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15节

  成了一个吃货之后,何建国只是稍稍的被傻柱那么一引导,立刻愿意学习厨艺,以后想吃什么自己就能做的诱惑太大了。

  崔建热情的跟傻柱打招呼:“大哥,今儿我搬家,买了不少菜,一会儿来喝酒啊!”

  傻柱点点头,看看何建国,再看看崔健,崔建不比何建国大几岁啊,何建国如今上高中了,崔建却叫他大哥。

  傻柱笑着说:“这是我儿子,比你小不了几岁。”

  看看一脸稚嫩的何建国,崔建立刻意识到了,乐呵呵的说说:“我的错,不能叫您大哥,得叫叔。”

  傻柱点点头:“一会儿让我儿子下厨,他好孬也学了五六年了,手艺不差。”

  傻柱一家很快跟崔建一伙儿打成了一片,闫阜贵看看人家那里灯红酒绿的,也想拿着自己掺了酒的水去凑凑热闹。

  阎解旷拉了他一把:“爸,你就别凑这个热闹了,那些人看上去不像什么好人,你这酒让人家喝了,人家还不给你一大耳帖子。”

  欺软怕硬是这个院的老传统,闫阜贵很想硬气几句,但是转头想想,如今不比当初了,他这个老师在院儿里面说话早就没有公信力了,更何况是对一个新人来说。

  “礼崩乐坏啊。”闫阜贵捶着大腿说道:“现在多少的年轻人太没有礼貌了。”

  他真的好怀念十几年前啊,那时候大院里还是讲规矩的,大家有什么事都想着他们三个大爷。

  何建国这是第一次替人掌勺,傻柱全程在旁边看着,看着儿子有条不紊的调味,傻柱很欣慰,这家传的手艺算是有了传人了。

  自从住进了大院,崔建每天早上会熟悉一下自己的业务,早上会练一会小号,晚上会弹会吉他。

  练小号的时候,崔建还会到河边空旷处,但是声音依然会传回院里,吉他则会在自己房间里。

  大部分人会觉得挺稀奇的,毕竟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两种乐器,但是贾张氏一天到晚在家迷瞪着,那可是遭老罪了,打个盹都不踏实,经常性的会被吵醒。

  他曾经想打上门去,但是那个屋现在住了三个壮小伙子,她就没这个胆量,他想怂恿棒梗去,毕竟他们家现在是棒梗钉门立户。

  可是棒梗也是个怂货,看见俩人儿留着长头发,有点儿像是在街面儿上混的,而且看上去桀骜不驯的,像是大哥级的人物,棒梗哪还敢惹啊,干脆假装没听见奶奶的话。

  崔建在这个院子大概住了三年,三年里贾张氏就没睡一个好觉,衰老的很厉害,虽然后来她已经知道崔建压根儿就不是流氓,但是棒梗因为跟崔建冲突,被崔建的朋友们给结结实实揍了一顿,所以后来贾家一直在院里装孙子,一直忍着。

  而且崔建搬离四合院以后,又把自己其他朋友介绍过来租房,大部分都是玩儿摇滚或者是音乐界的朋友,那时候这些搞音乐的都比较生性,于是贾家一直不敢犯毛病。

  一直到最后,整个四合院儿被刘华给收购了,全部租给了那些北漂的文艺人,直到网络时代,这里还成为了网红打卡点。

第258章 新任务

  离开四合院的刘华,住进自己一家人的小院子,从此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日子。

  他们家四口人,现在住了一个两进的大院子,可想而知,家里宽敞到什么程度,后院儿还有好些房没有安排,刘华觉得有必要给自己搞一个工作室。

  作为一个阿婆主,家里没有个自己的工作室,简直是说不过去的,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

  在征得了媳妇的同意,刘华在后院开辟自己的根据地,这可不是惧内的表现,这是夫妻间的相互尊重。

  在刘华构建自己工作室的时候,运十的测试情况频繁传来好消息,尤其是航电系统,包括飞控系统,表现极为出色,这也就引起了相关方面的注意。

  有天,刘华刚下课,就被校长给请到了一间会议室,会议室门口还站着保卫人员。

  刘华一点都见怪不怪,因为这在华清大学还是比较普遍的,这里有不少国家的保密实验室,荷枪实弹的保密人员也是平常易见的。

  学校领导只是跟刘华淡淡的说道:“刘教授,这两位同志有话要跟你谈。”

  说完之后,这位领导就走了,就留下刘华跟着两位不认识的同志大眼睛这样儿。

  “刘教授,久仰大名。”其中一人对刘华伸出手:“我们是空军方面的,我叫马山,有一个重要任务希望您能够勇挑重担。”

  “我真的不会设计飞机。”刘华愣了一下,摇摇头说道:“运十项目我也只负责航电系统而已。”

  “就是航电系统。”马山严肃的说:“我们注意到,运十的航电系统其实是您接受工作以后才走上正轨的,尤其是您还开发了多普勒雷达系统,所以我们希望您来接手一项新的航电设计任务。”

  “我还有很多事情,所以工作地点只能放在华清大学,你们这项任务肯定是高度保密的。”

  马山笑着说:“放心吧,我们已经跟学校商量过了,给你收拾一间实验室,配备严格的保卫人员,只要您不把资料带出实验室,我相信是能够严格保密的。”

  “那就没问题了。”

  马山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基本的资料,和设计需求,您看看有没有问题?”

  刘华一边看资料,一边说:“按照到你这样的任务,你们不应该是找专业的设计所吗,比如梁溪的60*所,我跟他们合作过,他们的实力还是比较强劲的。”

  “那边我们也下了需求。”马山笑了笑:“不过,60*所给我们提交的计划书,我们也看了,并没有太多出奇制胜的地方,于是他们所的总师就给我推荐了你,觉得你能够有新的想法。”

  刘华一边看,一边点头:“我设计是可以设计,不过想要制造的话,我这边可能力有不逮,我想我需要跟60*所合作,我这边进行设计,由他们进行组装和调试。”

  马山直接点头:“完全没有问题。”

  马山拿过一张纸片,写了一个电话号码:“这是我办公室的电话,你有任何需求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只是我们希望这个设计周期能够尽量的短,功能能够尽量的强,咱们现在周边外部的形势非常严峻啊。”

  刘华点点头:“我明白,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刘华看着资料皱皱眉头:“你这个航电系统的体积也太大了吧,看样子不是一般战斗机上用的。”

  “大飞机上用的。”

  刘华放下资料:“我不敢打包票说一定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我会尽一切努力,实现你们的需求。”

  “那就拜托了。”

  马山和他的同事站起身来,挺直了脊梁给刘华敬了一个礼,抬手很沉重,有着千斤的重担。

  把马山送走以后,刘华继续翻阅文件,这么大的体积,最起码是轰炸机或者运输机上用的,难道是咱们国家要研究预警机了。

  咱们国家第一架预警机,叫空警一号,七一年的时候就首飞成功了,但是没有达到作战需求,所以一直到两千零七年,咱们第一架严格意义上的预警机,空警2000才正式服役。

  刘华有些兴奋的说搓搓手,一直想要改变国家,这不就是机会吗,一直到歼二零出来,咱们国家空中力量都是薄弱的,现在有机会,那就给对手上点强度吧。

  刘华先查阅了一下自己系统积分,最近的超级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数码相机,傻瓜相机等等,七七八八给自己弄了将近十五万的积分,除了兑换点吃喝,刘华竟然没有花钱的地儿了,这积分也就攒了下来。

  兴奋的搓搓手,这么多积分应该足够了,大老美,让你没事儿老飞到咱们沿海来窥探,给你们上点强度,以后再飞过来就得小心了。

  刘华很喜欢听风的蚕,这家伙讲的电子战老过瘾了,既然如此,那就让电子战提前吧。

  不过上辈子我们国家电子战发力已经是一零年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的半导体发展条件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刘华只能在系统里面搜索有没有最适合当下的电子技术,没想到狗系统还真有,印象当中这些技术在上一辈子从来没有出现过,当然也有可能是刘华不知道,毕竟都是保密的。

  花了七千积分,兑换了技术,刘华有一点跃跃欲试了,因为这个介绍实在是太勾人了,碾压当代的电子系统,包括大老美,领先十年左右。

  此时此刻,刘华真恨不得赶紧把这个系统,拿出成品来的,飞在海疆之上,让敌人的雷达上满屏雪花,想一想那个场面就有点小激动。

  空军方面很快就拨了一笔款项马山还特地打来了电话:“刘教授,实在是不好意思,咱们现在经费极度紧张,今年我们只能凑出这些钱来,明年我尽量帮你多争取一点。”

  钱真的很不多,只有八十万,刘华反过头来安慰马山:“富有富办法,穷有穷办法,我会尽量用有限的资金来实现可能的最大化。”

  “多谢了。”

  电话那头的马山觉得自己的眼眶有些湿润,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啊。

第259章 学好数理化

  学校很快收拾出一间实验室,比较偏僻,这样便于保密,刘华第一时间拿到钥匙,当他来到这个实验室大门时候,门口放了张桌子,桌子前面坐了个人。

  虽然穿的是便装,但是腰板挺直,那叫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眼神立马就能给到。

  当刘华靠近实验室大门时候,他立马站了起来:“站住,你好请问找谁?”

  刘华愣了一下:“你好,这是学校分配给我的实验室,我来看一下,看看需要添置什么器材。”

  “证件?”

  一丝不苟,刘华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工作证,认真比对之后,这位警卫给刘华敬了个礼:“你好,刘教授,以后我负责这间实验室大门安全,我还有五位同事,三班倒,每班两人一明一暗,我这就打电话让他们来见见你。”

  刘华点点头:“你先打电话吧,我进实验室看看。”

  实验室里已经有了不少设备,不过看上去并不是崭新的,不知道学校是从哪里淘换的,不过刘华揣摩了一下,应该暂时够用。

  等他从实验室出来的时候,门口已经站了六个人,都是一副非常精干的模样。

  六个人主动报了自己的名字以后。刘华点点头,很认真的说:“以后这里的安全就靠你们了。”

  “保证完成任务。”

  一句话就说出了真实身份,刘华苦笑着摇摇头:“放松一点,你们得假装成普通的安保人员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好像刚才说漏嘴了。

  所有航电设计都只能在这个实验室,甚至刘华都不会把这里的工作带回家,回家可以想,但是绝不会写半个关于这里工作的字,这就是保密。

  老实说,回家之后清净很多,一家人住一间四合院,没有什么人打扰,以前回四合院,会跟很多人打招呼,有的时候还会去聊几句。

  现在完全不用,在门口寒暄几句,直接进门,人家也不会追着你聊天,刘华就得意这点,他完全可以去自己的工作室,做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柳霏霏也觉得大部分挺好的,唯一觉得不是很好的就是冷清许多,没有热闹看了,所以她喜欢在门口跟左邻右舍聊几句。

  刘华现在就在工作间里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夏天天气实在太热了,一家人都受不了,虽然有电风扇,但是真正热起来的时候,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家喜欢在墙边种点爬山虎,一整面墙被植物覆盖了,就留不住热量,这样房间里会凉快一些,但是容易滋生蚊虫,大夏天都被蚊子叮也是让人讨厌至极的事。

  刘华有心想买空调,可是现在空调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而且能耗也高,噪音也大。

  有鉴于此,刘华就开始手动小发明了,搞个水空调,现在的人有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做水空调,其实就跟古时候帝王的寒凉殿一样,利用流动的水来带走热量,达到制冷的效果。

  作为一个机械、半导体、冶炼等多方面的专家,搞这么一个水空调,那不是手拿把恰的事情吗。

  自己制作了水空调的零部件,自己安装管道,把前院所有房间都照顾到了,这样大人小孩儿晚上都能睡个安生觉。

  而且,刘华还使用了节能技术,他DIY制作的冷水机组、水泵和压缩机、冷凝器那都是具备超前的技术的,可是真金白银的用积分兑换出来的,不仅节能,而且噪音低。

  制作零部件花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刘华又用了七八天的时间把管道给安装好了。

  挑了一个星期天,全家人都在,刘华还搞了个小仪式,一按自己手搓的遥控器:“各位,上眼吧。”

  水泵非常安静的从自家前院儿的水井里抽水,只有一点点嗡嗡的声音,经过冷凝压缩,凉水从管道里经过,带走屋里的热气。

  不到十分钟,全家人明显感到有到屋里面的温度降下来了,刚刚的那种燥热消失殆尽。

  刘国栋扒在墙边看管道,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原来这个原理啊,爸,其实只用一个水泵,让水在屋里面不停的循环,是不是也能达到降温的效果?”

  “没错。”刘华点点头:“你们初中里面应该学过之类的这样的知识。”

  “您使用制冷剂将水进行冷却,这样的效果更好,但是制冷剂到哪儿买呢?”

  “好问题。”刘华笑着说:“你爸,我这么大一个教授,买点儿化工原材料,自己配制冷机剂不出来吗?”

  刘华拍拍大儿子的脑袋:“咱什么时候不制冷了,需要配制冷剂的时候,就交给你来配。”

  柳霏霏嗔怪道:“他一个小毛孩子会配制冷剂吗,那应该是高科技吧。”

  刘华笑着说:“他也是学过物理化学的,有什么不会的,到时候我把化学方程式给他,再把原料给他。”

首节 上一节 115/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