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26节
狗系统还搞区别对待,刘华这时候突发奇想,既然可以系统定制,为什么不定制这一款成功的核聚变反应堆呢?
第283章 下马威
妈呀,眼晕,那一长串零,看的人浑身颤抖,刘华没敢数,打眼一瞧,反正不是八个零就是九个零,这得攒到猴年马月去啊,有生之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核聚变。
怪不得核聚变界有个笑话,距离可控核聚变成功,永远相差五十年。
干脆利落的关闭了兑换界面,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只要是搞科研的人或者搞工业的人,都会对可控核聚变垂涎三尺,搞科研的人就相当于是再造了一个太阳。
而搞工业的人,可控核聚变对于他们来说代表着无限低的电价,代表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竞争力。
鞠伟带着人在厂里面安装机床,调试设备,刘华就在家画图纸,发动机的图纸。
摩托车发动机简单,各种七七八八的图纸加起来也就几十张,这要是飞机发动机,就是乘以一百,那也是打不住的。
最先被画出来图纸是一个125CC的踏板摩托车发动机,刘华拿着图纸兴冲冲的跑到厂里。
鞠伟正带着技术员儿,还有工人在那儿熟悉机床,汉斯国进口的机床跟国内国产机床可不一样,光入门需要熟悉操作。
也幸亏这一次一起来的还有操作手册,鞠伟特地找了个翻译,把做手册翻译成中文,要不然这帮技术员儿也得挠头。
“熟悉的怎么样了?”
鞠伟看是老板发问,赶紧回答:“差不多了,到底是汉斯进口的机床,加工精度就是比我们现有的机床要高,不过咱们的工人都是老把式,已经掌握了八九不离十了。”
刘华拍出一大叠图纸:“那就别浪费劳动力了,拿这个试手。”
鞠伟为难的说:“老板,这个原料的事情我没有门路啊,以前在轧钢厂都是李主任负责,后来杨伟民也不让我插手。”
“那你们现在练手的这些原料哪来的?”
鞠伟尴尬的说说:“这是维修厂以前仓库里面剩下的边角料,您要是再不来的话,我估计连边角料都要没有了。”
刘华挠挠头:“真是麻烦啊,民营经济法发展起来还真是困难重重,找轧钢厂啊,他杨伟民不会不给我这个面子的。”
鞠伟皱皱眉头:“老板,你最好亲自去找他一趟,我跟杨伟民不对付,他可能会给你这个面子,但是不会给我面子,而且现在是双轨制,计划外的东西你得跟他谈价钱。”
刘华万万没想到,杨伟民是真不给面子,第一趟去亲自跟他谈。价格什么的都好说,杨伟民也满口答应下来,会准时供货。
但是鞠伟等了三天也没看见原料,没办法,鞠伟只能通知刘华:“老板到现在没看见原料,你要不跟轧钢厂催一催吧,我们的边角料真的一点儿都没有了。”
“杨伟民答应会发货的,我也答应货到付款啊,这家伙有钱都不赚,砸钢厂现在生意这么好?”
“老板,就怕他是嘴上应付你呀。”鞠伟苦笑着说:“自从杨伟民重新当上厂长以后,用这种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办法整了不少人呢。”
“这家伙心眼儿这么小啊。”刘华笑着说:“正巧了,我心眼儿也不大,我们俩就比一比,谁能狠过谁吧。”
刘华先跟你回头打听了一下轧钢厂一年的计划份额,又悄摸跟轧钢厂以前的同事打听了一下厂里的库存量。
然后刘华在外面订了个小饭店,打电话请杨伟民吃饭。
杨伟民坐着新的桑塔纳小轿车就来了,刘华在门口迎接他,看见他从小轿车上下来了,只是瞅了一眼饭店的门脸儿,就产生了一种鄙视的情绪。
上一次见杨伟民的时候,他坐在办公桌后面,刘华一心也只是想谈诚交易,没有仔细打量他这个人,现在一看,这家伙比他刚刚回到轧钢厂的时候,最起码胖了有三十斤。
一进小包厢,看见桌上的饭菜,杨伟民鄙视的眼神愈加浓烈。
刘华给他倒酒,这可是最近这两年最出名的郎酒,今年刚刚获得名酒称号。
还没等刘华说话,杨伟民先开口:“哎呀,刘工,你要是资金真的紧张的话就先别办企业了,你是一个研究型人才,你办企业不是开玩笑吗?你要实在不愿意在部里边待着,你可以回我们轧钢厂啊,总工程师的位置还留给你。”
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他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
“总工程师不总工程师先不说?”刘华反问道:“前两天你可是答应我的,会给我们及时提供原料,我们等了三天,连个铁锭都没看到。”
“抱歉,抱歉。”
杨伟民嘴上说着抱歉,但是脸上一点抱歉的意思都没有,还觍着脸为自己分辨:“上面交的任务实在太沉重了,计划外的物资供应确实比较困难,你这样等一个月,一个月我肯定能把你需要的原材料备齐了。”
“当你撒一个谎的时候,需要用不断的用谎言去圆。”刘华不客气的说:“部里面交给你们多少任务,我心知肚明,就轧钢厂现在的条件,不,是我离开时的条件,生产这些物资简直是轻轻松松,你要说你完不成部里面交给的任务,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你管的轧钢厂比李怀德管的轧钢厂要差劲,你要知道,李怀德那几年条件有多艰难?”
杨伟民脸色有点不大好看,他没有想到刘华就这么直截了当的威胁他,而且刘华话里的意思是别以为就你能,我也是有后台的,你有多少任务,我一清二楚。
同时,刘华还威胁他,我在部里面有人,你要是不供应我物资,我就把你这套谎言给捅上去,让领导好好看一看,你杨伟民究竟有多无能。
杨伟民现在醒悟了,他开始正视刘华,这个人不是六二年进厂的时候的那个小技术员,他现在是高级工程师。
甚至在某些大学的冶金专业学的知识,都是这个人创造,他杨伟民虽然有后台,但还真不一定能比得上刘华。
“可能是我搞错了。”杨伟民只能辩解:“我把任务交代下去,生产部门和仓库给我的回答是,还需要一段时间,看样子是他们懈怠或者敢对我敷衍了事了。”
第284章 傻眼
“我不管你下面人怎么敷衍你,但是你不能敷衍我。”刘华摇摇头:“我再等你三天,我希望能看见我要的原料,计划内的物资我想你们拨得到的拨款还是有限的,想要给工人增加点福利,自己想要享受一点好的东西,全指着计划外的东西,我又不少给你一分钱。”
这顿饭,杨伟民吃的是味同嚼蜡,他现在也明白刘华为什么在这么个小饭馆里面请他吃饭了,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请大馆子,刘华压根儿就不是请他吃饭的,是要给他个下马威的。
他自己也不想想,当年刘华跟李怀德两个人还都是小喽啰的时候,就能把他给绊倒,现在两个人的位置更高了,对付他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最重要的是,杨伟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老领导已经退休了,等同于没有靠山的他,怎么还敢这么嚣张?
通过反思,认知到自己的不足以后,杨伟民回到办公室,赶紧让人给刘华发货,并且把主动把价格给下调了。
虽然这个价格依旧比计划内的要高,但是作为计划外的物资来说,价格已经是相当公道了。
轧钢厂好在有李怀德做厂长,所以在那十年期间基本上没怎么停止,材料方面还是有所突破的。
生产发动机所需要的材料基本上都能达到标准,再加上刘华厂里面基本上都是老手,不乏以前六七级的高级工。
用着精度比较高的车床,又有着很高的技术素养,第一台125cc的发动机被制造出来。
刘华没有做过发动机,所以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他是知道的,发动机出来以后要到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测试。
于是他找了工业部最专业的实验室,委托人家测试一下这个新发动机,实验室对于能赚到外快也是很高兴的。
满心欢喜的接下了订单,然后告诉刘华最起码要测试六个月,这下子刘华直接傻眼了。
为什么要测试六个月,怎么就要测试六个月,没人告诉我要测试六个月。
测试的这六个月当中,自己厂干嘛,能干嘛?
刘华愁的直挠头,作为一个新晋的资本家,他总不能白养了这么多工人六个月吧,这也不符合资本论啊。
鞠伟只能劝说道:“老板,要不这样子,把工人分为两组,一组技术比较好的,让他们生产新的发动机。而且我听说你不是设计了好几款发动机吗?把它全部生产出来送去测试。”
“另一组了?”
鞠伟无奈的说:“我看看能不能出去接点零活儿,或者还干以前维修的活儿,让那些技术比较差的工人先练练手。”
“也只好如此了。”刘华点点头:“要不我们直接做代工吧?”
这个时代可没有代工这个词,至少内地没有,鞠伟好奇的问道:“老板,什么叫代工?”
“代工的意思是就是代替别人加工。”刘华笑着说:“我们可以从别的大厂里面接一点单子,以低廉的价格帮他们生产,既能赚钱,又能锻炼我们的队伍。”
鞠伟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老板,我估计这种活儿你接不到。”
“为什么?”
鞠伟无奈的说:“哪个大厂不是有着无数的配套加工厂,就好比咱们的京城吉普,那些发动机、变速箱之类的重要配件,那都是自家的加工厂生产的。”
鞠伟要是不提,刘华还真忘了这件事,这就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厂企业,这年头儿大厂,恨不得关起门来就是一个独立小国家。
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都能全包下来,甚至连自家的员工从生到死都能包下来。
刘华只能厚着脸皮说:“看样子只能卖卖我这张老脸了。”
“什么意思?”
刘华笑着说:“想当年,我跟京城吉普之间还有点儿人情,卖卖我这张老脸,从他们那儿接点儿发动机的单子,只要能把这六个月撑过去就行了。”
想当年山猫,这么好的项目,被领导毫不犹豫的交给了京城吉普,他们得领情啊。
要知道,哪怕现在全国的国产车情况都不好,但是凭着山猫,京城吉普每年也能吃的满嘴流油,陆军的需求量多大呀,这是刚需,而且还不能交给普通的企业来生产。
刘华第一次拜访京城吉普的领导层,人家那是相当热情啊,把刘华请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室,泡上了上好的茶叶。
没等两分钟,京城吉普的两个最高领导,就笑眯眯的来到了接待室,一看见刘华主动伸出了双手。
“刘工啊,欢迎,欢迎,真是万分欢迎。”京城吉普的于厂长热情的说:“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给盼来了,十几年前,我还只是办公室主任的时候,那时候开会,我们那时候的厂长就说了,一定要把你给挖过来,可惜呀,十几年了,我们京城吉普也没把这些事儿给办成喽,老厂长是带着遗憾退休的。”
一旁的李书记也点点头:“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虽然我是后来到京城吉普的,但是我们京城吉普欠您一个大人情,而且还无法回报。”
刘华笑着说:“现在回报的机会来了,我是厚着脸皮过来,求你们给一机会的。”
于厂长高兴的说:“哦,刘工这是有困难啊,有困难您尽管开口,只要是我们京城吉普能办的,一定想方设法给您办了,我要是说一句推诿的话,就是我姓于的做事不地道。”
“我下海了,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
李书记直拍大腿:“您可是高级知识分子啊,高级工程师,你怎么能下海呢,您要是在单位工作不顺心,只管到我们京城吉普来,我们厂总工程师的位置就是为您准备的。”
“您抬举了。”刘华笑着说:“这不是新时代吗,人人争当弄潮儿,我这不是也想赶把时髦,想要迎头击浪。”
于厂长疑惑的问道:“那您这是准备从我们倒腾点儿零配件?”
“倒是跟零配件儿有关,但不是从你们这儿倒腾。”刘华笑着说:“是想倒腾点儿零配件儿给你们。”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