并悄悄告诉他是高副厂长叮嘱给的。

  周丰年没有拒绝,收下来后到一个无人的地方看了一下,发现里面有一些家具票。

  “呵呵,这种领导还真贴心”

  周丰年看了一遍后便小心收好,后勤不说全解决了,但也是碰上一件事解决一件事,解决不了的也给想办法补贴。

  高副厂长给的这些家具票不少,他到时候给二哥周家安两张,剩下的他自己用。

  以周家安的节俭性子,估计新家里就放那么两三个家具,一张床加上桌椅和柜子,其他的周家安也省不得买。

  机床车间的规模越来越大了,自去年的紧急任务结束后,外厂的来支援的高级工还被留下了四个。

  而且今年开工后,厂里又给补充了十来个人,人手更加充足。

  罗成这位科长也是经常在机床车间内盯着,俨然一副车间主任的样子。

  虽然没有任职,但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机床车间受技术科的管制,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领导。

  现在每生产出一台数控机床,需要三个地方的协同合力。

  研究所那边帮忙生产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然后送到大学帮忙完善成控制系统,最后送到机械厂的机床车间组装。

  其实研究所那边也能帮忙完善控制系统,第一个控制系统就是他们帮忙的,

  但他们那边也有任务了,而且持续帮机械厂制造机床,要分担出更多的人手。

  这差不多将研究所当成机械厂的下属机构了,所以那边的一些领导严重反对。

  要不是王所等熟人帮忙争取,恐怕制造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板这事都要停下了,最后周丰年只能协调找到大学。

  清华等几个大学倒是答应的很痛快,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也要为祖国建设,毕业前就当提前适应工作了。

  外面的帮手负责电子控制系统,机床车间就负责机器制造部分了。

  最近周丰年也经常来机床车间露面,大概隔一天就要来一次,检查进度或者指点什么的都行。

  这是罗成要求的,他还有几个月就要走了,到时候技术科肯定要周丰年扛起来,也算是提前熟悉领导流程了。

  接下来这段时间,周丰年便全身心投入到生产任务和研发制造中。

  大部分时间在办公室研究作图,小部分时间来车间盯着生产数控机床。

  能加工半成品零件的数控机床,全国有许多家工厂都需要,计划任务卡的很紧。

  几乎每个月生产的几台机床,撑不到下个月就要由部队运输队送走。

  东北、西北和东南西南,国内许多工厂都按照需求,分配数控机床。

  只是现在肯定优先东北西北,南边的工厂还在排队呢。

  周丰年还抽空向冯教授打听了一下蘑菇种子的事,托他的关系联系上一位农业大学的教授。

  搞到了一部分蘑菇孢子,而且还是他们学校培育过的。

  这东西在外面可能很难买,但农业大学中很多,周丰年也没花钱,对方的唯一条件就是种出来后送给他们一点。

  周丰年自然一口答应下来,送来一百斤也没事,毕竟承人家情了。

  拿到蘑菇种子后,周丰年便抽空回了一趟洪家村。

  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洪家村已经带人将砖窑建起来了,虽然样式有点土,但关键地方都按照周丰年说的建好了。

  而且已经开始挑泥制砖,过段时间就能看到成果。

  种植蘑菇的地方也整理出来了,选的地方都特别适合蘑菇生长,周丰年回去后,直接指点他们将蘑菇孢子种下去了。

  顺利的话一个多月就能采摘,第一批种的比较多,要是长势不错,应该能收获个两三百斤的样子。

  等洪家村生产大队的集体产业赚钱了,周福贵也能当生产大队的队长了。

  张德正会主动退下去,这是洪长善告诉周丰年的。

  张德正比周福贵还大个十来岁,也到退下去的时候,早退晚退差不多,反正集体产业赚钱了,是周家的功劳。

  办完村集体的事情,周丰年还回家跟他爹娘说了一声过几天来城里提亲的事。

  还有他现在成为八级工程师了。

首节 上一节 72/3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港综:我有每月情报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

59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