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24节
负责人看到刘华的优盘以后,才欣喜的发觉,四个月原来并不是问题,有了刘华的这些资料,年底之前拿出稳定的产品和方案,绝对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到底是院士啊,就是高啊。”负责人感慨的说:“很多方向都是我们没有想过的呀,而且很具有可行性,老板不是以物理类的课题为研究方向,怎么连化学也懂?”
过了一会儿,他又自己脑补了一下:“要不然人家是院士,就得什么科目都得有了解,有研究,要不然哪能成为院士啊?”
所以说自行脑补最为致命,刘华能成为院士,全靠有个好外挂。
儿子今年提前回来了,带着孙子回来的,他跟他媳妇儿俩人还没结婚的时候就已经怀了。
刘华本来还准备给咱们结婚的时候大摆宴席,结果小夫妻俩都不愿意,两人结婚的时候,请了一个月假,在外面旅游了一个月,就算结婚了。
然后,双方父母这边也就请了最亲密的亲朋好友,摆了两桌就算行了。
胡同里面本来以为刘华的儿子结婚,要摆个流水席的,没想到就这么简陋。
已经有人在传闲话了,说刘华这是越是有钱,越是一毛不拔。
刘华找个人当面battle一下,传闲话就传闲话,你引用鲁迅的话干嘛,怎么着,显你有学问啊?
刘华的孙子,刘腾。
这名字是他们夫妻俩起的,刘华一直嘲笑他自己儿子,起个名字这么没有含金量。
“那你起名字有含金量,我叫刘国栋,跟那打乒乓球儿的一个名字,你但凡起名叫刘国良,我都不挑你的理,至少这个还更出名一些,这个国栋连个世界冠军都没拿过。”
“得了吧,我要是给你取名叫刘国梁,人家现在还以为你是打乒乓球儿的呢。”
柳霏霏抱着孙子不撒手,疼个没够,现在连他亲妈都抱不上手,柳霏霏还有俩帮凶,一个叫刘巧彤,一个叫关之琳。
孩子还在襁褓里呢,一个让叫姑姑,一个让叫奶奶,他连妈这个单音节都发不出来,怎么叫姑姑、奶奶。
刘华也插不上手,据说柳霏霏这两天已经在密谋了,根据刘巧彤的密报,柳霏霏这两天正在谋划着怎么说服儿子夫妻俩。过年以后他们去琼崖基地,把孩子留在京城。
“你想把孩子留在京城?”
刘华得到密报的当天晚上,跟老婆来那个促膝长谈。
“嗯。”
“别扯了,孩子怎么能离开妈妈呢?”
“他们夫妻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照看孩子?”
刘华摆摆手:“那是他们夫妻俩的事儿,可以请保姆,但是坚决不能把孩子留给咱们,孩子不跟着母亲长大,先天情感上就是一块缺陷,对以后的发育成长也不好。”
“那当初,大哥家的孩子还不是跟着咱妈一起长大的。”
“那个年代没有办法,现在教孩子能跟过去教孩子一样吗?”刘华反问道:“你要是实在舍不得孩子,你可以飞去琼崖照顾他们,我是坚决反对你把孩子留在京城,让他跟父母天各一方。”
“倒也行,但是我又舍不得巧彤。”
“要么你就辛苦一点儿,想孩子了你就飞过去看一看。”刘华笑着说:“你要是觉得不方便,我给你买个飞机,想什么时候飞就什么时候飞,早上飞过去,晚上飞回来都行。”
“有俩糟钱你就瞎得瑟。”柳霏霏笑骂道:“飞机怎么来回飞油不用钱?你就算不心疼钱,你心不疼心疼我,这不等于成天到晚在天上飞的,你想累死我呀?”
“这你坐飞机里面,又不用你飞,你想睡觉睡觉,想干什么干什么,你累什么?”
“说这话就不凭良心了,每一回我飞琼崖再飞回来,都累的要死。”
刘华笑了笑:“以前你支使儿子干活的时候,不就这么说的吗,你累什么呀,天天在学校里面就上上课,你有什么好累的,又不用你挑,又不用你扛的。”
柳霏霏难得红了脸,这大概是很多老一辈的父母都喜欢说的一句话,老一辈人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有资格叫累,那些坐办公室的,每天都是享受。
过完年之后,儿子带着儿子走了,柳霏霏也跟着去了,刘巧彤已经十几岁了,暂时也不用太操心,所以她跟过去照顾孙子两天。
再说家里的保姆也能照顾好刘华他们爷俩,所以柳霏霏放心的跟过去了。
家里现在剩下三个人,刘华,刘巧彤还有关之琳,关之琳是接受了姐姐的任务。
柳霏霏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自己的女儿,怕刘华这个大老粗照顾不好,所以就把女儿托付给了关之琳,反正他们俩平时处的也跟姐们儿似的。
正好关之琳最近这一段时间也不算忙,她已经把芝灵美妆的总部迁到了京城。
香江电影正好处于没落阶段,所以她也没什么拍摄工作,索性就一直在京城陪着这位侄女。
没有了后顾之忧,刘华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研发当中,首先去了一趟陇西,视察一下钍基熔盐反应堆小型化的工作。
工作不是很顺利,本来核反应堆这个事儿就没几个国家能搞,小型化核反应堆应那就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全世界能搞核动力军舰的一共也没几个,基本上就是五大善人了。
而且全世界的核反应都是压水堆,包括咱们家核动力大黑鱼也是如此,可是压水堆始终不如熔盐堆安全,如果刘华这边搞出来了,恐怕全世界都会想要的。
刘华从外挂里兑换了一部分资料,交给了研究所的人,果然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给这些研究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工作一下子就步入了正轨。
就在刘华准备离开的时候,中核集团的副总经理给刘华带来两位大神级的人物。
一位欧阳院士,一位王院士。
欧阳院士主持了咱们国家秦山核电站的修建,至于王院士,跟刘华也有过几面之缘,他们都是华清大学的教授。
王院士更是在八十年代就设计出了5兆瓦低温反应堆和10兆瓦高温气冷反应堆。
刘华笑眯眯的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第501章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热烈欢迎啊,没想到惊动了二位的大驾。”刘华一边拍巴掌,一边笑着说:“我们这所小庙能迎来二位大神,那真是蓬荜生辉呀。”
“过誉了。”王院士摆摆手:“早就听说有你刘华参与的项目,就一个字儿,快,当初听说你要搞钍基熔盐反应堆,我是很感兴趣的,我也想要加入,不过手头上还有一些工作没有做好,想着等把这些工作收尾以后再申请,作为老同事,你老刘总不可能驳我这个面子,没想到我手头的工作刚刚收尾结束,你们这边都开始建实验堆了。”
王院士不好意思的说:“我反而有点不敢加入了,我怕别人说我是来摘桃子,正好上级又给了我新的任务,这次你们要搞钍基熔盐反应堆微型化,我说什么也要加入,错过了那个村儿,我不能再错过这个店儿。”
欧阳院士点点头:“我也是这个心思啊,所以求着中核集团当个中间人,给我介绍一下,我这人脸皮儿薄,要不然拉不下脸来。”
“说得好像我这门槛多高一样。”刘华乐呵呵的说:“能有二位大佛坐镇我这座小庙,我心里算是踏实了。”
刘华对旁边研究所后勤主任说道:“准备一下,今天晚上搞个欢迎仪式,顺便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另外帮两位院士准备住的房间,条件一定要是最好的,可不能慢待了二位国士。”
“老板,您就放心吧,跟您一个待遇。”
刘华笑着说:“得比我的待遇还好,种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欧阳院士笑着说:“这老了老了,还能有这待遇,被当成凤凰了。”
刘华笑着说:“没错,不单是凤凰,还是金凤凰。”
刘华亲自当向导,带着二位院士参观了整个研究所上下的各个部门儿,一点秘密都不有,没有保留,事无巨细都向他们做了介绍。
“今天先这么走马观花的看一眼,我让他们准备准备,过两天开一个总结会。”刘华客气的说道:“明天听他们的工作总结,您二位多提点一下。”
王院士谦虚的说:“刚刚这一圈儿看下来,你们的这些孩子们基础知识都很扎实,研究方向很明确,提点不敢当,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晚上刘华敬了二位几杯酒,并没有多喝,都不是年轻人了,年轻的时候,他们是用茶缸子喝二锅头,下酒菜也只有花生。
现在不行了,喝的是红酒,用的是高脚杯,三两杯尽兴就行了,到底是年纪大了。
刘华推辞了行程,陪着二位在研究所待了三天,前两天都在调研,看看各组的研究。
第三天,做了一个总结报告会,整整开了一天,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突破方向、技术难点都做了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两位院士手中的笔就没停过,偶尔停下来也是问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他们的大脑一直就在不停的运转。
刘华说话不多,但是每一句话都点在了要害上。
欧阳院士惊讶的说:“刘院士,我记得您的研究方向不是核工程啊,但是您刚刚的发言,每一句话都点在关键点,看样子您在核工程上面的研究造诣也是很深的。”
“他们所有的研究都会发具体的数据给我,我平时也会看,并且做一些思考。我主要还是做理论性的工作,给他们指明研究方向。”
王院士夸奖道:“了不得,怪不得你们这个研究所的研究进度这么快,原来是你这个带头人起了作用。”
“抬举我了。”
刘华笑着摆摆手,其实心里美滋滋的,谁又不喜欢别人夸奖了,所有人都喜欢别人夸奖,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有自制力,不会得意忘形。
总结报告会最后,两位院士根据这一天的记录,总结了七八条意见,作为了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
有的跟刘华的资料相符,有的跟你的资料相悖,但是刘华不会出言阻止,虽然系统可能高大上一点,但是有时候人定胜天,与系统相悖的方向也许这未尝不是一条好路子。
“我就把研究所的事情托付给二位了。”
临走之前,刘华是千恩万谢:“我回去有一屁股的事情,还要研究全电推进系统,核反应堆只能请二位多多襄助。”
“没有问题啊。”
两人是满口答应下来,王院士突然说道:“我还有三个研究生,我是把他们喊过来一起研究吧,人多力量大。”
欧阳院士也附和道:“我也有四五个学生。可以征求他们意见。如果他们愿意来,不知道刘院士愿不愿意收留?”
“这种顶级的人才,多多益善。”刘华笑着说:“我让人力资源部把他们全算作本研究所的员工,工资就按照研究所的规矩来,绝亏待不了二位的高足。”
两位院士当即开启召唤术,远程把自己的学生往这边召唤。
看见二位对研究所的工作如此上心,刘华放心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云彩的走了。
回到京城,也是一脑门官司,回家先是挨了老婆一通数落,她在琼崖呆了七天就回来了,虽然天天跟女儿打电话,但还是实在放心不下自家的小小棉袄。
于是匆匆的又坐飞机回来了,回来之后发现,女儿干脆搬家了,搬到小姨那边去做自己家里面两个保姆,维持着日常打扫,自家的老爷们儿也不见了。
问了女儿才知道,刘华了无牵挂的去陇西了,这还得了,幸好还有个小姨,要不然这个古灵精怪的姑娘,不知道得调皮捣蛋成什么样。
于是,刘华挨了媳妇儿两个小时呲,还不敢还嘴,毕竟自己理亏。
晚上放学的时候,女儿回家还抱着一个孩子,一点点大,估计也就三四岁的样子。
刘华皱皱眉头:“姑娘,你别跟我说这是你小姨的孩子。”
刘巧彤乐的前仰后合,这时候停好车的关之琳走进来,笑着说:“姐,这是关先生的孙女,按辈分是我的侄女,让我给抱过来玩了。”
第502章 拜访
柳霏霏立刻知道关先生是谁了,就是那位京城琴书的创始人,刘华也知道,之前关之琳拜访过关先生,论了一下家谱,关之琳比关先生矮一辈。
这一来二去,两家就熟了,连带的柳霏霏偶尔也会去关家,用满人的一句老话说,毕竟打断了骨头连着筋。
“胡闹,这孩子才三四岁,你把他抱出来干嘛?你不怕有个三长两短啊?”
小孩子在刘晓彤手里面可乖巧了,刘华看着这个未来的大明星,国民闺女,笑着上去逗弄起来。
“今儿我去看哥哥嫂子,那他们正好有事出门,我就自告奋勇帮他们带孩子了。”
关之琳哪有带孩子的经验啊,于是柳霏霏顺手就把孩子接了过去,谁知道这小丫头到了柳霏霏手上立刻欢实了,一点儿都不认生。
“姐,这孩子跟你投缘啊。”
“那是,谁像你似的,粗枝大叶的,你会带孩子吗,她爸爸妈妈也是胆大,竟然敢让你带。”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